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脊髓损伤造成患者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治疗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有残存功能,尽可能地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患者重新开始自立的、创造性的生活,重返社会即全面康复。通过上肢肌力训练,可发挥代偿功能,有利于使用拐杖和轮椅;进行双下肢主动被动运动,改善了下肢功能,增强肌力,促进或加速神经肌肉机制反应;腹肌、腰背肌锻炼有利于恢复站立和步行。脊髓损伤有一定的康复潜力,尤其是损伤节段较低(胸腰段以下)的患者,如果训练得当合理地使用辅助支具,以熟练使用为目的的训练就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定医生指导下的综合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13例胸段脊髓损伤患者患者参加一项16周的训练程序(其中包括3周120min的课堂学习时间)。训练内容包括运动能力、肌力、统合能力、有氧阻抗运动和放松活动。评定指标:功能独立性量表评定、屈臂运动试验、轮椅使用技巧、最大肌力、人体测量学参数(身高、体重、心率、血压)及血脂水平。结果:训练结束时下列参数比训练前均有显著的增加:(1)平均FIM分数(113±1.7,P<0.001);(2)抬举重量(46%,P<0.0001);(3)肌肉活动次…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护理程序在胸腰段脊髓肿瘤患者术后肢体早期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对39例胸腰段脊髓肿瘤患者术后肢体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并比较早期康复训练前后患者的肢体肌力、生活自理能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早期康复训练后患者的肢体肌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与训练前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对胸腰段脊髓肿瘤患者术后肢体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可提高患者康复训练知识,建立有效的康复训练行为,从而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脊髓损伤综合治疗后运动功能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贤丽  吴宗耀 《现代康复》2000,4(11):1707-1707
目的 观察胸腰段外伤性脊髓损伤患经过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 30例外伤性脊髓损伤患予以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物理治疗等综合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功能独立性检查(FIM)、Barthel指数检测。结果 治愈3例,基本治愈7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结论:综合治疗是促进外伤脊髓损伤患全面康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旧性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前路手术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陈旧性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前路手术疗效。方法对37例陈旧性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经前路手术治疗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平均随访48.1个月。结果完全性神经损伤患者术后无明显感觉、肌力及膀胱功能恢复;不完全性神经损伤患者62.1%肌力改善,65.5%感觉改善,69.0%膀胱功能改善,92.1%植骨融合。单纯前路减压植骨难以矫正术后后凸畸形。结论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存在椎管内压迫的患者经前路减压术后仍可有神经功能恢复,ASLA运动评分可更好地评价神经损伤后神经功能改变;提高植骨质量及重建后柱功能有利于脊柱稳定;单纯前路植骨难以矫正陈旧性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骨折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65例脊髓损伤患者,其中T113例,T11-125例,T1212例,T12-L15例,L131例,L29例。入院时检查患者感觉损伤平面和运动损伤平面,记录在脊髓损伤积分评定表中,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制订康复计划,进行心肺功能、肌力、二便功能、转移、配戴矫形器站立、行走及ADL指导性训练。结果中途有5例患者脱落。出院后患者ADL等级提高到良30例、中30例。根据ADL变化,显著有效50%,有效50%。步行能力达到社区功能性步行29例,家庭功能性步行31例。结论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经过系统康复训练,配备支具、使用辅助具,对恢复患者步行能力及ADL水平的提高有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等速肌力训练对腰髓不完全损伤患者进行运动训练的意义。方法:60例腰髓不完全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康复+等速肌力训练)和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每组各30例。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徒手肌力评定(MMT)、等速肌力测试(峰力矩,PT)、峰力矩/体重比(PT/BW)、脊髓损伤步行指数(WISCIⅡ)、6min步行测试(6MWT)、10m步行时间(10MWT)及脊髓独立性评定(SCIMⅢ)。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所有下肢运动功能评定指标治疗后均较入选时改善(P0.01)。治疗组股四头肌峰力矩体重比(QF-PT/BW)、腘绳肌峰力矩体重比(H-PT/BW)、股四头肌峰力矩(QF-PT)、腘绳肌峰力矩(H-PT)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股四头肌徒手肌力分级(QF-MMT)、腘绳肌徒手肌力分级(H-MMT)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3个月后:WISCIⅡ、SCIMⅢ、10MWT和6MWT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腰段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的下肢肌力、肌耐力、步行能力和功能独立性。  相似文献   

8.
康复治疗脊髓损伤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感觉平面恢复,排尿功能及ADL等的影响,为脊髓康复程序化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脊髓损伤患者32例,损伤水平颈段11例,胸段9例,腰段12例.发病后距康复治疗时间为1~10个月,平均(4.8±3.6)个月,康复治疗持续时间为58~90d.采取运动功能训练,ADL训练,理疗,心理疏导等方法,进行运动平面总积分,感觉平面总积分,排尿功能分级,Barthel指数的评定.结果32例脊髓损伤患者治疗后运动平面总积分(55.88±16.48),感觉平面总积分(68.09±17.63),排尿功能分级(2.03±1.57)及Barthel指数(67.81±20.54),与康复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01);9例完全性脊髓损伤中,经康复治疗后,运动平面总积分,感觉平面总积分及Barthel指数均有明显提高(P<0.05),而排尿功能分级改变不大(P>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有一定恢复的潜力,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恢复潜力较大.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排尿功能分级康复治疗前后变化不大,但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及ADL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步态交替式行走器的临床应用(附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脊髓损伤(spinal cordinjury,SCI)是由于损伤或疾病引起的脊髓结构及功能损害,导致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康复医学早期介入,能促进脊髓损伤患者利用轮椅生活,而使用截瘫行走器技术进行步行训练成为康复关注的课题。我们将步态交替式行走器(reciprocating gait orthosis,RGO)用于T4损伤完全性截瘫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强化肌力训练为主的康复治疗对脊髓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mation,AVM)术后截瘫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11例脊髓AVM术后瘫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例,术后进行躯干和下肢肌群强化肌力训练6-12个月,辅以神经肌肉电刺激;对照组5例,术后自然恢复。所有患者于康复治疗前,后及1年后用脊髓损伤标准神经分类法(the standard neur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spinal cord injury,SNCSCI),功能独立性测量(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ASIA损伤评定表(ASIA)评测病人损伤和功能独立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过3-12个月治疗后,运动功能和功能独立能力比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1年后患者损伤程度和功能独立程序评测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脊髓AVM术后截瘫患者,应重视瘫痪下肢肌群和全身肌群的强化肌力训练,可用1年以上的时间强化训练,挖掘潜力,使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XOS综合运动训练反馈仪在改善脊髓损伤患者躯干肌力,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ADL独立性方面的效果。方法:选择脊髓损伤患者20例,分为XOS治疗组和常规康复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肌力训练、关节牵伸、ADL训练等常规康复治疗,XOS组额外用XOS综合运动训练反馈仪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进行躯干及四肢关键肌肌力、ADL(Barthel指数)、XOS综合力向量的评定并予记录。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后站立平衡、腰背肌力、臀肌、综合力向量、屈肘肌峰力矩体重比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P<0.05),其中XOS组以上指标改善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XOS综合运动训练反馈仪对改善脊髓损伤患者躯干肌肌力、平衡转移能力的作用比常规康复治疗显著。  相似文献   

12.
外伤性脊髓损伤致截瘫的中医康复治疗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王志红  王晓鹏 《中国康复》2003,18(5):310-310
目的 :探讨中医康复治疗外伤性脊髓损伤致截瘫的优势。方法 :脊髓损伤致截瘫患者 17例 ,均采用针灸配合功能训练治疗。治疗前后对运动关键肌采用徒手肌力检查法评分。结果 :17例患者治疗前运动关键肌肌力评分平均为 53 4分 ,治疗 6个月后平均 76 9分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中医康复治疗配合功能训练对截瘫 ,特别是不完全性截瘫中后期治疗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3.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超男 《现代康复》1999,3(5):556-557
脊髓损伤是由于各种不同致病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损伤.由此造成了损伤水平以下脊髓功能的障碍。如果损伤为完全性,患将出现损伤水平以下永久性运动、感觉丧失。除此之外.患还会出现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一系列功能障碍。做好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工作,可以有救地避免并发症.促使脊髓损伤患早日回归家庭,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水中步行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肌肉表面肌电(s EMG)和神经功能的效果。方法 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42例胸腰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21)和实验组(n=21)。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另加水中步行训练,共6周。训练前后测量股四头肌及胫前肌平均肌电值(AEMG),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学会(ASIA)下肢运动功能、感觉指数评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ASIA下肢运动、感觉功能评分显著改善(t10.871,P0.001),股四头肌及胫前肌AEMG明显改善(t5.763,P0.01);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4.036,P0.01)。结论水中步行训练能进一步改善不完全性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肌力和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5.
正脊髓损伤后主要功能缺陷是步行功能障碍~([1]),因此,步行功能恢复是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的重要方面,特别是C-D级脊髓损伤患者,由于这类患者大部分双下肢均残存有部分肌肉力量,但常因肌力不足、肌痉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无法步行或步态的异常。在目前的康复治疗中,主要是通过给予肌力训练、牵伸训练、站立训练、平衡训练等一系列治疗后,患者功能条件允许,才进行步行、步态训练。为了寻找更好的训练方法,部分有条件的医院,会运用运动平板训练。但是,由  相似文献   

16.
MOTOmed运动训练系统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MOTOmed运动训练系统对脊髓损伤(SCI)截瘫患者肌力、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方法共选取胸腰段SCI后不完全截瘫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辅以MOTOmed运动训练。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对2组患者下肢肌力、ADL能力进行评定,同时检查2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及10 m步行时间。 结果除双下肢远端肌力外,治疗后2组患者下肢近端肌力、ADL能力及步行功能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或0.05),并且以治疗组下肢近端肌力及步行功能的改善幅度较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辅以MOTOmed运动训练系统进行训练,能进一步改善SCI患者下肢肌力及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17.
30例外伤性截瘫患者综合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30例外伤性截瘫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方法 以理疗、针灸为主,配合药物治疗和功能训练。治疗前后对运动关键肌采用徒手肌力检查法评分。结果 ①30 例患者治疗前运动关键肌肌力评分平均:18 533±16 878;治疗6个月后评分平均:49.066 31.675。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②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③改善血液循环和神经营养治疗可减轻脊髓损伤的继发损伤,对促进康复有益。  相似文献   

18.
张雪莹  卢静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4):2114-2114
脊髓损伤患排尿功能失去大感控制,使排尿功能紊乱或丧失,加之长期卧床,易引起泌尿系感染。因此,早期进行膀胱功能训练是提高生活质量和疗效的关键。对脊往颈胸腰段不稳定骨折伴截瘫患进行自主排尿功能训练可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减重步态训练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实施减重步态训练。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步行能力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完成相关治疗及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ASIA)、功能综合(FCA)、步行能力(FCA)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定均高于治疗前,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减重步态训练,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步行能力,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 50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其中男 42例,女 8例;年龄 20~ 45岁;病程 45 d~ 1年;属脊髓裂伤 20例,脊髓挫伤 30例,所有患者均已进行脊髓减压术。诊断标准:均有外伤史,经 X线检查证实有脊柱骨折或脱位;经脊髓探查或 CT检查证实无脊髓横断性损伤。入院查体见患者脊髓损伤平面以下运动功能完全或不完全丧失,肌力Ⅰ级以下,感觉功能减弱或消失,二便功能障碍。排除病历标准:除外脊髓横断性损伤患者和肢体肌力Ⅱ级及以上者。方法 (1)取穴:主穴取损伤平面以下的华佗夹脊穴。配穴为上肢功能障碍者加极泉、尺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