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外伤后早期行歪鼻-鼻中隔偏曲的手术矫治方法,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8例外伤性歪鼻-鼻中隔偏曲患者手术的临床资料,对鼻外伤后10~21天的患者进行闭合性鼻骨复位及鼻中隔矫正术或经鼻外径路行开放性鼻骨复位术及鼻中隔矫正术.结果 所有患者外鼻畸形矫正,鼻外形恢复良好,鼻腔通气功能明显改善,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外伤性歪鼻-鼻中隔偏曲患者在伤后早期可行功能性鼻整形手术,并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鼻小柱入路歪鼻矫正术谷京城孙连玉邢巍巍陈秀芝(附属第一医院)赵晓青(锦州机械厂医院)歪鼻的形成主要是先天性鼻的骨性支架生长过度和外伤所致的鼻的骨性支架偏位,其中鼻中隔骨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矫正歪鼻关键的一步就是矫正鼻中隔的偏曲、增厚和鼻中隔软骨与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改良鼻中隔矫正术及歪鼻整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7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行改良鼻中隔矫正术,对9例鼻中隔偏曲伴歪鼻者行改良鼻中隔矫正及歪鼻整形术。结果:136例病人中134例获得满意效果,3例获得良好效果,且经过半年以上随访无并发症出现。结论:经鼻内镜下对传统鼻中隔矫正术进行改良及同时行歪鼻整形术,可一次性达到满意治疗效果,且视野清楚、损伤较小、操作方便、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李芳 《新疆医学》1998,28(3):179-179
我院自1960年至1996年共矫正歪鼻124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一、病例资料男116例,女8例。年龄18~40岁。其中有外伤史者118例。歪鼻部位:单纯软骨部歪曲8例,伴有鼻中隔偏曲3例;骨部歪曲41例,骨部合并软骨部歪曲69例,伴有鼻中隔偏曲73例。二、手术方法麻醉;鼻腔内用1%地卡因表麻,局部加用1%普鲁卡因溶液作浸润麻醉。软骨部歪曲矫正术:自鼻前庭作弧形切口,切断鼻中隔前缘自鼻侧软骨前面插入两刃刀,将鼻背之  相似文献   

5.
歪鼻畸形是较常见的器官畸形,它不但造成严重的面部畸形和容貌改变,而且常伴有鼻中隔偏曲,可以造成鼻腔功能的障碍,影响鼻腔和鼻窦的正常引流,引起相应的鼻部并发症。因此,该病常常影响患者的社交和生存质量,多数患者有手术治疗的愿望和要求。我院耳鼻喉科对2例外伤所致的歪鼻畸形患者采用了Medpor作为填充修复材料行歪鼻整形术,取的良好术后效果,术后随访4个月,无不良反应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软骨段歪鼻矫正术(附16例报告)四川省达川地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张洪,张正健软骨段歪鼻是常见的鼻畸形,往往合并鼻中隔偏曲,只有手术才能矫正。1985年以来,我们采用鼻整形和鼻中隔成形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16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性,18~3...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各类鼻畸形探讨最佳矫正方法。方法:自2002—04—2009—10采用鼻骨截骨矫正法,矫正弯曲鼻中隔法,外伤性歪鼻手法扶位。结果:本组70例歪鼻畸形术后随访半年至里两年外鼻形态和功能均获得满意的恢复,优良率达100%。结论:歪鼻畸形的特点采用不同的鼻骨整形方法,是鼻骨畸形整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石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24(10):1178-1178
歪鼻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畸形 ,分为软骨部和鼻骨部发育畸形两种 ,多为先天性畸形或外伤性畸形 ,然而在临床中我们发现歪鼻为软骨部和骨部复合性畸形。并且合并有鼻中隔偏曲 ,嵴突。因此使用摇门式手术方法纠正该类型歪鼻效果不理想 ,我科于 1997-2 0 0 1年应用摇门式手术联合鼻骨骨折术对 4例骨部歪鼻进行手术 ,经临床观察后整形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4例为男性 ,年龄 19~ 2 5岁 ,病程 10~ 2 0年 ,无明显外伤史 ,临床检查 :4例鼻梁均向右歪斜 ,右鼻背窄 ,左鼻背较宽 ,右鼻腔狭窄 ,左鼻腔变宽。其中 2例左下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个性化鼻硅胶假体在治疗陈旧性外伤性重度鞍鼻与轻度歪鼻畸形中的应用。方法对陈旧性外伤性重度鞍鼻畸形与轻度歪鼻畸形的16例患者,利用硅胶整形块雕刻成单个适宜鼻硅胶假体,将其置入鼻背。结果所有患者均置入单个自行雕刻的假体进行矫正,手术时间45~85 min,平均(60±7)min。所有患者随访3~36个月,术后切口瘢痕隐蔽,鼻部外形良好,无假体移位、外露等并发症。1例患者由于拉合胶布过敏,术后第2天皮肤出现张力性水泡,予以去除拉合胶布,术后第5天水泡吸收消退;3例患者术后鼻部及眼部皮肤组织肿胀明显,给予马栗种子提取物片促进消肿治疗;其余无相关并发症发生。16例患者均对术后效果表示满意。结论应用单个硅胶鼻假体治疗外伤后重度鞍鼻畸形,或伴有轻度歪鼻畸形的患者,手术操作简单,耗时少,费用低廉,无继发损伤,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0.
歪鼻常伴有鼻中隔偏曲,患者除了对外形不满意外,还会有鼻塞等功能障碍症状。这部分患者到鼻科就诊的目的是希望既能矫正歪鼻畸形又改善鼻腔通气功能。近年来,国内耳鼻喉科医生们不断探索鼻中隔-鼻整形的术式,鼻外进路、鼻内进路各有优势[1-2],并引入了鼻内镜技术[3],较之美容整形科的单纯外鼻整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对外伤性歪鼻畸形矫治手术中鼻内窥镜技术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在鼻内窥镜辅助下,传统的盲目手术过程变为可视化,术中借助内窥镜能精确地矫治畸形部位和行鼻骨侧切术,并能同时解决外伤引起的鼻窦炎。在鼻内窥镜辅助下的歪鼻矫治术具有可视化,精确,做创,出血少,并发症少和疗效好等优点,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陈旧性外伤C型歪鼻矫正及鼻功能重建的手术效果。方法32例陈旧性外伤C型歪鼻患者全部行锤椿法鼻骨重组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歪鼻矫正良好31例,满意率为96.9%。鼻功能改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锤椿法鼻骨重组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整复陈旧性外伤c型歪鼻畸形及重建鼻功能可获得美容和鼻功能改善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运用内外侧联合截骨术治疗驼峰鼻和外伤后歪鼻畸形的经验,掌握正确的鼻骨截骨技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经鼻外入路行鼻骨内侧截骨术,经梨状孔处黏膜切口沿鼻面沟行外侧截骨术,内、外侧联合截骨治疗驼峰鼻和外伤后歪鼻畸形。结果:本组17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15个月,效果满意.鼻畸形获得满意的矫正,鼻外形恢复良好。结论:内外侧联合鼻骨截骨能有效的矫正驼峰鼻和外伤后歪鼻畸形,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单侧完全性唇裂同期鼻整形联合鼻撑矫形效果的评价效果。方法 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单侧完全性唇裂64例患儿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未进行鼻整形联合鼻撑矫形,24例)和观察组(进行鼻整形联合鼻撑矫形,40例)。观察两组患儿鼻孔高度、宽度、鼻翼长度、鼻基部长度、鼻偏曲度、鼻翼唇峰距、鼻翼口角距非对称率、鼻尖偏离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鼻孔高度、宽度、鼻翼长度、鼻基部长度、鼻偏曲度、鼻翼唇峰距、鼻翼口角距非对称率及鼻尖偏离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裂同期鼻整形联合鼻撑矫形效果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黄栀花口服液为对照,评价抗病毒合剂加通便合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表里俱热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阳性药平行对照的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试验组证候疗效的愈显率为82.2%,对照组为74.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非劣效检验结果显示,试验组疗效不劣于对照组(P<0.05);两药合用对发热、恶寒、鼻塞、流浊涕、咳嗽、咽红肿痛、口渴、烦躁、便秘等症状,以及异常舌脉等均有较高的治疗消失率,其中对发热、咽喉肿痛的治疗消失率,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完全退热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中,安全性观测未发现与试验药物有关的异常改变。[结论]抗病毒合剂加通便合剂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表里俱热证具有较好疗效,具有退热快的优势,临床应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改良三线减张和精准延时填塞在鼻中隔矫正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行鼻中隔偏曲手术患者94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7例。A组患者采取传统鼻中隔三线减张治疗;B组患者采取鼻中隔改良三线减张治疗,双侧鼻腔填塞取出后偏曲部位碘仿纱条精准填塞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鼻中隔黏膜损伤情况、术中出血量等。主观症状采用鼻阻塞症状评估(nasal obstruction symptom evaluation,NOSE)评分;鼻中隔偏曲情况采用鼻内镜检查评估。结果 A组术中黏膜损伤例数多于B组;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鼻塞症状均改善,B组患者的鼻塞症状改善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鼻中隔偏曲情况均得到改善,且B组患者的鼻中隔塑形较A组改善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改良三线减张可达到传统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相同的效果,同时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鼻中隔穿孔风险,精准延时微填塞2周左右可避免鼻中隔软骨弹性回缩,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颈椎前后联合入路手术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前后受压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20年2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前后受压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A、B两组,A组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B组行颈椎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12个月的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颈椎曲度D值。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P <0.05);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P <0.05),出血量少于B组(P <0.05);B组术后JOA、VAS评分均高于A组(P <0.05);B组术后1周、术后12个月颈椎曲度D值高于A组(P <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 <0.05)。结论 颈椎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前后受压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有效率更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皮外适度撑开联合上半身反弓技术后路短节段伤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胸腰段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接受皮外适度撑开联合上半身反弓技术后路短节段伤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接受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和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比、矢状面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P <0.05),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比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矢状面Cobb角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手术前后VAS评分和ODI评分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术后未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出现3例伤口感染,1例伤口延迟愈合,2例矫正度丢失,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研究组术后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改良鼻中隔缝合技术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下鼻甲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耳鼻喉科收治的46例鼻中隔偏曲并伴有下鼻甲肥大(单纯下鼻甲肥大、血管运动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号奇偶数随机分为缝合组和填塞组,每组23例。两组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行粘软骨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和等离子射频下鼻甲消融术。术后缝合组改良缝合鼻中隔黏膜,而填塞组应用膨胀海绵填塞双侧鼻腔。比较术后两组临床症状及术后48 h及术后1个月并发症情况。结果缝合组术后鼻塞、头痛、溢泪、耳闷、睡眠困难及进食困难等VAS评分均低于鼻腔填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 h及术后1个月内鼻出血、鼻中隔血肿、鼻中隔穿孔、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鼻中隔偏伴有下鼻甲肥大的患者,改良鼻中隔缝合技术仍然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润房镜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中重度干眼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8月崇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白内障术后中重度干眼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和联合组(采用润房镜+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每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眼表疾病指数(OSDI)、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FL)、临床疗效、视觉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治疗前后BUT、SIT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联合组治疗前后OSDI、FL评分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联合组与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润房镜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中重度干眼症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和视觉质量,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