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三维肺血管成像在肺动静脉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例肺动静脉畸形的病人行MSCT造影增强检查,采用实时薄层螺旋CT扫描,在独立工作站上进行三维肺血管重建,使用不同的旋转轴观察肺血管的空间解剖细节。结果 全部病例三维肺血管图像均能充分显示引流肺动、静脉的空间关系与解剖细节,可以对肺动静脉畸形病人提出明确诊断;能准确、直观地观察引流肺动脉的走行、数目、直径,以指导介入治疗。结论 MSCT三维肺血管成像为肺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肺动静脉畸形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肺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0例临床怀疑为肺动静脉畸形的病人进行了螺旋CT检查,依据采集的薄层扫描数据(0.75mm~1mm)进行了三维图像重建,沿不同的旋转轴观察重建的肺动静脉血管与瘤体的空间解剖关系,确定病变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结果全部病例均清楚地显示了瘤体形态、大小、位置和供应动脉、引流静脉,可以对肺动静脉畸形作出明确诊断。其中9例经数年多次随访证实,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论螺旋CT三维多种重建可清楚地显示肺动静脉畸形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从而可无创性诊断本病并作为随访手段。  相似文献   

3.
肺血管疾病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肺动脉造影(SCTPA) 在肺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肺血管疾病行SCTPA检查,包括先天性肺血管疾病(肺动静脉瘘6例,特发性肺动脉扩张8例,肺动脉发育不全3例,一侧肺动脉缺如1例及肺静脉畸形引流5例)、获得性肺血管疾病(肺动脉栓塞41例,大动脉炎累及肺动脉1例).SCTPA扫描层厚3 mm,螺距1~1.5,亚秒级扫描时间0.8秒,重建层厚1 mm,重建方法包括MIP、MPR和SSD.结果 SCTPA对6例肺动静脉瘘共显示供血动脉13条、引流静脉9条和瘤囊8个,漏诊1例多发性肺动静脉中的小瘤囊;特发性肺动脉扩张、肺动脉发育不全、一侧肺动脉缺如者SCTPA均能明确诊断;5例肺静脉畸形引流中的心外畸形部分SCTPA与手术对照良好;45例肺动脉栓塞,SCTPA诊断中心型肺栓塞35例,周围型肺栓塞6例.结论 SCTPA既可以显示肺血管的形态、结构与走行,又可显示肺血管内特征,对肺血管疾病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可大部分取代有创性肺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4.
肺动静脉畸形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动静脉畸形的影像表现及不同影像诊断方法对肺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肺动静脉畸形的影像表现(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2例临床及影像表现典型)并进行对比。结果3例均为单发病灶,分别位于左肺下叶、右肺中叶及左肺舌段胸膜下,有典型的瘤样扩张的血管囊及与之相连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注射对比剂后病灶明显强化,并可见病灶与肺动脉相连。3例均行X线胸片及CT增强扫描,2例行DSA检查。3例CT及DSA均诊断正确,正确率100%。结论X线胸片及CT平扫对典型病例可提示诊断的可能,对不典型病例及多发肺动静脉畸形诊断受到限制,CT增强扫描及DSA可准确地诊断肺动静脉畸形,并为手术或栓塞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肺动静脉瘘的影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素娟  应琦  赵年家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9):2167-2170
目的:综合文献复习进一步探讨肺动静脉瘘(PAVFS)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例PAVFS患者的各种影像学检查的表现,全部经胸片及肺动静脉造影证实,CT平扫6例(增强4例),MR扫描3例(CE-MRA)。结果:胸片示肺内局限结节样影,且有异常血管与肺门相连;肺动静脉造影发现病灶12个,病灶呈瘤样扩张的血管,有1条供血动脉和数条引流静脉,引流静脉和左房早期显影;CT扫描示病灶有典型的“血管蒂”征,增强扫描示病灶与肺动脉同步强化;MR扫描有助于显示病变全貌,图像质量可与PA-DSA相媲美。结论:胸片可作筛选方法,而肺动脉造影是诊断的“金标准”;CT可以提供与PA-DSA相似的诊断信息;MR不仅可用于诊断,还用于评价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脑动静脉畸形(AV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6例经DSA确诊的AVM患者,与术前脑血管MR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RA与DSA诊断病灶大小、静脉支数上,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MRA与DSA在诊断动脉支数上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MRA影像技术能够清晰显示脑动脉畸形的畸形血管巢位置、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为临床治疗方法的确定提供了充分的基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MR在诊断肺动静脉畸形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7例经肺动脉造影证实的肺动静脉畸形患者的MR表现 ,并与DSA比较 ,观察评价成像质量及显示病变血管的能力。结果 MR及CE MRA显示病灶为瘤样扩张的血管 ,有一条供血动脉和一条或数条引流静脉与肺门相连。对比增强肺动脉MR成像 (CE MRA)有助于显示病变全貌 ,图像质量堪与肺动脉造影相比。结论 CE MRA作为一种无创性评价大血管疾病的方法 ,不仅可以清晰地显示病变 ,而且能评价其血流动力学改变及预后 ,可望在一定程度上取代DSA。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诊断肺动静脉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临床确诊为肺动静脉畸形,并行CT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对原始图像使用最大密度投影(MIP)、遮盖容积重组(SVR)、多平面重建(MPR)进行重建处理.结果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前清晰显示肺动静脉畸形.7例患者均确诊为肺动静脉畸形,其中2例为单纯型,2例为复杂型,3例为弥漫型.临床上单纯型2例均为体检发现,复杂型2例表现为反复咯血,弥漫型3例表现低氧血症.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肺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总结脑静脉性血管畸形的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和DSA确诊的脑静脉性血管畸形24例患者术前MRI影像学资料,总结脑静脉性血管畸形的MRI表现特点。结果:术前MRI诊断脑静脉性血管畸形24例,手术证实6例,DSA证实13例,5例临床随访观察结果。结论:脑静脉性血管畸形的MRI表现特点为T1WI呈多条细放射状的稍低信号血管影汇入引流血管内,引流血管与邻近的静脉窦相连,T2WI上细小的畸形血管及引流血管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车辐状的畸形小血管及引流血管明显强化,呈典型的"水母头"样。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与DSA对比,初步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诊断脊髓血管畸形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6例患者中,男、女各3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肢无力,查体主要见下肢肌力减退及感觉障碍。6例均行CTA和DSA检查。结果6例脊髓血管畸形患者分别为髓内动静脉畸形(2例)、髓周动静脉瘘(2例)、Cobb综合征(2例)。6例患者各部位畸形血管团、瘘口位置、供血动脉、增粗纡曲的引流静脉于CTA均可显示,与DSA所见基本一致。CTA在平均扫描时间15秒内即可完成检查,经各种重建方法可全面立体观察畸形血管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结论64层螺旋CTA可以快速、无创、全面显示各种脊髓血管畸形的病变,缩短DSA诊疗时间,在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和协助制订治疗方案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分析脑动静脉畸形和海绵状血管瘤的的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磁共振表现,探讨3D-TOF-MRA与SWI对两种常见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44例血管畸形进行磁共振成像,并加扫3D-TOF MRA及SWI序列,其中26例海绵状血管瘤、18例动静脉畸形.分析比较二者对脑血管畸形的检出率以及细微特征的鉴别能力.结果 3D-TOF MRA可以清晰显示动静脉畸形的部位、大小、输入动脉的来源、输出静脉的去向;海绵状血管瘤MRA成像未见明显供血动脉.SWI清晰显示海绵状血管瘤的数目及范围较常规序列增大;而且还能显示动静脉畸形迂曲的小静脉,但不能直观显示畸形血管团的全貌及输入动脉等粗大血管的情况.结论 3D-TOF MRA技术对于动静脉畸形之类高流速低阻力的血管畸形的显示具有独特的价值,而SWI技术则对于海绵状血管瘤等低流速小管径的血管畸形的显示具有明显的优势;二者联合可以提高脑血管畸形检出,减少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12.
脊髓血管畸形的DSA分析及血管内栓塞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血管造影对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及栓塞治疗价值。方法:16例脊髓血管畸形病人做了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后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根据DSA显示的异常血管的部位、形态、分布和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情况将其分为三型:髓内动静脉畸形4例;髓周动静脉瘘4例;硬脊膜动静脉瘘8例。栓塞治疗后,13例获得较满意效果,2例无变化。在2个月至3年的随访期间,13例临床症状有改善。结论:脊髓血管造影是诊断脊髓血管畸形的可靠依据,可清晰显示畸形血管及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栓塞治疗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脑动静脉畸形的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CTA0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诊断价值。方法 26例脑AVM行SCTA,准直器宽度1.0-2.0mm,层间距1.0mm,SCAT均与DSA对照。结果 26例脑AVM共有瘤巢26个,供血动脉,26根,引流静脉37极,SCTA显示瘤巢24个(92.3%),SCTA显示的瘤巢大小与DSA一致22个(84.6%),对纤细畸形血管显示能力不高是SCTA漏诊瘤巢及显示的瘤巢小于DSA的原因;SCTA显示供血动脉31根(86.1%)。引流静脉33根(89.2%),漏诊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均分流量小,血管细;4例AVM用多层螺旋CT行SCTA显示了全部病变。结论 SCTA对脑AVM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指导治疗及随访疗效。应用多层螺旋CT行SCTA覆盖范围大,空间分辨力高,SCTA对脑AVM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指导治疗及随访疗效,应用多层螺旋CT行SCTA覆盖范围大,空间分辨力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交叉肺动脉患儿的临床及CT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交叉肺动脉患儿的临床及CT检查资料,记录合并心血管畸形、气道畸形、肺炎及其他临床合并症情况。结果 心胸CT三维重建图像可清晰显示交叉肺动脉及其合并心血管畸形、气道畸形、肺炎。其中合并房间隔缺损9例,室间隔缺损9例,主动脉右弓右降9例,动脉导管未闭5例,迷走左或右锁骨下动脉4例,主动脉缩窄3例,法洛四联症3例,主肺动脉间隔缺损2例,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2例,左肺动脉狭窄1例,主动脉瓣狭窄1例,主动脉瓣二叶畸形1例,永存动脉干1例,右心室双出口1例,主动脉离断1例,肺动脉闭锁1例,冠状动脉起源异常1例,主动脉左弓右降1例,永存左上腔静脉1例,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10例合并肺炎,其中2例有支气管狭窄。其他临床合并症包括18-三体综合征、顽固性低钙血症、癫痫各1例。结论 交叉肺动脉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常伴其他心脏、大血管发育异常,且多合并肺炎。CT三维重建图像可直观、清晰显示交叉肺动脉及其合并心血管解剖异常,同时显示肺内、气道异常及其与大血管的立体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使用单倍剂量三维对比增强MRA对诊断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11例经手术或DSA证实的脑AVM患者,均先行常规MRI检查,接着进行单倍剂量三维对比增强MRA检查。结果脑AVM SD 3D-CE-MRA表现:有10例患者明确显示异常血管团、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其中,单支供血动脉6例,联合供血4例,单支静脉引流7例,多支静脉引流3例。1例3D CE-MRA显示正常。结论联合应用SD 3D CE-MRA和常规MRI检查,对脑AVM的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AVM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104例AVM患者平均年龄为32.13岁。主要表现为颅内出血、头痛、癫痫、肢体瘫痪等。主要累及双侧额叶30例、颞叶28例、顶叶16例、枕叶14例、颞-顶区9例、基底节12例、小脑9例、胼胝体5例等。典型表现为畸形蜂窝状血管团及增粗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DSA诊断AVM的敏感性为97.5%,其次为MRI,敏感性为74%,头颅CT的敏感性为43%。结论:DSA是诊断AVM的最敏感的方法,对于突发的颅内出血、头痛、抽搐、瘫痪的青少年患者应行头颅DSA和MRI检查,以便及时发现AVM病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Abernethy畸形的DSA及CT表现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共11例Abernethy畸形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DSA及CT检查,CT检查均行平扫及增强多期扫描,并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后处理。结果本组病例中,3例为AbernethyⅠb型,8例为AbernethyⅡ型,其中CT结果误诊2例(均为Ⅱ型误诊为Ⅰb型)。门体分流部位:门静脉与下腔静脉交通9例,脾静脉与右髂总静脉交通1例,脾静脉与左髂总静脉交通1例。本组病例其他主要临床资料包括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弥漫性肺动静脉瘘、肝功能异常、肝内结节、血氨增高、肝性脑病等。结论多层螺旋CT可对Abernethy畸形进行诊断并明确分流部位,但DSA对于儿童Abernethy畸形诊断、分型及指导治疗仍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320排CTA诊断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320排CTA在脑动静脉畸形(AVM)破裂出血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接受颅脑CTA检查并经病理和(或)DSA证实的脑AVM破裂出血患者45例,均接受增强动态容积多期CT扫描;利用sub/add软件得到动脉期和静脉期减影数据,对其进行VR、MIP,获得仿真脑动脉、静脉减影图像;回顾性分析原始及重建图像。21例同时接受CTA与DSA检查,对CTA与DSA显示的供血动脉与引流静脉的数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CTA 检出44例脑AVM,其中幕上39例(颞叶最多,8例,顶叶次之,7例),幕下5例,均位于小脑;漏诊1例。AVM破裂出血表现为脑实质血肿4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单条动脉供血37例,2条动脉供血7例;引流至浅表静脉窦29例,引流至深静脉15例。CTA与DSA对AVM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的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320排CTA可作为诊断脑AVM破裂出血安全、准确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