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6月至2009年3月,我们应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肌皮穿支或肌间隙皮支为血供的股前外侧皮瓣,联合切取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股直肌肌腱瓣游离移植修复7例前臂软组织伴肌腱缺损,术后疗效满意. 1.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6例,女1例;年龄18~42岁,平均26岁.均为外伤性前臂软组织缺损伴肌腱、血管缺损和部分骨质外露的创面.损伤原因:交通伤1例,机器绞伤2例,热压伤4例.左侧2例,右侧5例.前臂创面面积为8 cm×7cm~22cm×12 cm.其中背侧创面伴指伸肌腱缺损5例,掌侧创面伴指屈肌腱缺损2例,肌腱缺损长度为5~15 cm.1例急诊一期行修复术;2例因创面污染较重,清创术后二期行修复术;4例热压伤先行扩创、切痂后二期行修复术.  相似文献   

2.
组合皮瓣一期修复小腿爆炸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39岁.哑炮炸伤左小腿.伤后1小时入院.检查:左小腿前侧膝关节下10 cm始,胫前方皮肤及软组织缺损10 cm×25 cm.胫骨骨折端外露.仅余踝前5 cm宽的皮肤完好.左足背8 cm×10 cm皮肤及软组织缺损,跗骨及跖骨外露.第1跖骨骨折伴骨缺损.胫前后动脉血管完整.伤口及组织内较多碎石.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股浅动脉低位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7年9月—2019年2月,采用股浅动脉低位穿支皮瓣修复10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男7例,女3例;年龄26~57岁,平均35岁。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切除术后1例,交通事故伤9例。软组织缺损部位:上肢4例,足踝部3例,膝关节周围3例。软组织缺损范围为5 cm×5 cm~16 cm×6 cm。带蒂移位修复3例、游离移植修复7例;皮瓣切取范围为7 cm×5 cm~18 cm×7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供受区创面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3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外形良好、质地柔软,未出现瘢痕挛缩畸形等。患者行走正常,供区髋、膝关节功能未见异常。结论股浅动脉低位穿支粗大且解剖位置恒定,以其为血管蒂切取穿支皮瓣手术操作简便,是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较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2005年6月至2009年3月,我们应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肌皮穿支或肌间隙皮支为血供的股前外侧皮瓣,联合切取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股直肌肌腱瓣游离移植修复7例前臂软组织伴肌腱缺损,术后疗效满意. 1.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6例,女1例;年龄18~42岁,平均26岁.均为外伤性前臂软组织缺损伴肌腱、血管缺损和部分骨质外露的创面.损伤原因:交通伤1例,机器绞伤2例,热压伤4例.左侧2例,右侧5例.前臂创面面积为8 cm×7cm~22cm×12 cm.其中背侧创面伴指伸肌腱缺损5例,掌侧创面伴指屈肌腱缺损2例,肌腱缺损长度为5~15 cm.1例急诊一期行修复术;2例因创面污染较重,清创术后二期行修复术;4例热压伤先行扩创、切痂后二期行修复术.  相似文献   

5.
2005年6月至2009年3月,我们应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肌皮穿支或肌间隙皮支为血供的股前外侧皮瓣,联合切取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股直肌肌腱瓣游离移植修复7例前臂软组织伴肌腱缺损,术后疗效满意. 1.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6例,女1例;年龄18~42岁,平均26岁.均为外伤性前臂软组织缺损伴肌腱、血管缺损和部分骨质外露的创面.损伤原因:交通伤1例,机器绞伤2例,热压伤4例.左侧2例,右侧5例.前臂创面面积为8 cm×7cm~22cm×12 cm.其中背侧创面伴指伸肌腱缺损5例,掌侧创面伴指屈肌腱缺损2例,肌腱缺损长度为5~15 cm.1例急诊一期行修复术;2例因创面污染较重,清创术后二期行修复术;4例热压伤先行扩创、切痂后二期行修复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诊股外侧肌浅区肌肉移植进行创伤性主要肌肉缺损功能重建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西安凤城医院手足显微外科病院急诊收治股外侧肌浅区重建动力肌肉缺损8例,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23~52岁,平均37.6岁。机器挤压伤5例,重物压砸伤2例,车祸伤1例。前臂GustiloⅢB型损伤5例,其中屈指肌群缺损2例,伸指肌群缺损2例,掌背侧屈指肌和伸指肌同时缺损1例,左侧2例、右侧3例;右第1掌骨缺损伴皮肤及鱼际肌缺损1例;右臂完全离断及肌皮神经自肱二头肌抽出1例;右小腿GustiloⅢC型损伤伴长伸肌和趾伸肌缺损1例。软组织缺损面积10.0cm×8.0cm~36.0cm×11.0cm,切取皮瓣面积12.0cm×6.0cm~38.0cm×12.0cm,切取肌肉体积为18.0cm×9.0cm×1.5cm~10.0cm×2.0cm×1.0cm,采用肌骨B超测量健侧相应缺损的主要肌肉解剖横截面积、长度;在股前外侧设计嵌合移植组织瓣,按创面大小设计皮瓣,根据肌肉缺损情况在股外侧肌浅区设计并切取相应的皮瓣和1个或2个肌肉组织块,覆盖创面的同时行肌肉动力重建。随访方法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设计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股前外侧和内侧双叶皮瓣,为修复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和洞穿伤提供一种新技术。方法依据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走行及其在股直肌两侧肌间隙中固有的皮肤穿支,设计同蒂的股前外侧和内侧双叶皮瓣。2004年12月至2006年5月,临床应用股前外侧和内侧双叶皮瓣移植5例,全部为男性。年龄23-45岁,平均32.2岁。车祸伤2例,机器致伤3例。受伤部位:前臂2例,腕部1例,小腿1例,足部1例。同时合并骨缺损2例。肢体大面积缺损2例,肢体洞穿伤3例。皮肤缺损面积:(6cm×5cm+7cm×6cm)-(13cm×7cm+17cm×8cm)。大腿供区行游离植皮。结果5例双叶皮瓣移植术后全部成活,1例于术后3个月接受皮瓣削薄术。全部病例随访4-10个月,平均8个月。双皮瓣外观和功能恢复满意。大腿供区植皮区轻度瘢痕,膝关节屈伸功能不受限。2例同期行骨移植者,术后4个月骨折开始愈合。结论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同一个血管蒂的股前外侧和内侧双叶皮瓣移植术血管吻合数量少,皮瓣移植成功率高,而手术风险并未增加,适合修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和肢体洞穿伤。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24岁.因右膝部机械性损伤在外院行内固定治疗后3周人院.检查:右膝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大小为36cm×21 cm),胫骨上段钢板固定物外露,可见股骨下端与胫骨上端前侧部分骨质外露与坏死,髌骨与股四头肌远侧部分缺如,膝关节前侧部分外露.下肢后侧未发现明显损伤,胫前动脉节段性缺损,但小腿中部以远完好,胫后动脉搏动与末端血供正常,足部感觉与运动正常,足跖屈与背伸肌力Ⅳ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股内侧肌肌皮穿支解剖学特征,设计游离股内侧肌穿支皮瓣,为临床修复软组织缺损提供一种新的皮瓣。方法取6具自愿捐献的新鲜成人下肢标本,以氧化铅混合红色乳胶灌注,解剖股内侧肌肌皮穿支,并通过血管造影技术观测股内侧肌肌皮穿支的起源、走行、分布情况。根据解剖研究,于2009年6月-2011年8月,临床采用大小为14 cm×6 cm~20 cm×5 cm的股内侧肌穿支皮瓣修复4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缺损范围8 cm×6 cm~12 cm×8 cm。结果股动脉恒定发出的股内侧肌动脉在内侧肌内下行至髌旁,终末支与旋股外侧动脉终末支吻合形成髌周血管网。沿途发出3~5支粗大肌皮穿支达深筋膜内,并浅出至股内侧肌表面皮肤,构成股内侧血管网。临床应用4例股内侧肌穿支皮瓣均成活,受区创面及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范围正常。结论游离股内侧肌穿支皮瓣切取简便,皮瓣供区隐蔽,质地优良,是理想的皮瓣供区。  相似文献   

10.
外伤致肌腱断裂较常见,但股直肌肌腹完全断裂较少见,因无明显症状,易与肌疝混淆,现报告1例如下:患者男23岁,军人.于1984年10月长跑后发现左大腿上段前侧有一鸽蛋大小的包块,有酸胀感,但无疼痛,膝关节伸屈无明显异常,外院诊断为“肌疝”.后包块逐渐增大,于1986年2月入院.体检:左大腿中上段前侧10×8cm椭圆形包块,边缘清楚,质软,压之稍可缩小,无压痛,左膝关节伸屈活动不受限,X线及化验均正常,诊断为“肌疝”行手术治疗.作左大腿前侧12cm纵形切口,见股直肌于膝上15cm处肌腹完全断裂.肌腹断端回缩,断端有纤维疤痕粘连.略加修齐肌肉和筋膜,在断端周围的外膜上作褥式缝合使其对合.术后石膏托固定5周.随访2年未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应用腓肠肌肌瓣修复小腿胫前中上段感染性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7年4月-2011年7月,收治11例胫骨开放性骨折固定术后并发胫前中上段感染性软组织缺损患者。男8例,女3例;年龄12~86岁,中位年龄34岁。交通事故伤9例,重物砸伤2例。于骨折固定术后7~12 d出现创面软组织坏死、感染,细菌培养均呈阳性。伤后至此次入院时间为7~15 d,平均12 d。软组织缺损范围8 cm×6 cm~16 cm×10 cm。术中切取大小为11 cm×7 cm~19 cm×11 cm的腓肠肌肌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合并胫骨外露或骨髓腔,大腿中厚皮片覆盖肌瓣表面。供瓣区间断缝合。结果术后腓肠肌肌瓣及皮片均成活,供、受区创面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57个月,平均21个月。受区外形饱满,皮片柔软、耐磨,无溃疡形成。X线片检查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5~13个月。结论腓肠肌肌瓣是修复小腿胫前中上段感染性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血循环可靠、肌肉组织量丰富、切取简便、供区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2007年2月-2010年3月,郑州纺织机械厂职工医院手外科收治3例、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2例下肢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伸膝功能丧失患者,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25 ~ 52岁,平均37岁.致伤原因:热压伤1例、车祸伤2例、井下压砸伤2例.创伤情况:皮肤软组织缺失伴髌韧带及股四头肌部分缺损3例,软组织缺损伴股四头肌大部分缺损2例;皮肤缺损面积为18 cm×16 cm ~28 cm×19 cm.2 手术方法术前肌电图检查下肢神经损伤情况,如股神经功能未受损,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彻底清创,解剖患肢旋股外侧动静脉降支、膝降动静脉或膝上外侧动静脉备用.将患肢半腱肌自膝内侧止点处切断,向上分离约20 cm后将远端移位至髌韧带断端;在髌骨外侧缘2 cm处切断髂胫束止点,向上分离切取20 cm×4 cm髂胫束纵向折叠成2 cm宽腱条,将腱条远端移位至髌韧带断端备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股直肌支穿支为蒂的逆行股前内侧皮瓣(distally based anteromedial thigh flap,dAMT)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技术要点。方法 2008年7月-2015年12月,应用以股直肌支穿支为蒂的dAMT皮瓣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6例。男4例,女2例;年龄4~55岁,平均34岁。腘窝脂肪肉瘤1例,膝关节前内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烧伤后踝关节周围瘢痕挛缩1例,烧伤后膝关节周围瘢痕挛缩3例。病程3~28个月,平均13个月。术中切除病变组织后遗留缺损范围为13 cm×7 cm~24 cm×12 cm,皮瓣切取范围为15 cm×8 cm~24 cm×12 cm;血管蒂长度为10~25 cm,平均19.8 cm;皮瓣旋转点至髌骨外上缘距离8~13 cm,平均11.3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受区创面及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36个月,平均17.8个月。皮瓣颜色、质地和厚度与受区皮肤相似。随访期间肿瘤患者无复发,关节周围瘢痕挛缩患者关节伸屈功能及外观明显改善。结论如股直肌支来自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且两者共干,同时股直肌支发出皮肤分支至股前内侧区,可以选择以降支远端为蒂的dAMT皮瓣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4.
股前外侧岛状肌皮瓣逆行旋转修复股部软组织缺损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58岁.无明显诱因发生右股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致股部软组织缺损3个月入院.检查:右股部下段内后侧有一横椭圆形12 cm×18 cm软组织缺损创面,创面内有较多坏死及炎性肉芽组织,渗出较多,部分股内侧肌缺损.创面培养有溶血性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生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膝部严重烧(创)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系统治疗方法. 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的20例严重烧(创)伤后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膝部皮肤缺损面积为5 cm×4 cm~30 cm×20 cm.创面行早期积极清创、VSD治疗、滴注冲洗控制感染,采用游离皮片+皮瓣或单纯皮瓣移植修复.皮瓣移植包括8例局部皮瓣移植,12例游离皮瓣移植.局部皮瓣包括局部旋转或易位皮瓣6例,隐动脉皮瓣2例.12例游离皮瓣包括股前外侧皮瓣8例,背阔肌肌皮瓣4例.皮瓣面积6 cm×5 cm~32 cm×22 cm.创面愈合后早期进行膝关节康复训练.结果 采用游离皮片+皮瓣移植术的15例患者皮瓣移植后完全成活,其中13例完全愈合,2例因感染出现少部分皮片成活欠佳,经补充植皮后创面愈合.另5例单纯皮瓣移植患者中1例游离皮瓣下发生感染,经持续滴注冲洗、湿敷换药、手术清创并封闭创面后愈合.术后随访1~3年,膝关节活动良好. 结论 采用包括积极清创、VSD治疗、滴注冲洗技术及自体大张皮片和(或)皮瓣移植等方法,并结合早期有效的康复训练在内的系统治疗,是修复膝部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三维重建技术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侧支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3月-2010年1月,收治7例足、踝及胫前区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6例,女1例;年龄6~51岁。交通事故伤4例,重物压伤3例。损伤部位:足部2例,踝部2例,胫前区3例。伤后至入院时间为8 h~40 d,平均20 d。创面伴骨、肌腱等组织外露,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12 cm×7 cm~20 cm×14 cm。入院后对合并伤进行对症处理,4~16 d后手术。术前先行皮瓣数字化三维重建,并行皮瓣设计。术中切取大小为15 cm×9 cm~22 cm×16 cm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侧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缺损。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创面及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皮瓣外形、质地较好,恢复保护性感觉,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踝关节功能满意,背伸19~22°,跖屈30~36°,正常行走。供区无明显瘢痕形成,肢体无异常。结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侧支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便,对供区影响小,术前三维重建设计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可作为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理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7.
臀部刀砍伤致股神经损伤一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患者 男  38岁。因被镰刀砍伤臀部 ,于当地医院行清创缝合 ,术后不久发现右下肢麻木及不能伸膝 40d ,于 2 0 0 0年 11月 7日入院。检查 :右臀见一陈旧刀口瘢痕 ,右股四头肌萎缩 ,股四头肌力Mo级 ,主动伸膝不能 ,屈髋力弱 ,右大腿前侧、小腿前内侧皮肤感觉障碍 ,右膝腱反射消失 ,余未见异常。X线片示右骨盆后壁见模糊骨折线痕迹。肌电图 :右股神经神经源性改变。诊断 :右股神经损伤。手术探查 ,经腹膜外显露股神经 ,于髂肌与腰大肌骨盆壁汇合处见股神经与骨盆壁瘢痕粘连。在手术显微镜下松解股神经 ,切除瘢痕 ,缺损约 2cm ,屈髋 90度…  相似文献   

18.
血管蒂延长技术在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一种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移位术中延长血管蒂的技术,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3年1月~2006年1月,收治6例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患者.男5例,女1例;年龄18~49岁.创伤后软组织缺损3例,软组织肿瘤切取后1例,膝关节人工假体置换后裸露2例.软组织缺损范围8 cm×4 cm~15 cm×6 cm.在行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移位时,将旋股外侧动脉的升支作为皮瓣的营养血管,与营养血管共干的降支同时向远端分离,在升支与降支分叉部的近侧结扎旋股外侧血管的主干,皮瓣血管蒂即延长,逆行移位修复创面.皮瓣切取范围10 cm×6 cm~18 cm×8 cm.结果 术中6例皮瓣切取顺利,血管蒂长度较以单纯降支为蒂延长8~12 cm,平均10 cm.术后无血管危象发生,移位皮瓣均成活.患者均获随访6~18个月,皮瓣色泽、质地与受区相似,膝关节伸屈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应用血管蒂延长技术,可以扩大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移位应用范围,皮瓣成活率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吻合一组血管的联合皮瓣的应用价值. 方法 本组36例均为车祸伤,损伤部位在膝、小腿或踝足部、上肢.创面超大,皮肤缺损伴骨关节、肌腱裸露,选用吻合一组血管的联合皮瓣修复,其中吻合肩胛下血管肩胛—侧胸联合皮瓣7例,最大为70 cm×10 cm;吻合肩胛下血管侧胸—背阔肌联合皮瓣9例,最大为42 cm×24 cm(1008 cm2);吻合肩胛下血管的肩胛—背阔肌联合皮瓣2例;吻合旋股外侧血管与股外侧皮神经的大腿前内侧—阔筋膜张肌联合皮瓣8例;吻合胫前血管与腓浅神经的踝前—足背联合皮瓣5例;吻合足背血管与腓浅神经的趾伸短肌—足背联合皮瓣5例. 结果 随访1.5 ~25.0年,其中有23例随访19年,皮瓣全部成活,创面全部得到覆盖,感染伤口治愈,未再发生溃疡,皮瓣外观好;皮肤恢复了感觉;骨折愈合,保住了肢体,未发生截肢;5例前臂屈肌腱及4例膝关节行松解,为功能恢复创造了条件. 结论 吻合一组血管的联合皮瓣能代替吻合多组血管的组合皮瓣,节时、省事,成功率高,拓宽了适应证.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 2004年2月-2010年9月,笔者单位收治18例肘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22~67岁.致伤原因:电烧伤7例,热压伤5例,机器碾轧伤4例,交通伤2例.致伤部位:肘后侧8例,肘前侧5例,肘后内侧3例,肘内侧2例.损伤情况:创面面积7.0 cm×5.0 cm~19.0 cm×7.0 cm;伴有不同程度神经血管束、肌腱及骨关节等外露或损伤15例,伴主干血管缺损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