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脾脏占位性病变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浙江金华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手术治疗29例脾脏占位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病人中良性19例,恶性10例。19例良性肿瘤中15例行脾切除术1例行脾部分切除术,3例腹腔镜下脾囊肿开窗术。10例恶性肿瘤中8例行脾切除术,1例累及肝左外叶及胃,同时行胃部分切除和肝左外叶切除术。1例脾血管肉瘤因肿瘤巨大并与周围脏器粘连严重,且肝脏有转移结节,无法切除而取活检。结论脾脏占位术前定位诊断较容易,定性较为困难。脾良性肿瘤可根据情况行脾切除或脾部分切除术,恶性肿瘤应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脾脏外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42例行腹腔镜探查及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腹腔镜探查后保脾成功,6例行腹腔镜下部分脾脏切除术,2例行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6例中转行开腹脾切除术。无死亡病例,随访6个月~2年无迟发性脾破裂和凶险性感染发生。结论 对于脾脏损伤患者在充分术前准备的条件下采取腹腔镜探查及治疗,手术风险小、保脾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脾血管解剖学研究与腹腔镜脾脏外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改进和技术的提高,能使更多高难度手术得以在腹腔镜下完成,并具有传统手术方式所没有的优越性,腹腔镜脾切除术便是典型代表,在临床上得到较快的推广应用,目前已成为血液病脾切除术的“金标准”。熟悉脾脏的解剖学特点、尤其是脾周血管走行和分布规律是保证手术成功及设计新术式的基础。本文就与腹腔镜脾脏外科相关的脾脏血管解剖学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腹腔镜脾切除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对当前世界范围内有关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新进展及新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目前腹腔镜脾切除术主要有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手辅助腹腔镜脾切除术、免气腹腹腔镜脾切除术、单孔腹腔镜脾切除术及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脾切除术。其中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效果确切、损伤轻、恢复快,目前已成为临床治疗中最常用的术式;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是脾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精准治疗的重要术式之一;手辅助腹腔镜脾切除术在巨脾的切除术中应用较为广泛,可以降低术野显露难度,能有效处理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风险;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脾切除术克服了传统腹腔镜二维平面显示的局限性,凭借三维高清视野及机器手臂良好的灵活性,可以完成更精细的手术操作,实现精准治疗。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具有手术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其安全性和可行性已得到证实。应严格掌握好脾切除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针对特定脾脏疾病选择合适的术式以达到最佳治疗。未来脾切除术可能向着远程控制及精准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目前腹腔镜腹部外科微创技术日益成熟,腹腔镜全脾切除术已在各大医疗中心及基层医院广泛开展。但全脾切除术后导致的血栓形成、免疫功能低下、爆发性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使得外科医生进行新的思考,比如腹腔镜下脾脏部分切除术因保存了脾脏部分功能而成为新开展的外科技术。然而,腹腔镜脾脏部分切除术因切除平面难以评估、术中出血难以控制,又是许多外科医师仍不敢轻易尝试的手术方式。笔者就近年来开展的腹腔镜脾脏部分切除术患者资料进行总结,探讨其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湖南省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1年7月8例行腹腔镜脾脏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常规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或诊断为脾脏外伤(Ⅰ~Ⅲ级),经讨论后认为有手术指征和条件。术中采用二级脾蒂分离技术行腹腔镜脾脏部分切除术。结果: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脾脏部分切除术,脾上极切除2例,脾下极切除6例。手术时间150~350 min,平均(227.5±70.0) min;术中出血量200 (50~1 000) m L。术后腹腔引流管引流量为5~120 mL,平均为(84.4±24.1) m L,引流管均于3~5 d拔除。术后...  相似文献   

6.
自1991年首例腹腔镜脾切除术成功以来[1],腹腔镜脾切除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对于巨脾(B超脾脏长径超过15 cm或重量达1500 g及以上者)[2-5],手术难度明显增加.手助腹腔镜技术(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surgery,HALS)使腹腔镜手术难度大为降低,腹腔镜巨脾切除成为可能.笔者对5例巨脾病人成功实施了手助腹腔镜脾脏切除术,取得一定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脏良性疾病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14例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4例中脾脏上叶切除8例,脾脏下叶切除6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其中2例在3D腹腔镜下完成.术后病理:脾囊肿6例,血管瘤4例,脉管瘤2例...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脾脏是人体重要免疫器官,全脾切除术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血栓等风险。保留脾脏功能的术式在脾良性疾病治疗中逐渐被认同,然而开展此类术式有一定的难度。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在脾良性占位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9年6月手术治疗17例脾良性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行开腹脾部分切除术7例,行腹腔镜脾囊肿开窗引流术4例,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4例,行腹腔镜脾大部分切除术2例;均为腹腔镜下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开腹脾部分切除术平均135 min,腹腔镜脾囊肿开窗术平均42 min,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平均128 min,腹腔镜脾大部分切除术平均156 min。术后病理:脾假性囊肿5例,良性囊肿3例,表皮样囊肿2例,脾血管瘤5例,脾淋巴管瘤1例,脾错构瘤1例。术中出血量:开腹脾部分切除术平均416 mL,脾囊肿开窗术平均10 mL,脾部分切除术平均395 mL,脾大部分切除术280 mL。术后血小板变化:脾部分切除术血小板术后平均2周恢复正常,脾大部分切除术后血小板平均3周恢复正常,术后均未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17例随访6~78个月,中位时间35个月,无复发及远期并发症。 结论:脾良性占位的外科治疗首选腹腔镜下保留脾脏功能的手术,二级血管离断联合脾蒂阻断是脾部分切除术中一种新的阻断方法,可在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中选择性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逆行法胰体尾脾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适应证。方法:总结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为8例胰颈体恶性肿瘤患者行腹腔镜辅助逆行胰颈体尾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肿瘤侵犯周围重要血管,术前经增强CT、MR充分评估,肿瘤左侧胰体尾脾界清,无远处转移。术中腹腔镜完全游离肿瘤左侧胰体尾脾,再于上腹正中做8~10 cm切口,直视下处理胰颈肿瘤与周围重要血管的侵犯、粘连,于门静脉右侧缘离断胰颈部,完整切除、取出胰体尾脾。结果:8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手术,手术时间100~180 min,术中出血量100~200 ml,术后患者恢复顺利。结论:腹腔镜辅助逆行法胰颈体尾脾切除术可作为侵犯周围重要血管但左侧胰体尾界清的胰颈体肿瘤的选择术式,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安全可行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脾切除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大华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5):969-971
1991年Delaitre等首先完成了首例腹腔镜脾切除术以后,有关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报道及其与开腹脾切除手术的对比研究论文大量发表,国内也陆续开展了此项技术。目前腹腔镜脾切除术已经成为腹部外科最常见的腹腔镜实质脏器手术。一般认为,需要掌握高级腹腔镜手术技巧的外科医生才能胜任这种手术。随着技术的成熟和经验的积累,针对不同疾病的各种腹腔镜脾脏手术陆续开展,如脾囊肿开窗术、外伤性脾破裂修补及脾血管结扎止血术、部分脾切除术、腹腔镜副脾切除术及手助腹腔镜巨脾切除术治疗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症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Three-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技术在中段胰腺切除术(M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3例胰腺颈部或体部肿瘤患者原始64层螺旋CT数据,导入三维重建可视化软件-腹部医学图像处理系统(MIPS)中,三维重建出胰腺及其肿瘤、胰周血管以及肝脏、脾脏等脏器.根据三维重建图像,观察肿瘤与周围脏器的空间解剖关系,设计手术入路,指导术中操作.结果 MIPS顺利三维重建出3例患者胰腺及肿瘤以及周围脏器和血管,清晰显示肿瘤与周围脏器和血管的空间解剖关系.根据三维重建结果设计手术方案和入路,指导术中操作,2例行开腹中段胰腺切除术MP,1例行腹腔镜下 MP,手术顺利,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三维可视化技术对胰腺个体化手术方案的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可进一步扩大应用到MP以外的腹部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了2006年5月至2009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完成的67例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临床资料,其中血液病2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和脾亢25例,脾占位性病变16例。其中11例合并胆囊结石。 结果 67例病人平均脾脏切除时间2.2h,术中平均出血量83.9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4d。1例术后出血,8例术后引流液淀粉酶增高,其余病人无腹腔镜手术相关的术后并发症,无手术死亡。11例同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3例巨脾病人行全腔镜下脾切除术。30例中转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原因为:巨脾、肥胖、脾胰韧带极短、出血、粘连。1例门静脉高压病人中转开腹。结论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适用于各种脾脏疾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1月至2016年4月为3例胰腺体尾部肿瘤患者行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均成功施行腹腔镜下保留脾血管的保脾手术,无中转开腹,其中1例术中撕裂脾静脉,腹腔镜下缝合脾静脉撕裂处,成功止血,72 h后恢复进食。1例患者因囊性肿瘤巨大,术中囊液外溢,造成术后胰腺切除区形成直径3 cm包裹性积液,术后2周自行吸收。术后病理均回报为胰腺粘液性囊腺瘤。出院后随访3~12个月,未见远期并发症及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目前已成为治疗胰体尾良性肿瘤安全、可行的新选择,因其创伤小、康复快,已成为治疗胰体尾良性肿瘤的常规手术,目前也可在基层医院开展,但此术式仍需严格遵守循序渐进的推行原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治疗胰腺远端肿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施行的17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资料.结果 6例患者未能成功保脾,开腹与腹腔镜手术各3例;11例患者成功行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其中6例行开腹手术(1例术中行脾动脉修复,1例行Warshaw法保脾);5例行腹腔镜手术成功保脾(1例中转开腹).保脾成功组中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后发生胰漏各2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到3年,均无脾血管栓塞、脾梗死、肿瘤复发.结论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是安全可靠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腹腔镜吲哚菁绿荧光导航下保留脾血管胰尾切除治疗儿童实性假乳头状瘤的手术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胰尾肿瘤患儿,术中腹腔镜下以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显示脾血管走行与胰尾关系、动态观察脾脏灌注,精准保留脾血管及脾脏,切除胰尾。 结果术中分次应用吲哚菁绿血管显像技术引导脾血管自胰体尾完整分离,Tri-Staple离断切除胰尾,术中未伤及脾血管,术后吲哚菁绿显像提示脾脏灌注良好,手术时间167 min,术中出血量5 ml,术后无胰漏、出血、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提示胰腺假乳头状瘤,术后7 d痊愈出院,随访5个月无不适症状。 结论应用吲哚菁绿荧光血管显像技术可对腹腔镜胰尾切除起到精准导航作用,有效避免损伤脾血管,实现可客观评价的保脾胰尾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脏良性病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金华市中心医院对7例术前诊断为脾脏良性病变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7 例患者脾脏病灶直径为6~15 cm,平均直径9.1 cm;4例位于脾脏上极,3例位于脾脏下极。7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无中转开腹及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为100~205 min,平均(165±17)min。术中出血量为70~230 mL,平均(148±56)mL。术后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2~5 d;术后住院时间5~7 d。术后无腹腔大出血、消化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脏良性病变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规则性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金华市中心医院实施的5例脾脏良性肿瘤患者行腹腔镜规则性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均在全腹腔镜下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05 min,术中出血量145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4 d。术后无腹腔出血、胰漏、腹腔感染、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脾脏良性肿瘤施行腹腔镜规则性脾部分切除术安全可行,且创伤小。  相似文献   

18.
78例腹腔镜脾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腔镜脾切除术在临床应用中充分体现腹腔镜技术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成为继腹腔镜胆囊切除之后,腹腔镜器官切除手术的又一个成功典范。1994年11月至今,我院共施行各种径路腹腔镜脾切除术78例,其中包括腹腔镜脾脏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53例,腹腔镜辅助的脾切除术(laparoscopy-assisted selenectomy,LAS)18例以及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splenectomy,HALS)7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在腹腔镜脾脏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8月至2006年4月利用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行腹腔镜脾脏切除术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用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闭合处理脾动脉、脾静脉(直径<7mm)2例,丝线结扎加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闭合处理脾动脉、脾静脉10例,闭合处理胃短血管、脾结肠、脾肾和脾隔韧带12例,无中转开腹、死亡病例和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97min,术中平均失血89ml,患者均于术后1d开始进食,平均住院时间8.4d。结论:在腹腔镜脾脏切除术中,利用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闭合处理脾动静脉、胃短血管、脾结肠和脾隔韧带安全可靠,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20.
近年,对脾脏免疫功能的深入研究及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全脾切除术后出现凶险性感染、血栓等严重并发症[1-3],从而使临床外科医师对治疗良性脾脏疾病的观念由全脾切除转变为功能保留性脾部分切除术。随着微创、精准外科观念的普及、腹腔镜技术的成熟、腹腔镜器械的更新,近年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splenectomy,LPS)逐渐得到应用。但LPS术中操作难度较大、临床实践较少,目前国内外报道不多,尤其在基层医院开展更是少见报道。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我院为3例患者行LPS,均在完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3例患者中男1例,女2例,44~69岁,均为健康体检行腹部B超时发现,无临床症状。患者术前常规行腹部增强CT或磁共振检查明确病变性质、位置、大小及脾蒂血管的走行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