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窦汇区解剖形态的 MR血管成像(MRA)表现及其临床意义,用横窦血液流量MR测量方法对横窦的优势侧及非优势侧进行量化.方法 148例健康志愿者和体检者,用3D PC法进行窦汇区MR血管成像,对其中80例用2D PC法测量双侧横窦血流速度及血液流量.结果①横窦引流优势表现为右侧为主占54例,基本相等71例,左侧为主23例.②按照上矢状窦、直窦和双侧横窦的吻合关系,将窦汇区MR解剖形态分为三型;Ⅰ型,分三个亚型:Ⅰa型,上矢状窦和直窦汇合成一个真正的总池,从总池发出左右横窦.Ⅰb型,上矢状窦和直窦在终末端分成两股,左右分支汇合后构成同侧横窦.Ⅰc型,上矢状窦在末端发出两侧横窦,直窦汇入一侧横窦.Ⅱ型,分两个亚型:Ⅱa型,上矢状窦引流入右侧横窦,直窦引流入左侧横窦. Ⅱb型,上矢状窦引流至左侧横窦,直窦引流到右侧横窦;Ⅲ型,分两个亚型:Ⅲa型,上矢状窦和直窦主要向右侧横窦引流.Ⅲb型,上矢状窦和直窦主要向左侧横窦引流.③右优势侧、双侧等势及左优势侧横窦的总血流量分别为(466.35±104.77) ml/min、(421.65±103.69) ml/min、(496.95±121.47) ml/min.结论 MRI是显示窦汇区解剖形态及脑静脉血流的有效方法,对窦汇区解剖形态的分类和横窦血液流量测量相结合,能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对36例AVM患者行CT血管成像检查。对扫描图像分别行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以及容积再现。结果36例AVM均显示大小不等的畸形血管巢及其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共发现供血动脉59支,引流静脉53支,其中单支动脉供血15例(41.7%),多支动脉供血21例(58.3%)。引流静脉汇入上、下矢状窦14例(38.9%),上矢状窦10例(27.8%),下矢状窦6例(16.6%),上矢状窦和直窦3例(8.3%),上矢状窦和横窦1例(2.8%),下矢状窦和横窦1例(2.8%),下矢状窦和岩上窦1例(2.8%)。11例合并脑出血(30.6%),5例(13.9%)有出血后脑软化,3例(8.3%)合并供血动脉瘤或血管巢内血管瘤样扩张。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可以无创显示AVM的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巢和引流静脉,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术后随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硬脑膜静脉窦血栓的影像学诊断对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磁共振各序列及CT在诊断脑硬膜静脉窦血栓中的价值。方法:20例经MRI及MRV(其中15例曾行CT检查)诊断为脑静脉窦血栓的病人,着重观察静脉窦内异常信号、脑肿胀、脑实质内异常信号及有无乳突炎等。结果:15例行CT扫描病人中,7例可见脑内异常密度影,1例可见上矢状窦增宽,有高密度影充填,MRV显示上矢状窦血栓11例,上矢状窦合并横窦、直窦或乙状窦血栓7例,左横窦及乙状窦血栓1例,右侧乙状窦血栓1例。SE序列显示脑实质内异常信号8例。显示上矢状窦、横窦、乙状窦高信号影14例。结论:硬膜窦内高信号影可提示本病,而MRV与原始图像结合在诊断静脉窦血栓及随访观察中有极大的价值,T1WI在显示脑肿胀、出血等方面优于T2WI,但T2WI对于乳突炎的显示又明显优于其他序列。磁共振检查的优越性是CT及血管造影所不及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直窦近端解剖形态的CT血管成像表现与慢性脑积水的相关性。方法 30例慢性脑积水患者及50名正常人接受头部CT及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检查。对比观察慢性脑积水患者与正常人直窦近端影像,比较二者直窦顶、下矢状窦及大脑大静脉汇入直窦处形态,以及大脑大静脉及下矢状窦的长度、汇入直窦处的管径。结果 ①慢性脑积水患者直窦顶、下矢状窦形态显示与正常人无差异,大脑大静脉汇入直窦I型明显高于正常人。②慢性脑积水患者大脑大静脉及下矢状窦的长度及汇入直窦处管径与正常人相比明显减小。结论 利用CT血管成像技术观察直窦近端大脑大静脉及下矢状窦的长度和管径大小,对慢性脑积水的临床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CT与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5例CVST患者的头颅CT、MRI及MRV表现。结果:15例血栓位于上矢状窦,8例位于下矢状窦和直窦,7例累及横窦-乙状窦,5例为多窦受累,7例患者伴有皮质引流静脉及脑深部大静脉受累;10例急性病例,CT见直接和/或间接征象;MRI示32例典型病例表现为脑静脉窦内正常流空效应消失,代之以异常等信号或高信号影,MRV示受累静脉窦全程或节段性闭塞。结论:对急性CVST,头颅CT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诊断方法;而对于亚急性和慢性者,常规MRI及MRV的表现具有特征性,其是诊断CVST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后囟穿刺术是以穿刺部位定名的技术,实际上是将针穿入颅腔内的硬脑膜静脉窦内,抽取血液作化验用.适用于新生儿、后囟未闭的婴儿.一、一般资料硬脑膜静脉窦是由两层硬脑膜(一层实为颅骨内板骨膜,另一层为固有的硬脑膜)形成的腔隙,内衬有内皮,其中流动着静脉血.硬脑膜静脉窦主要包括:上矢状窦,在大脑镰上缘,颅骨矢状沟内;下矢状窦,在大脑镰下缘,呈矢状位走行;直窦,在大脑  相似文献   

7.
图17 .1.上矢状窦2.大脑镰3.阱脉体4.大脑中动脉5.大脑外侧沟6.第m脑室7.濒叶8.小脑9.脑桥10.颈静孔11.枢椎齿突12.乳突13.豆状核“.岛叶巧.宫窿比.侧脑室图18 .1.上矢状窦2.大脑镰3.大脑纵裂4.蛛网膜5.脱服体6.大脑大静脉了.颖叶8.乙状窦9.小脑10.椎血管11。延髓12。小脑幕13。中脑水管14.硬膜下腔15.大脑外侧沟伟.侧脑室图19。1.上矢状窦2.硬膜下腔3.大脑镰月,下矢状窦5.大脑大静脉6.小脑7.横窦8.小脑扁桃体9.小脑幕10.侧脑室11.大脑纵裂图20.1.上矢状窦2.硬脑膜3.大脑镰4.大脑犬静脉5.领叶6.横窦7.小脑8.叫锥体9.小脑妇10.小脑幕下Ill]…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颅脑超声与MRI应用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所有患儿均行颅脑超声和MRI检查,比较颅脑超声与MRI单独诊断、联合诊断的准确率。结果6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中,临床确诊脑实质出血14例、硬膜下出血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26例。颅脑超声诊断脑实质出血11例、硬膜下出血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25例。MRI诊断脑实质出血13例、硬膜下出血8例、蛛网膜下腔9例、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16例。颅脑超声与MRI单独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脑超声与MRI联合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准确率高于两者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超声与MRI在诊断不同类型新生儿颅内出血中具有较高价值,两者联合诊断可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殊征象。方法 :收集 90例 1d~ 2岁小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平扫资料 ,并对其不同出血和积血部位形成的不同CT图像特征进行分析 ,同时与 30例成人蛛网膜下腔出血CT表现对照。结果 :小儿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三个特殊CT征象 :(1)矢状窦旁征 (“空三角”) :血液积聚于矢状窦及窦汇旁6 3例 (70 % ) (2 )天慕缘征 (“Y”征 ) :血液积聚于小脑天幕缘上下 4 5例 (5 0 % )。 (3)边缘模糊征 :血液积聚于纵裂池内 ,深入至大脑半球内侧面脑沟内 72例 (80 % )。结论 :以上三个特殊征象对小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17例外伤性上矢状窦损伤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7例外伤性上矢状窦损伤的诊治体会刘文星罗坚彭全成外伤性上矢状窦损伤在颅脑外伤中并不少见,因其病情危重,临床表现复杂,如判断失误,处理不当,往往后果十分严重。现将我院近4年颅脑外伤性中上矢状窦损伤17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正常足月新生儿颅内静脉系统的超声成像特征,为临床提供影像学参考依据.方法 正常足月新生儿65例,以前囟为声窗,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颅内静脉及静脉窦的走行、形态及血流频谱特征.结果 ①室管膜下静脉、大脑内静脉、Galen静脉、上矢状窦、直窦、横窦、窦汇显示率为100%,基底静脉和下矢状窦显示率分别为21%(14/65)和29%(19/65).②颅内静脉流速较低.③65例中9例室管膜下静脉、大脑内静脉、Galen静脉,62例直窦,63例横窦,65例上矢状窦和窦汇血流频谱具有搏动性;14例基底静脉中1例具有搏动性;19例下矢状窦中4例具有搏动性.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有效识别颅内静脉系统,但受到一定的限制,且不能测量Galen静脉、窦汇的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2.
蛛网膜颗粒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脑静脉窦病变的影像诊断中,常遇到解剖变异与静脉窦病变(例如脑静脉窦血栓)的混淆。增强CT和MRI上,硬膜窦腔内造影剂的充盈缺损是静脉窦血栓的重要征像之一。然而,非病理性过程也可产生相似的表现,这包括高位或不对称性上矢状窦分叉,窦内分隔,双窦等。另外...  相似文献   

13.
急性外伤性硬膜下积液67例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加深对急性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110处急性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CT表现,观察其形态,演变过程;结果 本组病例以青壮年为多,占67.2%,15例为单纯性硬膜下积液,52例与其他颅脑损伤并发,CT表现47例可见颅盖骨内板下新月形或弧线形水样密度影,39例可见大脑镰旁条形或线形水样密度影,本病一般初发现时积液量较少,41例在1-2周内积液增多,65例经保守治疗后自行吸收;2例积液渐增多且量较大,手术后痊愈。结论 急性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既可发生于额颞顶部颅骨内板下,也可位发生于大脑镰旁,故CT扫描范围应包括额顶部上矢状窦层面;急性硬膜下积液大多数可自行吸收,但少数病例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运用三维对比增强MR血管造影技术(3D-CE-MRA)的MRV在脑静脉血栓(CVT)的各种影像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22例经MRI、MRV及DSA检查CVT的病例,重点观察分析各种影像学表现。结果:MRI(SE序列)检查共显示脑实质继发改变10例;显示上矢状窦、横窦及直窦血栓共13例;MRV检查显示上矢状窦血栓6例;下矢状窦血栓1例;上矢状窦合并直窦2例;上矢状窦合并横窦、乙状窦3例;横窦合并乙状窦血栓3例;海绵窦血栓1例;大脑大静脉及大脑内静脉血栓1例;大脑上静脉及吻合静脉血栓1例。全部病例均经DSA检查证实。结论:MRI与3D-CE-MRA成像技术的MRV相结合可以全面、准确地显示CVT,为CVT检出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改变.方法 通过分析4例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CT和MRI改变.结果 上矢状窦血栓主要以持续性无缓解的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抽搐及肢体瘫痪、尿便障碍等为特征,CT和MRI可早期明确诊断.结论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可借助于CT和MRI早期诊断不难,并且及早恰当的治疗可大大降低并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CT与MR诊断颅脑外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抽取2014年1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91例颅脑外伤患者,于入院后3h内实施CT扫描,于24h内实施MR扫描。统计CT与MR检出情况及在不同损伤类型中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CT检出52例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46例轴索损伤、4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7例颅骨骨折;MR检出54例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49例轴索损伤、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颅骨骨折;CT与MR诊断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敏感性与特异性分析,两者特异性均为100.00%,MR敏感性(100.00%)高于CT(96.30%);CT与MR诊断轴索损伤敏感性与特异性分析,两者特异性均为100.00%,MR敏感性(100.00%)高于CT(93.88%);CT与MR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敏感性与特异性分析,MR敏感性(98.04%)、特异性(100.00%)高于CT(96.08%、97.86%);CT与MR诊断颅骨骨折敏感性与特异性分析,两者特异性均为100.00%,CT敏感性(72.97%)高于MR(54.05%)。结论:采用CT及MR诊断颅脑外伤均可取得良好效果,且两者互有优劣,MR在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轴索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中敏感性高于CT检查,而CT检查在颅骨骨折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床旁颅脑B超对新生儿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病室具有脑损伤高危因素的572例患儿,应用扇形探头与高频线阵探头结合检查的方法进行床旁颅脑超声检查,并与CT检查及临床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572例患儿中超声检查阳性发现151例,包括新生儿颅内出血8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11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合并颅内出血18例,室管膜下囊肿40例;复查CT检查117例,阳性发现98例;临床诊断新生儿脑损伤共135例,其中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颅内出血6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15例,颅内出血53例。结论床旁颅脑B超检查无创且简便易行,应用扇形探头与高频探头相结合,对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等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实质内点状出血、硬膜下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敏感性不如CT,可作为新生儿脑损伤的首选影像筛查项目。  相似文献   

18.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诊断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MRI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6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20~54岁。全部行MR检查,其中4例行增强扫描,3例行磁共振静脉血管造影(MRV)检查。并与DSA结果进行对照。结果:5例血栓位于上矢状窦,1例位于下矢状窦和直窦。脑肿胀6例,脑梗塞2例。增强扫描4例出现脑静脉异常强化。MRI典型表现为脑静脉窦内正常流空效应消失,代之以异常等信号或高信号影。MRV表现为受累静脉窦呈不规则血流信号或血流信号完全消失。DSA示病变部位和范围MR所见基本一致。结论:MRI及MRV是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般解剖学教科书记述:汇集大脑半球背外侧面积内侧面大部区域的浅静脉血液的上矢状窦,主要续于右横窦,汇集大脑大静脉和下矢状窦血液的直窦通常续于左横窦,在枕内隆凸处各窦形成窦汇。究竟上矢状窦、直窦各向一侧偏流的特点是否属实?为此,我们无选择地观察了100例IADSA的硬脑膜静脉窦窦汇区的造影表现,并就窦汇区的形态及各窦的正常造影表现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蛛网膜颗粒在薄层CT及相应后处理成像中的表现。方法观察100例患者的原始薄层CT图像、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后处理图像,研究蛛网膜颗粒的发现率、分布部位、大小及其与静脉窦流入静脉的关系。结果100例中66例发现蛛网膜颗粒,CT上表现为静脉窦内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充盈缺损;66例共发现175个蛛网膜颗粒,其中横窦90个,上矢状窦77个,直窦5个,窦汇2个,下矢状窦1个。92%横窦内蛛网膜颗粒(83/90)位于浅表静脉汇入横窦处;22例可见静脉直接进入蛛网膜颗粒内。横窦引流优势和非优势对蛛网膜颗粒的发现率未见明确影响。上矢状窦蛛网膜颗粒大多数位于顶后方,多为小而多发。年龄与蛛网膜颗粒数目及大小之间均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在薄层CT图像上蛛网膜颗粒是常见的正常表现,认识蛛网膜颗粒的正常表现可以与发生于静脉窦的疾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