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采用肝节段动脉碘油抗癌药混合乳液夹馅法化学栓塞治疗肝癌的肤浅体会。超选择性插管的基本方法包括:(1)导管导丝一导管交换法,(2)徽导管同轴导管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提高股动脉前壁穿刺及插管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避免穿刺点血肿形成等并发症。方法回顾总结1000余次血管性介入手术实践,直接用穿刺针作动脉前壁穿刺;利用螺旋及螺距原理来操控导丝导管在高度扭曲的动脉内进退;在行穿刺点八字形加压包扎时以左右手交替压迫穿刺点来替代包扎前的持续压迫时间。结果股动脉前壁一次穿刺成功率99%,无动静脉瘘、穿刺点血肿及导丝导管误入动脉夹层等并发症;从穿刺针进入动脉内至短导丝插入期间的针尾喷血最多2次,最少1次。减少压迫止血时间15min。用4FRH超滑导管作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配合小螺距逆时针旋转进管法多能成功进入第三级及其以远的动脉分支,Yashiro超滑导管多能替代3F微导管进行超选择性插管。结论用上述方法可以缩短介入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肝癌的肝动脉插管治疗已广泛应用,但由于某些腹腔动脉冗长、扭曲、旋转或肝动脉被肿块推移上抬成角,或肝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导致超选择插管困难甚至失败。作者对20例出现这种情况的患者采用塑形导管或特殊导管、导丝处理,或采用锁骨下动脉入路插管,均顺利完成治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在动脉硬化严重、插管困难的支气管动脉破裂咯血患者中,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的技术应用和治疗价值。方法:18例动脉硬化严重的患者中:肺癌11例,肺癌并支气管动脉破裂出血2例,支气管扩张咯血5例;采用Seldingcr经皮穿刺技术,首先送入5F或6F型号的Cobra导管做支气管动脉造影,继选择微导管(SP导管、Magic导管)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病变分支造影,使用明胶海绵颗粒+超液化碘油和/或PVA颗粒栓塞剂栓塞。结果:18例患者超选择性插管栓塞均成功,术后咯血停止。对4例动脉硬化严重插管不能进入到支气管口部者,采取探出插管法获得成功。对1例78岁动脉硬化严重、病变血管不能超选插入者,尝试血管内膜损伤法、继发血栓形成栓塞获得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1~11年随访观察术前咯血者无再咯血发生,肿瘤患者得到较满意控制。结论:应用微导管技术,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采用明胶海绵+超液化碘油和/或PVA的介入方法,特殊情况下用导丝或微导管探出插管法、栓塞用血管内膜损伤法栓塞,对治疗动脉硬化严重支气管动脉破裂咯血和肺癌的患者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肝外侧支血供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外侧支血供的特点和介入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原发性肝癌多次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患者343例,对存在肝外侧支供血的病例,采用选择性插管或应用微导管超选择性插管进行肿瘤的介入栓塞治疗。结果:71例患者共有83条肝外侧支动脉,发生率为20.7%(71/343)。包括右膈下动脉(41.0%)、胃十二指肠及网膜动脉(18.1%)、右肾上腺或肾包膜动脉(12.1%)、胆囊动脉(8.4%)、肋间动脉(6.0%)、肠系膜上动脉分支(4.8%)、腰动脉(3.6%)、胃左动脉(3.6%)和右内乳动脉(2.4%)。对这些动脉的选择性插管成功率为92.8%(77/83)。所有插管成功的动脉均进行了化疗栓塞或单纯的碘化油栓塞。结论:原发性肝癌多次化疗栓塞后,需要重视肝外侧支血供的存在并给予超选择性栓塞治疗,对于提高肝癌的介入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肝动脉造影对诊断肝占位性病变、外伤、出血等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因造影技术难度大,特别是多数基层医院没有高压注射器和快速换片装置,使得此项技术难于普及。笔者采用手推注射造影剂点片摄取肝动脉期像的方法,进行选择性肝动脉造影20人次,效果满意。 方法与结果 方法:无菌下,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将导管置腹腔动脉开口,“冒烟”证实后,利用病人呼吸或导丝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肠系膜上动脉供血型(即变异肝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肝癌的血管造影表现及插管技术.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30例肠系膜上动脉供血型肝癌的DSA及介入资料,统计血管解剖变异的发生率,对其起源、走行、分支、分布等解剖学特征及其与血管插管的关系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212例肝癌中肠系膜上动脉供血型30例,其中副肝右动脉10例,替代肝右动脉15例,肝总动脉3例,腹腔动脉干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2例.23例肠系膜上动脉发出替代或副肝右动脉者,20例腹腔动脉造影表现为肝右动脉细小或缺如,肝右叶出现无血管区.RH导管超选择性插管成功19例,未成功者改用Cobra导管以及结合微导管技术后获得成功.结论:肠系膜上动脉供血型肝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肝动脉变异性供血,熟悉其血管变异的特点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肿瘤介入治疗术后不同卧床时间及制动方法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肿瘤介入治疗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导向下,利用穿刺针、导丝和导管,经皮穿刺插管,将导管超选择性插入瘤体供血大动脉内,经导管注入化疗药物和/或栓塞剂,使肿瘤细胞坏死,肿瘤缩小或消失的治疗方法[1].近年来,肝、肺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迷走肝外营养血供及其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意义。方法 本组2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常规腹腔动脉造影及肝外营养血管探查,并对其行超选择性插管及化疗栓塞治疗(TACE)。结果 23例患者共见24条肝外营养血管,其中肠系膜上动脉(8/24)和膈动脉(7/24)占多数。4条肝外营养血管因未能成功行超选择性插管而只予化疗药灌注治疗,其余20条肝外营养血管均行超选性插管和化疗栓塞治疗。结论 原发性肝癌的迷走肝外营养血供较为常见和多变,对肝癌的经导管介入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超选择的肝动脉介入诊疗技术因其疗效更高、副作用更低[1] 而早已倍受推崇。但RH导管的顺利和成功置入率却并未完全令人满意。微导管和灌注导丝技术虽然弥补了这种缺憾 ,但由于成本过高增加、操作更趋复杂和不十分有利于栓塞治疗 ,以及仅需超选至肝固有动脉的病例 (如巨大肝癌、弥漫型肝癌和肝多发转移癌等 )相对更多等诸多因素对其普及化并不有利 ,因此 ,如何提高具有诸多优点的RH导管的成功置入率 ,仍是超选择肝动脉介入治疗中需要解决的较为实际的问题。作者就此进行探讨 ,体会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材料 导管 :4~ 6F的RH导管 …  相似文献   

11.
经股动脉插管选择性血管造影术的配合和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股动脉插管选择性血管造影是经皮肤穿刺股动脉后,通过插入的导丝,将一根特制的导管插入股动脉腔内,在电视监护下选择性地插至颈、胸、腹腔等的动脉,注射造影剂后拍片,来确定病变的部位、范围及性质,以协助诊断疾病,确定治疗方案和手术方法。同时它对一些肿瘤患者可直接在动脉内注化疗药物,如肠系膜上、下动脉化疗,肝动脉化疗,支气管动脉化疗等,并可以用动脉栓塞的方法控制肿瘤的扩散以及减少手术中的出血,如可做肝动脉栓塞,颈外动脉栓塞等。我院自1985至1990年统计共施行此类手术180例,插管成功率达98%,无1例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在配合和护理以及预防并发症上,我们的体会有以下几点。一、严格无菌操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采用五种不同形态的导管①SIM1管,②SIM2管,③RH管,④H1管,⑤多功能管。根据腹腔动脉、肝动脉不同走形运用四种不同方法行肝动脉超选择插管,成功率达90%。文章还指出提高超选成功率需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兔VX2肝癌模型肝动脉插管技术的改良,并研究其DSA造影表现。方法:制作36只兔VX2肝癌模型。实验组(26只)采取改良显微外科手术直接行肝动脉插管法行介入治疗,对照组(10只)采用3F微导管经股动脉-肝动脉插管法作对比研究。术前及术后用DSA造影方法进行兔VX2肝癌的影像学观察。结果:实验组的插管成功率为88%(23/26),对照组的插管成功率为40%(4/10)。27只插管成功模型DSA造影示瘤周血管增粗紊乱、大量细小的异常血管.其中24只肿瘤呈均一的或结节样染色。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改良的肝动脉插管法对兔VX2肝癌模型行介入治疗成功率较高,且可减少实验人员接受的X线辐射,DSA造影可较好评价肿瘤血供情况,是一种较好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经皮支气管动脉/体动脉植入药物输注系统(DIS)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方法:Seldinger's技术经右侧股动脉进路选择性肺癌供血体动脉造影后行超选择性插管并留置植入导管,连接植于右髂窝皮下囊的药盒组成DIS,经DIS进行灌注化疗。结果:3例晚期肺癌,分别采用4F-C2/Yashim超滑导管-ImplantofixⅡ/Soph-A-Port成功行左锁骨下动脉、右叶支气管动脉植入DIS,多次灌注化疗。结论:支气管动脉或供血体动脉植入DIS进行灌注化疗,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的肺癌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技术是肝癌造影诊断和栓塞治疗的关键步骤。我们对50例中晚期肝癌作了81次TAI TAE治疗,现着重就盘曲状导管的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技术及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50例中原发性肝癌36例,转移性肝癌14例,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25~70岁。肿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妇科疾病患者实施血符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材料与方法:92例均采用Seldinger改良技术行血符穿刺,将导管导丝在X线透视下经腹中动脉,髂内动脉行DSA造影后将导丝插入了宫动脉,然后跟进导没注射药物。结论:做好术前访视及特殊仪器的准备;术中密切观察手术进展,熟练掌握设备操作及下术步骤等护理配合是丁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超选择性动脉插管留管化疗宫颈癌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插管留管化疗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48例宫颈癌Ⅱa~Ⅲb期患者应用Seldinger技术行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插管留管化疗,抗癌药物选择顺铂、平阳霉素,动脉导管保留7天。结果: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5例.好转10例,稳定4例。主要并发症为髂外动脉、股动脉血栓形成。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插管留管化疗宫颈癌可以增加化疗药物作用的浓度和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相关器械及其应用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AAA)腔内隔绝术(EVE)相关器械的应用技术。方法:对85例肾下腹主动脉瘤患者进行了腔内隔术,主要采用主体-单肢嵌接式移植物,相关器械主要有DSA及附属设备,各种造影导管,多用途导管、导丝、圈套器、球囊等。采用双侧腹股沟下方纵切口,经股总动脉将输送器导入预定位置,释放移植物,在瘤腔内将移植物单肢与主体连接形成分叉型新的血流通道,将动脉瘤隔绝。根据术中不同情况采用上述介入器械。结果采用球囊导管扩张8例,加用裸支架3例,钢圈栓塞右侧髂内动脉6例,应用鹅颈圈套器将导丝从主体侧牵入接口侧股动脉3例,使用多用途导管帮助导丝跨越移植物分叉5例,在接口侧帮助导丝定向3例。结论:EVE对设备及导管技术操作要求非常高,备足各种系列各种类型常规介入器具对保证EVE的技术成功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选择性血管造影在动脉性下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和导管、导丝定位对外科手术的指导意义,以减少手术的盲目性。方法:分析25例动脉性下消化道出血血管造影表现,对其中18例通过导管、导丝标记定位,并行急诊或择期手术。结果:25例动脉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经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23例发现病变,阳性率为92%;18例标记定位者中13例急诊手术、5例择期手术证实均准确定位,定位准确率为100%。本组无肠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血管造影是诊断动脉性下消化道出血的最有效的方法,放置导管、导丝定位标记能帮助外科医生顺利寻找出血部位并切除出血的原发病变,且无并发症,是一种较好的手术定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导管溶栓治疗血栓闭塞性动脉炎的可能性。材料与方法:经健侧股动脉穿刺插管,将端孔直头导管紧靠阻塞近端,15分钟内注射25万单位尿激酶,再一小时内加压滴注25万单位尿激酶。在超滑导丝的作用下,将多侧孔灌注导管头及侧孔埋入血栓内,4小时加压滴注25万单位尿激酶。超滑导丝在血栓阻塞段来回缓慢拉动,保留导管或患肢动脉直接注入尿激酶。结果:9例患者经介入溶栓治疗后,8例血管再通,痊愈出院,1例合并静脉血栓,消化道出血,保留导管治疗后,阻塞端下移。结论:经导管溶栓治疗血栓闭塞性动脉炎安全有效、成功率高,特别适用于急性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