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骨肿瘤患者姑息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骨肿瘤患者姑息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效果,以改善骨肿瘤患者住院化疗期间的焦虑、抑郁、悲观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方法根据姑息护理的理论,对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在我科住院接受化疗,符合研究入选标准的39名骨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应用简明心境量表及生活质量核心问卷对患者治疗前、中、后分别进行测评。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研究对象组内动态比较中,POMS量表治疗中各分量表得分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与治疗后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只有迷惑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迷惑、抑郁、愤怒、精力、疲乏和总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QLQ—C30量表各分量表得分治疗后与治疗中比较,所有指标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躯体、情绪、总体状况和疼痛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I),其余角色、社会、认知等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中比较,除情绪和总体状况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分量表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姑息理论,对骨肿瘤患者进行科学的心理护理及辅导,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将128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卫生宣教,干预组同时由专门的责任组成员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睡眠质量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PSQI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得分分别为(7.56±2.23),(1.09±0.44),(1.44±0.89)分,均低于对照组(9.22±3.65),(1.37±0.65),(1.86±1.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0,2.85,2.22;P〈0.05);其他各项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学科综合呼吸康复对老年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康复效果。方法将30例缓解期老年重度COPD住院患者分成综合呼吸康复组(康复组,20例)和对照组(10例)。康复组采用健康教育、运动训练、服药指导及营养指导等综合康复,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用药。治疗前、后2组均评定呼吸困难(采用Borg评分)、生存质量(QOL)、日常生活活动(ADL)、运动耐力(应用6min步行距离,6MWD)和肺功能,并进行组内与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的Borg评分、QOL、ADL、6MWD及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康复组的Borg评分明显降低,6MWD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QOL和ADL也有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功能无明显改善。结论多学科综合呼吸康复虽不能使老年重度COPD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改善,但能使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减轻,生存质量提高,运动耐力改善及ADL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滑膜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CPM)在老年双下肢各关节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将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人院的100例老年双下肢骨折患者按照RihaidDoll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行常规治疗方法及康复护理,观察组行滑膜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CPM)康复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双下肢关节HSS评分、护理后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4.00%,明显小于观察组(92.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双下肢关节HSS得分为(774-6)分,明显低于观察组(91±8)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QLQC-30生活质量评价标准,观察组各项指标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与8.00%,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滑膜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CPM)在老年双下肢各关节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尤佳,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分级心理护理模式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心力衰竭患者12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I司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治疗组采用分级心理护理模式。结果治疗组干预后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与精神病性得分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只有精神病性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进行调查,治疗组的护理技术与人文关怀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的睡眠质量得分比较无明显差异,干预后都有明显上升(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分级心理护理模式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该模式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家庭肺康复锻炼方案对老年COPDI级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筛选参加健康查体中老年COPDⅡ级临床稳定期患者62例,给予量化的肺康复锻炼指导,并监督实施,在锻炼前及锻炼后1,3,6个月分别采集患者BODE指数、CAT问卷评分、COPD急性加重频次、住院次数进行比较,分析家庭肺康复锻炼的有效性及实用性。结果坚持家庭肺康复锻炼1个月后,CAT问卷评分(10.83±3.21)低于锻炼前(13.58±3.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2,P〈0.01);肺康复锻炼3个月后,患者BODE指数分值(3.40±1.14)、CAT问卷评分(7.08±1.78)与锻炼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1;-8.05;P〈0.05),肺康复锻炼6个月后,患者BODE指数分值、CAT问卷评分与锻炼前及锻炼后1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1,-15.50,-3.08,-10.50;P〈0.01)。结论家庭肺康复锻炼能有效提高老年COPDⅡ级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45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21例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于护理干预前和8周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指数问卷(QLINDEX)对两组患者各调查评定1次,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末实验组与对照组SAS、SDS评分比较明显降低(P〈0.01;P〈0.05);疗效评分实验组(11.02±4.25)与对照组(14.18±5.8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总指数实验组(8.65±1.86)明显高于对照组(7.12±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偏头痛的负性情绪,缓解偏头痛症状,减少复发的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为不同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方法采用中文版简明健康问卷对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梗阻性黄疸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参照人群;不同程度黄疸患者在精神健康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患者在情感职能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和〉160岁患者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和情感职能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生活质量较正常人下降,不同病情、年龄、性别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同,应针对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等特点实施个性化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康复治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COPD患者34例,病程5年以上。康复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进行6min步行距离(6MW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老年抑郁量表(GDS)、睡眠及呼吸道症状等方面评测。康复治疗包括健康宣教、呼吸操、上肢肌力训练和全身体能训练。结果 34例COPD患者治疗后的评测均有改善,6MWD、ADL康复治疗前后评测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康复治疗能够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病患者病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和康复效果。结果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关系等生活质量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技能、动性和交往等社会功能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NSS的阴性症状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促进其精神康复,提高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递进式护理干预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1年7月骨科收治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递进式护理干预,比较2组康复自我效能、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康复自我效能、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3.658,P<0.001;t=2.158,P=0.033;t=2.930,P=0.004)。结论 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老年患者行递进式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康复自我效能,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对缓解期老年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方法:选择缓解期老年重度COPD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例,呼吸训练组20例.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呼吸训练组除常规内科治疗外采用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训练3个月.呼吸训练前后分别评价生存质量(QOL)和日常生活活动(ADL),同时测定肺功能和呼吸次数/分钟,与非训练组及训练前进行比较.结果:尽管呼吸训练组呼吸训练后与对照组及与训练前比较肺功能和ADL均无明显差异,但呼吸训练组呼吸频率与训练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呼吸频率明显降低(P<0.01),呼吸短促症状明显减轻(P<0.05),QOL部分提高.结论:①生存质量指标中呼吸短促症状评价,结合呼吸次数/分钟评估呼吸康复效果较好;②即使是老年严重的COPD患者,也能通过呼吸训练使他们在生存质量上得到改善,呼吸康复适用于所有COPD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以呼吸生理为导向的呼吸康复锻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康复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按2006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标准选择60例稳定期重度至极重度COPD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给予以呼吸生理为导向的呼吸康复锻炼8周,每日3次,每次15 min.B组给予缩唇呼吸康复锻炼8周,每日3次,每次15 min.C组不给予呼吸康复锻炼.分别测定锻炼前后6 min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评分(MRC)、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最大呼气口腔压(MEP)、最大吸气口腔压(MIP)及生存质量(QOL)评分.结果 A、B、C组在呼吸康复锻炼中分别有3、5、5例退出试验.A、B组呼吸康复锻炼后MRC评分较锻炼前有显著下降(P均<0.01),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呼吸康复锻炼后6MWD、ADL评分、MEP、MIP均较锻炼前显著增加,且A组明显高于B组(P<0.05或P<0.01).A、B组呼吸康复锻炼后身体状况、呼吸短促、社会活动、家务工作以及A组不安评分均较锻炼前显著改善(P<0.05或P<0.01);而锻炼前后心情、头痛和食欲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B组间呼吸康复锻炼后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缩唇呼吸锻炼和以呼吸生理为导向的呼吸康复锻炼均能明显改善重度至极重度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提高ADL和QOL评分,增加运动耐力和呼吸肌功能;而以呼吸生理为导向的呼吸康复锻炼效果显著,可认为是重度至极重度COPD患者进行呼吸康复锻炼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40 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各70 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康复治疗与一般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治疗前和治疗5 周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 指数(MBI)对两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MA和MB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5 周后康复组FMA和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室中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的疗效。方法将118 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接受呼吸康复、压疮预防、泌尿系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肢体神经功能康复、认知功能康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Glasgow昏迷量表(GCS)、Fugl Mayer量表评定(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测评、残疾分级量表(DRS)测评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的GCS、FMA(上肢)、ADL和DRS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05),MMSE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改善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的改善短期内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对胸腰段脊髓肿瘤病人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胸腰段脊髓肿瘤术后病人88例,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护理组(43例)和常规护理组(45例);ADL评定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定分别于两组护理前、后3个月进行.[结果]护理后3个月两组病人的FIM评分均有非常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FIM评分提高20.08分, 而实验组则提高27.83分,两组FIM评分提高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为24.35 d±6.36 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29.33 d±6.43 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胸腰段脊髓肿瘤病人的功能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能有效地改善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中医康复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结果:护理4周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康复循证护理可促进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中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探讨健康教育及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及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改善的意义.方法 将132例中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脑卒中治疗,予针灸、神经肌肉治疗等,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康复组予健康教育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均在入院后第1天、第1周、出院时进行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康复组在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重视中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早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帮助他们获取健康知识,能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中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探讨健康教育及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及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改善的意义.方法 将132例中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脑卒中治疗,予针灸、神经肌肉治疗等,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康复组予健康教育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均在入院后第1天、第1周、出院时进行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康复组在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重视中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早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帮助他们获取健康知识,能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中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探讨健康教育及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及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改善的意义.方法 将132例中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脑卒中治疗,予针灸、神经肌肉治疗等,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康复组予健康教育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均在入院后第1天、第1周、出院时进行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康复组在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重视中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早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帮助他们获取健康知识,能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