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伴糖尿病AMI 72例(A组)与非糖尿病AMI 100例(B组)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比较两组AMI的不同。结果A组与B组比较,A组发病年龄(57.2±8.42)岁,无痛型AMI为55.6%,心力衰竭(心衰)发生率为62.7%,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为66.7%,左室射血分数小于50%、左室内径缩短分数〈25%者多,病死率为22.2%。B组发病年龄为(63.6±8.8)岁,无痛型AMI为16%,心衰发生率为32%,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为40%,病死率为8%。P均〈0.01及0.05:结论糖尿痛患者并发AMI发病年龄早,静息状态下发病多,常呈无痛型,左室功能羞,心衰发生率和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 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6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组)与50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组)的临床特点等相关检查资料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与B组比较,A组发病年龄早,静息状态下发病多,无痛型急性心肌梗死多,血三酰甘油高,左室射血分数小于50%者多,左室内径缩短分数小于25%者多,冠状动脉造影多支病变多,心力衰竭发生率高,病死率高。结论: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年龄早,静息状态下发病多,常呈无痛型,急性心肌梗死时左室功能差,心力衰竭发病率度病死率高。餐后高血糖较空腹血糖更加能预测心血管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钦州市南区人民医院2000~2005年住院的48例糖尿病并发AMI和53例非糖尿病AMI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两组AMI的不同.结果 伴糖尿病AMI组的临床特点发病年龄为(56.3±7.2)岁,无痛型AMI为58.33%,心衰发病率为64.58%,多支病变为62.50%,室性心律失常为47.92%,死亡率为27.08%;不伴糖尿病AMI的临床特点发病年龄为(63.2±6.8)岁,无痛型AMI为20.75%,心衰发病率为33.96%,多支病变为35.84%,室性心律失常为24.52%,死亡率为9.43%.结论 糖尿病患者并发AMI发病年龄早,常呈无痛型,梗死面积大,合并症多,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30例糖尿病并发AMI(A组)与34例非糖尿病AMI(B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比较两者的不同点。结果 A组比B组合并高血压率高,76.7%:38.2%;发病年龄早,(62.8±11.5)岁:(67.3±10.4)岁;静息状态下发病高,83.3%:41.2%;无痛型比例高,73.3%:13.2%;来院就诊时间晚,(10.9±7.5)h:(4.5±3.1)h;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高,(1.76±0.86)mmol/L:(1.43±0.46)mmol/L;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EF)降低,(52.25±10.47)%:(63.21±11.49)%;发生并发症率高,50.0%:29.4%;死亡高,13.3%:5.88%。P〈0.05或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复杂,以无痛型居多,病情重,并发症多,预后较无糖尿病者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136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有无糖尿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的年龄、发病状态、心功能分级、心律失常、并发症、左室射血分数、休克及死亡等情况。结果糖尿病组发病年龄早,静息状态发病多,无痛型多,心功能差,左室射血分数低及死亡率高。结论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早,静息状态发病多,无痛型发生率高,心力衰竭发生率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及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急性期血糖升高的特点、程度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 1999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AMI患者 92例 ,其中 4 2例合并糖尿病 (糖尿病组 ) ,5 0例无糖尿病 (非糖尿病组 ) ,比较两组血糖变化特点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 糖尿病组中 ,合并高血压、高血脂者显著多于非糖尿病组 ;AMI后空腹血糖 [(9.9± 2 .2 )mmol/L]高于非糖尿病组 [(5 .6± 2 .1)mmol/L ,P <0 .0 5 ],果糖胺 [(337± 4 6 ) μmol/L]亦高于非糖尿病组 [(2 2 6± 18) μmol/L ,P <0 .0 5 ]。糖尿病组中 ,86 %的患者空腹血糖高于正常 ;非糖尿病组中 ,18%的患者有应激性高血糖 ,血糖多为轻度升高 ,并在心肌梗死后 2 4~ 4 8h降为正常 ,血果糖胺水平正常 ;而糖尿病组的血糖下降缓慢。糖尿病组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肌钙蛋白T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组 ,心功能则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空腹血糖增高者的血糖与心功能成负相关 (r =- 0 .6 7,P <0 .0 5 )。AMI前未诊断为糖尿病者占糖尿病患者的 10 %。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AMI时多数伴有应激性血糖升高 ,其中 10 %为新诊断患者 ,非糖尿病患者发生应激性血糖升高的比例少。糖尿病AMI患者的心功能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唐良秋  徐新  马绍椿 《河北医学》2004,10(6):499-501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塞 (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 vention ,PCI)与静脉溶栓后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2 3例AMI静脉溶栓成功的患者观察发病后二周及满 3个月时左心舒张末期内径 (LVED)和射血分数 (EF) ,2 3例AMI急诊PCI术后两周及满 3个月时左心舒张末期内径 (LVED)和射血分数 (EF) ,二者进行比较。结果 :AMI急诊PCI组术后两周及 3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 (5 8.6± 10 .5比 5 2 .8± 9.4 ,P≤ 0 .0 5 )射血分数LVEF(5 7.5± 10 .5 ) %比 (6 4.8± 11.1) % ,P≤ 0 .0 5AMI溶栓成功组 2周及 3个月时的LVED(5 7.4± 9.5 )比 (6 0 .7± 11.5 ,P≥0 .0 5 ,LVEF(5 2 .3± 9.3) %比 (5 4.6± 9.2 ) %P≥ 0 .0 5 ,PCI组LVEF改变 (5 .12± 0 .33% )较溶栓组的LVEF的改变 (2 .11± 0 .12 % )大P≤ 0 .0 5 ,差异呈显著性。结论 :AMI急诊PCI术后LVED减小 ,LVEF升高 ,静脉溶栓组LVED没有减少 ,LVEF稍升高 ,但不如急诊PCI术明显 ,提示急诊PCI术较单纯静脉溶栓对左室收缩功能更有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糖尿病 (DM )合并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 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DM组 ( 2 3例 )合并AMI和无DM的AMI组 ( 4 0例 )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DM组血糖 11.1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 6.0mmol/L(P <0 .0 5 ) ,肌酸激酶 (CK)峰值 64 5 .7IU/L明显低于对照组 12 82 .8IU /L(P <0 .0 5 ) ;DM组并发症发生率高心衰 3 4.8% ,对照组 12 .5 % (P <0 .0 5 ) ,病死率是对照组的 2 .6倍。结论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高 ,病情较重 ,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塞急诊溶栓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 (AMI)急诊溶栓治疗的安全性、优越性。方法 :将 67例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MI患者分为急诊组和院内组 ,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急诊组 3 5例 ,院内组 3 2例 ,两组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相似 ( 2 8± 2 3hvs ,3 1± 2 2h ,P >0 .0 5 )。但急诊组就诊至溶栓时间缩短 1 4h( 0 .6± 0 .4)hvs ,( 2 .0± 1.4h ,P <0 0 1)。院内组发病至溶栓时间缩短 1 8h( 3 3± 2 3hvs ,5 1± 2 1h ,P <0 0 5 )。血管再通率两组分别为 77 1%( 2 7/ 3 5 )和 62 5 % ( 2 0 / 3 2 ) ,P <0 0 5。虽然急诊组发病时出现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及溶栓前曾出现心跳骤停的患者比例高于院内组 ,但两组死亡率相似 ( 8 6%vs 9.4% ,>0 0 5 )。结论 :AMI急诊溶栓治疗安全可行 ,与院内溶栓相比 ,缩短发病到溶栓时间 ,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榆次区人民医院2004-2006年住院的58例糖尿病并发AMI和非糖尿病AMI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两组AMI的不同.结果 伴糖尿病AMI组的临床特点发病年龄为(56.3±7.2)岁,无痛型AMI为56.9%,心衰发病率为63.79%,多支病变为62.07%,室性心律失常为48.28%,死亡率为20.69%;不伴糖尿病AMI的临床特点发病年龄为(63.2±6.8)岁,无痛型AMI为20.43%,心衰发病率为34.41%,多支病变为35.48%,室性心律失常为24.73%,死亡率为8.60%.结论 糖尿病患者并发AMI发病年龄早,常呈无痛型,梗死面积大,合并症多,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1.
高密度脂蛋白对老年人冠心病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Li JZ  Chen ML  Wang S  Dong J  Zeng P  Hou LW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0):827-831
目的 分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及冠心病 (CHD)死亡的关系 ,及高HDL水平对CHD的保护作用。方法 长期随访 12 11例老年离休干部 ,平均年龄入组时为 70± 9岁 ,终点 80± 9岁。随访时间为 1986~ 2 0 0 0年 ,平均随访 11 2年。按HDL C水平分为低 (<1 0 3mmol/L)中 (正常 ,1 0 3~ 1 5 6mmol/L)及高 (>1 5 6mmol/L) 3组 ,比较各组中AMI事件及CHD死亡率的差异。结果 随访期间累计发生CHD事件 (大都为AMI) 2 14例 ,其中死亡 89例 ,其他原因死亡 30 8例。HDL C从低水平组升至正常水平组时 ,AMI减少 4 0 % ,CHD死亡减少 5 3% ;从正常水平组升至高水平组时 ,AMI减少 5 6 % ,CHD死亡减少 5 0 %。单独将血脂正常 (总胆固醇 <5 17mmol/L、甘油三酯 <1 6 9mmol/L)的病例 (4 11例 )做统计分析 ,虽然低HDL C的致病作用仍很明显 ,但HDL C在正常与高水平时 ,发病与死亡数减少极明显。结论 对于老年人的AMI发病和CHD死亡 ,低HDL C仍是明显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HDL C水平对冠状动脉病的保护作用极为显著。在血脂不高的情况下 ,HDL对冠状动脉的保护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糖尿病饮食顾问 PC- DR Vision 1.0”软件在糖尿病饮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5 0例 2型糖尿病患者 ,采用计算机辅助饮食治疗 (88例 )和主食固定法饮食治疗 (6 2例 ) ,观察 8周饮食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治疗后计算机辅助饮食治疗组与主食固定法饮食治疗组比较 FBG[(6 .31± 1.0 0 vs 7.4 9± 1.34) mmol/L]、2 h PBG[(7.6 0± 1.6 8vs9.84± 2 .4 1) mmol/ L]、GHb[(8.0 3± 1.0 9vs8.77± 1.74 ) mmol/ L]、TC[(5 .0 7±1.0 1vs5 .5 4± 1.0 2 ) mmol/ L]、TG[(1.2 8vs1.5 2 ) mmol/ L]、LDL- C[(3.0 6± 0 .80 vs3.4 3± 0 .91) mmol/ L]、BMI[(2 3.12± 5 .0 5 vs2 4 .4 6± 2 .77) %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计算机辅助饮食治疗组的 FBG、2 h PBG、GHb、TG、BMI、UAE显著低于饮食治疗前 (P<0 .0 5 ) ,而且 FBG、2 h PBG随疗程进展呈持续下降 (P<0 .0 5 ) ;8周后减 /停药人数多于主食固定法饮食治疗组 (P=0 .0 0 7)。结论 :使用“糖尿病饮食顾问 PC- DR Vision1.0”进行饮食治疗比主食固定法能更好地改善代谢状况 ;使部分 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程度减少降糖药物剂量。  相似文献   

13.
血糖安对2型糖尿病大鼠丙酮酸激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血糖安对 2型糖尿病大鼠丙酮酸激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灌胃脂肪乳 1 0天后应用四氧嘧啶建立 2型糖尿病模型。动物分为正常组 ,高脂组 ,糖尿病组 ,苯乙双胍组 ,血糖安大、中、小剂量组。灌胃 7天后 ,测定各组血糖值 (血糖仪 )、肝脏和血清中丙酮酸激酶活性 (比色法 )。结果 ①血糖安降低 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值 ,大、中、小剂量从治疗前 (1 9.98± 3.89)mmol L、(2 0 .88± 4 .1 9)mmol L、(2 1 .1 2± 5 .1 4 )mmol L至治疗后 (8.0 3±2 .89)mmol L、(7.6 8± 3.2 7)mmol L、(1 0 .2 7± 3.4 2 )mmol L (P <0 .0 1 ) ;②血糖安升高 2型糖尿病大鼠的丙酮酸激酶活性 ,在肝脏中 ,中、大剂量由糖尿病时的 (4 2 6 .2 3± 2 6 .2 0 )U L增加到 (4 4 9.5 1± 9.2 6 )U L ,(4 5 4 .99± 1 1 .95 )U L(P <0 .0 5 ) ;在血清中由 (1 81 .2 1± 4 2 .73)U L增加到 (2 6 5 .6 1± 5 3.5 1 )U L ,(30 1 .71± 5 8.1 4 )U L(P <0 .0 5 )。而且大剂量在肝脏中 ,中、大剂量在血清中使酶活性完全恢复 (P >0 .0 5vs正常组 )。结论 血糖安降低 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值 ,增加丙酮酸激酶活性可能是其作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疗水平。方法32例糖尿病合并AMI(观察组)与58例无糖尿病的AMI(对照组)患者发病时状态、梗死部位、易患因素等进行比较两组临床特点有何不同。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发病年龄较早,静息状态下发病多、无痛型多、血脂高、常合并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病死率较高。结论2型糖尿病并AMI并发症较多,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5.
联合STZ和ALX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的心肌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联合STZ和ALX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 ,观察其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 选取Wistar大鼠 30只 ,随机分两组 ,应用STZ(30mg/kg)和ALX(5 0mg/kg)对模型大鼠分别一次性腹腔注射 ,常规法测定血糖血脂 ,光镜及电镜观察其心肌病理学改变。结果 给药 3天后模型组血糖值即≥ 16 .5mmol/L的标准值为 (2 2 .6 5± 3.0 2 )mmol/L ,对照组 (4 .96± 0 .39)mmol/L ,P <0 .0 5 ;模型组TG(1.6 1± 0 .13)mmol/L ,对照组 (1.2 1± 0 .2 4 )mmol/L ,VLDL(32± 0 .0 3)mmol/L和 (0 .2 4± 0 .0 3)mmol/L ,P <0 .0 5 ;心脏重量 /体重模型组 (4 .10± 0 .2 8) ,对照组 (2 .4 0± 0 .17) ,P <0 .0 5。药物模型组光镜下 (HE染色 )心肌排列紊乱 ,细胞变性、坏死 ;电镜下可见心肌内细胞器病变。模型鼠糖尿病症状明显。结论 此方法制备的糖尿病大鼠模型经济实用 ,简便易行 ,可用于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赛庚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钙拮抗作用。方法 应用钙敏感的荧光指示剂Fura - 2 ,于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计上测定胎鼠脑细胞内钙。结果 不同外钙条件下 (0 ,0 .0 1,0 .1,1.0 ,1.3mmol/L)脑细胞静息钙离子浓度分别为 41±6 ,5 8± 6 ,84± 3,10 4± 8,12 7± 11nmol/L。赛庚啶 0 .2mmol/L对静息钙离子浓度没有显著影响。但赛庚啶 (0 .0 5~ 0 4mmol/L)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外钙 1.3mmol/L条件下高钾和L -谷氨酸引起的细胞内钙浓度增高。其IC50 值分别为 0 .135mmol/L(95 %的可信区间为 0 .0 83~ 0 .2 16mmol/L)和 0 .119mmol/L(95 %可信区间为 0 .0 70~ 0 .2 0 2mmol/L)。结论 赛庚啶在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钙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白花前胡对麻醉开胸猫急性心肌梗塞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中药白花前胡对急性心肌梗塞 (AMI)的影响。方法 :用结扎麻醉开胸猫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发 AMI模型 ,于结扎后 10 min经 12指肠给药 ,做冠脉循环及心脏血流动力学 ,心肌耗氧量 ,心外膜电图 ,血清酶活性 ,组织 N- BT染色以及 AMI程度 (Σ- ST)和范围 (N- ST)等检测。结果 :白花前胡醇提物增加冠脉流量 ,降低冠脉阻力、左室压、左室舒张末压、左室最大上升速率、心率、心肌耗氧量、心肌氧摄取率和率压积。给药 (0 .2 g/kg)后 1h,血清乳酸脱氢酶和心肌 MB型肌酸激酶的变化率 ,由对照组的 (6 1.1± 12 .8) %和 (191.1± 2 2 5 .2 ) % ,分别降至(9.1± 44 .6 ) % ,P <0 .0 5和 (- 1.5± 87.2 ) % ;Σ- ST和 N - ST由 (34 .7± 41.2 ) %和 (5 3.6± 8.6 ) % ,分别降至(- 19.0± 15 .4) % ,P <0 .0 5和 (2 2 .2± 4.3) % ,P <0 .0 1;给药后 5 h,左室梗塞率由 (2 3.6± 6 .7) % ,减至 (15 .0±5 .7) % ,P<0 .0 5。结论 :中药白花前胡有抗急性心肌梗塞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实施双心室起搏 (BVP)治疗 ,观察BVP对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7例经反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CHF患者接受BVP手术 ,其中男性 6例 ,女性 1例 ,年龄 4 8- 6 5岁 ,平均 (5 1± 6 )岁 ,扩张性心肌病 5例 ,缺血性心肌病 2例 ,心功能NYHA分级 ,Ⅲ级 6例 ,Ⅱ级 1例 ,病史 >1年。结果 所有病人均成功植入起搏器 ,平均随访 2 8周。心功能术前 (2 .9± 0 .3)级 ,术后 2 8周 1.4± 0 .5级 (P <0 .0 1) ;ECG示QRS波术前 (14 9± 35 )ms,术后 (98± 2 8)ms(P <0 .0 5 )。左室舒张末内径术前 (6 7± 7)mm ,术后 2 8周 (6 6± 7)mm(P>0 .0 5 )。左室射血分数术前 (2 2± 5 ) % ,术后 2 8周 (31± 4 ) % (P <0 .0 1)。二尖瓣反流分级 ,术前 (2 .4± 0 .5 )级 ,术后 2 8周 (1.1± 0 .6 )级 (P <0 .0 1) ,其中 1例术后二尖瓣返流消失。Tei多普勒推导指数 ,术前 0 .86± 0 .15 ,术后 2 8周 0 .6 2± 0 .0 7(P <0 .0 1)。结论 双室再同步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可改善病人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依贝沙坦 (irbesartan)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heartfailure ,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 (A组 ,n =30 )及对照组 (B组 ,n =30 ) .两组常规使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 .A组加用依贝沙坦 75~ 1 5 0mg·d-1 ,B组加用卡托普利 2 5mg 3·d-1 ,治疗 4~ 6wk ,观察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心胸比、左室舒张压未期内径 ,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心功能的变化 .结果 :A组治疗后心率 (次·min-1 ) (1 1 5± 9)vs (83± 1 1 ) ,血压 (kPa)SP :(1 7.4± 1 .8)vs(1 3.4± 1 .5 ) ,DP :(1 1 .5± 0 .8)vs (9.4± 0 .6 ) ;心胸比 (0 .73± 0 .0 5 ) %vs (0 .5 2± 0 .0 3) %以及左室舒张压未期内径 (6 5 .3± 6 .8)mmvs (5 0 .7± 3.9)mm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 (P <0 .0 5 ,P <0 .0 1 ) ,左室射血分数 (0 .38± 0 .0 3) %vs (0 .6 0± 0 .0 5 ) %较治疗前增加 (P <0 .0 1 ) ,心功能改善 .A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B组差异显著 (P <0 .0 5 ,P <0 .0 1 ) .结论 :依贝沙坦对CHF患者心功能有显著改善 ,副作用小 ,值得临床推广 .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糖尿病 (DM)对冠状动脉侧支血管(CCVs)及左室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 1995 - 0 8- 0 1/2 0 0 0 -10 - 30做过冠脉造影的 DM患者 (排除冠脉造影正常和狭窄程度 <75 %的病例 ) 2 12例为 DM组 ;另选择同期入院的 2 12例非糖尿病 (NDM)并至少有一支冠脉狭窄≥ 75 %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根据 Rentrop分级方法对患者的侧支循环进行评分 .行左室造影测量左室射血分数 (L VEF) .结果 两组冠脉狭窄程度相似 ,但病变血管数目 DM组 (1.78± 0 .6 0 )个明显高于 NDM组 (1.43± 0 .6 2 ) ,P<0 .0 1.平均侧支评分 DM组为 (2 .32± 2 .11) ,DM组为 (2 .6 8± 2 .2 6 ) ,P<0 .0 1.左室射血分数 (L VEF) DM组为 (4 8± 2 7) %,明显低于 NDM组(6 1± 2 2 ) %,P<0 .0 1.结论  DM组较 NDM组侧支循环形成不良 ,左室射血分数偏低 ,说明 DM是冠脉侧循环形成的抑制因素 ,并且影响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