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应用颈椎螺旋融合器前后路一次性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严重的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及不稳的脊髓型颈椎患者应用颈椎螺旋融合器前后路一次性手术治疗,并进行分析,方法:对7例哈 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及不稳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先行后路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或颈椎 切除减压术,然后前路行颈椎间盘,骨赘切除减压颈椎螺旋融合器植入术,术后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标准17分法进行测评,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7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皮肤感觉改善和四肢肌力提高,其中2例大小便障碍者括约肌功能恢复,脊髓功能的平均改善率为76.2%,结论:本手术方法减压彻底,具有安全性,颈椎螺旋融合器的应用解决了颈椎间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发病机制及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共12例,过伸型损伤10例,屈曲型损伤2例.均行颈椎正侧位、动力位片、MRI,9例加CT.影像资料显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5例,退变性颈椎管狭窄3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6例,双节段椎间盘突出4例,三节段及以上椎间盘突出2例.前纵韧带损伤8例,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2例.影像学显示脊髓单节段损伤6例,双节段脊髓损伤4例,3节段及以上脊髓损伤2例.脊髓功能按Frank分级.A级1例,B级8例,C级3例.根据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资料,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8例.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3例,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加侧块钢板内同定植骨融合术1例.结果 本组随访51d-36月,平均6月,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脊髓功能评定标准,Frank分级平均提高2级.结论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常伴发育性或退变性颈椎管狭窄、颈椎间盘突出、部分有前纵韧带、椎间盘或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脊髓出血、水肿、脊髓受压."一过性脱位"、颈椎不稳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发病因素.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首选.应根据脊髓受压部位、程度、节段多少、椎管狭窄程度等选择前路或后路减压术式,存在"一过性脱位"、颈椎不稳应同时进行内固定植骨融合术. 3例,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加侧块钢板内同定植骨融合术1例.结果 本组随访51d-36月,平均6月,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脊髓功能评定标准,Frank分级平均提高2级.结论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常伴发育性或退变性颈椎管狭窄、颈椎间盘突出、部分有前纵韧带、椎间盘或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脊髓出血、水肿、脊髓受压."一过性脱位"、颈椎不稳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发病因素.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首选.应根据脊髓受压部位、程度、节段多少、椎管狭窄程度等选择前路或后路减压术 ,存在"一过性脱位"、颈椎不稳应同时进行内固定植骨融合术. 3例,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加侧块钢板内同定植骨融合术1例.结果 本组随访51d-36月,平均6月,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脊髓功能评定标准,Frank分级平均提高2级.结论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常伴发育性或退变性颈椎管狭窄、颈椎间盘突出、部分有前纵韧带、椎间盘或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脊髓出血、水肿、脊髓受压."一过性脱位"、颈椎不稳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发病因素.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首选.应根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后路单开门椎管减压微型钢板内固定在颈椎管狭窄症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03—2021-02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的64例颈椎管狭窄症,颈椎前路采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固定,颈椎后路行单开门椎管减压微型钢板内固定。比较术前与术后1年颈椎JOA评分、疼痛VAS评分、NDI指数、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颈椎曲度。结果 6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25个月。术后所有患者脊髓功能明显改善,未出现颈前不适感、吞咽困难、颈后轴性疼痛等症状。术后3个月MRI显示颈椎管扩大良好,脊髓前后压迫均完全解除。术后1年颈椎CT显示手术节段椎间隙融合良好,椎板单开门状态维持良好,无再关门现象发生。术后1年X线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术后1年神经功能JOA评分、疼痛VAS评分、NDI指数、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颈椎曲度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后路微型钢板的应用有利于颈椎管狭窄症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更广泛开展,手术安全性提高,可以有效避免...  相似文献   

4.
范磊  何斌  邵增务  王云华 《实用骨科杂志》2011,17(12):1057-1059
目的探讨应用颈椎前路减压结合锁定式颈椎融合器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1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应用颈椎前路减压加锁定式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7.6个月。6个月后椎体间均达到骨性融合,无并发症出现,脊髓功能状态评分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优良率分别达66.67%、85.71%。结论应用颈椎前路减压结合锁定式颈椎融合器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珊瑚羟基磷灰石在颈椎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珊瑚羟基磷灰石(CHA)在颈椎手术中的应用进行前瞻性研究。方法 对21例颈椎间盘病变患者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CHA植入术,14例颈椎多节段受压或伴有颈椎管狭窄症患者,先颈后路椎板双开门成形CHA植入术。  相似文献   

6.
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前后路手术疗效比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比较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前后路手术疗效。 方法 回顾性总结 1999年以来治疗的 5 6例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病例 ,其中前路手术组 37例 ,采用摘除病变椎间盘、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及前路钢板固定 ;后路手术组 19例 ,采用全椎板减压、侧块钢板固定。 结果 前路手术者术后随访 6个月~ 4年 5个月 ,平均 2年 10个月 ;后路手术者随访 1年 5个月~ 5年 1个月 ,平均 3年 8个月。两组 JOA评分及硬脊膜囊矢状径比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前路手术组高于后路手术组 ;术后改善率前路手术组高于后路手术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并发症例数前路手术组略多于后路手术组。 结论 前路手术组疗效明显优于后路手术组。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固定术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颈椎后路一次性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并椎间盘脱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椎管狭窄合并颈椎间盘脱出者宜施行手术治疗,一般认为应首先颈前路间盘及骨赘切除植骨术,术后疗效洋佳者再后路手术。本文介绍一次经后路半椎权扩大切或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同时将况出间盘切除。本组共治疗19例,平均随访个月,优良率为89.5%。  相似文献   

8.
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报告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27例并经手术治疗。临床研究表明,颈椎间盘突出常在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的病理基础上发生,并导致临床发病。根据影像学变化特点,对该病临床症状和体征与椎间盘突出的相关关系作了研究。选择性施行椎间盘切除和椎间植骨融合,获得良好效果。本组全部施行颈前路手术,平均随访16个月,优良率为88.9%(24/27)。  相似文献   

9.
张海波 《颈腰痛杂志》2005,26(6):437-438
目的探讨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CDH)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62例单节段CDH患者行保留终板、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及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术后随访观察植骨融合率、椎间高度维持及症状改善率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2个月。植骨均获牢固融合,融合率为100%,椎间高度维持良好。按40分评分法,优良率91.9%。结论保留终板、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及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可恢复并有效维持椎间高度,取得满意融合率,是治疗单节段CDH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颈椎前后路手术适应证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以来,作者行颈椎前路开窗、或开槽减压,和后路开门手术治疗不同类型颈髓损伤疾病40例。前后路手术优良率分别为76%和73.3%。作者体会宜采用前路手术的适应症为:①,侵占椎管的颈椎体骨折脱位;②,无发育性椎管狭窄2间隙3节段以下的颈椎病;③,单纯颈椎间盘突出;④,局限性后纵韧带骨化。宜采用后路手术的适应症为:①,2间隙3节段以上合并发育性和退变性椎管狭窄的颈椎病;②,连续性后纵韧带骨化或黄韧带肥厚和骨化;③,无放射影象异常的脊髓损伤;④,上颈段脊髓损伤多以后路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术式选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方法]根据每个病人影像学改变的特点分别采用前路开槽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钛网 钛板固定;主要节段钛网 钛板,次要节段环锯减压 Cage融合固定;以及前后路联合手术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经术后观察随访,对其取得的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采用不同的方法对96例不同类型的颈椎病进行手术治疗,经过平均2年8个月的随访,效果满意,优良率达到90%。[结论]对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或椎间盘退变的脊髓型颈椎病,根据病人不同的影像学改变和症状体征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其关键是要分清主要节段、次要节段,广泛或局限,有无明显的发育性狭窄等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多数病人均能通过颈前路的开槽减压内固定而取得满意效果。单节段椎间退变选择椎间隙减压植骨固定;2~3节段椎间退变一般选择开槽减压内固定;广泛性退变或椎管明显狭窄,连续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等病例应结合后路减压扩大椎管才能达到有效治疗。手术方法的选择是取得颈椎病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选择性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联合临近节段射频消融、臭氧盘内注射微创介入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01-2011-12我院采用选择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联合微创介入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15例,通过术前查体结合影像学资料确定主次要病变节段,选择性经前路切除主要病变节段椎间盘、椎体次全切除、椎间植骨或钛网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术中同时对次要病变节段的颈椎间盘行射频消融、臭氧盘内注射等微创介入术。采用JOA评分和贾连顺评定法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至末次随访JOA评分为(15.60±0.8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联合微创介入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确实有效的术式,中短期随访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刘海军  王欢  付松  孙秀琛 《骨科》2012,3(1):18-20
目的探讨伴有颈椎间盘突出的颈椎管狭窄症的外科手术方法。方法对我院诊治的56例伴有颈椎间盘突出的颈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颈后路手术治疗组(31例)、颈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组(25例),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的JOA评分改变。结果所有病例未发生神经功能进一步损伤,56例均获得10.0~20.0个月随访,脊髓神经功能按JOA评分,颈后路手术治疗组优良率74.2%,颈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组优良率76.0%。结论治疗伴有颈椎间盘突出的颈椎管狭窄症,单纯颈后路手术的治疗效果与颈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区别不大,无需进一步行前路手术。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CB(a new anterior cervical instrumental system combining an intradiscal cage with an integrated plate)in treating taunatic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Methods:Anterior decompression and PCB internal fixation were used in 22patients with traumatic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They were followed up from3to16months and analyzed by symptom and imape data.Among them,16 patients underwent fixation at one level and 6patients at two levels.Results:This technique did not cause intraoperative complications.After surgery on screw backout or device failure was found.Based on the JOAgrade,20 patients improved clinically and 2gently because of serious cervical stenosis.The general excellent rate was90.9%.Conclusions:PCB internal fixation is stable.Morbidity of donor and acceptor sites is less.No collars are needed after surgery.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手术技巧与疗效。方法:2002年8月~2005年3月应用内窥镜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20例颈椎疾患患者,均应用自制不同型号椎间旋转撑开器及特制不同角度、不同大小的网形与方形刮匙行前路椎间盘切除,单纯PEEK cage植骨融合8例,PEEK cage植骨融合加钛板内同定2例,单纯钛cage植骨融合3例,钛cage植骨融合加钛板内同定2例,椎间植骨融合加钛板内同定5例,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7个月。患者症状体征及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术后影像学检查手术部位减压彻底。1例发生钛cage松动,其余椎间高度无丢失,维持颈椎正常生理曲度。结论:通过对椎间盘镜部分器械和技术的改进,将其应用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内同定术治疗颈椎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Zero-p)与传统钛板联合cage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8月至2014年3月接受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139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已采取的不同术式分为A,B两组,其中A组63例,行前路椎间盘切除与Zero-P融合内固定;B组76例,行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cage融合与钢板内固定。分别于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JOA评分、Odom功能评级;采用电视透视吞咽研究(videofluorographic swallowing study,VFSS)评估患者椎前软组织厚度;采用Bazaz吞咽困难分级评估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术后12个月时采用颈椎正侧位X线及CT检查评估植骨融合情况,采用MRI检查评估临近节段退变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前后JOA评分、Odom评级及VFSS中的椎前软组织厚度、术后患者吞咽困难发生率(Bazas评分)、椎体间融合率、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结果: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Odom功能评级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VFSS中的椎前软组织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VFSS中的椎前软组织厚度、吞咽困难发生率在术后第2天,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所有患者获植骨融合,两组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8例(12.7%)出现邻近节段退变,B组19例(25%)出现临近节段退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和传统钛板联合cage融合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均可取得满意疗效,前者术后吞咽困难和临近节段退变发生率较低,中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3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22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内植骨钛板内固定术,15例行分节段颈椎间盘切除、减压+PEEK-cage内植骨椎间融合术。对两种术式疗效及融合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例均获随访,时间10~31(18±4.25)个月,两组植骨均融合且无椎间盘退变及椎间高度丢失。两术式疗效及融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可取得满意效果,应根据患者病理特点,选择恰当的术式。  相似文献   

18.
朱道平  刘克斌  黄奎 《骨科》2014,5(2):98-101
目的 探讨经后路减压复位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伴椎间盘突出的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 对2009年6月至2012年9月采用经后路减压复位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伴椎间盘突出的下颈椎骨折脱位1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共置入椎弓根螺钉88枚,平均手术时间为2.7 h,平均出血量为400 mL。所有患者均未因神经功能恶化或椎间盘突出而需要再次行前路手术。18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复查X线片、CT片示骨折脱位复位良好,椎间隙高度及颈椎生理弧度得到恢复。末次随访时,除10例Frankel A级患者以外,其余患者Frankel分级提高1~2级。结论 经后路减压复位椎弓根螺钉固定可适用于伴椎间盘突出的下颈椎骨折脱位,后路手术有利于复位,椎弓根螺钉技术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能有效地恢复和维持颈椎的序列,同时避免了前路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颈椎前路单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CCF)并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连续3节段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的脊髓型颈椎病(CSM)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0—2018年本院收治3节段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的CSM患者379例,其中133例采用传统单节段ACCF并ACDF治疗,并以长钛板固定ACCF和ACDF节段(传统组);246例采用改良单节段ACCF并ACDF治疗,以短钛板固定ACCF手术节段,采用单纯椎间融合器重建ACDF节段(改良组)。统计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情况、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融合器与钛网相对位置、术后并发症、颈椎活动度(ROM)、ACDF节段椎间隙高度及术后症状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超过1年。2组术后JOA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前VAS评分≥2分者术后1年JOA评分改善率高于术前VAS评分<2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单节段ACCF并ACDF治疗连续3节段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的CSM安全有效,且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