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MRI检查在判断急性颈椎损伤患者脊髓损伤程度中的作用。方法 对 82例急性颈椎损伤患者在受伤 2 4h内行MRI检查 ,并进行早期连续的临床检查 ,分析MRI表现与脊髓损伤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颈椎损伤的 10种MRI表现中 ,髓内出血提示完全性脊髓损伤 (FrankelA级 ) ;脊髓肿胀及脊髓水肿多见于FrankelA -C级的病人 ,同时 ,脊髓肿胀及水肿的程度与脊髓损伤程度成正比 ;脊髓受压多见于FrankelA级和FrankelB级的患者 ;颈椎脱位多见于脊髓损伤程度较重 (FrankelA -C级 )的患者 ;椎管狭窄与脊髓损伤程度之间无明确相关性 ,但多见于老年患者 ;颈椎间盘突出、颈椎椎体骨折、颈椎附件骨折及韧带损伤与脊髓损伤程度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急性颈椎损伤患者早期行MRI检查 ,可以帮助判断脊髓损伤的程度 ,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准确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23例急性脊髓损伤病人在伤后一周内行MRI检查,表现为脊髓受损区T2加权高信号T1加权等或低信号.方法同时对不同损伤程度及不同预后的患者进行比较.脊髓损伤程度、水肿范围、脊髓受压、髓内出血与预后有关,认为MRI检查对判断脊髓损伤程度、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有一定作用.结果认为在脊髓损伤中MRI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检查手段.通过MRI检查可将脊髓损伤分为两类脊髓受压型和非受压型.T2加权高信号范围大小是估计预后的简便方法,治疗上以脊髓内外联合减压以及防止脊神经进一步损害.结论早期诊断、早期固定牵引及手术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23例急性脊髓损伤病人在伤后一周内行MRI检查,表现为脊髓受损区T2加权高信号T1加权等或低信号。方法:同时对不同损伤程度及不同预后的患进行比较。脊髓损伤程度、水肿范围、脊髓受压、髓内出血及预后有关,认为MRI检查对判断脊髓损伤程度、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有一定作用。结果:认为在脊髓损伤中MRI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检查手段。通过MRI检查可将脊髓损伤分为两类:脊髓受压型和非受压型。T2加权高信号范围大小是估计预后的简便方法,治疗上以脊髓内外联合减压以及防止脊神经进一步损害。结论:早期诊断、早期固定牵引及手术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颈椎间盘损伤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损伤机制、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00~2008年收治急性颈椎间盘损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25例,伤后X线平片均显示无骨折脱位,MRI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间盘损伤和脊髓损伤异常信号.颈椎屈曲型损伤16例.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脊髓神经功能分级(ASIA标准):A级1例,B级9例,C级12例,D级3例.23例行颈前路间盘切除减压与固定手术,2例合并椎管狭窄者行前后路联合手术.早期介入康复治疗.术前、后ASIA运动评分和日常生活动作能力评分,评价神经功能,动力位X线片评价颈椎稳定性,MRI评价脊髓状况.[结果]颈椎屈曲型损伤占64%,术前颈椎生理前凸减小占84%.随访平均38个月.植骨全部融合,动力位X线片测量均显示颈椎稳定性良好.伤后1周内MRI表现单纯脊髓水肿者85%获得提高1~2个级别的恢复;髓内出血信号长度<4 mm者60%获得提高1个级别的恢复;髓内出血信号长度>4 mm者2例均无恢复.平均ASIA运动评分由45.52±16.05增至85.74±9.36,日常生活动作能力评分由36.32±11.47增至82.54±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颈椎间盘损伤是无骨折脱位刑脊髓损伤的原因之一,颈椎损伤多为屈曲型,颈椎生理曲度减小是损伤前置因素,脊髓损伤多为不完全性,预后相对较好.颈前路减压与固定手术可为脊髓损伤修复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总结小儿颈椎及颈脊髓损伤的影像学诊断经验。回顾分析 59例小儿颈椎及颈脊髓损伤 ,全部病例均常规摄颈椎正、侧位片及齿状突开口位片 ,2 5例摄断层 ,2 8例摄屈 /伸侧位片。 2 1例行CT扫描 ,2 6例行MRI检查。上颈椎损伤 4 6例 ,其中寰椎椎弓骨折 9例 ,枢椎骨折 7例 ,齿状突骨折 2 1例 ,寰椎椎弓骨折合并齿状突骨折 1例 ,寰椎横韧带断裂 8例 ;下颈椎损伤 1 1例 ,其中椎体骨折 3例 ,脱位 2例 ,骨折脱位 6例 ;多节段间隔性颈椎损伤 2例 ,无X线异常的脊髓损伤 (SCIWORA) 3例。认为影像学检查对于小儿颈椎及颈脊髓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对怀疑有颈椎及颈脊髓损伤的小儿患者应常规摄颈椎正、侧位片及齿状突开口位片 ,小儿颈椎SCIWORA应常规行颈椎MRI检查  相似文献   

6.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梅盛前  陈其昕 《中国骨伤》2006,19(2):124-126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是指没有骨折或脱位的颈部创伤所导致的急性颈脊髓损伤。通常多见于儿童,具体损伤机制至今仍不明了。X线、CT检查提示颈椎无骨折脱位,MRI检查有脊髓损伤的表现。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脊髓中央型损伤综合征常见。临床治疗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仍存在争议。本文就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病因、损伤机制、临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合并急性脊髓损伤(ASCI)MRI表现与神经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117例胸腰椎骨折合并.ASCI患者,于伤后7d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分别检查患者的神经功能,用GE 1.5T Signa MRI诊断仪检查脊髓损伤病灶范围大小、信号类型、脊髓受压程度、椎管狭窄程度,并分析其与神经功能改变的相关性。结果①MRI显示脊髓损伤病灶范围大小:Ⅰ级27例,Ⅱ级36例,Ⅲ级54例;MRI N/N27例,N/Hi33例,Hi/Hi5例,Lo/Hi43例,脊髓横断9例;脊髓受压72例,未受压45例;椎管狭窄Wolter评分:0分45例,1分16例,2分39例,3分17例。②Franket分级:治疗前A级65例,B级41例,C级5例,D级3例,E级3例;治疗后A级57例,B级5例,C级2例,D级1例,E级52例。结论①MRI显示ASCI的脊髓损伤病灶范围大小、信号类型、脊髓受压程度、椎管狭窄程度与神经功能改变有相关性;②MRI表现为水肿或脊髓压迫的,预后较好;MRI表现为出血、坏死或脊髓横断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
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的MRI特点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的MRI改变特点及其在脊髓损伤程度、预后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的MRI和临床资料。结果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MRI绝大多数表现为脊髓水肿,急性期T1加权像等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慢性期部分T1加权像局限性低信号,T2加权像局限性高信号。MRI T2加权像单节段脊髓水肿预后较双节段以上者好。结论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MRI信号改变及其范围能反映脊髓损伤程度,提示预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颈脊髓损伤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急性颈脊髓损伤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脊髓损伤分级:FrankelA级5例,B级3例;损伤节段:C4~53例,C5~63例,C6~72例。8例于受伤后3~7d行骨折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及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3例于术前,5例于术后3~7d发生低钠血症,所有患者低钠血症发生后第2~10d确诊SIADH,根据血钠水平,采用控制每日水量、补钠进行治疗。结果7例经10~21d治愈,血钠平均恢复至138(135~142)mmol/L,血浆渗透压、尿渗透压、尿钠均正常;1例C4骨折、FrankelA级者,因截瘫平面上升并发呼吸衰竭死亡。结论急性颈脊髓损伤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措施不同于普通低钠血症,早期正确的诊治能降低患者病残率和死亡率,严格控制入液量及补钠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非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启明  陈其昕 《中国骨伤》2016,29(3):242-247
目的 :探讨影响非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受非手术治疗的122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4例,女38例;平均年龄(52.37±13.27)岁(18~83岁)。选择年龄、性别、受伤原因、受伤至治疗时间、脊髓损伤ASIA分级、MRI脊髓损伤类型、脊髓损伤范围、有效颈椎管率、椎间盘突出Pfirrmann分级、椎间盘突出节段、椎间盘韧带复合体损伤、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12个可能对非手术治疗预后产生影响的因素,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MRI脊髓损伤类型、脊髓损伤范围、有效颈椎管率、椎间盘突出Pfirrmann分级、椎间盘突出节段及脊髓损伤ASIA分级均对预后有显著影响(P均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按照其作用强度,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依次为:MRI脊髓损伤类型、脊髓损伤范围、有效颈椎管率、椎间盘突出Pfirrmann分级、脊髓损伤ASIA分级(P均0.05)。结论 :影响非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预后的主要因素是MRI脊髓损伤类型及范围,同时与有效椎管率、椎间盘突出程度及脊髓损伤ASIA分级相关。对于选择非手术治疗需谨慎,仅适用MRI检查提示脊髓信号无改变或水肿程度轻且范围局限者,其余则建议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颈椎损伤与颈脊髓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265 例颈椎损伤患者,依据Allen分类方法对其颈椎损伤类型进行分类,依据ASIA国际脊髓损伤分级标准对其脊髓损伤情况进行分级,应用统计学软件包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颈椎损伤与颈脊髓损伤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颈脊髓损伤的程度与颈椎损伤的程度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根据颈椎损伤的程度可以对颈脊髓损伤的程度作出判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颈椎骨折脱位的急性颈髓损伤的特征和机制.方法对33例无颈椎骨折脱位的急性颈髓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神经学、X线和MRI检查结果.结果颈髓完全性损伤者8例,不完全性损伤者25例;21例患者有颈椎变性改变(椎间盘间隙狭窄伴有骨赘形成者15例,后纵韧带骨化者6例),3例C5颈椎管Pavlov率小于0.8;30例可见颈髓受压,25例表现为椎旁软组织损伤.结论无颈椎骨折脱位的急性颈髓损伤的重要诱因为颈椎变性改变和发育性颈椎管狭窄,致病原因主要为颈髓受压;MRI检查有利于查明脊髓损伤的部位和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评价单开门椎管扩大术对其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40例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患者通过x线平片测量颈椎椎管矢状径,32例存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MR检查40例均见不同程度椎间盘突出、退行性颈椎管狭窄,16例脊髓前、后受压。本组40例均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术(中野式)治疗。结果:平均随访2~8年,后路较大范围减压未见不稳现象及再关门。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30例恢复至E级,6例恢复至D级,2例恢复至C级,2例术前A级无恢复。上肢功能据颈脊髓神经根支配的肌肉功能分5级:Ⅳ级30例,Ⅲ级6例,Ⅱ级2例,Ⅰ级2例。38例患者能独立或通过辅助支具站立,不需帮助。结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多合并颈椎管狭窄、多节段椎间盘突出,存在脊髓受压、水肿,应早期手术治疗。MRI对脊髓损伤的早期诊断、预后及正确制定治疗与康复计划有重要价值。单开门椎管扩大术减压彻底,持续地扩大颈椎管,未破坏椎间关节的稳定性,神经功能恢复满意,是值得推荐的优良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4.
急性创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急性创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75例患者行常规 X线摄片、CT扫描及 MRI检查。结果 常规 X线摄片及 CT扫描均不能确切了解颈脊髓损伤的病因及机理。根据 MRI检查分为两种类型 ,a)颈椎间盘突出颈脊髓损伤型 ,本组 6 2例。4 9例脊髓受压明显者予以手术治疗 ,13例脊髓受压较轻者予以非手术治疗。b)无颈椎间盘突出颈脊髓损伤型 ,13例均予以非手术治疗。随访 6 7例 ,随访时间 1~ 10 a,平均 4 a,除2例 Frankel A级、1例 Frankel B级无恢复外 ,其余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应尽早行 MRI检查 ,以明确临床类型。对颈脊髓受压明显的颈椎间盘突出者 ,应尽早手术治疗 ,对无颈椎间盘突出者采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等非手术治疗 ,亦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创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创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创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原因和损伤机制。方法通过58例创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X线片、CT和MRI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损伤原因和机制等因素综合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未见骨折脱位,X线片和CT表现为:①颈椎生理弧度改变;②椎间隙变窄;③颈椎不稳;④椎体后缘骨赘;⑤后纵韧带骨化;⑥黄韧带肥厚、骨化;⑦椎管狭窄,椎管/椎体比值小于0.75。MRI表现为:①早期变化有脊髓肿胀、髓内水肿,髓内出血或血肿,脊髓压迫,前纵韧带撕裂、椎前出血,后纵韧带、棘上和/或棘间韧带损伤,椎管后方软组织损伤出血等;②晚期变化有脊髓内囊肿、软化灶,脊髓萎缩。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多在发病前已经存在一定的非创伤性病理基础,创伤成为其诱发因素。创伤引起突出的椎间盘、椎体后缘骨赘或骨化的后纵韧带与肥厚的黄韧带皱摺从前后方呈钳夹状造成脊髓损伤。MRI为该病的诊断提供了十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脊柱MRI检查在脊柱外伤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观察90例脊柱骨折患者,经X线或CT平扫初诊为单纯颈椎骨折、胸椎骨折及腰椎骨折各30例,均行全脊柱MRI检查,观察全脊柱骨损伤及周围组织损伤情况.[结果]发现单个椎体骨折47例,2个部位骨折31例,3个及3个以上部位骨折12例,脊髓损伤程度:脊髓水肿9例,脊髓挫伤69例,脊髓横断12例,合并陈旧性脊柱骨折3例,Chiari I型畸形1例,椎体血管瘤2例,椎体脂肪浸润1例.[结论]全脊柱MRI能清楚显示全脊柱骨损伤及脊髓损伤, 为制定较完善的治疗措施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Li FC  Chen QX  Liu YS  Xu K  Chen WS  Wu QH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0):1395-1398
目的 研究齿状突骨折并存下颈椎损伤的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57例经手术治疗的Ⅱ型或浅Ⅲ型齿状突骨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并存下颈椎损伤6例,平均年龄54岁,4例同时合并颈椎退行性变或强直性脊柱炎.在下颈椎损伤中,骨折脱位2例,椎间盘、韧带结构损伤4例.6例患者均行上、下颈椎Ⅰ期手术治疗:2例并发脊髓不完全损伤来自于下颈椎损伤,先行下颈椎融合固定;无脊髓损伤4例,其中2例齿状突骨折术前不能复位,先固定齿状突骨折,另2例齿状突骨折术前解剖复位,先固定下颈椎损伤.结果 6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0个月,6例齿突骨折及下颈椎损伤均获骨性愈合;未出现与手术直接相关并发症及长期卧床所导致的并发症;2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提高1级.结论 齿状突骨折并存下颈椎损伤的发生率占齿状突骨折的10.5%,多见于合并颈椎退行性变的老年患者,常需MRI检查以明确诊断.手术治疗此类损伤安全有效,可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对于合并神经功能损伤者,先固定导致神经功能损伤节段;无神经功能损伤者,先处理相对不稳定节段.  相似文献   

18.
自的 探讨颈椎中央型脊髓损伤的治疗及预后。方法 11例均为男性,年龄36~65岁,交通事故9例,跌伤1例,头部砸伤1例,病程2 h~14 d,伤后经临床及MRI检查,确诊为颈部中央型脊髓损伤,伴颈椎间盘突出9例,颈椎管狭窄1例,C_6椎体骨折1例。MRI显示:脊髓单处损伤9例,二处损伤2例。伤后4~20 d手术治疗,9例行前路颈椎间盘摘除植骨钢板内固定,2例行颈椎后路减压植骨侧块钢板内固定。结果 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11例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疗效,平均肌力恢复2~5级,复查内固定牢靠、在位,植骨愈合良好。结论 颈椎中央型脊髓损伤是一种以上肢重于下肢为临床特征的颈段脊髓损伤,多见于有颈椎管狭窄等病理基础,临床体检和MRI影像上有表现,一旦确诊提倡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措施,手术尽可能去除致病因素,其他辅助措施则以促进脊髓功能恢复为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成人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 56例患者平均54岁,损伤平面分布于C_2-C_8脊髓节段,完全性脊髓损伤11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45例。术前行颈椎X线平片、CT、MRI检查。先行颈部制动,酌情行前路或后路手术,并给予脱水剂、激素、神经营养药物等。结果 CT阳性检出率为79.17%;MRI为90.38%,可明确脊髓的病理状况及脊髓以外软组织的病理变化。根据接受治疗的方法和时间分组对比,显示不同的治疗效果。结论 MRI对于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诊断具有优越性,可以显示脊髓损伤后脊髓及周围软组织的各种改变。应根据脊髓损伤表现及变化和MRI显示脊髓的病理状况选择治疗方法,对于有脊髓压迫的病例最好在1周内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过伸性颈椎脊髓伤影像学特点,为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本组78例因不同原因造成的颈椎过伸性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包括X线片、CT、MRI不同的影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椎前阴影增宽57例(73.1%),其中36例损伤节段前间隙增宽或伴颈椎前缘撕脱骨折,局限性增宽占17.5%,弥漫性占82.5%退变性和发育性椎管狭窄63例。CT平扫显示椎体前后缘明显退变骨赘形成37例,椎间盘变性突出21例。MRI的特征性表现为椎间盘和前纵韧带损伤61例(78.2%)。椎体前血肿及水肿57例,64例表现脊髓不同程度受压或损伤。根据影像学变化,提出影像学诊断根据。[结果]过伸性颈椎脊髓损伤影像有明显特征性变化,包括骨和前纵韧带、椎间盘及相应节段的脊髓存在特征性变化;脊髓损伤与影像学表现有明显相关性,临床上可能表现典型急性脊髓中央综合征,但多数表现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影像学变化特征结合临床表现特点,为过伸性颈脊髓损伤诊断及其早期治疗方法选择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