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99Tcm-ECD 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乙酰唑胺试验对抑郁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健  徐浩  徐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10):1599-1602
目的观察乙酰唑胺负荷试验前后抑郁症患者局部脑血流(rCBF)的变化,评价其局部脑血管储备功能.方法以18例未经抗抑郁治疗的成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18名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99Tcm-双半胱乙酯(99Tcm-ECD)SPECT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用半定量分析方法测定受检者的rCBF.在第一次检查后48 h,患者口服乙酰唑胺片2克,再行SPECT脑血流显像.结果抑郁症组患者双侧上、下部额叶,双侧前、后部颞叶,双侧顶叶、左侧基底节rCBF明显降低(P<0.01);同时,左侧顶叶rCBF灌注比对侧更低(P<0.01).服用乙酰唑胺后,原脑内低灌注区部位的rCBF均明显增高(P<0.01),但没能恢复到正常水平(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着不同部位和程度的rCBF灌注减低区,乙酰唑胺脑试验可使原来呈低灌注状态的rCBF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抑郁症、焦虑症患者局部脑血流量(rCBF)的特点及脑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对抑郁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抑郁症患者、17例焦虑症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脑SPECT显像,并比较检查结果。结果:抑郁症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双侧前额叶、颞叶前部、双侧扣带回前部、双侧顶叶、枕叶以及尾状核rCBF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焦虑症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额叶、部分颞叶和丘脑的rCBF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抑郁症组与焦虑症组相比较,抑郁症组在双侧扣带回前部、右顶叶及尾状核的rCBF明显低于焦虑症组(P<0.05或0.01)。结论:抑郁症和焦虑症对脑血流灌注均有重要影响,抑郁症患者在双侧扣带回前部、右顶叶及尾状核的脑血流灌注明显低于焦虑症组。SPECT脑灌注显像在抑郁症和焦虑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局部脑血流量(rCBF)特点。方法:对13例强迫症患者、19名正常对照者进行脑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体(SPECT)检查,并比较检查结果。结果:强迫症患者左颞枕叶SPECT放射性计数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轻、重度强迫症患者左右两侧尾状核SPECT放射性计数比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强迫症患者大脑皮层前额叶、额颞叶、颞前叶、颞枕叶、枕前叶等部位,左侧脑血流灌注低于右侧(P<0.01或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可能存在颞叶、尾状核功能障碍,大脑皮层脑血流灌注明显不对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感染成人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颅内感染成人患者76例为感染组,根据感染类型再分为化脑亚组(化脓性)19例,结脑亚组(结核性)23例,病脑亚组(病毒性)34例;根据感染急性期是否昏迷,将患者再分为昏迷亚组17例,非昏迷亚组59例;非颅内感染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NSE、S100β蛋白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感染组各亚组血清和脑脊液中NSE、S100β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化脑亚组与结脑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感染组患者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与脑脊液NSE、S100β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均P<0.01);昏迷亚组脑脊液和血清NSE、S100β蛋白浓度显著高于非昏迷亚组(P<0.01)。结论:血液和脑脊液中NSE、S100β蛋白水平的变化,对成人颅内感染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脑组织损伤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探讨局部脑血流(rCBF)变化与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MID)的关系。方法:选择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组(MID组)、多发性脑梗死组(MI组)患者各20例,正常对照组20例,应用SPECT进行断层脑扫描,运用patlakplot法得出两侧大脑半球的平均血流量(mCBF),并且对大脑半球脑叶及基底核设置感兴趣区,定量测定rCBF。结果:MID组、MI组较对照组全脑mCBF均降低(P<0.01,P<0.05);额叶及基底核区域rCBF降低显著(P<0.05);MID组的额叶、颞叶皮质rCBF显著低于MI组(P<0.01,P<0.05);MID组神经心理测试MMSE评分为17.2±7.18,直线相关分析显示额叶皮质rCBF变化与MMSE呈有意义的正相关(r=0.712,P<0.05)。结论:应用SPECT对MI患者脑血流动态测定,尤其是将额叶血流低下作为敏感指标,可预测及早期发现MID病例,这对于预防MID的发生,延缓疾呆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运动亚型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的脑灌注改变情况及其异同.材料与方法收集震颤型(tremor dominant,TD)PD患者26例、姿势不稳/步态障碍型(postural instability gait difficulty,PIGD)PD患者27例和35名正常对照者的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three-dimensional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pCASL)数据,基于MATLAB搭载的SPM1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协方差分析及双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观察PD不同运动亚型患者脑灌注改变及其差异.使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Pearson相关方法分别计算TD组、PIGD组差异脑区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CBF)与临床各项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HC组相比,TD组左侧海马旁回、左侧梭状回、左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后回、双侧丘脑、双侧小脑灌注增高;右侧颞极颞中回、右侧颞极颞上回、右侧额中回灌注减低(P<0.05);PIGD组与HC组相比,左侧海马、左侧海马旁回、左侧壳核、左侧梭状回、左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旁小叶、双侧丘脑灌注增高;左侧颞下回、左侧缘上回、右侧额中回灌注减低(P<0.05);TD组与PIGD组相比,右侧小脑灌注增高,左侧中央前回灌注减低(P<0.05);TD组左侧中央前回、右侧小脑8区rCBF值与TD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97、0.541,P值分别为0.04、0.00);PIGD组左侧颞极颞中回rCBF值与MMSE评分(r=0.411,P=0.04)呈正相关.结论PD不同运动亚型患者的脑灌注模式不同,震颤型患者的灌注改变主要存在于小脑-丘脑-皮层环路相关脑区,而姿势不稳/步态障碍型患者则以基底节-丘脑-皮层环路相关脑区为主,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可以直观地显示出不同运动亚型特征性的灌注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脑CT灌注成像(CTP)评估脑血流灌注情况,探讨脑血流灌注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且进行脑CTP检查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3例,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价和画钟测试(CDT),按认知功能受损的程度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对照组,n=43)、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组(n=48)和血管性痴呆(VD)组(n=12)。分析各组CTP不同大脑部位感兴趣区的脑血流灌注特点。结果三组糖尿病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χ~2=7.556,P=0.023),VCIND组和VD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年龄和糖尿病病史是V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三组间相比,额叶、颞叶、顶叶的局部脑血容量(CBV)有显著性差异(F3.216,P0.05);VD组额叶、颞叶、顶叶的CBV低于对照组(P0.05),且VD组额叶、颞叶CBV低于VCIND组(P0.05)。三组左侧的颞叶、顶叶和半卵圆中心的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以及左侧枕叶的TTP有显著性差异(F3.116,P0.05);VD组高于对照组和VCIND组(P0.05)。三组在局部脑血流量(CBF)及右侧脑叶的MTT和TTP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额叶、顶叶及右侧颞叶的CBV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203,P0.05)。顶叶和左侧额叶的CBV与CDT评分呈正相关(r0.214,P0.05)。结论不同程度VCI均存在脑血流灌注降低,以额叶、颞叶、顶叶降低明显,且血流灌注随着认知障碍程度的进展而进一步降低,左侧半球受损早于右侧。脑CTP可为VCI的早期识别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胎龄及日龄对新生儿局部脑血流(rCBF)变化的影响及规律。方法:采用99mTc-ECD SPECT对早产儿组、足月早期新生儿组、足月晚期新生儿组共 16例进行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并作半定量分析和读片分析。结果:早产儿组原始感觉运动区和枕叶rCBF低于足月早期新生儿组(P<0.05),显著低于足月晚期新生儿组(P<0.01),其额叶中份、顶叶 rCBF也低于足月晚期新生儿组(P<0.05),其余各叶皮质rCBF 随胎龄和日龄的增大有增加趋势。早产儿组脑血流显像图与足月早期新生儿组和晚期新生儿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早产儿与足月儿的脑血流灌注显像有显著的差异,rCBF 的变化可能与新生儿大脑皮质相应区域发育成熟度和时间顺序有关。  相似文献   

9.
短暂性全面遗忘症3例局部脑血流显像观察2年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短暂性全面遗忘症(TGA)的发生与局部脑血流(rCBF)改变的关系。方法对3例临床诊断为TGA患者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rCBF显像检查。结果2例患者SPECT显像示左海马区血流灌注减低,1例示双侧额叶血流灌注减少。3例患者随访24个月,均无再次遗忘发作,复查SPECT显像示血流灌注正常。结论TGA的发生可能与额叶及海马局部血流灌注减低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4℃高渗盐(HTS)对心搏骤停(SCA)大鼠血清及脑海马组织S100蛋白的影响.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A)组、生理盐水(NS)(B)组、4℃生理盐水(NS)(C)组、HTS(D)组、4℃HIS(E)组.每组6只,除A组外,其余各组均于复苏即刻给药.制作窄息致大鼠SCA模型,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24 h采静脉血检测各组血清S100蛋白浓度,处死大鼠取脑组织检测脑海马S100蛋白的表达.数据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统计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血清S100蛋白浓度B,c,D,E组较A组均明显升高(P<0.01),C,D.E组较B组明显降低(P<0.01),D,E组较C组明显降低(P<0.01),E组较D组降低(P<0.05).脑组织S100表达B,C,D组较A组均明显升高(P<0.01),E组较A组亦升高(P<0.05);C组较B组低(P<0.05),D,E较B组降低更明显(P<0.01);D、E组较C组下降显著(P<0.01);E组较D组低(P<0.05).结论 SCA后给予4℃HTS能降低血清S100蛋白的浓度、抑制脑海马组织S100蛋白的表达,保护脑组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SPECT显像半定量法来进行Alzheimer’s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AD组25例,VD组21例,正常对照组15例,通过Tc-99m-ECD脑显像SPECT显像,运用大脑皮质与小脑ROIs区比值来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AD病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双侧额叶、双侧后颞顶部,大脑皮质/小脑比值存在高度显著差异(P<0.05),其它二叶无明显差异。而VD病人的放射性比呈非对称性、局灶性放射性降低。结论SPECT半定量分析结果提示双侧额叶及后颞顶部的血流灌注降低是诊断AD的主要特征。结合SPECT和CT、MRI,有助于痴呆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苏梅蕾  洪军  池晓华  赵勇智 《新医学》2012,43(12):850-854
目的:探讨孤独症患儿脑功能影像学的改变及其行为表现的关系。方法:对39例临床诊断为孤独症的儿童采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SPECT)进行局部脑灌注显像,观察孤独症儿童局部脑血流(rCBF)变化的情况,并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分析比较其SPECT改变与量表总分和各单项得分的关系。结果:在39例中,有69.23%患儿存在rCBF降低,其中76%病灶位于颞叶和额叶。经相关分析,孤独症的各项目得分与部分脑区血流灌注减少有关。结论:大脑局部血流灌注降低与孤独症的发生及其表现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大鼠心肺复苏(CPR)后脑含水含量、血清S100β蛋白及海马CA1区S100β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n=40)、复苏组(n=40)、乌司他丁组(n=40),每组按气管切开后(对照组)或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复苏组、乌司他丁组)0.5 h,3 h,6 h,12 h和24 h分为5个亚组(n=8).复苏组和乌司他丁组采用窒息致大鼠心脏骤停(CA)和心肺复苏(CPR)模型,乌司他丁组于ROSC后2 min内经颈动脉推注注射用乌司他丁(10万u/k).对照组仅行麻醉、气管切开和血管穿刺.分别于各时间点取血和组织标本,以干湿比质量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ELISA法检测血清S100β蛋白质量浓度,免疫组化测定海马S100β蛋白的表达.数据处理应用SPSS 10.0软件,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方差齐性检验采用用Levene's 法,方差齐性时采用LSD法,方差不齐时采用Tamhane's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rson's法.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复苏组Rose后各亚组脑含水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复苏组比较,乌司他丁组12 h,24 h脑含水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复苏组血清S100β蛋白ROSC后0.5 h起即明显升高,并持续上升至12 h达峰值,24 h有所回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复苏组比较,乌司他丁组ROSC后6 h、12 h、24 h显著降低(P<0.01).免疫组化显示对照组海马CA1区S100β蛋白阳性细胞均维持在较低水平,复苏组ROSC后各时相海马CA1区S100β蛋白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复苏组比较,乌司他丁组从ROSC后6 h起S100β蛋白阳性细胞表达显著降低(P<0.05).且复苏后各时相海马CA1区S100β蛋白与脑含水量密切相关(r=0.862,P:0.015).结论 乌司他丁能降低大鼠心肺复苏后血清S100β蛋白、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S100β蛋白表达和脑水肿程度,从而减轻脑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川芎嗪对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两侧额叶、丘脑、小脑、下丘脑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CerebralBloodFlow,rCBF)变化的干预作用。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一侧MCAO模型,用氢清除法测定两侧额叶、丘脑、小脑、下丘脑MCAO后1、3、6、24hrCBF。结果一侧MCAO后,两侧额叶皮层、丘脑、下丘脑、对侧小脑rCBF下降,至24h恢复正常;川芎嗪干预组,两侧额叶、丘脑、下丘脑、对侧小脑rCBF较未用药组增加(P<0.05)。结论川芎嗪可减轻远隔部位脑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100β蛋白、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脑血流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8例CCCI患者为CCCI组,4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行颈动脉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并进行血液指标S100β蛋白及Hcy检测。结果 CCCI组脑血流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CCI组S100β蛋白、Hcy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CCI组脑血流量与S100β蛋白、Hcy含量呈负相关(P<0.05);S100β蛋白、Hcy未见明显线性相关(P>0.05)。结论 CCCI组患者脑血流量明显减少;高水平的S100β蛋白、Hcy可能参与CCCI的发生和发展;S100β蛋白、Hcy可能是影响CCCI患者脑血流量的独立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低温室颤左室引流技术对犬脑组织的影响.方法:14只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只.右侧第4肋间进胸,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实验组不阻断升主动脉,血流降温到28℃,心包腔内注入4℃生理盐水诱导室颤,同时行充分左心引流;对照组阻断升主动脉,经主动脉根部灌注冷晶体停跳液.检测相应时间点血清IL-8和S100β蛋白浓度:检测CPB前及结束时脑组织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血清IL-8、S100β的浓度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之间也存在差异(P<0.05).两组在CPB前IL-8、S100β浓度无明显差异,转机后均开始升高,且均在CPB 2 h达到高峰,并于CPB3h逐渐下降,但仍然高于CPB前水平.脑组织免疫组化显示:两组脑组织的S100β及NSE的积分光密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PB结束时,两组脑组织的S100β和NSE的积分光密度值比CPB前显著增高(P<0.01).结论: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低温室颤左室引流技术可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减少脑栓塞发生率,有利于脑保护,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显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在远隔缺血预适应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单侧颅内外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远隔缺血预适应(RIPC)治疗前后分别行SPECT脑血流灌注和脑葡萄糖代谢显像,分析RIPC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及脑葡萄糖代谢显像病灶数量、脑血流量及脑代谢率的差异。结果 50例ICVD患者RIPC治疗后脑血流灌注异常病灶数量减少,47例(94.0%)血流灌注有不同程度增高;3例(6.0%)脑血流灌注增高患者有不同程度减低。50例ICVD患者RIPC治疗后脑葡萄糖代谢异常病灶数量增加,40例代谢减低的患者有34例(68.0%)不同程度代谢增高;10例代谢增高的患者有6例(12.0%)不同程度代谢减低。50例ICVD患者RIPC治疗前后SPECT显像比较,患侧额、顶、颞、枕叶、基底节和丘脑的血流灌注显著增高(P0.05);额、颞、枕叶、基底节和丘脑的葡萄糖代谢显著增高(P0.01),顶叶葡萄糖代谢增高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PECT脑血流灌注及脑葡萄糖代谢显像对评价RIPC治疗ICVD的疗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PECT)脑功能显像能测定局部脑血流量(regioncerebralbloodflow,rCBF),反映局部脑功能变化和代谢状态,在脑卒中的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及预后评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临床意义。SPECT对急性脑卒中诊断阳性率达95%~100%;能正确反映颈动脉阻塞引起脑低灌注的程度;能区分脑半暗带组织与梗死组织。脑SPECT灌注功能显像能预测脑卒中出血发生,指导选择治疗最佳时机和治疗方法,明显提高患者康复效果。CBF值越大应给予积极治疗,CBF值越小为溶栓治疗的禁忌证。急性脑卒中发作早期脑SPECT灌注功能显像能对近、远期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者局部脑血流(rCBF)表现,并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141例海洛因依赖者静脉注射99mTc-ECD 740MBq,30min后行局部脑血流灌注SPECT显像。结果:141例海洛因依赖者136例(96.5%)见rCBF减低。46例(33%)显示1处rCBF减低,68例(48%)为同时存在2处rCBF减低,17例(12%)为同时存在3处rCBF减低,3例(2.1%)为同时存在4处rCBF减低,2例(1.4%)为同时存在5处rCBF减低。海洛因依赖者rCBF减低主要见于顶叶、额叶、枕叶和颞叶。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可能存在顶叶、额叶和颞叶功能低下,rCBF检测对海洛因依赖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在急性脑卒中的诊断中使用磁共振3D-A S L脑灌注成像技术联合D W I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8月—2020年10月就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我院健康体检者8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基于磁共振3D-A S L脑灌注成像技术联合DWI检测,将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CBF分布:对照组左侧CBF绝对值(49.56±5.21)与右侧(50.33±5.82)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左侧C B F绝对值中,右侧高信号(32.76±3.52)高于左侧高信号(18.63±2.11),P<0.05;观察组右侧C B F绝对值中,左侧高信号(40.58±5.28)高于主右侧高信号(15.39±1.58),P<0.05。(2)rCBF、FIM评分:观察组治疗后的rCBF(72.55±6.95)%、FIM评分(56.48±6.17)分均高于治疗前(51.08±6.52)%、(36.53±4.21)分,P<0.05。结论:磁共振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联合DWI在急性脑卒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为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诊断提供有效数据,值得在临床上进行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