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由Viamonte 于1964年首先报道.1965年Viamonte 和Kahn 又将此法用于肺癌的药物灌注.关于DSA(数字减影造影)在这方面的应用,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自1986年  相似文献   
2.
一、资料本组4例,男2例,女2例,年龄在25~53岁之间,其中颌下部和左面颊部血管畸形各1例,蝶骨嵴脑膜瘤2例.临床上均有相应的占位体征,前2例均有血管性包块,听诊可闻及血管性杂音,可触及震颤等.二、方法本组全部采用Setdinger 经股动脉插管技术,将导管尖端送至主动脉弓部,据病情需要.先行头颈部1~4条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以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侧脑室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侧脑室肿瘤患者的诊断、手术入路、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侧脑室肿瘤全切9例,大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术后病理:脑膜瘤4例,室管膜瘤4例,星形细胞瘤3例,脉络膜乳头状瘤1例。结论依据CT、MRI影像特征,结合年龄可提高诊断率,直接开颅显微镜下切除肿瘤是治疗侧脑室肿瘤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结节状再生性增生的临床特点,为此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22例肝结节状再生性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在这22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发生门静脉高压,有4例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有6例患者可能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有3例患者可能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结论:肝结节状再生性增生患者可并发门静脉高压、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血液系统疾病等。对此病患者进行肝部组织细胞活检可确诊其病情。临床上常使用药物疗法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但对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并神经损害的早期识别与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3-01—2015-06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入院后通过早期识别判断高危因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合并神经系统损害1例,治愈30例;对照组合并神经系统损害2例,治愈28例,死亡1例。结论实施科学的临床病情观察,及早发现早期病情的细微变化是手足口病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患者:王某,男,38岁,因双下肢反复水肿3年,加重伴恶心、呕吐、乏力半月入院.既往发现血压升高5年,血压控制不理想.入院查体:脉搏90次/分,血压180/100mm Hg,重度贫血貌.两肺底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心律齐,腹软,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入院急查:血红蛋白58 g/L,血尿素氮55.84 mmol/L,血肌酐1 945 μmol/L,K+ 6.43 mmol/L.双肾及肾血管彩超:双肾萎缩,双肾实质弥漫性损害,血流信号稀少.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结果,诊断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1],拟行血液透析治疗,采用Seldinger技术[2]行右颈内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及D-二聚体(D-dimer,DD)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常规西药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红花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DAS28评分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DD及FIB水平。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3. 2%,治疗组有效率为89. 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DAS28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ESR、CRP、IL-1、DD及FIB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红花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活动期RA患者临床症状及炎症指标,同时可降低患者DD、FIB水平。  相似文献   
8.
颅内巨大脑膜瘤,多由颈内、外动脉供血,后者常为主要供血动脉。超选择性颈外供血动脉栓塞使手术效果常较满意。本文对四例颅内巨大脑膜瘤进行了术前栓塞治疗,对于本法的临床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在大鼠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 4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 5只 )、DAI损伤组 ( 2 5只 )和bFGF组 ( 5只 )、DAI生理盐水组 ( 5只 ) ,DAI损伤组大鼠按伤后存活时间又分为第 6h、12h、2 4h、72h及 7d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脑皮层bFGF的表达 ,并分析其表达水平变化特点。bFGF治疗组处理同DAI损伤组 ,在脑损伤前 2h向右侧脑室穿刺注射bFGF 10 μl。 结果DAI后 6h出现bFGF表达 ,12h表达增加 ,72h达高峰 ,7d后仍维持较高水平 ,DAI损伤组 72h组与其他各时限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HE染色结果显示 ,DAI损伤组脑皮层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 ,与DAI生理盐水组相比 ,各时间点bFGF治疗组损伤的神经元数量减少 (P <0 0 5 )。结论bFGF在大鼠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中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般解剖学教科书记述:汇集大脑半球背外侧面积内侧面大部区域的浅静脉血液的上矢状窦,主要续于右横窦,汇集大脑大静脉和下矢状窦血液的直窦通常续于左横窦,在枕内隆凸处各窦形成窦汇。究竟上矢状窦、直窦各向一侧偏流的特点是否属实?为此,我们无选择地观察了100例IADSA的硬脑膜静脉窦窦汇区的造影表现,并就窦汇区的形态及各窦的正常造影表现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