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音乐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早期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音乐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40例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给予音乐运动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简式Furl—Meyeri运动功能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估,心理评估。结果治疗4周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估和心理评估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音乐运动疗法可显著改善患者躯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对心理障碍治疗有明显作用,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康复临床路径结合团体心理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及其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9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心理疗法,研究组给予脑卒中两级康复临床路径及团体心理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病耻感、认知功能、抑郁情绪和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病耻感感受问卷除刻板因子其他维度评分和总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治疗后研究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上、下肢Fugle-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治疗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临床路径结合团体心理疗法能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有利于其认知功能和心理康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针刺结合易化技术治疗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8例脑卒中偏瘫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2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照组30例(接受康复指导)。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两组分别接受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Fud—Meyer(FMA)和修订的Barthel指数评测。结果:经3个月后,康复治疗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FMA和MBI提高程度比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lt;0.05或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疗法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并有助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偏瘫病人心理和康复治疗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心理和康复治疗方法治疗脑卒中偏瘫50例。结果:心理和康复治疗组(联合康复组)与单一康复组(对照组)在入院初,病人的SCL-90心理评定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经四周治疗后,二者SCL-90心理评定差异非常显著(P<0.005)。两组的患者肢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差异显著(P<0.01)。从疗效来看,联合康复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76%(-/X=12.21 P<0.01)提示了心理康复治疗可加快患者肢功能恢复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了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的影响.方法 运用Fugl-Meyer评定法(FMA)、改良Barther指数计分法(MBI)对26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运动功能与ADL评定.结果 干预治疗3个月后患者FMA与MBI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ADL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病例对照疗法,入院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运动想象疗法进行干预,入选时和治疗4周时,用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法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ADL能力。结果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FMA和MBL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比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FMA和MBI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早期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可明显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早期综合康复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简单康复疗法与综合康复疗法对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将78例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简单康复疗法组(36例)和综合康复疗法组(42例)。简单康复疗法组采用Bobath治疗;综合康复疗法组除采用Bobath治疗外,加用中药、针灸治疗,两组的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后每周对两组患者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采用改良Bra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ADL)。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的MBI、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6周后,综合康复疗法组的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简单康复疗法组的NIHSS、MBI评分虽有改善,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与简单康复疗法对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的ADL及神经功能康复均有一定效果,但综合康复疗法的效果优于简单康复疗法。  相似文献   

8.
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卒中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胡喜荣  张雯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1):1649-1649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卒中患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住院脑卒中患74例,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入院和出院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改善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显(P<0.001)。结论: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患的生活功能。  相似文献   

9.
钟裕  吴行才  谢志彬 《中国康复》2014,29(3):203-204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在脑梗死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239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3组,高压氧组80例,接受高压氧、康复及药物治疗;康复组81例,接受正规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对照组78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前后评定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康复效率。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3组简式Fugl-Meyer评分(FMA)及巴氏指数(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高压氧组及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压氧组又明显高于康复组(P<0.05)。3组康复效率比较,高压氧组和康复组的康复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高压氧联合组的康复效率高于康复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更有利于促进急性脑梗死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个体化作业疗法对老年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60 例老年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作业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及改良Barthel 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MSE 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MMSE 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MBI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个体化作业疗法可明显改善老年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早期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早期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120例首次发生急性脑卒中的老年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心理干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12周末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第4周末和第12周末,干预组的MBI和NIHS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能够促进老年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偏瘫体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体操组,均接受常规PT、OT训练(采用神经发育促进技术),共8周。体操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偏瘫体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Fugl-Meyer评测法(FMA)评定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比较两组患者的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和MB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体操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优于康复组(P<0.01)。结论偏瘫体操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明显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点穴配合常规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障碍的疗效。方法5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与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常规康复及点穴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采用Fugl-Meyer量表(FMA)评定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上下肢FMA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FMA积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点穴配合常规康复治疗可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且效果优于常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4.
针刺疗法在脑卒中早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探讨针刺对中风患者的运动功能、ADL、QOL的影响,以及早期针刺介入是否可行。方法:5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康复组(29例)和单纯康复组(28例)。针刺康复组在Bobath疗法基础上加针刺治疗。比较两组功能改善的情况,观察两组继发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对比两组的QOL。结果:治疗后,针刺康复组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单纯康复组(P<0.05),ADL能力改善也略优于单纯康复组。两组间痉挛级别分布和肌痉挛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针刺康复组的痛肩发生率低于单纯康复组(P<0.05),但两组间肩手综合征和足下垂或足内翻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刺与早期康复的叠加疗效优于单纯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5.
社区康复对后遗症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观察社区综合康复治疗对后遗症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155例后遗症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干预组(76例)和对照组(79例),分别在入组时和康复干预1个月、3个月时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定ADL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入选时简化FMA量表、MBI、FCA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康复干预组在治疗1个月末时MBI、FCA量表评分明显改善(P<0.01),但随病程延长至3月时,提高幅度减缓,简化FMA量表评定无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入组前后简化FMA量表评定无改善(P>0.05),MBI、FCA量表评分随病程延长,有退化趋势。结论社区综合康复治疗对后遗症期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效果不明显,但可以改善其ADL能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与自理能力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摘要 目的:评估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以助于确定脑卒中严重程度、判断预后和制定康复方案。本研究观察Berg平衡功能评定表(BBS)和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表(FM-B)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上的实用价值,并探讨平衡能力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相关性。 方法:将符合条件的38例住院脑卒中偏瘫患者纳入本研究,对其进行3周的康复治疗,于康复治疗前后分别采用BBS、FM-B以及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对所得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康复治疗后患者BBS、FM-B、MBI评分均有增加,治疗前后各评分差异性比较,其中FM-B为P<0.05,BBS和MBI均为P<0.01。患者康复治疗前的BBS、FM-B评分与康复治疗前MBI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8和0.55(P<0.05);患者康复治疗前的BBS、FM-B评分与康复治疗后MBI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和0.69(P<0.01)。 结论:BBS与FM-B都可反映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平衡能力,在平衡功能评定上都有良好的一致性,但BBS对效果评定更为敏感,临床使用性更高;平衡功能与自理能力有较密切的相关性,平衡功能的缺失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有显著的影响,可预测生存质量。 关键词 脑卒中;平衡功能;平衡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 中图分类号:R743.3,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242(2010)-02-0149-0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3个月和6个月后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康复组加以运动疗法,对每例患者在入组时、病程3个月和6个月分别用Fugl-Meyer测试平衡功能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测试ADL能力。结果:康复组3次平衡功能积分分别为2.71±2.42、8.74±2.02、10.28±2.35,MBI分别为20.66±13.45、67.72±18.90、80.55±16.33,对照组平衡功能为3.44±2.89、7.27±2.20、8.44±2.79,MBI为27.24±16.18、57.36±19.67、70.69±23.30;两组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的变化均数比较康复组6个月后平衡功能和ADL恢复优于对照组(P<0.001)。平衡功能和ADL呈正相关(r=0.79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40 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各70 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康复治疗与一般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治疗前和治疗5 周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 指数(MBI)对两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MA和MB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5 周后康复组FMA和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英震  韦道天  王敬雪  胡川 《中国康复》2023,38(11):654-658
目的:探讨镜像疗法同步气动式手康复装置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的手肿胀程度、疼痛程度、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8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4例。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气动手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镜像疗法及气动手同步治疗,2组均进行4周的干预治疗,在干预前后,采用手肿胀程度评估(掌指关节、8字缠绕法围度)、视觉模拟评估法(VAS)、上田敏手功能分级(MFT)、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手肿胀程度、疼痛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上田敏手功能分级评分、MBI、VAS评分均明显提高,手肿胀程度减轻(P<0.05),且观察组上田敏手功能分级、MBI、手肿胀程度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在VAS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镜像疗法及气动式手康复装置同步治疗有利于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手功能,降低手肿胀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