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9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启东地区肝癌高发人群的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了50例HBsAg慢性携带者、35例肝细胞癌(HCC)患者、50例临床肝炎患者和50例正常成人血清抗-HGV。结果:四组人群抗-HGV阳性率分别为4.00%、22.86%、10.00%和0,HCC组显著高于HBsAg(+)组(P<0.01)和正常成人组(P<0.005)。HBsAg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ALT异常组与正常组相比,抗-HGV阳性率均有显著差异(分别为11.21%和2.89%,P<0.05;12.62%和2.44%,P<0.02)。结论:启东地区HGV流行性与其它地区基本一致。HGV对肝脏有一定的损伤作用,但致病性可能较弱。  相似文献   
2.
目前,甲胎蛋白低浓度持续阳性(简称 AFP低持阳)患者被视为肝癌高危人群,是预防肝癌的重点保护对象。大量资料表明,启东是肝癌高发区,又是贫硒区,肝癌高发的原因与化学致癌物黄曲霉毒素 B_1(AFB_1)和环境中含硒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微核是细胞染色体受理化因子作用发生畸变所产生的片断,即DNA片断,其出现率与染色体畸变呈正相关。在肿瘤病因研究中,无论是肿瘤发生的体细胞突变学说,或肿瘤二阶段突变理论,都提示细胞染色体畸变和肿瘤发生有关。因而微核测定可  相似文献   
4.
毛细胞白血病(HCL)是由Bouroncle(1958年)首先描绘。它是属B淋巴细胞系(表达有特异性CD_(1a)抗原)的慢性恶性增殖性疾病。慢性过程多变,其中部分患者多年无临床症状,而大部分病人因全身白细胞减少和显著脾肿大而需要治疗。最初的治疗方法是脾切除,脾切除后90%病人能改善本病血液并发症,但脾切除疗法不能使患者长期生存,不少病人对脾切除无效或复发。过去对需治疗  相似文献   
5.
硒酵母治疗甲胎蛋白低阳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AFP低阳性患者在应用护肝片、肝太乐、维生素C等保肝治疗基础上,合并应用硒酵母治疗,可以提高血硒水平,提高AFP低阳性转阴率,降低肝癌发病率,具有明显疗效,但仅治疗90例,尚须进一步扩大治疗观察。  相似文献   
6.
原发怀肝癌高危人群前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叶绿酸能否降低肝癌高危人群尿中黄曲霉毒素(AFT)-N^7-鸟嘌呤的水平。[方法]采用随机双盲、以安慰剂为对照的预防干预试验。将180名健康成人随机分成叶绿酸干预组(服用100mg叶绿酸)和安慰剂对照组。采用顺序免疫亲和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结合电子喷射质谱法测定尿中AFT-N^7-鸟嘌呤的变化。[结果]在169份尿样中,105份检出AFT-N^7-鸟嘌呤。叶绿酸尿中AFT-N^7-鸟嘌呤比安慰剂组下降了55%(P=0.036)。未见副作用。[结论]应用叶绿酸或富含叶绿素的食物进行预防干预是可能阻断肝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1.硒盐对人群肝炎的预防试验:供应硒盐乡与周围乡居民对比观察肝炎发病率的变化,试验结果1986、1987、1988年硒盐乡居民肝炎发病率明显低于周围对照乡(p0.001)且对乙型肝炎发生亦有抑制作用。45万人群扩大预防试验,进一步验证吃硒盐乡居民甲型乙型肝炎发病率明显较对照乡低。硒盐预防肝炎,即使停吃硒盐,预防肝炎的作用尚可维持一年。 2.硒盐可行性试验证明无毒,对肝肾功能均无影响。资料表明,百万人群吃硒盐10年亦无毒副作用。剂量易于控制,可在低硒或缺硒地区大规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黄曲霉毒素(AF)暴露与肝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在肝癌高发现场,对515例感染HBV的肝癌高危人群进行了21年定群纵向研究.结果 (1)观察人群肝癌人年发生率为1437.25/10万,极显著地高于相应自然人群的184.53/10万(P=0.000,RR=7.79),其他肿瘤两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6).(2)定期观察人群中发现的肝癌患者平均年龄较相应自然人群提前了1.4年,治后平均生存期延长了6.42个月.(3)AF暴露对象的肝癌人年发生率为2784.96/10万,极显著地高于非暴露人群的1251.02/10万(P=0.008,RR=2.23),其他肿瘤的发生率与AF暴露与否无关.(4)AF暴露人群肝癌发生率随着尿中AFM1排出量增加而上升,当24 h尿中AFM1排出量>100 ng时,肝癌的人年发生率高达4717.82/10万.尿中AFM1排出量与肝功能异常明显相关(P=0.035),与HBeAg无明显相关性(P=0.812).(5)HBV感染同时伴有AF暴露人群的人年肝癌发病率(2784.96/10万)极显著地高于观察人群(P=0.001)和相应自然人群(P=0.000,RR=15.09).(6)诊断乙肝到肝癌发生的平均时间为14.65年,中位时间13.68年;诊断肝硬化到肝癌发生的平均时间为7.38年,中位时间6.40年.结论 HBV是肝癌发生的主要病因因素,AF暴露在肝癌的发生中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定期观察肝癌高危人群能有效地实现早诊早治,提高疗效;防治肝炎和AF污染是预防肝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肝病患者血硒水平及与肝病相关性。方法:分析AFP阳性的肝病患者的血硒水平及与AFP浓度、ALT、γ—GT、AKP阳性率的相关性。结果: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患者血硒水平显著高于肝癌、肝硬化患者;血硒水平随AFP浓度上升逐渐下降;ALT、γ—GT、AKP阳性率随血硒水平降低和AFP浓度增高逐渐上升。结论:肝癌、肝硬化和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患者血硒水平与AFP浓度增高、肝脏损害加重和肝病慢性进展加剧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