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胶体金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胶体金法诊断试剂盒对92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40例艾滋病患者和7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共202例血清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结果胶体金法检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艾滋病患者、单纯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2.2%、42.5%、81.4%。结论胶体金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在诊断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中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76例颅内结核临床及头颅 CT 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276例确诊颅内结核住院患者的临床及头颅CT 影像学特点。结果276例颅内结核均合并肺结核,其中血液传播型肺结核占49.6%;中青年患者(72.5%)居多;发热(70.0%)和头痛(66.2%)居多;夏秋季发病率高,有167例(80.7%)。头颅 CT 平扫检查阳性率63.4%,增强扫描阳性率98.6%。其中结核性脑膜炎236例(85.5%);结核性脑炎158例(57.2%);结核瘤144例(52.2%);结核性血管炎133例(48.2%)。结论颅内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头颅 CT 平扫检查多有异常,增强扫描阳性率明显增加,脑膜、脑血管、脑实质病变常常相伴而行。诊断依据要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头颅 CT ,尤其要重视头颅增强 CT 扫描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利用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DIFGA)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对肺结核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斑点金免疫渗滤法检测了正常人和各类肺部疾病患者共313例血清中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并与痰液涂片法、结核菌培养法和PCR法进行方法学比较。结果: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肺结核患者阳性率为80.77%.非结核性肺病患者阳性率为7.64%,正常人阳性率为3.08%。结论:斑点金免疫渗滤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对肺结核的诊断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对肺结核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并且操作简便、快速,与涂片法、培养法和PCR相比,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市HIV/TB双重感染情况及分枝杆菌耐药状况。方法用生物梅里埃分枝杆菌快速培养仪进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H1V确诊阳性者中分枝杆菌检出率27.68%,其中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阳性率17.86%,非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9.82%。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耐药率为耐异烟肼40%,耐链霉素20%,非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耐乙胺丁醇均为91%。结论艾滋病(AIDS)病人并发结核病,是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其对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利福平四种药物的耐药率以异烟胼耐药率为最高。非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高于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结核菌三种抗原脂阿拉伯甘露糖(LAM)、16KDa、38KDa固相于同一膜片上制作的结核蛋白芯片系统联合检测结核患者血清中的相应抗体,以达到快速诊断结核病的目的。方法:收集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痰涂片或者结核菌培养阳性患者的血清98例,痰涂片或者结核菌培养阴性患者的血清54例,结核性脑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20例,通过结核蛋白芯片系统检测三种抗体,任意一种抗体阳性即为结核抗体阳性。结果:活动性肺结核阳性率86.7%(85/98),痰涂片阴性的肺结核阳性率66.7%(36/54),结核性脑炎、结核性胸膜炎阳性率45%(9/20)。结论:三种抗原联合使用具有良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明显优于任何一种抗原单独使用,联合使用将会对结核病的快速辅助诊断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院从1995年1月~2005年10月间收治急性结核性心包炎29例,占同期收治病人的0.2%。男12例,女17例,女多于男;年龄13—54岁,以不足30岁者居多,共19例(65.5%);伴有心包炎以外活动性结核病22例(75.9%),其中并发浆膜结核为最多,共16例(55.2%),肺结核4例,骨与淋巴结结核各1例。入院时有典型心包填塞症状者9例,不典型者20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结核病患者感染状况和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方法用MB/Bact240分枝杆菌培养仪和改良罗氏管对患者的多种标本进行分枝杆菌分离培养鉴定,对分离到的结核分枝杆菌采用绝对浓度法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H)、利福平(RFP,R)、乙胺丁醇(EMB,E)和链霉素(SM,S),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1722例患者的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589株,其中痰标本453株,非痰标本136株;结核菌培养阳性率为34.2%(589/1722);对INH、RFP、EMB、SM的耐药率分别是15.1%(89/589)、14.3%(84/589)、4.8%(28/589)和17.1%(101/589);总耐药率26.3%(155/589),耐多药率10%(59/589),其中4种药全耐者占2.7%(16/589)。结论本地区结核病疫情呈上升趋势。结核茵耐药情况仍然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滨州市流动人口的结核病耐药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制定流动人口的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将滨州市各区县结核病定点医院2004年2月~2005年1月诊治的流动人口中所有新发及复治的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分离培养阳性菌株进行菌型鉴定及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及乙胺丁醇敏感性测试,分析流动人口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状况及相关因素。结果:入组493例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最后获得431例(占87.4%)患者的菌型鉴定及药敏结果,其中结核分枝杆菌427例(占99.1%),非结核分枝杆菌4例(占0.9%)。肺结核患者的总耐药率为18.3(78/427),耐多药率为5.9%(25/427);新发患者的耐药率为16.0%(62/387),耐多药率为4.1%(16/387);复治患者的耐药率为40.0%(16/40),耐多药率为22.5%(9/40)。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45~60岁及复治病例是耐药及耐多药结核病的相关因素.结论:滨州市流动人口的结核病耐药率较高,今后要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加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白文静  胡型忠  施伎婵  曹苗苗  唐少华 《浙江医学》2015,37(14):1209-1211,1218
目的 探讨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行T-SPOT.TB检查的住院疑似结核病患者536例;根据患者诊断分为结核病组和非结核病组;根据活动性、病变部位和化疗史将结核病患者分为活动性结核组和非活动性结核组,肺结核组、肺外结核病组和混合组,初治结核组和复治结核组。比较上述各组间T-SPOT.TB诊断价值以及分析肺外结核组各种结核病阳性率。结果536例患者中有344例确诊为结核病,其中T-SPOT.TB试验阳性296例,阴性48例,灵敏度为86.0%(296/344);192例非结核病患者中,T-SPOT.TB阴性162例,特异度为84.4%(162/192)。非活动性结核组和活动性结核组阳性率分别为44.4%和88.4%(P<0.01)。肺结核组、肺外结核病组和混合组阳性率分别为87.3%、70.4%和94.3%(P<0.01);初治结核组和复治结核组阳性率分别为87.1%和100%(P<0.05)。肺外结核以结核性脑膜炎、胸膜炎和腹膜炎最常见,结核性脑膜炎阳性率最低为42.9%。结论外周血T-SPOT.TB试验在诊断住院患者结核病中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活动性结核和复治结核敏感度高于非活动性结核和初治结核;结核性脑膜炎敏感度不高,而在其它肺外结核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我科1965~1987年结核患者住院死亡251例,年龄:14~80岁,平均38岁。1965~1969年76例,1970~1979年123例,1980~1987年52例。男性139例,女性112例。结核病类型;251例中肺结核181例占72%,结核性脑膜炎64例占26%,结核性腹膜炎6例占2%。肺结核181例中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81例,浸润型肺结核77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8例,结核性陶膜炎5例。结核病合并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人血清提取结核杆菌早期分泌性抗原靶6、培养滤液蛋白、结核杆菌分泌蛋白38KD进行标测,探讨结核病诊断新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月间住院肺结核病人和健康查体者,应用结核分枝杆菌相关性抗原ESAT-6、CFP10、38KD检测试剂盒测定血清结核菌抗原水平,同时对所有入选者均行结核菌培养。结果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中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ESAT-6、CFP10、38KD的阳性率高,与健康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5);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可区分结核感染和非感染,与结核菌素试验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血清结核杆菌特异性抗原能够作为诊断结核病的依据,对鉴别活动性肺结核、非活动性肺结核、非结核病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TB-IGRA检测的患者229例,其中肺结核129例,肺外结核38例,非结核62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肺结核组、肺外结核组阳性率分别为83.7%、86.8%,显著高于非结核组35.4%,且其检测结果明显优于痰涂片.结论:结核分枝杆菌IGRA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用于肺结核及肺外结核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PCR检测外周血中结核分枝杆菌DNA对肺结核诊断的价值,采用PCR检测了190例可疑肺结核病人外周血中结核分枝杆菌DNA,并用涂片镜检和培养法检测了这些病人痰中结核分枝杆菌。结果肺结核病人外周血PCR阳性率(44%)明显低于培养法(80.0%),与涂片法相当(46.8%);非肺结核病人外周血PCR阳性率为16.2%(5/3)。PCR检测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DNA诊断肺结核的应用价值有限,对急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结核分枝杆菌TB-SA抗体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40例结核病、非结核病的其他呼吸系统疾患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同步进行抗酸杆菌涂片、培养及结核分枝杆菌TB-SA抗体检测。结果285例临床诊断的活动性结核患者,TB-SA抗体检测阳性199例,阳性率69.8%,检测58例非结核患者,假阳性7例,假阳性率12.1%,检测97例健康对照,假阳性13例,假阳性率13.4%;检测菌阳肺结核的敏感性为72.7%,菌阴肺结核的敏感性为66.9%;阳性检出率69.9%远远高于细菌学阳性检出率52.3%,2χ=17.2,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核分枝杆菌TB-SA抗体检测诊断结核病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结核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5.
孙红彬 《四川医学》2004,25(10):1141-1141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并发结核分枝杆菌(MTB)双重感染发病情况、临床表现。方法:对2002年6月至2004年3月42例HIV感染者/艾滋病并发结核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2例HIV感染者/艾滋病并发肺结核7例,并发率16.67%。结论:对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应常规进行结核病相关检查,对HIV/MTB双重感染患者应积极抗结核治疗,抗结核治疗可取得较好近期疗效,但应注意药物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3年2月~2008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以肺结核(21例,70.0%)及淋巴结结核(11例,36.7%)为主;蛋白纯化衍生物(PPD)试验弱阳性3例(10.0%),痰涂片、痰培养查抗酸杆菌仅2例阳性(9.5%)。30例患者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其他未合并结核病的艾滋病患者(P〈0.01)。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PPD试验阳性率低,淋巴结结核较多见。治疗前CD4+T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结核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估结核抗体(TBAb)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验法测定231例结核患者、170例非结核病及健康人的血清TBAb或体腔液的TBAb。结果:结核组中血清TBAb阳性率为76.6%,非结核病及健康人组中的阳性率为9.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核性体腔液TBAb阳性率为85.9%,非结核性体腔液阳性率为5.0%,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ELISA法检测TBAb是诊断肺结核及肺外结核的一项有效的辅助诊断手段。同时进行血清及体腔液的TBAb测定,可提高结核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陈奎霖 《中国热带医学》2008,8(9):1608-1608
目的分析胶体金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胶体金法诊断试剂盒对260例肺结核患者,35例肺外结核患者和85例健康者共380例血清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同时用涂片法、培养法进行方法学对比分析。结果胶体金法检测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阳性率82.7%,肺外结核阳性率77.1%,健康对照组仅为8.2%。结论胶体金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对肺结核及肺外结核诊断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与涂片法、培养法相比有明显优势,适合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比较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 releaseassay,IGRA)对结核病诊断的辅助价值和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天津市结核病控制中心门诊部进行IGRA检测的462例疑似结核病患者的检测结果,根据诊断结果分为结核病组229例(肺结核组203例和肺外结核组26例),非结核病组233例。分析IGRA对结核病的辅助诊断价值,并将其与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geneXper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rifampin,Xpert MTB/RIF)2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IGRA、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Xpert MTB/RIF在结核病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6.42%、29.26%、40.62%,与非结核病组比较(38.20%、0.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GRA单独检测结核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42%、61.80%、69.29%、72.73%,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检测结核...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检测血液中结核分枝杆菌及其L型的简便方法,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将红细胞裂解后离心检测,建立PCR法、直接培养法、溶血离心培养法、溶血离心涂片法和滴片法。结果:13例肺结核和25例肺癌患者中,肺结核和肺癌患者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PCR检测的阳性数为8例中3例和11例中3例;结核分枝杆菌及其L型直接培养法总阳性率为17.65%,溶血离心涂片法、溶血离心培养法、滴片法的总阳性率分别为9.52%、41.18%和58.82%;肺结核和肺癌患者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以L型为主,表现为抗酸或非抗酸。结论:肺结核和肺癌患者外周血存在结核分枝杆菌及其L型,并以L型为主;溶血离心培养法和滴片法结合免疫酶染色可常规用于检测血液中结核分枝杆菌及其L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