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综合类   14篇
中国医学   4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运动再学习联合针刺法对脑梗死患者下肢痉挛的影响。 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阳明经针刺组和综合法针刺组,每组25例。2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运动再学习康复训练,阳明经针刺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阳明经针刺法治疗,综合法针刺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综合针刺法治疗。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表面肌电图仪记录患侧膝屈曲和踝背伸最大等长收缩(MIVC)时主动肌及拮抗肌的肌电活动,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Fugl-Meyer量表(FMA)下肢部分及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定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 结果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FAC、FMA及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明经针刺组治疗后[(2.15±0.16)分]比较,综合法针刺组FAC评分[(3.87±0.99)分]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膝屈曲肌群MIVC时的股直肌积分肌电值(iEMG)、膝屈曲协同收缩率(CO)、健侧与患侧CO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明经针刺组治疗后[(35.25±4.47)mV?s]比较,综合法针刺组治疗后股直肌iEMG[(30.32±3.98)mV?s]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腓肠肌iEMG、踝背伸CO、健侧与患侧CO比值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法针刺组治疗后胫前肌iEMG[(31.32±3.68)mV?s]与组内治疗前[(29.36±4.51)mV?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综合法针刺组与阳明经针刺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运动再学习联合综合针刺法较运动再学习联合传统阳明经针刺法更能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下肢的痉挛程度,增强患侧的步行能力,提高其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康复训练对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髋关节功能及其生活质量(QOL)的影响。 方法将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ONF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电针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评估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其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和SF-36评分分别为(77.15±12.21)分和(445.83±43.02)分,对照组分别为(75.90±10.73)分和(452.22±43.67)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患者Harris评分增加至(89.40±9.35)分,对照组增加至(89.65±6.92)分,2组患者Harri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三项指标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仅疼痛和功能两项指标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Harri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SF-36评分增加至(584.26±36.98)分,对照组增加至(557.12±40.02)分,2组患者SF-36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治疗组SF-36的8个维度中除精神健康维度外,其余7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F-36中除精神健康和社会功能维度外,其余6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治疗前后SF-36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单纯电针治疗比较,电针结合康复训练能更好地改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电针方法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20例自愿要求施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在人工流产术中进行电针治疗,B组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C组进行非经非穴电针治疗,D组不采取任何止痛措施。观察4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的变化情况;评估术中及术后30 min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手术时宫颈松弛度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 4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MAP、HR及SPO_2)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中及术后30 min VAS评分与C组和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后宫颈松弛度分级与C组和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人流综合征分级与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人流综合征分级与C组和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与经皮穴位电刺激均能在人工流产术中发挥镇痛作用,有助于宫颈的扩张,并降低术后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针刺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92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2组,每组96例。对照组给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躯干控制能力(PASS评分)、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平衡能力(BBS评分)、步行能力(Holden评分)、生活质量(SF-36健康问卷)及治疗前后双侧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与平均血流速度(Vm)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2组PASS评分、FMA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BBS评分、Holden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与精神健康等方面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RI、PI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Vm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针刺结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可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针刺结合核心肌群训练能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有关。   相似文献   
5.
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术后镇痛尿潴留的疗效。方法:选择择期妇科手术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实验组在硬膜外麻醉前20min实施经皮穴位电刺激,术中持续穴位刺激至手术结束,术后行硬膜外术后镇痛(PCEA);对照组术前仅行硬膜外麻醉,术后行硬膜外术后镇痛(PCEA)(与实验组相同);术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尿残留量、尿管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降低,导尿管留置总天数减少,第1次小便后的尿残留量较对照组少。结论:经皮穴位预处理可预防和减轻术后镇痛引起的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对膀胱的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DCVS)的影响.[方法]采用Endo 法建立兔DCVS模型,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药物组、针药组.电针组取"百会"、"大椎"、"曲池"、"足三里"穴,药物组用按0.1mg·kg-1·d-1静脉注射尼莫地平,治疗7d.观察各组动物食量、神经功能评分,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脑脊液(CSF)中ET、CGRP的含量,用化学法检测CSF中NO的含量,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检测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结果]模型组兔食量明显降低,神经症状明显;而电针、药物及针药组食量减少、神经症状均较模型组程度轻(P<0.05),而针药组又较电针、药物组为轻(P<0.05).在SAH后第7天检测CSF中ET、NO、CGRP三项指标见差异性明显(P<0.05).观察针药组脑血管痉挛程度较电针、药物组减轻(P<0.05).[结论]电针和尼莫地平均能改善兔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神经症状,但针药联合缓解血管痉挛的效果较单纯电针和尼莫地平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腹部穴位针刺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血液流变学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用牛Ⅱ型胶原诱导大鼠关节炎模型,待造模成功后取腹部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四穴进行针刺治疗,1次/天,周期21天。于治疗前1天、治疗后第7、第14、第21天测定大鼠足趾容积、关节炎指数,治疗结束后取外周血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腹部穴位针刺组足趾容积、关节炎指数、血液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水平较模型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血液黏度与足趾容积呈正相关。结论:腹部穴位针刺对CIA大鼠模型有治疗作用,可减轻关节肿胀度,改善关节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红细胞的聚集、改善血液高粘状态来控制大鼠关节炎病情。  相似文献   
8.
舌下针刺法并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资料与方法 68例脑卒中患者均根据头颅CT或MRI及临床症状确诊。脑出血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4.8岁;脑梗死38例,男20例,女18例,平均年龄67岁。所有患者均为意识清醒者。表现为:(1)吞咽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2)饮水呛咳;(3)进半固体食物障碍等。 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对症治疗,给予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维持生命体征,活血化瘀,神经细胞营养剂,预防并发症等治疗。针刺治疗方法:采用舌下针刺法,在金津、玉液及其各自旁开0.5~1cm处扇形朝舌根部点刺,深度约2寸,不留针。同时结…  相似文献   
9.
针灸益智作用机理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者在针灸健脑益的作用机理研究方面深入的探索,证明针灸能促进大脑皮层发达。调节其兴夯抑制;大脑液循环,增加其血液供给;激活大脑性物质,影响中枢递质含量;并能增强全身机能,为探索益智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本组 50例均在我院神经科住院患者,均经 CT或 MRI检查、临床诊断为脑卒中者,随机分观察组 30例,对照组 2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首先接受神经科常规治疗,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对照组以常规治疗及休息为主,观察组则按康复程序在床边增做医疗体操训练,内容包括: (1)初级体操;健手捋发,捏挤患手,健手击拍,交叉上举,环绕洗脸,半桥运动,抗阻夹腿、翘腿摆动、直腿抬高,手足相触,健足敲膝共 11节。对肢体功能评定为 1~ 2级的 14例患者进行。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