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3):4134-4135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复发性流产(RSA)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RSA患者112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结果观察组的足月产比例明显比对照组高,流产、早产比例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T、TT、APTT明显高于对照组,FIB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RSA患者采取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明显改善妊娠结局和凝血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1):4866-4867
探究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选取治疗的78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组采用单服阿司匹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注射奥扎格雷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疗效。试验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VP)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降低的程度要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89.7%)明显高于对照组(6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对凝血功能有较大的疗效,治愈率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发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和血小板聚集率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阿司匹林抵抗情况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40例)和阿司匹林敏感组(60例),分析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活化敏感指标差异。结果阿司匹林抵抗组花生四烯酸诱导及二磷酸腺苷诱导下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高于阿司匹林敏感组,差异显著(P<0.05);阿司匹林抵抗组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血小板粒细胞聚集体、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显著高于阿司匹林敏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复发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和血小板聚集率具有一致性,存在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活化呈高表达,临床在应用阿司匹林防治中,需密切观察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减少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使用钙剂加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疗效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临颍县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11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使用钙剂治疗,治疗组使用钙剂联合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愈率(60.34%)、总有效率(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尿蛋白者的治愈率(18.97%)及总有效率(5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平均动脉压[(4.12±0.32)mm Hg(1 mm Hg=0.133 k Pa)]及尿蛋白[(106.5±5.82)g]明显低于对照组[(4.61±0.39)mm Hg、(119.34±12.27)g],治疗组患者血清钙为(2.88±0.18)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5±0.1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使用钙剂加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降低血管对血管张素的敏感度和血小板的聚集数量,且疗效肯定,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7):1648-1649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患者130例,根据血小板聚集试验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AR)、阿司匹林半抵抗组(ASR)和阿司匹林敏感组(AS),对三组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水平进行比较分析。AR组平均血小板体积明显高于A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平均血小板体积>8.5 f L者明显高于ASR组及A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中平均血小板体积水平与阿司匹林抵抗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氯吡格雷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接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连续治疗7d后,对比两组NIHSS评分、血小板聚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7d后,观察组NIHSS量表评分、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最大血小板聚集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较好,降低患者NIHSS评分,改善患者神经损伤和血小板聚集情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血小板补体C4d与阿司匹林抵抗(AR)的关系。方法:120例AIS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mg/d)2周后测定血小板聚集率(PAG)。根据PAG将AIS患者分为AR组和阿司匹林敏感组(AS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C4d阳性表达率。结果:120例AIS患者中16例(13%)存在AR(AR组),其余104例归入AS组,AR组C4d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AS组(75.0%,3.85%,P<0.001)。结论:血小板补体C4d可作为AIS患者阿司匹林治疗中早期识别AR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瓜蒌皮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高龄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将206例高龄U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3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阿托伐他汀、单硝酸异山梨酯、比索洛尔等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瓜蒌皮注射液,观察病情变化及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4 d分别检测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并进行6个月的预后随访。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1%、82.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在6个月内心绞痛频繁发作、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猝死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瓜蒌皮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能明显降低高龄UA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临床疗效及近期预后优于单用阿司匹林,并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反复性流产(RSA)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并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与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的相关性,评价以上指标在预测RS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患者组选取开封市中心医院RSA组共28例,健康妊娠组40例,对照组选取健康育龄妇女50例。检测项目为:外周血Hcy、叶酸、PLT、MPV、PDW。结果患者组与正常妊娠组及对照组相比较,PLT、叶酸水平显著降低(P0.01),Hcy、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水平均增高(P0.05);正常妊娠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血Hcy与PLT、叶酸呈负相关(P0.05);正常妊娠组Hcy与叶酸呈负相关(P0.05),其他指标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Hcy代谢异常及血小板参数改变及其相互作用可能与RSA有关,联合检测Hcy、叶酸及血小板参数等指标对RSA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现象。方法选择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共67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组),另外分别选择同期入院的糖尿病肾病非血液透析患者共70例(糖尿病肾病非血液透析组)和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70例(糖尿病对照组),检测二磷酸腺苷诱导血小板最大聚集率(ADP-PAG)和花生四烯酸诱导血小板最大聚集率(AA-PAG),分析阿司匹林抵抗(AR)情况。结果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组患者AR发生的比率显著高于糖尿病非血液透析组和糖尿病对照组患者;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组患者ADP-PAG水平和AA-PAG水平均显著高于糖尿病肾病非血液透析组和糖尿病对照组。结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是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的高危人群,对该人群给予阿司匹林时应注意药物抵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CI)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急性CI住院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大剂量组(n=43)与小剂量组(n=43)。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大剂量组给予氯吡格雷150 mg,小剂量组给予氯吡格雷常规剂量75 mg,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预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大剂量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5),且显著低于小剂量组(P 0.05)。大剂量组短期脑梗死复发率2.33%,低于小剂量组9.30%,出血发生率11.63%,高于小剂量组4.6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大剂量组神经功能恶化率4.65%,低于小剂量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标准剂量75 mg氯吡格雷比较,大剂量150 mg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聚集效果更加显著,能有效促进CI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miR-223表达水平与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合并组、未合并组两组,各6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指标、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阿司匹林抵抗发生情况、miR-223表达水平;比较阿司匹林抵抗与阿司匹林敏感患者的miR-223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合并组患者的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为(0.15±0.03)%、(7.33±1.22)fL、(121.22±9.22)×109/L、(15.33±2.44)%,均低于未合并组[(0.21±0.11)%、(8.33±1.13)fL、(226.33±9.20)×109/L、(17.03±2.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患者的诱导剂为二磷酸腺苷、花生四烯酸时MAR为(76.88±6.74)%、(68.55±9.55)%,高于未合并组[(71.22±8.66)%、(51.22±9.22)%],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为33.33%,高于未合并组(16.67%),阿司匹林敏感发生率为66.67%,低于未合并组(83.33%),miR-223表达水平为1.33±0.24,高于未合并组(0.71±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miR-223表达水平为2.41±0.22,明显高于阿司匹林敏感组(0.98±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miR-223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阿司匹林抵抗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益肾活血解毒中药与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小剂量阿司匹林与益肾活血解毒中药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抗心磷脂抗体阴转率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抗体阴转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P0.05)。观察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活血解毒中药与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效果确切,抗体清除率较高,可有效改善孕妇妊娠结局,应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通心络有效干预阿司匹林抵抗现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通心络与阿司匹林联合或替代治疗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302例。根据血小板聚集率筛选阿司匹林抵抗患者。按时间顺序入组,以洗脱方式分组。停用阿司匹林2周,服通心络8粒+阿司匹林100mg/d,1个月,再停药2周,服通心络8粒/d,1个月。复查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302例患者中58例存在阿司匹林抵抗,占19.2%。通心络+阿司匹林组与通心络组服药后1个月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下降(均为P〈0.05)。结论 通心络可以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对于阿司匹林抵抗患者,选用通心络治疗可以取得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皮冠脉内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阿司匹林不耐受患者,改用西洛他唑1年余,对血小板聚集率、血栓发生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80例冠心病患者行冠脉药物支架植入术后,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56例患者在使用阿司匹林后,出现不耐受情况,改用西洛他唑,24例继续原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患者,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平均随访(1.8±0.7)年,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下降,西洛他唑组的血小板聚集肾上腺素及血小板聚集二磷酸腺苷均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对PCI术后患者,应用西洛他唑替代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经过短期的临床观察,其血小板聚集率优于阿司匹林,安全性与阿司匹林相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七皂甙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江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明确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221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阿司匹林100mg,每日一次口服,101例患者(男65例,女56例),观察组:120例患者(男68例,女52例).三七皂甙片200mg,每日3次口服;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口服.观察2组1年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并于治疗后分别检测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观察组1年内脑梗死再发率(5.83%)与对照组相比(1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皂甙与阿司匹林联用,对预防缺血性卒中复发效果优于单用阿司匹林,可能与三七皂甙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减少阿司匹林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ATA)相关指标水平与复发性自然流产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湖北省中医院就诊的有自然流产史的非孕期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期非孕期健康已育女性1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并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ATA、TgAb及TPOAb阳性率分别为18.33%、13.33%、15.00%;对照组分别为8.33%、4.17%、5.00%,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TgAb及TPOAb进行定量研究显示,lg(TgAb)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g(TPOAb)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流产2次复发性自然流产(RSA)患者ATA、TgAb、TOPAb的阳性率分别为33.93%、25.00%、28.57%,流产3次以上阳性率分别为5.36%、3.57%、3.57%。2次流产者ATA阳性率均高于3次以上流产者,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RSA患者ATA、TgAb、TOPAb的阳性率分别为20.20%、16.17%、16.17%,继发性RSA患者ATA、TgAb、TOPAb的阳性率分别为9.52%、0.00%、9.52%。虽然两组ATA阳性率相差较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A是检测RSA的独立危险因素,与RSA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夏邑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习惯性流产患者5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以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足月产率为76%,活产率为96%,流产率为4%,抗体清除率为72%;对照组足月产率为48%,活产率为72%,流产率为20%,抗体清除率为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习惯性流产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项阿司匹林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用光学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阿司匹林抵抗的疗效。方法 征集脑卒中后阿司匹林治疗者,随机分为基础治疗对照组和基础治疗+三七(3 g/d)治疗组,连续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变化,以治疗前、治疗14 d、治疗30 d为时间点采集数据,分析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差异。结果 两组基础治疗后抗血小板聚集率不达标,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26.30±3.30)%,(26.20±3.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0);加用三七治疗14 d,对照组和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25.89±2.46)%,(15.12±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加用三七治疗30 d,对照组和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24.35±2.97)%,(10.30±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 添加中药三七治疗脑卒中阿司匹林抵抗患者可使血小板聚集率下降,达到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