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于1986年曾经报道扶绥县肝癌高发区高危险人群口服左旋咪唑预防肝癌的第2次实验研究结果.本文报道对该地区原观察人群停服药3年后的随访结果.实验组4570人(年),发生肝癌7例,发生率为153.2/10万;对照组3304人(年),肝癌20例,发生率为605.3/10万,为实验组的3.95倍.表明左旋咪唑预防肝癌的效果仍存在.但已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提高难治扁平疣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本文于2002年5月将中药20剂治疗未愈者即采用组织埋藏法联合左旋咪唑治疗难治扁平疣。方法:征求患者同意后,将62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口服左旋咪唑50mg、3/日,连服3天停10天,3个月总结疗效;实验组在口服左旋咪唑的基础上采用组织埋藏法。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组织埋藏法联合左旋咪唑治疗难治扁平疣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黄瑜峰  黄飞文 《广西医学》1990,12(6):352-355
采用改良的~3H-T~1dR掺入法对肝癌高发区危险人群进行了NK细胞活性测定的现场研究,发现:①慢性肝炎患者的NK活性(55.19±27.85%)明显低于正常人组(73.50±14.30%);其中慢活肝45.33±20.10%;慢乙肝52.58±26.17%,慢迁乙肝55 27±25.54%;而HB_sAg携带者77.87±11.85%,单纯肝大组72.24±16.09%,与正常人组无差别.②口服左旋咪唑的慢肝及慢活肝分别为62.63±17.87%及77.00±7.20%,均在正常人范围,并明显高于对照组.本研究提示慢性肝炎患者作为“肝癌危险人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应作为肝癌预防的重点保护对象,同时也为进一步阐明左旋咪唑预防肝癌的机理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用动物体内短期实验模型,研究左旅咪唑、番石榴叶、绞股兰、维酶素及葫芦素等5种药物影响黄曲霉毒素B_1(AFB_1)致大鼠肝癌的作用。结果发现左旋咪唑对AFB_1诱发大鼠肝组织γ-GT酶变灶平面和立体的5个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01),表明左旋咪唑对AFB_1致肝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番石榴叶也有较强的抑制效果;绞股兰和维酶素则无显著影响;葫芦素对AFB_1诱发肝γ-GT酶变灶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实验结果提示,左旋咪唑对人类肝癌的化学预防将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左旋咪唑、重组人干扰素a-2b软膏联用治疗扁平疣疗效。方法 治疗组予以左旋咪唑150mg分三次口服(儿童按2.5mg/kg·d),重组人干扰素a-2b软膏一日四次外涂;对照组仅用重组人干扰素a-2b软膏一日四次外涂。结果 治疗组疗效满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且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 左旋咪唑、重组人干扰素a-2b软膏联用治疗扁平疣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王坚 《中外医疗》2015,(6):44-45
目的:探讨肝癌最佳介入治疗模式。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肝癌患者50例,按硬币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应用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单纯动脉内药物灌注治疗对照组患者,比较肝癌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肝癌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客观有效率为28.0%,瘤体控制率为80.0%,优于对照组的24.0%、76.0%,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发热、腹痛、呕吐、黄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治疗肝癌,效果满意,值得临床进借鉴。  相似文献   

7.
卡介苗提取物抗免疫衰退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疫功能衰退是衰老的明显特征之一。本文对卡介苗酚醇梯度密度法提取物的抗免疫衰退作用进行探讨。50只小鼠被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进一步分成4组,每组10只,对照组和第一实验组给予口服生理盐水25ml(kg.d),第二实验组口服左旋咪唑25mg(kg.d)第三实验组给予口服卡介苗提取物32.5mg/(kg.d),第四组给予腹腔注射卡介苗提取物25mg(kg.d),上述四组动物给药10天,第五天开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与单独TACE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肝癌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其中,实验组进行TACE联合口服阿帕替尼治疗,对照组只进行TACE治疗。30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共同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肝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客观缓解率(88%)明显高于对照组(48%)(P0.05);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症状/副作用、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发热、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TACE联合口服阿帕替尼对肝癌患者的治疗率有所提高,同时晚期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肝功能状况也所有改善,此外副作用也降低。  相似文献   

9.
孙义梅 《当代医学》2013,(20):40-41
目的分析黏膜方联合左旋咪唑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在2010年2月-2012年4月收治的24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黏膜方组、左旋咪唑组、黏膜方联合左旋咪唑组以及对照组,各60例。4个组的患者在观察期都行SB溶液漱口,每天漱口3次。黏膜方联合左旋咪唑组的治疗方法是:给予黏膜方中药治疗,用水煎服,持续服用5d作为1个疗程,配上左旋咪唑,让患者每天口服3次,每次服用50mg,持续疗程为4周;黏膜方组的治疗方法是仅服用中药黏膜方;左旋咪唑组治疗方法是仅给予患者左旋咪唑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基础的常规治疗方法即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口腔溃疡的愈合时间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黏膜方组、左旋咪唑组、黏膜方联合左旋咪唑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显著,并且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要比黏膜方组、左旋咪唑组高;黏膜方组、左旋咪唑组、黏膜方联合左旋咪唑组患者的愈合时间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联合治疗组的愈合时间比黏膜方组、左旋咪唑组短。结论黏膜方联合左旋咪唑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显著,口腔溃疡的愈合时间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溶菌酶肠溶片与左旋咪唑片联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科确诊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在辅助治疗方案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58例口服溶菌酶肠溶片的同时服用左旋咪唑片,对照组58例单纯服用左旋咪唑片,之后分别随访半年和一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8%,对照组总有效率72.4%,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溶菌酶肠溶片与左旋咪唑片联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对缓解疼痛、缩短病程、促进溃疡愈合及延长复发间歇时间都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左旋咪唑片.  相似文献   

11.
笔者运用左旋咪唑离子透皮和(疒征)积消口服液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全组病例均依照《中西医临床肿瘤学》[1]拟定的标准,均经AFD、CT、B超、影像学或病理学证实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全组病例均取自于1998年8月~2001年5月住院病人,共70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左旋咪唑离子透皮和(疒征)积消口服液组)与对照组(化疗组)。治疗组40例中,男性37例,女性3例;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年龄46岁;临床Ⅱ期29例,Ⅲ期11例;AFP阳性29例,癌灶单个28例,多个12例,门脉癌栓7例;对照组30例中,男性28例,女性2例;最大年龄63岁,最小年龄30岁,平均年龄43岁;临床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发性阿弗它溃疡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复发性阿弗它溃疡患者138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78例采用昆明山海棠片、甲硝唑、左旋米唑三联法治疗,观察1年以上,对照组60人采用口服螺旋霉素、维生素B2治疗。结果:实验组痊愈4例,显效21例,有效4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1%,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口服昆明山海棠片、甲硝唑、左旋米唑三药联用,溃疡愈合快,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皮损内注射聚肌胞、外涂维A酸软膏联合口服左旋咪唑片三联疗法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102例扁平疣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皮损内注射聚肌胞+外涂0.1%维A酸软膏+口服左旋咪唑片,对照组外涂0.1%维A酸软膏+口服左旋咪唑片,疗程6周。观察两组皮损数目、起效时间、痊愈时间、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皮损数目均明显减少,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起效时间和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损内注射聚肌胞、外涂维生A酸软膏联合口服左旋咪唑片三联疗法治疗扁平疣起效快、总有效率高,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左旋咪唑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左旋咪唑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疗效。方法 对62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口服阿昔洛韦3个月,治疗组同时口服左旋咪唑与阿昔洛韦3个月,分别观察治疗前后1年期间复发次数及症状消退时间。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复发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复发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左旋咪唑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可降低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复发次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七氟醚麻醉对肝癌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在2016年1月-2018年2月行肝癌手术的患者共8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患者实施七氟醚麻醉,对照组实施异氟醚麻醉,对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苏醒情况及恶心呕吐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稳定性较高,对照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起伏比较明显,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呼吸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经计算得到的检验值P0.05,呈现临床不均衡性;实验组术后半小时及两小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0.00%,对照组术后半小时和两小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15.00%,实验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癌手术中应用七氟醚麻醉出现恶心呕吐的可能明显降低,苏醒时间较短,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微核试验在原发性肝癌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我们应用微核检测技术对1238例不同人群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测定,结果发现下列各人群之间微核率有显着差异:①肝癌(5.80‰)、慢性乙型肝炎(4.34‰)、肝硬化(3.29‰)、肝癌患者一级亲族(2.57‰)与正常人群(0.90‰);②合并HBV感染的肝癌(6.05‰)、慢性肝炎(4.34‰)、肝癌患者一级亲族(2.93‰)、非癌者一级亲族(1.07‰)与健康对照(0.66‰);③肝癌高发家族、慢乙肝、AFP低持阳三组人群与适量服硒后的这三组人群之间。同时发现微核率≥5‰的出现频率肝癌为68.2%,慢乙肝为29.4%,正常人群为0,三组之间有显著差异;且AFP阳性(<50μg/L)的肝癌患者微核率≥5‰的出现频率为66.7%。又发现微核率水平随患者病情进展而升高;对化学药物有效者微核率稳定或下降,骨髓不易受抑制。微核试验作为细胞遗传学方面的一个指标对肝癌的防治研究提供了一项简易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药丹参预防肝癌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振权  钟世聪 《广西医学》1995,17(3):179-181
在广西某肝癌高发区开展了口服丹参流浸膏片以预防原发性肝癌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经过5年多的随访观察,结果表明:实验组成员患肝癌的危险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性,其效果指数(EI)为1.70,保护率(PR)为41%,以上结果表明,口服丹参制剂能使已暴露于较强的肝癌危险因素的人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0.1%维A酸乳膏联合左旋咪唑治疗面部扁平疣的疗效。方法将98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用维A酸乳膏联合左旋咪唑片治疗,对照组46例用50%雷锁辛溶液外搽联合左旋咪唑片口服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两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7%,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采用0.1%维A酸乳膏联合左旋咪唑片治疗扁平疣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于持续肝癌介入治疗与介入治疗后手术切除进行随机对照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方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动脉栓塞持续介入治疗,实验组进行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后再行手术切除治疗。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对比,发现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癌患者,行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后再行手术切除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动脉栓塞介入治疗,该种方法有利于病灶的根除,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同时并发症较少,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李小英 《华夏医学》2011,24(6):683-684
目的:探讨5-Fu皮损内注射和口服左旋咪唑治疗多发性跖疣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治疗组5-Fu皮损内注射和口服左旋咪唑治疗;对照组采用电离子烧灼.结果:2个月后,两组有效率分别为100%和58%;不良反应:治疗组2例出现局部红肿瘙痒.结论:皮损内注射5-Fu及口服左旋咪唑法治疗多发性跖疣,具有创面小、愈合快,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