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创手术联合贯穿缝合治疗肢体皮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1月~2012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不同部位皮下血肿共23例,其中臀部4例、大腿12例、髌前3例及小腿4例.皮下血肿形成时间14 d~3个月,平均28 d.血肿面积最大20 cm ×8 cm、最小6 cm×5 cm.所有病例均采用一期关节镜下清创联合贯穿缝合治疗皮下血肿.[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术后随访,随访时间3~14个月(平均8个月).研究结果显示术后皮下血肿完全清除,血肿形成部位皮下组织与深筋膜愈合良好,未发现新血肿形成,局部皮肤瘢痕形成少,无疼痛及功能障碍.[结论]关节镜下清创联合贯穿缝合是治疗肢体皮下血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青少年创伤性膝关节血肿的合理诊治措施。方法 :1997年 2月~ 1998年 8月在关节镜下诊治的 11例青少年创伤性膝关节血肿患者。本组年龄最小 11岁 ,最大 19岁 ,平均 15 .5岁。其中骨软骨骨折 8例 ,半月板损伤 2例 ,前交叉韧带 (ACL)部分断裂 1例。均在关节镜下分别行游离体取出 ,骨床修整或钻孔 ,半月板部分切除 ,关节清理。结果 :本组 11例均获得随诊 ,平均随诊 15个月 ,关节功能基本正常。结论 :青少年创伤性膝关节血肿反映关节内结构损伤 ,影像学检查等不易准确反映伤情 ,关节镜技术有诊治兼具的优势。镜下诊治是合理的 ,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神经内镜行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防止颅内积气及血肿复发。方法全身麻醉后,根据 CT 片定好钻孔位,横行作长约3~4 cm 皮肤切口,钻孔并扩大骨孔至直径1.5 cm,切开硬膜及血肿包膜,并悬吊于骨窗四周给予电凝止血。应用神经内镜通过钻孔处进入血肿腔,一边清除血肿一边观察,处理血肿腔的纤维分隔和出血点等问题,最后在内镜直视下置入引流管于血肿最前端作外引流。结果本组63例 CSDH 均在神经内镜下钻孔引流,全部治愈。术中见11例血肿腔内有絮状物和血块,给予清除,术后复查 CT 未见1例血肿腔内积气,8例有少量积液,随访3个月无血肿复发。结论在神经内镜下行 CSDH 钻孔引流术,安全可靠,侵袭性小,可以达到血肿引流充分和防止颅内积气及血肿复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椎管内硬膜外血肿 ,特别是医源性者 ,临床较少见。 1990~ 2 0 0 0年我们共收治 3例 ,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病例报告 例 1,男 ,5 3岁。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行T9/10间隙硬膜外麻醉穿刺术 ,于术后 36h出现胸背部疼痛 ,腹股沟以下皮肤感觉减退 ,双下肢肌力 1级 ,肌张力增高 ,尿潴留。病理反射阴性。CT示T8~T11椎管内硬膜外血肿 ,脊髓受压。立即行椎管探查血肿清除术 ,见T8~T11节段椎管内硬膜外暗红色血肿 ,范围约 2× 6cm ,脊髓受压较重。术后随访 1年 ,MRI示原病变处脊髓软化 ,患者双下肢运动及感觉无恢复。例 2 ,女 ,2 5岁。…  相似文献   

5.
颈椎前路术后早期硬膜外血肿成因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内固定手术后早期硬膜外血肿形成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我院自2003年12月至2008年7月问行颈椎前路内固定手术的患者共358例,术后早期硬膜外血肿发生5例,男3例,女2例;年龄48467岁,平均56.5岁。术前诊断为颈椎病1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4例。分析5例患者手术后早期硬膜外血肿形成的原因、出现的时间、主要的临床表现、采取措施的时机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11~20个月,平均15个月。本组硬膜外血肿形成均发生在术后24h之内,5例患者均紧急行手术治疗,术中证实为硬膜外血肿形成。5例患者再术后神经功能均恢复到术前水平或好于术前水平。结论颈椎前路术后24h是硬膜外血肿形成的高峰,特别是术后6~8h,应严密监测。颈前路术后早期出现进行件加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是硬膜外血肿形成的最主要临床表现。紧急手术干预是避免严重后果的最主要措施,绝大多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6.
关节镜下治疗髌骨骨折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单纯新鲜髌骨骨折42例,在关节镜下清理关节内血凝块,对骨折进行复位、固定,经皮平行打入2枚克氏针固定骨折块,皮下导入钢丝行改良张力带固定.结果手术时间1.2~3 h,平均2.2 h.骨折愈合时间7~10周,平均7.5周.术后住院时间7~14 d,平均8.5 d.37例随访6个月~4年,平均19.2月,骨折全部愈合,无关节不稳和创伤性关节炎.疗效优34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7.3%(36/37).结论关节镜下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具有关节面复位好,固定牢固,创伤小可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1918年文献中就有了膝关节内滑膜皱襞的报道,随着关节镜手术的发展,人们对它的病理生理有了更多的了解,一般认为:膝关节内的滑膜皱襞绝大多数不会引起临床症状,一般不做处理。本文报道2例临床较少见的完全型髌上滑膜皱襞合并髌上囊血肿,均行关节镜下皱襞切除,血肿清理,术后随访1年半,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8.
颈椎前路术后早期硬膜外血肿形成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术后早期硬膜外血肿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2005年6月至2011年12月,行颈椎前路手术的患者1 452例,术后发生硬膜外血肿5例,男4例,女1例;年龄33~55岁,平均46.4岁;脊髓型颈椎病3例,脊髓型颈椎病伴C6椎体血管瘤1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1例.回顾分析5例硬膜外血肿出现的时间、临床表现、症状持续时间及手术处理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5例患者均出现在术后24 h内,平均症状持续时间4 h(2~7 h),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脊髓功能损害,均行急诊手术处理,术后患者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地恢复,1例患者在第1次血肿清除术后5h再次出现血肿压迫而行第2次血肿清除术;术后平均随访13.8个月(6~18个月),至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均恢复良好,无硬膜外血肿复发.结论:颈椎前路术后24 h内,特别是术后6~8 h,是硬膜外血肿发生的高峰,应严密监测患者神经功能变化;早期出现的进行性加重的脊髓功能损害是硬膜外血肿的主要临床表现;MRI检查可以明确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并可以精确定位血肿位置和范围,有助于硬膜外血肿的有效清除.硬膜外血肿一旦确诊必须第一时间行手术治疗,如果处理及时患者脊髓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囊肿切除后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治疗成人腘窝囊肿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4月-2008年10月,对12例腘窝囊肿伴膝部症状患者采用囊肿切除后于膝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治疗。男5例,女7例;年龄46~65岁,平均53岁。腘窝囊肿均为单侧,其中左膝5例,右膝7例。骨性关节炎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痛风性关节炎2例。病程3~18个月,平均9个月。根据Rauschning等评价方法分级,Ⅰ级1例,Ⅱ级6例,Ⅲ级5例。囊肿大小为6.5cm×4.5cm~7.2cm×5.0cm。结果患者住院时间7~12d,平均9d。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期间未见囊肿复发。术后6个月根据Rauschning等评价方法分级:0级8例,Ⅰ级3例,Ⅱ级1例;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10,P=0.023)。结论成人腘窝囊肿多继发于关节内病变,切除腘窝囊肿的同时应处理关节内病变;关节镜辅助治疗腘窝囊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对四肢创伤闭合性骨折2454例采用一种血肿内抽吸式局麻方法施行手法整复的经验进行总结。其方法为:在骨折断端注入局麻药10~20ml,待1~2min麻醉起效后,先将麻药和骨折断端血肿之混合液抽出,继之再行手法复位。经临床应用2454例,总的满意率100%,优良率达91.5%,无一例并发症发生。作者认为该法具有如下优点:(1)麻醉效果仍满意;(2)明显减少麻醉药物的毒副作用;(3)血肿内麻药混合液抽吸后,有利于手法整复中的手摸心会,便于骨折整复;(4)局部张力减小,减少外固定早期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发生机会;(5)使外固定后肢体肿胀消退,周径缩小不致过大,增强骨折固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椎管内硬膜外血肿临床少见 ,特别是医源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 ,更为少见。我院自 1988年至 2 0 0 0年共收治经手术证实的椎管内硬膜外血肿 3例 ,本组资料表明准确的病情观察对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治疗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 1:男 ,5 3岁。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行 T9~ 10 间隙硬膜外麻醉穿刺术 ,手术后 36 h出现胸背部疼痛 ,腹股沟以下皮肤感觉减退 ,双下肢肌力 级 ,肌张力增高 ,尿潴留。病理反射阴性。 CT提示 T8~ 11椎管内硬膜外血肿 ,脊髓压迫。即行椎管探查血肿清除术。见 T8~ 11节段椎管内血肿。术后随访 1年 ,患者…  相似文献   

12.
老年重症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方法在老年重症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7年2月-2001年2月对34例老年重症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采用经皮颅内血肿前(上)部穿刺、浅置管、注入尿激酶液化血肿、辅以促进受压脑组织复位等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血肿量平均97ml;术后血肿清除或基本清除。受压脑组织复位时间24h-96h,平均42h。均痊愈出院。29例术后随访3月-48月,平均19月,Barthel指数评分正常22例,生活自理7例;CT随访21例,正常14例,脑萎缩5例,轻度局限性硬膜下积液2例。结论 微创血肿清除术尤其适合老年CSDH的治疗,疗效满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耳后窄蒂皮下蒂皮瓣修复耳廓内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2011年7月,收治11例耳廓内肿物切除后软组织缺损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26~75岁,平均50岁。其中色素痣5例,基底细胞癌2例,混合性血管瘤2例,皮肤乳头状瘤2例。病程3~50年,平均35年。彻底切除肿物后,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5 cm×1.0 cm~3.5 cm×3.0 cm。沿颞浅动脉及耳后动脉走向,设计耳后"乒乓球拍状"窄蒂皮下蒂皮瓣,通过隧道移位修复缺损,皮瓣切取范围1.8 cm×1.3 cm~3.8 cm×3.3 cm,蒂宽0.4~0.7 cm、长2~5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局部皮瓣移位修复。结果术后供、受区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年。皮瓣质地、弹性、色泽良好,耳廓外形良好。肿瘤患者无复发。结论耳后窄蒂皮下蒂皮瓣蒂部窄长、旋转角度大、修复范围广、不含知名血管,手术操作简便,供区隐蔽,是修复耳廓内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四肢关节滑囊炎的效果.方法 2008年4月~ 2011年3月,关节镜下滑囊切除术治疗四肢关节滑囊炎17例,其中膝关节髌前皮下滑囊炎13例,肘关节鹰嘴皮下囊肿2例,股骨大转子滑囊炎2例.结果 手术时间23 ~60 min,平均32 min.术后3~7d出院,平均4d.17例随访2~19个月,平均9.6月,1例外伤性髌前滑囊炎术后3周复发,余患者均愈合良好,皮肤无明显瘢痕,无明显疼痛和功能障碍.结论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四肢较大的关节周围滑囊炎效果良好,体表切口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中厚皮片和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修复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09年2月,采用中厚皮片和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联合VSD修复12例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男9例,女3例;年龄17~65岁。交通伤7例,机器轧伤3例,其他伤2例。损伤部位:上肢2例,小腿8例,足踝及足背2例。创面范围为9cm×7cm~38cm×24cm。受伤至入院时间3~11h,平均5h。结果10例经5~7dVSD治疗后,95%以上撕脱皮肤成活;2例创面缩小50%及60%,直接拉拢缝合后于大腿外侧取中厚皮片修复残余创面,同时联合VSD治疗5~7d后移植皮片成活。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创面无明显瘢痕增生,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中厚皮片和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联合VSD修复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具有早期封闭创面、减轻水肿、降低感染几率、促进撕脱皮肤成活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部分切除结合皮肤扩张术,快速治疗体表大面积色素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部分切除结合皮肤扩张术,两期法快速治疗11例体表大面积色素痣患者(面积7.0 cm×5.0 cm~35.0 cm×22.0 cm)。术后随访12~24个月评价疗效。结果 10例患者顺利完成整个治疗过程,最短治疗时间4周,最长9周,平均6周。1例因扩张器皮下血肿中止治疗。随访12~24个月,效果满意。结论部分切除结合皮肤扩张术是快速治疗体表大面积色素痣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术中术后并发对侧硬膜外血肿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术中术后并发对侧硬膜外血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院时参照GOS标准评分对预后进行评价,恢复良好及轻残者14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6例。结论对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术中术后并发对侧硬膜外血肿患者及早做出诊断,了解发病机理和进行有效的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或骨搬移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24例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22~61岁,平均41.5岁。术前行创面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X线及三维C T重建检查。清创后胫骨缺损长度为2~9 cm ,平均(5.96±2.14)cm ,创伤面积为3 cm ×3 cm~9 cm ×7 cm ,平均(25.63±17.44)cm2。对5例骨缺损≤4 cm的患者进行清创、VSD、开放性植骨术,对19例骨缺损>4 cm的患者进行清创、VSD、骨搬移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0~18个月,平均13.3个月。抗生素使用5~14 d ,平均7.9 d ,VSD治疗0~10次,平均2.9次。19例患者骨端自然愈合,愈合时间4~15个月,平均6.4个月,5例患者在骨搬移术后出现骨不连,经骨端嵌顿皮肤及软组织清理、骨髓腔打通、自体髂骨植骨及VSD后达到骨端愈合。2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钉道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后感染控制,其余患者无感染复发。开放性植骨术或骨搬移术后1、2个月随访显示软组织缺损面积均较清创术后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根据 Paley 骨折愈合评分标准优19例,良3例,中2例,差0例,总优良率为91.6%。结论 VSD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或骨搬移术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创伤性踝前软组织撞击征的关节镜下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2例踝关节创伤性软组织撞击征的关节镜下诊治经验进行总结.术前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75分,AOFAS踝-后足评分平均77分.关节镜下见到关节腔内大量滑膜增生,内外踝可见条索状滑膜增生组织,均在关节镜下予以切除并清理关节.结果 本组获得2~15个月随访.术后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93分,AOFAS踝-后足评分平均94分.结论 踝关节镜检查成为诊断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还具有手术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周臻 《浙江创伤外科》2009,14(4):429-429
1临床资料 例1:男性患者,73岁,因“口齿不清3年,头痛伴右侧肢体乏力1月”而入院。查体:右侧肢体肌力4级.双上肢不自主震颤,以右侧明显。头颅CT见左侧巨大硬膜下混合密度占位,中线移位1.5cm。行颅钻孔血肿引流术.见硬膜下血肿呈暗褐色粘土样,密度均匀:粘性良好,吸引器吸之即堵,即改全麻下行开颅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取下左额颞顶骨瓣8cm×7cm,将血肿外侧膜切除7.5cm×6.5cm,将腔内粘土样血肿尽量清除,血肿中心有20ml暗褐色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