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两种针刺方法治疗脑梗死后运动障碍疗效,分析治疗机制。方法146例脑梗死后运动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75例,对照组71例,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刺法,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4%,对照组有效率81.4%。结论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梗死后运动障碍的疗效优于常规刺法。  相似文献   

2.
两种针刺方法治疗脑梗死后运动障碍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两种针刺方法治疗脑梗死后运动障碍疗效,分析治疗机制。方法146例脑梗死后运动障碍患,分为治疗组75例,对照组71例,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刺法,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3.4%,对照组有效率81、4%。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梗死后运动障碍的疗效优于常规刺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针刺优化方案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寻求治疗中风偏瘫的最佳方案.方法 将90例中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均分为针刺组、康复组、针刺+康复组.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药物治疗;针刺组采用优化醒脑开窍方案,针刺内关、人中(3d后改印堂)、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风池、完骨、天柱穴,并随证加减,每次30 min;康复组进行康复训练,每次45 min;针刺+康复组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的同时加康复治疗.各组每周连续治疗5次,共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并比较各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结果 3组治疗后N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其中针刺组和针刺+康复组NDS评分(分)下降程度较康复组更明显(6.13±3.18、6.13±4.03比8.77±3.35,均P<0.05),而针刺组与针刺+康复组间无明显差异.治疗后针刺组和针刺+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康复组(100.0%、100.0%比93.3%,均P<0.05),而针刺组与针刺+康复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针刺法、康复疗法和针刺结合康复疗法均可明显改善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症状,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且针刺法和针刺结合康复疗法的疗效优于单纯康复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加头针法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1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常规针刺组和醒脑开窍加头针组,比较其0、7、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醒脑开窍加头针组治疗后7、14 d NIHSS评分和MRS评分与常规针刺组相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醒脑开窍加头针法可改善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醒脑开窍针法在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苏醒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在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苏醒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颅脑损伤患者(GCS≤8)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疗法),对照组50例。两组在伤后治疗30天,按GCS预后评分评定预后,并将两组清醒率和清醒时间作一比较。结果:治疗组预后恢复良好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60%(P<0.001);两组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30天内清醒40例,对照组30例(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时,具有加速促醒和降低致残率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依达拉奉、纤溶酶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西药组和西药+针刺组各64例。西药组给予依达拉奉、纤溶酶治疗,西药+针刺组给予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依达拉奉、纤溶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血浆生化指标、日常生活能力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西药+针刺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血浆生化指标、日常生活能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西药+针刺组神经功能、血浆生化指标、日常生活能力优于西药组(P<0.05);两组副作用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依达拉奉、纤溶酶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提升患者活动能力,且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醒脑开窍针法用于颅脑损伤后持续植物状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促醒颅脑损伤后持续植物状态疗效.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再行针刺疗法)与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4.2%,对照组为52.6%,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介入针刺治疗越早、针刺治疗疗程越长则疗效越好.结论:醒脑开窍针法是促醒颅脑损伤后持续植物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针刺三角肌和肱三头肌以及针刺醒脑开窍针法的上肢主穴和针刺阳经穴位改善脑梗死患者上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以2003-10/2004-11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99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在进行活血化瘀和康复治疗基础上将其随机分为3组:①常规针刺组(n=33):针刺患侧醒脑开窍针法的上肢主穴:内关,极泉下1寸,尺泽,均采用提插泻法,不留针。②阳经穴位针刺组(n=32):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取患侧肩骨禺、臂、天井、会,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半小时。③三角肌和肱三头肌针刺组(n=34):除常规组针刺外,取三角肌、肱三头肌肌肉丰满处任一点(每次针刺取不同点)进针,周围左右隔约1cm处再各刺一针,共6针,行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全部行针完毕后留针半小时。3组均为治疗1次/d,周日停针,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共分0,I,I+,II,III,IV6级,0级为肌张力不增高;IV级为强直)评定上肢肌痉挛状态。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94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0~I+级合计率:治疗前常规针刺组,阳经穴位针刺组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针刺组无差异(31%,37%,28%,P>0.05),治疗后阳经穴位针刺组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针刺组无差异(57%,62%,P>0.05),两组均高于常规针刺组(41%,P<0.01)。结论:在醒脑开窍针法的基础上,针刺三角肌和肱三头肌与针刺阳经穴位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肌痉挛的疗效相似,疗效优于单纯应用醒脑开窍针法,提示临床上可以联用从“肌肉”角度针刺治疗,扩大传统针灸采用“穴位”治疗的范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加头针法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单纯药物组30例,常规针刺组30例,醒脑开窍加头针组30例,比较其0、7d、14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及hs-CRP水平。结果常规针刺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与单纯药物组无显著性差异;醒脑开窍加头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常规针刺组及单纯药物组(P〈0.05)。治疗前3组血清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值(P〈0.01),治疗后3组血清hs-CRP水平均有所下降,醒脑开窍加头针组7、14d hs-CRP水平低于常规针刺组及单纯药物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加头针可降低急性脑梗死血清hs-CRP水平,改善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采用"醒脑开窍"针法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失语的临床观察。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失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疗法,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康复手法,于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失语较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失语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加头针法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33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常规针刺组162例和醒脑开窍加头针组16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0、7、14 d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及血清hs-CRP水平变化。结果醒脑开窍加头针组治疗后7、14 d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的Rink量表(MRS)评分与常规针刺组相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水平均有所下降,醒脑开窍加头针组7、14 d hs-CRP水平低于常规针刺组(P<0.01)。结论醒脑开窍加头针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降低其血清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格拉斯哥评分为评定标准,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选择2004-01/2005-10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并脑外科与天津市脑系科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意识障碍患者91例,针刺组46例,对照组45例。针刺组:按脑梗死、脑出血急性期治疗原则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醒脑开窍针刺治疗;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同针刺组。以格拉斯哥评分评定疗效,评分≥14分为意识障碍好转标准。两组患者于入院治疗后10,20d分别再次进行格拉斯哥评分,并对两组患者清醒(格拉斯哥评分≥14分)率进行比较。结果:①治疗10d后,针刺组格拉斯哥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07,P<0.05)。②治疗20d时,针刺组格拉斯哥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清醒率为73.91%,53.33%;χ2=4.17,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意识的恢复有促进和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评价醒脑开窍针刺加头针法早期介入(48 h以内)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8 h内开始针刺治疗,在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醒脑开窍针刺加头针法(治疗组,20例)和单纯常规药物治疗法(对照组,20例)治疗前后DWI缺血面积及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并比较疗效及评价安全性.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7 d各进行一次DWI扫描,并计算各个时间点缺血最大层面的缺血面积变化程度;同时于治疗前及治疗7 d和14 d进行NIHSS评分并评估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缺血面积扩大的例数少(8比15,P<0.05),且平均缺血面积较小[(4.26±1.33)cm2比(6.92±1.53)cm2,P<0.05].对照组治疗后14 d NIHSS评分显著下降,治疗组治疗后7 d起即显著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安全性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加头针法早期介入能够有效控制DWI缺血面积的扩大,同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从而控制脑梗死病情的进展,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持续植物状态(PVS)患者采取脑电仿生电结合醒脑开窍针法刺激后弥散张量成像(DTI)、动脉质子自旋标记(ASL)变化,为临床治疗PVS提供可行性方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将90例PVS患者分为3组:脑仿生电刺激组(仿生电组)、醒脑开窍针法组(针刺组)和脑电仿生电刺激结合醒脑开窍针法组(联合组)3组,各30例。仿生电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脑电仿生电刺激治疗,主电极置于天柱穴和完骨穴,每次治疗为连续刺激99min,间歇30min,再刺激99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30d;针刺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30d;联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脑电仿生电刺激结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连续治疗30d。选用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CRS-R)疗效评分量表记录评估开始治疗前1d及结束治疗后1d的意识障碍变化,并观察记录DTI额枕束各向异性分数(FA)和ASL丘脑、额叶感兴趣区脑血流(CBF)值。结果:3组CRS-R量表评分、FA值、CBF值分比较,治疗前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组与仿生电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组、仿生电组与联合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较针刺组、仿生电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结合醒脑开窍针法可显著提高临床促醒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脑影像结构和血流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针刺三角肌和肱三头肌以及针刺醒脑开窍针法的上肢主穴和针刺阳经穴位改善脑梗死患者上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以2003-10/2004-11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99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在进行活血化瘀和康复治疗基础上将其随机分为3组:①常规针刺组(n=33):针刺患侧醒脑开窍针法的上肢主穴:内关,极泉下1寸,尺泽,均采用提插泻法,不留针。②阳经穴位针刺组(n=32):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取患侧肩髃、臂臑、天井、臑会,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半小时。③三角肌和肱三头肌针刺组(n=34):除常规组针刺外,取三角肌、肱三头肌肌肉丰满处任一点(每次针刺取不同点)进针,周围左右隔约1cm处再各刺一针,共6针,行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全部行针完毕后留针半小时。3组均为治疗1次/d,周日停针,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共分0, Ⅰ,Ⅰ^+,Ⅱ,Ⅲ,Ⅳ 6级,0级为肌张力不增高;Ⅳ级为强直)评定上肢肌痉挛状态。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94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0-Ⅰ^+合计率:治疗前常规针刺组,阳经穴位针刺组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针刺组无差异(31%,37%,28%,P〉0.05),治疗后阳经穴位针刺组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针刺组无差异(57%,62%,P〉0.05),两组均高于常规针刺组(41%,P〈0.01)。结论:在醒脑开窍针法的基础上,针刺三角肌和肱三头肌与针刺阳经穴位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肌痉挛的疗效相似,疗效优于单纯应用醒脑开窍针法,提示临床上可以联用从“肌肉”角度针刺治疗,扩大传统针灸采用“穴位”治疗的范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阳化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疗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0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2例。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温阳化瘀汤,B组在A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ADL(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B组的NIHSS评分低于A组,而ADL和WHOQOL-BREF评分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A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化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疗法可有效提高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醒脑开窍针法对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中风后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运用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周期为1个月,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 66例患者治疗后通过数据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在FMA、ADL评分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改善了中风患者的运动功能,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8.
选择治疗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安理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记录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77.7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简易智能状态评估量表评分(23.53±3.14),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63.85±6.71),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安理申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可靠,有效改善患者认知能力、记忆能力及语言行为能力,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的机理。方法以热凝法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为实验模型,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区脑组织c-fos蛋白的动态化及针刺的干预作用。结果针刺能增强各时段c-fos蛋白的表达,提高神经细胞的应激能力和对脑缺血损伤产生适应性变化,增强脑组织的修复能力,且醒脑组优于常规组。结论“醒脑开窍”针法作用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联合通络扶正汤加减对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7月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与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醒脑开窍针刺疗法+通络扶正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BI、NIHS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67.92%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0.57%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I、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偏瘫患者采用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联合通络扶正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