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比较伤椎椎弓根固定结合伤椎成形与跨伤椎椎弓根固定结合伤椎成形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70例,其中35例采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成形术治疗(A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55~74 (64.03±7.82)岁;AO分型A3型26例,A4型9例。其余35例采用短节段跨伤椎椎弓根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成形术(B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54~72(62.78±6.40)岁;A3型28例,A4型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参数。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至少12个月;术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损伤部位、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bb角与伤椎前缘高度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A组分别为(5.5±2.5)、(1.8±0.8)、(0.9±0.4)分,B组分别为(5.4±2.3)、(1.7±0.6)、(1.2±1.8)分;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例:A组分别为(40.4±8.8)%、(92.0±4.9)%、(87.1±3.8)%,B组分别为(41.2±6.6)%、(93.2±4.6)%、(80.0±4.3)%;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A组分别为(18.4±6.9)°、(2.8±2.2)°、(4.2±2.6)°,B组分别为(16.8±7.2)°、(2.7±2.5)°、(6.0±2.4)°。所有患者术前与末次随访3项评估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比例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末次随访伤椎前缘高度比例与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出现2例内固定失败,B组出现4例内固定失败。两组均无神经并发症。结论: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伤椎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成形与单纯结合伤椎成形均能取得良好临床疗效,但伤椎固定结合成形术更有利于维持术后伤椎高度和矢状位排列,减少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值得研究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伤椎固定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6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伤椎固定组(30例)和跨节段固定组(32例)。伤椎固定组患者采用骨折椎体置钉固定术治疗,跨节段固定组患者采用传统跨骨折椎体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及JOA改善率,并于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行X线和(或)CT检查,比较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变化情况。结果 62例均随访1年。伤椎固定组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91.20±4.50)%、(91.93±4.45)%,伤椎固定组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分别为(6.20±1.99)°、(5.70±2.05)°,伤椎固定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VAS评分及术后JOA改善率分别为(106.63±5.26)ml,(113.17±7.12)min,1.83±1.18,(92.13±2.60)%;跨节段固定组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81.00±5.65)%、(81.50±5.93)%,跨节段固定组患者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分别为(26.5±2.93)°、(22.59±2.77)°,跨节段固定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VAS评分及术后JOA改善率分别为(105.31±4.44)ml,(113.97±6.27)min,2.41±1.32,(61.93±4.98)%。伤椎固定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恢复情况、后凸Cobb角改善情况及术后JOA改善率均优于跨节段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椎固定术具有优良的即刻复位效果并能维持脊柱序列的稳定性,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后路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椎体中央高度恢复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病例67例,其中男36例,女31例,年龄17~52岁,平均37.8±7.5岁。所有患者为T11~L2单椎体骨折(AO分型为A型),且无严重的神经脊髓症状(ASIA分级为D、E级)。均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式,按固定方式不同分为经伤椎固定组(A组,n=37)、跨伤椎固定组(B组,n=30)。在PACS图像系统上测量X线侧位片伤椎椎体前缘高度(Ha)、椎体中央高度(Hm)、椎体后缘高度(Hp)及后凸Cobb角,计算Ha压缩率、Hm压缩率,比较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Ha压缩率、Hm压缩率及Cobb角,观察术后骨折椎体中央高度恢复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8~40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6.5±8.9个月。无论经伤椎固定还是跨伤椎固定,术后Ha压缩率、Hm压缩率及Cobb角均较术前有显著减少(P0.05),其中A组患者Hm压缩率术前为(44.8±10.3)%,术后1周时为(31.6±7.1)%,末次随访时为(31.3±6.8)%。B组患者Hm压缩率术前为(38.6±8.3)%,术后1周时为(32.0±8.4)%,末次随访时为(31.7±8.6)%。A、B两组患者术后椎体中央高度均有约30%的压缩残留。结论 :经伤椎和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均可促进骨折椎体前缘及中央高度的恢复,改善节段后凸角度,但术后伤椎椎体中央高度有明显压缩残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1月,共收治胸腰椎单节段爆裂性骨折患者73例,其中前期35例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A组),后期38例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B组)。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以及腰痛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末次随访时,B组伤椎前缘高度显著高于A组,Cobb角显著小于A组,远期椎体高度及Cobb角丢失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B组患者术后ASIA分级情况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术后腰痛整体情况优于A组,其中无痛例数显著多于A组,中度疼痛例数显著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有效恢复伤椎椎体高度,改善伤椎稳定性,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腰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经伤椎固定及植骨治疗胸腰椎Magerl A3型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及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骨治疗新鲜胸腰椎Magerl A3型骨折的疗效,并与传统跨伤椎4枚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法比较。方法:2004年10月至2008年8月,对54例Magerl A3型胸腰段(T12~L2)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后路传统跨伤椎4枚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减压复位、植骨融合术(A组)或附加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减压复位、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融合术(B组)治疗。A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8~54岁,平均43.9岁;T128例,L115例,L27例;Cobb角18.2°~27.4°,平均22.3°;伤椎前缘高度46.2%~68.4%,平均51.9%;椎管占位率18.8%~48.9%,平均24.1%;3例合并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均为FrankelD级。B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19~61岁,平均41.0岁;T125例,L110例,L29例;Cobb角18.4°~28.9°,平均19.8°;伤椎前缘高度47.6%~70.5%,平均52.4%;椎管占位率19.7%~49.6%,平均24.9;3例合并不完全性脊髓损伤,FrankelC级1例,D级2例。随访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A组手术时间86~131min,平均102min;B组72~123min,平均94min。术中失血量A组215~1005ml,平均485ml;B组100~880ml,平均420ml。两组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A组Cobb角矫正至5.1°±1.3°,B组矫正至3.2°±1.5°;椎体前缘高度A组恢复至80.7%,B组恢复至89.7%;椎管占位率A组为(8.2±1.6)%,B组为(4.9±1.8)%。两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和椎管占位率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两组间术后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接受至少1年的随访,A组平均随访34个月,B组32.6个月,末次随访时A组Cobb角为8.2°±1.5°,B组4.1°±1.6°;椎体前缘高度A组79.3%,B组88.1%;椎管占位率A组为7.8%,B组为4.2%。末次随访时A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和椎管占位率与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有2例在末次随访时后凸角度丢失10°,3例内固定失败,而B组没有内固定失败病例。结论:经伤椎置钉能有效地恢复椎体前缘高度,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重建可有效维持复位,减少后凸畸形矫正丢失及内固定失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经伤椎单节段固定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1年8月采用经伤椎单节段(A组)与跨伤椎短节段(B组)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并获12个月以上随访的6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3 d和随访末期时测量伤椎以及其上下相邻正常椎体的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观察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和矢状面Cobb角改善情况,以及末次随访时的矫正度(包括伤椎高度矫正度和Cobb角矫正度)丢失情况,同时比较2种手术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结果有65例患者影像学资料完整且获得了12个月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6个月(12~46个月)。术后2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均获得显著恢复,但末次随访时A组对椎体前缘高度和矢状面Cobb角的保持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胸腰椎骨折,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术和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术都能较好的恢复椎体高度和矢状面Cobb角,但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术对术后矫正度的保持优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经皮椎弓根钉结合伤椎置钉与跨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9—2017-09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48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26例结合伤椎置钉(经伤椎组),22例跨伤椎置钉(跨伤椎组),比较2组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椎体前缘压缩率以及伤椎Cobb角。结果4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7.42(12~24)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断钉、断棒、脱棒等并发症。跨伤椎组手术时间较经伤椎组短,术中出血量较经伤椎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及伤椎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跨伤椎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低于经伤椎组,伤椎Cobb角大于经伤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椎弓根钉结合伤椎置钉与跨伤椎置钉内固定均能有效治疗胸腰椎骨折,缓解腰背部疼痛,改善腰椎日常生理功能,但经皮椎弓根钉结合伤椎置钉能够更有效重建脊柱生理序列,维持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4):1254-1257
[目的]探讨肌间隙入路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短节段跨伤椎钉棒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A型胸腰段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5例A型胸腰椎骨折采用肌间隙入路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和跨伤椎钉棒固定,其中男45例,女20例,平均年龄37.50岁(23~60岁)。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植骨量,并对术前、术后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Cobb角、VAS评分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97.30±13.6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35.30±43.50)ml,平均经椎弓根植骨量(7.50±2.10)g。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20个月(12~26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由术前的(57.30±3.80)%恢复至术后的(90.20±6.70)%,Cobb角由术前的(24.50±2.30)°恢复至术后的(4.80±0.60)°,VAS评分由术前的(7.80±1.30)分降至术后的(1.50±0.30)分。术后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病例。[结论]肌间隙入路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跨伤椎钉棒固定治疗A型胸腰段椎体骨折,能有效纠正后凸畸形及保留脊柱后方软组织,是一种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伤椎结合邻近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轻中度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对64例单节段胸腰椎轻中度不稳定型骨折患者按固定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采用伤椎结合邻近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观察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及伤椎矢状面Cobb角的变化。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个月。术后1周及术后12个月两组伤椎前缘高度比、矢状面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术后12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有丢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中度不稳定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采用伤椎结合邻近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后路短节段内固定结合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胸腰椎骨折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伤椎植骨组30例,采用后路短节段固定结合伤椎椎弓根植骨术治疗;单纯固定组26例,采用单纯后路短节段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Cobb角以及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评分变化。结果 5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0月,平均(15.8±3.7)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伤口感染、断钉等并发症。组内比较,两组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Cobb角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术前及术后1周时两组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及Cobb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植骨组明显优于单纯固定组。两组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结合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确切,能减少椎体高度丢失以及后凸畸形的复发加重,降低内固定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操作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智能化体外充气复位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2例单节段胸腰段爆裂型骨折患者,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32~56(42.4±8.6)岁。22例患者术前均采用自行研制的智能化充气复位仪体外复位,然后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脊柱后凸畸形角度(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对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特征进行评价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5年,平均18个月。22例骨折均获得愈合,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移位、断裂及脊柱后凸畸形等并发症。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分别为7.82±0.85,3.09±0.92,1.05±0.72;ODI评分为84.2±11.2,46.3±9.0,12.2±4.3;后凸Cobb角为(16.3±5.4)°,(3.7±2.2)°,(5.5±2.6)°;椎体前缘高度为(59.5±7.8)%,(86.9±6.0)%,(83.5±5.5)%。VAS评分和ODI评分在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两两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凸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术后1周、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智能化体外充气复位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具有复位可靠、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胸腰段爆裂型骨折较好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单侧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经肌间隙入路伤椎单侧置钉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经肌间隙入路伤椎单侧置钉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表现胸腰椎单节段骨折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21~65岁,平均36.4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6h~5d,平均3d。依据Denis骨折分型:压缩型骨折12例,爆裂型骨折9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均为E级。骨折部位:T5骨折l例,马骨折2例,T10骨折2例,T11骨折3例,T12骨折8例,L1骨折5例。依据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比、矢状面Cobb角、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内固定失败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0.5个月,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术前、术后3d、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分别为54.3±2.8、92.9±1.5、93.8±1.7;矢状面Cobb角分别为(27.8±2.5)°、(5.3±0.8)°、(6.3±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无明显丢失,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也明显改善(P〈0.05)。结论:经肌间隙入路创伤小,失血量少,可完整保留脊柱后方复合体结构,加强脊柱的稳定性,同时伤椎单侧置钉方法安全可靠,并且可提高骨折椎体复位效果和质量,改善固定强度及弥散应力分布。  相似文献   

13.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短节段结合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短节段固定结合伤椎固定在胸腰椎手术中的优越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短节段固定结合伤椎固定胸腰椎骨折患者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21~57岁,平均36.3岁。按照Magerl等分型:A2型5例,A3型14例,B1型3例,B2型5例。按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D级6例,E级21例。比较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X线片及CT,对伤椎椎体压缩百分率、Cobb角、椎管占位等情况进行随访;通过Frankel标准对神经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9.6个月。椎体压缩百分率由术前的(46.6±10.5)%恢复至术后的(5.2±3.7)%,末次随访时的(6.7±4.6)%,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Cobb角由术前的(18.3±7.2)°矫正至术后(5.3±5.1)°,末次随访时的(7.1±3.1)°,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占位率由术前的(30.2±7.2)%恢复至术后的(6.3±4.2)%,末次随访时的(7.2±4.5)%,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例神经功能D级患者恢复至E级。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短节段结合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操作简单,置钉容易,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同时复位良好,术后稳定可靠,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伴有后凸畸形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的24例伴有后凸畸形Kümmell病患者,其中男6例,女18例,年龄63~85(73.1±6.5)岁。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受累节段矢状面Cobb角等指标以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手术并发症。结果:所有24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4(15.5±3.2)个月。VAS评分由术前的5.21±1.06下降至术后3 d的2.38±0.58以及末次随访时的1.71±0.75;ODI由术前的(50.4±13.5)%下降至术后3 d的(20.9±8.0)%以及末次随访时的(16.7±9.6)%;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8.0±4.2) mm恢复至术后3 d的(18.1±5.0) mm以及末次随访时的(16.8±5.1) mm;Cobb角由术前的(19.5±6.3)°下降至术后3 d的(7.6±2.1)°以及末次随访时的(8.4±1.7)°。术后3 d和末次随访VAS、ODI、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出现1例无症状骨水泥渗漏,1例浅表切口感染。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伴有后凸畸形Kümmell病具有手术创伤相对小、临床效果优良、椎体高度恢复良好、后凸角度纠正满意、并发症少等优势,是治疗伴有明显后凸畸形Kümmell病的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伤椎注入固骼生或异体骨治疗胸、腰椎体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4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分为3组。均行后路复位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伤椎椎体内植入固骼生(A组)或异体骨(B组),并与单纯后路短节段经椎弓根固定(C组)比较,于术后不同时间进行临床腰背痛VAS评分、神经功能分级及影像学观察伤椎体高度、矢状位指数(SI)。结果手术后1年患者伤椎体高度A组(0.96±0.03)、B组(0.95±0.03)高于C组(0.85±0.0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手术后1年伤椎矢状位指数(SI)分别为8.12±1.80、9.47±3.63、18.67±3.84,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3个月A组VAS评分(1.41±0.67),C组为(1.33±0.67)低于B组(2.50±0.69),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12个月时C组VAS评分(1.60±0.77)与A组(0.71±0.42)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1.06±0.3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椎植入固骼生或异体骨结合胸腰段脊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可减少椎体高度角度丢失,预防手术后椎体塌陷及后凸畸形,伤椎植入固骼生还能减轻腰背疼痛。固骼生可作为伤椎的良好植入物。  相似文献   

16.
后路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选择性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选择性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行后路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19-60岁,平均36岁。骨折根据AO分型:A1型19例,A2型9例。观察骨折椎的椎弓根螺钉位置及手术前后骨折椎的复位情况。结果:术后CT示骨折椎56枚椎弓根螺钉均在正常骨性结构内,均未通过骨折线。术后无脊髓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骨折椎体前缘压缩率从术前平均(42.0±5.6)%恢复至(12.4±1.4)%(P〈0.05);骨折椎后凸Cobb角从术前平均(25.8±5.1)°废复至(1.9±1.3)°(P〈0.05)。28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平均18.3个月(3-36个月),骨折全部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无钉棒弯曲、松动或断裂。结论:只要手术适应证选择正确,后路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用于治疗胸腰椎骨折。  相似文献   

17.
后路经伤椎椎弓根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自2007-01—2010—12收治的66例胸腰段椎体骨折随机分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组(A组)和短节段经伤椎内固定组(B组),采用疼痛模拟视觉评分(VAS)、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及伤椎Cobb角比较组问差异。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12.18个月。平均14.8个月。2组手术前后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改善和Cobb角恢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改善和Cobb角恢复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经伤椎椎弓根钉短节段固定时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疗效可靠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经伤椎和跨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经伤椎和跨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52例,其中男34例,女18例;跨伤椎组(A组)34例,经伤椎组(B组)18例。损伤节段:T114例,T1212例,L131例,L25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摄X线片及CT,比较2组术后骨折复位情况以及随访期间内固定有无失败和复位丢失情况。结果通过手术复位,伤椎上下终板成角(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率的比值均明显改善,术后随访测量以上结果与术后相比,A组中有11例发生椎体前缘高度降低,4例发生内固定失败;B组有3例椎体前缘高度降低。结论与跨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比较,经伤椎置钉固定能更好的矫正后凸、减少伤椎高度的丢失以及增加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高海拔地区脊柱爆裂骨折的特点及当地医疗条件,探讨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8月至2021年12月,采用伤椎置钉技术治疗12例无神经症状的单椎体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9~54(42.50±7.95)岁;车祸伤6例,高坠伤4例,重物砸伤2例;T112例,T124例,L13例,L22例,L31例。手术首先在骨折上下椎置钉,并在伤椎置入椎弓根螺钉,安装连接棒,通过体位及撑开实现骨折椎体复位。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变情况,通过X线测量受伤节段后凸矫正率及矫正丢失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无明显并发症,12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9~27(17.75±5.79)个月。术后3 d,VAS与术前入院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01,P=0.000);术后9个月JOA评分与术前入院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85,P=0.000)。术后3 d,Cobb角为(4.42±1.16) °,与术前入院时的(25.67±5.71) °相比矫正率为(82±5)%;术后9个月Cobb角(5.08±1.24) °,矫正丢失率为(16±13)%。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结论:高原低气压低氧环境下,应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减少创伤,应用伤椎置钉技术能够有效恢复并维持伤椎高度,出血少,固定节段短,是治疗高海拔地区脊柱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