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椎结核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对1999年至2006年32例胸椎结核手术资料作回顾性分析,采用经肋横突切除、肋骨切除开胸、经胸膜外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等不同入路进行比较。结果:经肋横突切除、侧前方入路12例,手术暴露时间平均50分钟,入路时的出血量约200ml,术后2例肋间神经损伤,3例胸膜损伤,1例对侧病灶清除不彻底。肋骨切除开胸入路15例,手术暴露时间平均25分钟,入路时的出血量约50ml,术后无一例出现胸腔并发症。经胸胸膜外入路5例,手术暴露时间平均为35分钟,入路时的出血量约80ml,术后无一例出现胸腔并发症所有患者均经1年以上的随访,根据阮狄克标准,本组优良率92%,内固定组患者无内固定失败,植骨均融合。Frankrl分级均E级。结论:对胸椎结核根据病不同的病情,采用个体化设计前路手术,均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前路小切口开胸入路治疗高段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共完成前路小切口开胸入路治疗高段胸椎结核病例9例,男6例,女3例;年龄25~62岁,平均37岁。结核病灶位于T_(3~5)1例,T_(3~4)3例,T4~54例,T_(6~7)1例。神经功能ASIA分级:C级2例,D级7例。术前胸椎后凸Cobb角16°~39°,平均为(26±3.7)°。所有患者均采用前路小切口开胸入路病灶清除加植骨内固定术,术后行抗结核治疗,观察脊柱稳定性及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0~25个月,平均16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植骨骨性融合时间3~6个月,平均4个月。患者神经症状均完全恢复,胸背部疼痛症状消失,术前胸椎后凸Cobb角10°~20°,平均为(15±2.1)°。结论前路小切口开胸手术有创伤小、病灶清除彻底、减压充分、植骨融合确切等优点,疗效可靠,尤其适应于上胸段结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后不同入路手术对老年胸椎结核患者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骨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腰椎结核患者68例,包括前入路组37例和后入路组31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手术前后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指标;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观察Cobb角度、ASIA分级变化及结核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末期随访ESR、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入路组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的Cobb角显著低于前入路组(P0.05),术后3个月Cobb角矫正率高于前入路组,末次随访Cobb角丢失率低于前入路组(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结核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入路或后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取得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后入路在后凸畸形矫正及维持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小切口进行胸腰椎前柱重建的手术方法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6年1月采用微创小切口进行胸腰椎重建的15例患者,并与15例同期行传统前路重建手术的患者进行比较。两组中各有胸腰椎骨折10例,脊柱肿瘤2例,脊柱结核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微创小切口组患者经小切口入路进行前路减压或病灶清除、椎间融合、前路钢板内固定,对照组按照传统前路手术入路进行重建。比较两组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0例患者术后获6~16个月(平均10.3个月)随访。微创小切口组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接近。微创小切口组未出现与手术入路有关的并发症。结论借助特殊拉钩系统,应用微创小切口进行胸腰椎前柱重建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以较小的创伤获得与常规手术相同的疗效,且并发症轻微。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肩峰下前外侧"T"型切口入路与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9年6月间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手术入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共65例.肩峰下前外侧"T"型切口入路组31例,年龄60~84岁(平均71岁),按Neer分类2部分骨折11例,3部分骨折巧例,4部分骨折5例;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组34例,年龄60~81岁(平均70岁),按Neer分类2部分骨折9例,3部分骨折18例,4部分骨折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末次随访时肩关节Constant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均愈合.肩峰下前外侧"T"型切口入路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明显少于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组(P<0.01),而两组患者术后患侧肩关节功能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结论]肩峰下前外侧"T"型切口入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功能恢复好、对局部及全身损伤小的特点,特别适合于老年患者的治疗,但必须熟悉局部解剖并且掌握合适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经肩胛下胸腔入路与后外侧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上胸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4年2月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43例上胸椎结核患者,其中采用肩胛下胸腔入路21例、后外侧入路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节段、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治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Cobb角的矫正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变节段、术前红细胞沉降率、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Cobb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肩胛下胸腔组手术时间(196±10)min,后外侧组(142±1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治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肩胛下胸腔组与后外侧组分别随访(28.0±14.7)个月和(27.3±15.5)个月。肩胛下胸腔组Cobb角由术前36.5°±4.8°矫正至24.8°±5.6°,矫正率30.9%;后外侧组Cobb角由术前34.5°±5.2°矫正至10.2°±2.6°,矫正率68.5%;后外侧组矫正率优于肩胛下胸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肩胛下胸腔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上胸椎脊柱结核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后外侧入路在手术创伤、手术时间及后凸畸形矫正能力方面优于肩胛下胸腔入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腋下小切口经胸入路病灶清除肋骨捆绑植骨单钉棒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市胸科医院外科2008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胸椎结核患者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9~73岁,平均(50.60±11.31)岁。采用腋下微创剖胸入路病灶清除脊髓减压取肋骨捆绑植骨单钉棒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术后恢复情况(Frankel分级、Cobb角、ESR、CRP、VAS评分)。[结果]41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70±53)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860±155)ml。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34个月。所有病例均无局部结核复发,达到骨性融合,未出现植骨块吸收、骨折、断钉、断棒的情况。末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由术前A级2例、B级10例、C级11例、D级11例、E级7例,恢复至D级2例、E级39例(P0.05)。VAS评分由术前(7.72±1.13)分减少至末次随访时(1.72±0.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325,P=0.037)。Cobb角由术前(20.73±4.65)°显著减少至末次随访时(5.35±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843,P=0.008)。[结论]采用腋下切口经胸入路病灶清除肋骨捆绑植骨单钉棒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伴瘫痪创伤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胸廓胸膜外入路病灶清除椎管前方减压带血管蒂肋骨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胸椎结核并截瘫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2年3月~2007年4月采用经胸廓胸膜外入路病灶清除椎管前方减压带血管蒂肋骨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胸椎结核合并截瘫病人40例,经术后9个月至3年随访,并与传统方法治疗该病的40例病人分别在术后截瘫恢复情况、卧床时间、抗痨时间、病灶治愈情况等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病人的综合疗效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种方法的综合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经胸廓胸膜外病灶清除椎管前方减压带血管蒂肋骨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胸椎结核合并截瘫具有不入胸腔即能充分显露和清除病灶、有效减压和维持脊柱稳定性的优点,是胸椎结核合并截瘫手术治疗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9.
欧阳超 《颈腰痛杂志》2021,42(5):639-642
目的 比较传统后正中入路、微创经皮入路和Wiltse入路手术治疗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科于2013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单节段无神经症状1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传统后正中入路组42例,微创经皮入路组37例,Wiltse入路组41例.比较3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VAS评分、ODI指数及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情况.结果 患者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未见神经损伤并发症,随访未见内固定松动及移位.传统后正中入路和Wiltse入路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微创经皮入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经皮入路和Wiltse入路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VAS评分及ODI指数明显优于传统后正中入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手术方式在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皮入路和Wiltse入路的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突出了微创理念;其中Wiltse入路手术时间短、辐射暴露少,优势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微创与常规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的短期临床随访结果.[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施行THA的2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前外侧入路微创组和标准后外侧入路组,各100例患者,对两组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出血量、引流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疼痛评分、Harri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平均随访20个月(12 ~30个月).两组患者均无骨折、感染、脱位、血管神经损伤、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两组相比平均手术时间、末次随访VAS评分、平均Harris评分及术后影像学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切口长度、围手术期出血量、引流量、输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小、恢复快的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15.
16.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