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103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切口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8例复杂胫骨平台患者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固定,观察膝关节屈伸范围及胫骨平台的内翻角及后倾角的变化.结果:48例患者未发生局部皮肤坏死,深部感染及内固定松动等.骨折愈合时间13~17周,平均14.4周.术后3月时膝关节屈曲85~125度,平均98.6度,术后6月时膝关节屈曲95~135度,平均118.4度,术后12月时膝关节屈曲118~135度,平均124.2度.术后膝关节功能按HSS评分74~96分,平均88.9分.术中、术后3月、及术后12月的胫骨平台的内翻角及后倾角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Schazker5/6型),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固定式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伤椎的六钉法固定和跨伤椎的四钉法固定在胸腰段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对比。方法我院在2006年10月至2010年2月手术治疗4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男30例,女11例;年龄18~58岁,平均36岁。其中A组21例术中采用经伤椎的六钉法复位固定,B组20例术中采用跨伤椎的四钉法复位固定,随访13~20个月,平均14.8个月。术后伤椎均达到临床愈合,观察比较术前、术后5 d、术后1个月及术后12个月伤椎前缘压缩的百分比和Cobb角的变化。结果两组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和Cobb角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A组术后5 d、术后1个月与术后12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和Cobb角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5 d、术后1个月与术后12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和Cobb角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骨折经伤椎的六钉法固定在术后椎体稳定性及复位程度方面优于跨伤椎的四钉法固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右旋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术后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手术患者,根据电脑产生序列号随机分为两组,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组(M组,n=30)和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n=30),观察并记录患者给药前、给药后15min、分离阑尾时以及阑尾切除后5min时的MAP、HR、SPO2和术后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MAP和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HR减慢较M组明显(P<0.05)。 D组较M组苏醒时间明显缩短,同时明显降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窦性心动过缓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用于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术,较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苏醒更快,副作用更小。  相似文献   
4.
5.
6.
桡骨远端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1/6[1]。也是上肢最常见的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绝大多数简单的骨折,通过手法复位,石膏或小夹板等固定,取得满意的疗效。但对于部分不稳定骨折,特别是粉碎严重的年轻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2种麻醉方法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将100例胃镜检查患者分为L组和F组,各50例.L组采用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麻醉;F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记录2组麻醉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静脉刺激痛发生率、呼吸抑制发生率、丙泊酚用量、术毕苏醒时间,询问患者术中及术后感觉.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L组麻醉后SpO2为(97.6±1.1)%高于F组的(95.4±1.6)%( P <0.05);L组静脉刺激痛发生率为2.0%低于F组的40.0%( P <0.01);L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为8.0%低于F组的14.0%( P <0.05);L组丙泊酚用量为(116.4±12.0)mg少于F组的(136.9±14.1)mg( P <0.05);L组术毕清醒时间为(4.2±1.0)min短于F组的(5.4±1.1)min( P <0.05).结论 该2种麻醉方法皆适用于无痛胃镜检查,但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麻醉更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对切口痛大鼠中脑导水管去甲肾上腺素(NE)释放的影响.方法 成功植入微透析系统的雄性Wistar大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6),对照组(C组):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2 ml,15 min后吸入2%异氟醚;切口痛组(IP组):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2 ml,15 min后制备切口痛模型;D组: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啶30 μg/kg,15 min后制备切口痛模型;拮抗组(DY组):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啶30 μg/kg和育亨宾0.5 mg/kg,15 min后制备切口痛模型.除DY组外,其余各组于术前30 min(基础状态)、术后4 h内每30 min收集微透析液10μl,DY组于术前30 min、术后30、60 min时收集微透析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电化学检测器测定微透析液NE浓度;DY组于术前30 min(基础状态)、术后1 h,其余各组于术前30 min(基础状态)、术后1、2、3、4h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结果 与C组比较,IP组和DY组术后MWT降低,微透析液NE浓度升高,D组术后微透析液NE浓度升高(P<0.05),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P组比较,D组和DY组术后MWT升高,微透析液NE浓度降低(P<0.05);与D组比较,DY组术后MWT降低,微透析液NE浓度升高(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可抑制切口痛大鼠中脑导水管NE的释放,从而产生中枢镇痛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exmedetomidine on norepinephrine(NE)release in midbrain periaqueductal gray(PAG)in a rat model of incisional pain.Methods Twenty-four male Wistar rats in which microdialvsis catheter was successfully placed in the ventrolateral region of PAG without complication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n=6 each):group control(group C);group incisional pain(group IP);group dexmetomidine(group D)and group dexmedetomidine+yohimbine(group DY).Incisional pain was induced by an incision made into the plantar surface of left hindpaw in IP,D,DY groups.Dexmedetomidine 30 μg/kg and dexmedetomidine 30 μg/kg+yohimbine 0.5 mg/kg were given intraperitoneally at 15 min before plantar incision in group D and group DY respectively.Mechanical paw withdrawal threshold(MWT)to von Frey filament stimulation was measured at 30 min before(baseline)and 1,2,3,4 h after operation in C,IP,D groups,and at 30 min before(baseline),and 1 h after operation in group DY.Dialysat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30 min before(baseline)and at evcry 30 min after operation for 4 h via cerebral microdialysis catheter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NE concentration in C,IP,D groups,and at 30 min before(baseline),30,60 min after operation in group DY.Results Incisional pai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MWT and increased the NE concentration in dialysate in group IP.Dexmedetomidine premedication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mechanical hyperalgesia and attenuated incisional pain-induced increase in the NE concentration in dialysate in group D.Yohimbine counteracted effects of dexmedetomidine.Conclusion Dexmedetomidine has analgesic effect though inhibition of NE release from PAG.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右旋美托咪啶对左旋布比卡因妇科手术腰段硬膜外麻醉的影响。方法 妇科择期子宫肌瘤手术( ASAⅠ~Ⅱ级)60例随机均分为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组(L组)和左旋布比卡因+右旋美托咪啶硬膜外麻醉组(LD组)。L组常规消毒穿刺后硬膜外注入0.75%左旋布比卡因15ml+生理盐水2 mL,LD组注入0.75%左旋布比卡因15 mL+ 右旋美托咪啶1.0μg/kg (2 mL)。记录年龄、身高、体重、ASA级、手术时间、失血量和输液量等一般情况;评估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效果;监测和记录硬膜外给药前(0)、硬膜外给药后5、10、20、30和60 min MAP、HR、SpO2和BIS值及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和寒颤等不良反应;从术中疼痛、腹肌松弛度和牵拉反应三方面评估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感觉阻滞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D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大于L组(P<0.01)、最大运动阻滞时间短于L组(P<0.05),20min和30min最大运动阻滞评分高于L组(P<0.05)。与L组比较,LD组疼痛程度和牵拉反应程度降低(P<0.01)。与基础值比较,L组和LD组BIS值于20min后降低(P<0.05~0.01),LD组BIS值于20 min后低于L组(P<0.01)。与基础值比较,L组和LD组MAP分别于硬膜外注药后20 min和10 min时降低(P<0.05~0.01),LD组HR于硬膜外注药10 min后降低(P<0.05~0.01);与L组比较,LD组MAP和HR于硬膜外注药10 min后降低(P<0.05)。LD组寒颤发生例次低于L组(P<0.01)。结论 左旋布比卡因混合右旋美托咪啶1.0μg/kg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延长,运动阻滞和镇痛作用增强,麻醉效果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丛神经阻滞对瑞芬太尼致甲状腺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拟行甲状腺次全切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颈丛神经阻滞组(B组)、吗啡组(M组)和对照组(C组)各20例。全麻诱导前30分钟3组分别行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B组双侧颈浅丛各注入0.25%罗哌卡因10 ml,M组和C组注入0.9%生理盐水10 ml。术中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维持麻醉。记录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记录拔管期间躁动和寒颤的发生情况,以及意识恢复后5分钟时的口述痛觉评分(VRS评分)。分别于术后1(T1)、2(T2)、4(T3)、8(T4)、12(T5)和24小时(T6)等时点,采用VAS评分评价患者静态和动态的疼痛程度。记录术后24小时内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嗜睡、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发生情况。结果 M组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长于B组和C组(P〈0.05);C组意识恢复后5分钟时VRS评分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与C组比较,B组和M组T1~6时静态和动态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B组与M组各时点静态和动态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期间躁动发生率C组明显高于B组和M组(P〈0.05);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发生率M组明显高于C组和B组(P〈0.05)。结论颈丛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可有效预防瑞芬太尼致甲状腺术后痛觉过敏,与吗啡静脉注射超前镇痛相比,副作用更少,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