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排便障碍的中医证候特征,为中医治疗PD排便障碍提供辨证论治依据。[方法]将纳入的102例PD患者,依据排便障碍诊断标准分为PD排便障碍组(44例)和非排便障碍组(58例)。应用PD证候量表(PD-PES-13)对两组受试者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分析PD排便障碍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其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证候积分方面,两组均以髓减积分数值为最高,排便障碍组(9.44±5.98)分,非排便障碍组(9.18±5.60)分。经卡方检验,PD排便障碍患者脾虚比例高于非排便障碍患者(P<0.01)。PD排便障碍患者中,髓减证与HOEHN&YAHR(H&Y)分级呈正相关(P<0.05);髓减证、肝风证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积分具有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PD可能以髓减证突出。脾虚对伴发排便障碍的PD患者可能存在影响。PD排便障碍患者H&Y分级越高髓减证越重。随着UPDRS积分升高,PD排便障碍患者髓减证和肝风证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癫狂梦醒汤联合黛力新治疗气滞血瘀型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过程中两组分别剔除、脱落6例,最终完成治疗组、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缺血性脑卒中常规及对症治疗,并联合应用黛力新,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癫狂梦醒汤,服药疗程为8周。两组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评定(HAMD)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NIHSS)量表、不良反应量表(TESS)、中医证候积分以及5-羟色胺(5-HT)的评定及对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5-HT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抑郁情绪、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症状均较前改善,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或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 该临床观察显示癫狂梦醒汤能够有效改善气滞血瘀型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且疗效优于单纯应用黛力新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脾虚大鼠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和四君子汤干预的途径。[方法]将60只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脾虚组和四君子汤组,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海马、下丘脑和纹状体中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脾虚组大鼠各脑区内5-HT水平显著升高,DA水平显著下降(P<0.05);使用四君子汤干预后,5-HT和DA水平基本恢复正常,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别,而与脾虚组大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四君子汤可通过改善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途径达到健脾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宁脉安神颗粒配合缬沙坦治疗伴焦虑状态的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伴焦虑状态的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口服降压药缬沙坦80 mg/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宁脉安神颗粒1袋,早晚各服1次,共8周。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血压监测,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差异。[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血压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AMA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hs-CRP和TNF-α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宁脉安神颗粒有利于提高伴焦虑状态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焦虑状态,降低炎症指标,与单用西药相比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针灸、电针、心理疗法治疗惊恐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惊恐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电针结合心理疗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赛乐特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 对照组为76.67%,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减分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灸、电针、心理疗法综合治疗惊恐障碍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近, 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针刀干预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清和触发点局部组织五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的影响,探讨针刀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机制。[方法] 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刀组和注射组,每组6只。采用打击结合离心运动法建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模型,造模8周。注射组、针刀组进行相应方法干预。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触发点局部肌肉组织5-HT、 NE的含量,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和局部组织5-HT、NE含量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组大鼠血清和组织中5-HT含量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注射组大鼠血清5-HT、NE的含量显着下降(P<0.05),局部肌肉组织5-HT含量与之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NE含量显着下降(P<0.05);针刀组大鼠血清和局部肌肉组织5-HT、NE的含量显着下降(P<0.05).[结论]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清和局部组织5-HT、NE含量比正常大鼠显着升高,针刀干预可以降低血清和局部组织5-HT、NE含量,注射利多卡因可以降低血清NE、5-HT及局部组织NE含量;针刀及利多卡因注射对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血清及局部组织5-HT、NE含量有关;且针刀对于局部组织5-HT的调节作用优于药物注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负性情绪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疲劳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纳入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有负性情绪组和无负性情绪组,采用疲劳自评量表(FSAS)对两组患者的疲劳状况进行量化评定,并运用统计软件对该量表中的躯体疲劳、精神疲劳、总体疲劳、疲劳后果、疲劳的情境性、睡眠/休息不能缓解疲劳6个因子分值进行组间的比较及分析。[结果] 除疲劳的情境性、睡眠/休息不能缓解疲劳2个因子以外,有负性情绪组患者的躯体疲劳、精神疲劳、疲劳后果、总体疲劳的得分均高于无负性情绪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负性情绪对患者的疲劳状况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桑辛素对D-半乳糖致小鼠老年性痴呆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 mg/(kg·d),连续8周,建立小鼠痴呆模型。桑辛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药10、20、40 mg/(kg·d),吡拉西坦组灌胃给药0.75 g/(kg·d),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等量蒸馏水。给药8周后,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海马齿状回结构的病理变化。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检测脑组织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活性、乙酰胆碱(ACH)含量以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站台穿越次数明显减少(P<0.01),脑海马齿状回神经元损伤严重,血清TNF-α和IL-1β的含量升高(P<0.01),脑组织ChAT活性和ACH含量明显降低(P<0.01),p53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桑辛素给药组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或P<0.01),站台穿越次数明显增加(P<0.05或P<0.01),脑海马神经元损伤明显改善,血清TNF-α和IL-1β的含量降低(P<0.05或P<0.01),脑组织ChAT活性和ACH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p53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呈剂量依赖性。吡拉西坦组上述指标也明显改善。[结论] 桑辛素对D-半乳糖致小鼠老年性痴呆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抑制凋亡和增加神经突触间的ACH含量和ChAT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痛经宁颗粒治疗原发性痛经(PD)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痛经宁治疗PD患者120例,并设西药阿司匹林作对照(40例),同时对部分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黄体中期、末期血清雌激素(E2)、孕激素(P);黄体中期、经期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变化检测。[结果]治疗组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对重度、中度PD患者的显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E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水平、β-EP浓度则明显上升(P<0.01)。[结论]痛经宁具有调节卵巢激素、β-EP;并具有调整精神、情绪,促进机体内环境平衡及疗效巩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孙华  曾芳 《医学研究杂志》2017,46(11):132-135,100
目的 探索帕金森病(PD)患者伴发的焦虑情绪对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纳入55例PD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运用贝克焦虑量表(BAI)评估其焦虑情绪,运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定量表(MoCA)及Barthel指数量表(BI)测评其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析BAI评分与MoCA、B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PD患者合并焦虑障碍的发生率高达41.8%,焦虑组MoCA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与BAI得分呈负相关(P<0.05),但与非焦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记忆与延迟记忆得分及BI评分显著低于非焦虑组及对照组(P<0.05),且与BAI得分呈负相关(P<0.05);非焦虑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记忆与延迟记忆显著低于对照组,但与BAI得分未发现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PD患者常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障碍及明显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而焦虑可不同程度的影响PD患者的认知功能,尤其是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记忆功能,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使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肝郁化火型及肾气亏虚型慢性疲劳患者的心率变异(HRV)特点及病程长短,分析慢性疲劳不同中医证型与HRV及病程的关系。[方法] 选择肝郁化火型及肾气亏虚型慢性疲劳患者各50例,并设健康对照组50例,均进行HRV分析检测,观察其时域、频域指标,并比较病程长短。[结果] 两组患者HRV均有下降,肾气亏虚组>肝郁化火组,肝郁化火组LF/HF>2,肾气亏虚组LF/HF正常,肝郁化火组病程明显短于肾气亏虚组。[结论] 两组患者均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肝郁化火组以交感神经亢奋为主,肾气亏虚组以HRV下降为主,病程可能提示疾病由实转虚及HRV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速效救心丸对气滞血瘀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血管重建术后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方法,纳入58例接受血管重建术治疗的气滞血瘀型ACS患者,且辨证为气滞血瘀证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9例,在标准化西医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予安慰剂,治疗组加予速效救心丸,干预6个月后,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绞痛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左室射血分数和冠脉造影结果。评价速效救心丸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心绞痛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1)。治疗后复查冠脉造影,治疗组无支架再狭窄,对照组发生支架内再狭窄1例。治疗后患者安全性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速效救心丸的联合干预可更好的改善ACS血管重建术后患者气滞血瘀症状和左室射血分数,增加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 临床采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胃镜及病理检查报告并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历数据库;采用因子分析、对应分析、类神经网络建模的多元统计方法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要素分布情况、证候要素间关联性以及重要病理改变与证候要素间相关性。[结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要素包括气虚、湿、热、血瘀、气滞、阴虚、阳虚;两两证候要素中,气虚与气滞、气虚与阳虚、湿与热、血瘀与气滞、血瘀与阳虚、气滞与阳虚的关联性较高;湿、血瘀、气虚对重要病理改变异型增生的影响较大。[结论]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研究可为进一步加深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病因病机阐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滋肾益髓方联合西药治疗帕金森氏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的疗效。[方法]选用证型为髓海不足证的帕金森氏病患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平行对照试验,按治疗组、对照组1∶1共计60例,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给予滋肾益髓方药联合西药(标准左旋多巴剂量),对照组维持仅口服西药治疗,观察周期为1个月,停药后随访3个月。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UPDRS)及30项非运动症状筛查问卷(NMSQ)等国际公认的评价体系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对比分析法评定疗效。[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治疗组病患治疗后不同时间内的UPDRS总评分值、NMSQ评分值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益髓方联合西药治疗帕金森氏病患非运动症状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肠-脑轴探讨杜仲方(DZF)对帕金森病(PD)小鼠症状的改善及对其肠道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杜仲方低剂量组(DZF-10 g/kg)、杜仲方高剂量组(DZF-20 g/kg),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每3.5 d腹腔注射1次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25 mg/kg),1 h后皮下注射1次丙磺舒(250 mg/kg),共注射10次,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开始后,治疗组每天灌胃给予杜仲方,持续至末次造模后1周。分别于第1、3、6周进行爬杆、转棒实验;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并取脑,检测小鼠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及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水平;取结肠组织,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及Occludin、MPO、CD13表达情况;无菌条件下取粪便,16sRNA测序检测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结果] 杜仲方干预可明显改善PD小鼠的运动功能,缓解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减少,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和肠道炎症。同时能调整肠道菌群多样性,升高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丰度,降低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降低厚壁菌门/拟杆菌门(F/B)比值。[结论] 杜仲方可以改善帕金森病小鼠的运动障碍及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并且可以通过维持肠屏障功能,降低肠道炎症反应,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影响肠道微环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性痴呆合并精神症状的中医治疗思路及方法,以期寻求中医药治疗减轻患者认知减退合并精神症状的方法。[方法] 系统查询历代古籍及近期(主要为最近10年)文献,收集中医治疗老年性痴呆合并精神症状的相关文献资料,从释义、病因、病机、治法等方面分析老年性痴呆合并精神症状的辨治方法。[结果] 老年性痴呆合并精神症状的病理基础是肾亏肝郁而发呆、痰瘀气结而致狂,中医可通过补肾调肝益神智、豁痰祛瘀开清窍、开通鬼门降浊气等方法治疗老年性痴呆合并精神症状,改善其认知并减轻精神症状。[结论] 可以通过中医理论及方法来综合治疗老年性痴呆合并精神症状,从而改善患者认知减退及减轻患者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17.
介绍全国名老中医殷克敬教授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经验,为临床广泛推广应用提供借鉴。殷克敬教授认为缺乳的病因无非虚实两端,虚者为产后气血不足、冲任虚损、脾胃虚弱;实者为肝气郁滞而致;治疗当以"补养""通导"为法,临床采用胸部和背部推拿按摩,膻中与天池、乳根与屋翳对刺,电针少泽、内服加减涌乳汤等。治疗方法针药并用,通补兼施,气血得补,乳络得通,故乳汁自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VEMP)检测技术,评估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前庭丘脑通路的完整性。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符合入组条件的PD患者(PD组)60例(按照HOEHN&YAHR量表分级分为早期组30例和中期组30例)及健康人30例(对照组),分别行VEMP检查,记录波幅引出率及各波潜伏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D组与对照组相比,潜伏期延长(或未引出肯定波形),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早期组相比,中期组波形分化差,潜伏期延长更为明显(P<0.05)。结论 VEMP可以客观反映PD患者前庭丘脑通路的完整性,随着PD的进展前庭丘脑通路功能障碍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