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仙灵骨葆胶囊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骨生长因子BMP-2、IGF-1表达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4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雌二醇组、仙灵骨葆组,12只/组,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右侧股骨干骨折髓内固定术”构建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模型,评估骨折愈合情况,检测股骨骨痂BMD、股骨骨生物力学指标和血清骨代谢相关指标,检测骨痂BMP-2、IGF-1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较假手术组骨折愈合评分、股骨痂BMD、股骨骨生物力学指标(最大载荷、最大应力、最大位移)、骨痂BMP-2和IGF-I阳性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雌二醇组、仙灵骨葆组较模型组骨折愈合评分、股骨痂BMD、股骨骨生物力学指标、骨痂BMP-2和IGF-I阳性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均以仙灵骨葆组最高。模型组较假手术组血清骨代谢指标(BGP、PICP、TRACP-5b)均显著升高(P<0.05),雌二醇组、仙灵骨葆组较模型组血清骨代谢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以仙灵骨葆组最低。结论 仙灵骨葆胶囊可能通过介导提高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骨生长因子BMP-2和IGF-1表达,改善骨代谢,加速骨痂形成,增加骨密度,提高骨生物力学,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成药生骨再造散对兔实验性骨折愈合的影响. 方法将30只青紫蓝家兔制成双侧桡骨骨膜下3 mm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生骨再造散组(A组)、仙灵骨葆组(B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10只,于术后14天和31天每组各处死5只兔,按规定时间进行四环素双标记(即14天处死的兔于术后4、5天行第1次标记,术后11、12天行第2次标记;31天处死的兔于术后20、21天行第1次标记,术后28、29天行第2次标记),并分别取材,进行骨组织形态学计量检测. 结果术后14天A组与C组比较,类骨质面积密度、矿化骨痂均宽及活性成骨面、矿化表面及动态参数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1天,活性成骨面、矿化骨痂均宽及吸收陷窝均深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比较,结果与A组和C组比较类似;但与A组比较,术后14天破骨细胞指数、矿化表面及骨形成率[组织水平(tissue level)及BMU水平(basic multicellular unit leve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1天类骨质表面、吸收陷窝均深、骨形成率(BMU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生骨再造散在兔桡骨骨折14天前可促进类骨质分泌,加快矿化沉积速度,提高骨形成率,缩短矿化延迟时间;14~31天后则可增加矿化骨痂宽度,提高破骨细胞活性,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工合成成骨生长肽促进兔胫骨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观察人工合成的成骨生长肽(sOGP)经静脉应用对兔胫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52只新西兰大白兔制成胫骨中段截骨、髓内钉固定骨折模型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从术后第1d开始每天注射sOGP0.5μg·kg-1至取材前1d,对照组注射同样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第1、2、3、4、6周每组宰杀3~5只,测定血清ALP、BGP;同时取材测定骨折端骨密度、摄X线片后,再行组织学检查和形态分析,观察骨痂的大小及其组成成分的变化;其中术后6周的标本还进行了生物力学测定。结果实验组血清ALP、BGP水平高于对照组。X线片显示两组骨折均愈合,第3、4周实验组外骨痂平均面积比对照组大,3周时为265.44mm2、209.95mm2,4周时为233.10mm2、209.21mm2。第3、4、6周的骨密度实验组均大于对照组,其中第4周的骨密度经F检验两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组织学形态分析显示第2、3、4周的外骨痂平均面积实验组比对照组大;所有实验组外骨痂中小梁骨占骨痂总面积的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第2、4周经F检验两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第6周骨折端平均最大破坏载荷及最大位移实验组比对照组高,但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身应用sOGP对不稳定固定的兔胫骨横断骨折的愈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消瘀接骨散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江树连  丁锷  李保泉  曹日隆 《中国骨伤》2000,13(12):720-721
目的 验证消瘀接骨散促进骨折愈合的疗效和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 选用40只健康雄性家兔,做双侧桡骨中、下1/3人工骨折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外敷消瘀接骨散和对照组不敷药,术后7天、14天、22天和32天分别处死动物,取桡骨标本X线片检查、作生物力学测试和称取骨痂干重。结果 实验组的X线平片显示骨折修复优于对照组,而且生物力学性能和骨痂干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消瘀接骨散能缩短骨折愈合过程和提高骨折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5.
植入型复方丹参缓释剂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丹参缓释剂植入骨折局部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42只新西兰健康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均于右前肢桡骨中段制成3mm骨缺损的骨折模型,同时实验组放置丹参缓释剂60mg,对照组放置等量赋形剂.分别于术后第2、4、5、6周取右桡骨行X线片及组织学检查;第2、4、6周行电镜及骨密度检查;第5、6周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X线片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骨折愈合提前.组织学观察实验组纤维性骨痂、软骨性骨痂、骨小梁之间过渡加快,毛细血管增生明显.电镜检查实验组示骨折修复细胞形态学变化均有利于修复骨折.术后第2、4、6周时骨密度值实验组均较对照组高,其中第4周时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5、6周实验组抗折力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骨折局部使用丹参缓释剂对骨折愈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循环应力促进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循环应力对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应用循环应力刺激仪,对86只新西兰大白兔进行促进桡骨骨折愈合的动物实验研究。设对侧桡骨对照组。定期取标本做三点弯曲应力、弯曲力矩、抗弯刚度及骨痂横截面积等生物力学测定。结果:12d后,两组间弯曲力矩有显著性差异(P<001)。15d后弯曲正应力、抗弯刚度及骨痂横截面积出现显著性差异(P<001)。特别是抗弯刚度,差别>47%。提示循环应力刺激可提高骨痂的材料特性与结构特性。结论:加强其抗弯曲能力与抗破断能力,能促进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7.
一氧化氮调节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迟大明  朱悦  范广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20):1577-1578,1590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在骨折愈合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动物的饮用水分别含L-硝基-精氨酸甲基脂(L-NAME)和D-硝基-精氨酸甲基脂(D-NAME),建立股骨开放骨折模型,骨折后第3d、1、2和4周,取每组6只大鼠骨折处骨痂行HE染色观察。另6只大鼠于骨折后4周行骨痂的面积、骨密度和骨折的生物力学评价。[结果] 骨折后两组大鼠体重增加无差别。HE染色光镜下见骨折后不同时期L-NAME组骨折处骨痂生成少,骨痂塑形慢,未成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多(P〈0.05),加入L-NAME后使骨折愈合反应减小,实验组骨痂的大小、骨密度和愈合强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加入L-NAME会使骨折愈合减慢,一氧化氮可能促进骨折的愈合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卵巢切除对SD大鼠骨折骨痂形态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只。实验组大鼠3月龄时切除双侧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另一组行假手术对照。4周后建立双侧股骨骨折模型。分别在骨折前、骨折后6周、16周采用QCT及自动图像分析仪检测两组大鼠骨折区域骨痂情况,指标包括骨痂面积、骨痂组成成分、骨含量、骨密度、骨矿化面积、骨矿化率及骨生成率等。结果卵巢切除导致在不同时期大鼠股骨骨密度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后6周实验组骨生成率、骨痂面积较对照组大,而骨矿化面积、骨矿化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实验组骨痂成分以编织骨为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后16周实验组骨痂面积及骨痂成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破骨细胞表面及数量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股骨髓腔面积增大,骨皮质面积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切除导致的高骨转换可能会加快骨痂改建速度,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人工虎骨粉对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SPF级成年健康SD大鼠72只,麻醉状态下制作右侧胫中段骨折模型,模型制作完成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每日灌服人工虎骨粉混悬液,对照组每日灌服蒸馏水。术后2周、4周、2月、3月分别进行影像学观察和组织学观察,术后2月、3月分别进行骨折侧生物力学测量、健侧生物力学测量,并计算骨折生物力学恢复率。结果影像学检查:术后4周,实验组骨痂形成较对照组更广泛、明显;术后2月,实验组皮质骨形成较对照组多。组织学观察:术后2周,实验组骨痂中软骨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多;术后4周,实验组骨小梁数量较多,骨痂改建较好;术后2月,实验组骨折处皮质层较厚度对照组大。生物力学测量:术后2月,骨折侧生物力学和骨折生物力学恢复率对照组分别为2.28±0.41N、40.94±10.55%,实验组分别为3.29±0.68N(P<0.05)、58.85±11.22%(P<0.05);术后3月,骨折侧生物力学和骨折生物力学恢复率对照组分别为2.67±0.52N、47.17±13.78%,实验组分别为4.14±0.47N(P<0.05)(P<0.05)、62.19±13.45%(P<0.05)。结论人工虎骨粉具有明显的促进骨折愈合作用,并可有效提高正常骨生物力学强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全身性的高频率低能量振动对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闭合性股骨骨折髓内固定模型(n=55),并随机分为治疗组(n=28)和对照组(n=27).骨折后第5天开始对治疗组使用高频率低能量振动平台(35 Hz,峰振幅0.3 g)治疗,对照组则行假治疗.采用二维(X线)及三维(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影像学方法和生物力学测试对骨折愈合的情况进行评估,并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后2周治疗组新生的矿化骨痂在上维及三维定量分析中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14).治疗后4周治疗组的骨折愈合率(85.7%)高于对照组(57.1%),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属性也优于埘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 高频率低能量振动可刺激骨折部位骨痂的生成及矿化,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1.
复方中药促骨生酊剂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验证已研制的纯中药复方外用促骨生酊剂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对100只兔桡骨实验性人工骨折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后者施行局部持续敷药。于各生长周期分别予摄片、病理及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显示2周以内作用尚不明显,3~5周后用药组三项观察指标均优于或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该制剂确有利于提高骨愈合速度与质量。  相似文献   

12.
骨折周围骨痂移植治疗骨不愈合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骨不愈合采用骨折断端周围自体骨痂移植治疗的效果。方法 新西兰兔42只,双侧桡骨中段模拟骨折,考察至明显骨痂生长随机分配实验I组36只,实验Ⅱ组6只,随机选择一侧髂骨切取部分全层骨和双侧骨折处周围骨痂备用,并建立1.0cm骨缺损的标准不愈合模型。实验Ⅰ组,左桡骨移植骨痂为A组,右桡骨移植髂骨为B组,术后分别为2、4、6、9、12、15周各处死6只兔并取标本作X线摄片和图像分析、标本大体观察,组织切片检查。实验组Ⅱ组,左桡骨移植髂骨为C组,右桡骨空白对照为D组,术后定期X线摄片检查。结果 ①术后15周,A、B、C组全部完成骨不愈合的修复;②D组无一例骨不愈合完整修复;③A、B组修复骨不愈合的病理过程相仿,首先是桥梁骨痂和连续骨痂形成,而后是成熟骨板期,最后是塑形期,但修复进程在实验9周存在明显差异(P<0.05),A组优B组。结论 骨折周围骨痂和髂骨都是较为理想的骨移植材料,在治疗骨不愈合过程中,骨痂移植在早期有加速骨缺损修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骨折周围骨痂移植治疗骨不愈合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骨不愈合采用骨折断端周围自体骨痂移植治疗的效果。方法 新西兰兔 42只 ,双侧桡骨中段模拟骨折 ,观察至明显骨痂生长随机分配实验Ⅰ组 36只 ,实验Ⅱ组 6只 ,随机选择一侧髂骨切取部分全层骨和双侧骨折处周围骨痂备用 ,并建立 1 0cm骨缺损的标准不愈合模型。实验Ⅰ组 ,左桡骨移植骨痂为A组 ,右桡骨移植髂骨为B组 ,术后分别于 2、 4、 6、9、 12、 15周各处死 6只兔并取标本作X线摄片和图像分析、标本大体观察 ,组织切片检查。实验Ⅱ组 ,左桡骨移植髂骨为C组 ,右桡骨空白对照为D组 ,术后定期X线摄片检查。结果 ①术后 15周 ,A、B、C组全部完成骨不愈合的修复 ;②D组无一例骨不愈合完整修复 ;③A、B组修复骨不愈合的病理过程相仿 ,首先是桥梁骨痂和连接骨痂形成 ,而后是成熟骨板期 ,最后是塑形期 ,但修复进程在实验 9周存在明显差异 (P <0 0 5 ) ,A组优于B组。结论 骨折周围骨痂和髂骨都是较为理想的骨移植材料 ,在治疗骨不愈合过程中 ,骨痂移植在早期有加速骨缺损修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兔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评价桡骨小头切除后用自体髂骨与尺骨冠突桡侧面融合再造桡骨头的骨愈合效果。方法选用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只。实验组切除单侧桡骨头颈,取自体髂骨块行桡骨头再造。对照组在麻醉后行传统单侧桡骨小头切除术。2组在术后第4、8、12周分别处死4只白兔,通过大体标本测量肘关节外翻角的变化,进行影像学和骨组织形态计量分析观察骨愈合的效果。结果 2组肘关节外翻角随观察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对照组增加幅度相对较大,而实验组增加幅度相对更小。大体标本肘关节外翻角测量(肘伸直位):术后12周时,对照组桡骨小头切除侧为(19.6±2.8)°,实验组桡骨头切除重建侧为(5.6±1.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4,P=0.028)。对照组术后均未见明显骨痂形成,实验组术后8周骨痂面积X线评分显著高于术后4周(t=5.175,P=0.014),术后12周显著高于术后8周(t=8.891,P=0.003)。实验组术后4周骨融合面部分软骨痂形成,术后8周再造骨融合面有较多骨痂形成,骨板排列无规律,术后12周再造骨融合面有大量新生骨痂形成;对照组桡骨小头切除后缺损处仅为纤维组织填充。结论改良桡骨头切除自体髂骨再造重建手术治疗Mason Ⅲ型桡骨小头骨折安全可行,自体髂骨块再造桡骨头能与尺骨冠突桡侧面牢固愈合,术后稳定性及融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去势大鼠骨折模型,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的特点。方法57只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卵巢切除组(OVX)和对照组(SHAM),术后3个月pQCT随访观察到OVX组的骨密度(BMD)显著下降。随后OVX组和SHAM组均构建闭合性股骨骨折模型,每周摄X线片随访骨折愈合情况并行骨痂定量分析。第2、4、8周取材,行显微CT(micro-CT)三维骨痂定量分析和组织学分析,并于第8周采集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SHAM组膜内成骨的新生骨量在骨折愈合早期显著高于OVX组(P=0.031),骨折区域的软骨形成也较OVX组活跃,但未构成显著性差异。随着软骨内骨化的进行,SHAM组软骨内成骨区域的新生骨量显著高于OVX组(P=0.023)。骨折后8周时,SHAM组骨折愈合率高于OVX组,生物力学强度也明显优于OVX组(P=0.044)。结论骨质疏松对骨折愈合中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的过程均产生负性作用,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无名异冲剂在骨折愈合中对DNA和BMP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目的探讨无名异冲剂治疗骨折的作用机理。方法新西兰家兔55只造成双侧桡骨3mm缺损的骨折后随机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于术后1、2、3、4、5周取骨痂制成石蜡切片,以Feulgen反应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显示DNA和BMP,进行图像定量分析。结果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中骨折修复细胞DNA指数和骨痂局部BMP含量的总体变化趋势两组相同;用药组第1、2周骨痂DNA指数和BMP含量明显高于同期的对照组(P<001);用药组BMP高峰出现在第2周,对照组出现在第3周。结论无名剂冲剂能促进骨折修复细胞的增殖,增加成骨细胞的活性,诱导BMP合成,加速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7.
仙灵骨葆对卵巢切除大鼠股骨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仙灵骨葆对卵巢切除大鼠股骨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 健康12周龄雌性SD大鼠40只,体重(258±14)g,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仅作切口暴露腹腔;B组仅切除卵巢;C、D组切除卵巢同时制备右侧股骨中段横型骨折,髓内针固定,术后分别采用生理盐水及250 mg/(kg·d)仙灵骨葆灌胃.于术后即刻、1、2、3、4及5周测量A、B组大鼠体重.术后5周取各组右侧股骨标本,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股骨全长骨密度(total femur bone mineral density,tBMD)、远1/3段骨密度(distal femur bone mineral density,dBMD)和中1/3段骨密度(middle femur bone mineral density,mBMD),并行C、D组CR摄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B组大鼠体重从第3周开始显著高于A组(P<0.05),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制备成功.CR摄片示D组骨痂量相对较多,骨折线模糊;C组骨痂量较少,骨折线清晰.B组tBMD和dBMD明显低于A组,D组mBMD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tBMD和dBMD较C组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D组与C组比较,骨折端大部分骨性愈合,骨髓腔可见较多毛细血管植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C、D组BMP-2的积分吸光度(IA)值分别为2.2366±0.1818和3.7273±0.8742,VEGF的IA值分别为2.8355±0.5370和3.8396±0.2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仙灵骨葆可促进卵巢切除大鼠股骨骨折愈合,加快编织骨向板层骨的转化,这可能与上调BMP-2和VEGF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小鼠胫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生物力学特性及胶原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216 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8 只)和高压氧组(108 只),建立胫骨骨折模型.高压氧组予以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不予高压氧治疗.分别于骨折后1、2、3、4 周取材,取材前通过行为学评分和斜板实验评价两组小鼠的行为学特征,观察取材后胫骨的一般生物学特征,检测胫骨标本的抗扭力和抗折力,测定胫骨骨痂组织的胶原蛋白含量,同时采用改良Masson 染色对骨痂组织中的胶原蛋白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压氧组小鼠骨折后1、2 周行为学评分降低;2、3、4 周斜板实验坡度升高(P <0.05).骨折后1周高压氧组小鼠右侧胫骨宽度(骨痂处)、胫骨抗折力均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骨折后2 周高压氧组小鼠右侧胫骨抗扭力高于对照组,骨折后1、2、3 周右侧与左侧胫骨抗扭力比值以及两侧胫骨抗折力比值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压氧组小鼠骨折后1、2、3、4 周骨痂胶原纤维含量高于对照组(P <0.05),且高压氧组改良Masson染色出现较多的蓝色反应.结论 在小鼠胫骨骨折的愈合过程中,高压氧治疗提高了骨痂组织中胶原蛋白的含量,增强了骨的生物力学性能,对骨折愈合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搭载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温敏型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C/GP)水凝胶复合支架对兔桡骨骨折的治疗疗效.方法 将体外培养、扩增的兔BMSCs与C/GP水凝胶混合植入兔桡骨骨折间隙内作为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通过X线片、生物力学检测及组织形态学检测等方法对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评定. 结果 术后第4周和第12周实验组通过X线片反应出的骨愈合结果明显强于对照组;术后第12周生物力学检测实验组中最大负荷、抗弯曲强度及载荷/位移等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弹性模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周,通过组织形态学观察实验组成骨及塑形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搭载BMSCs的温敏型C/GP水凝胶复合支架材料可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TGF-β1局部注射联合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对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预制新西兰大耳白兔骨延迟愈合模型,将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A、B、C和D组,每组10只。每组分别在骨缺损模型建立后5天和10天于骨延迟愈合区注入自体血液2ml加生理盐水1ml;自体红骨髓2ml加生理盐水1ml;自体血液2ml加TGF-β11ml(100μg);自体红骨髓2ml加TGF-β11ml治疗。术后4周行组织学观察和骨痂内骨系细胞立体定量分析;术后8周行骨几何参数和骨密度(骨痂处)测定,骨生物力学测试和单位质量骨痂中钙含量测定。结果 D组成骨细胞的平均体积密度、骨痂厚度改变、钙含量、骨折愈合处的最大抗弯强度、极限应力、极限刚度和极限负荷时的能量吸收,均非常显著性高于A组(P<0.01),显著性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TGF-β1局部注射联合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