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三七总甙单体成分人参皂苷Rg1和Rb1对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用50%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共35 d,同时给予三七总皂甙单体成分人参皂苷Rg1或Rb1治疗,于第5周时分离肝组织,电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并应用体视学方法计量各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的体积密度(Vvm)、面积密度(Svm)、比表面(Qm)和面数密度(Nam)。结果人参皂苷Rg1及三七总甙能减轻肝组织胶原的沉积,改善肝纤维化程度,而人参皂苷Rb1不能改善肝纤维化程度;各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体视学结果比较组间存在差异。结论人参皂苷Rg1具有三七总甙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在一些方面甚至超过三七总甙,故可以认为是较理想的防治肝纤维化的药物。人参皂苷Rb1不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不是三七总甙抗肝纤维化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三七皂甙Rg1、Rb1抗大鼠纤维化的作用以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五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四氯化碳复制肝纤维化模型,给药结束后,比较各组的血清学指标、肝功能及肝组织病理情况差异.结果 三七皂甙Rg1、Rb1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PC-III、HA、LN的含量,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转氨酶的升高,减轻肝纤维化程度.结论 三七皂甙Rg1、Rb1具有明显的抗大鼠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绞股蓝总皂苷(GPs)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组和GPs组3组,每阻各12只。采用人血清白蛋白攻击注射大鼠建立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GPs治疗组大鼠则在连续30 d给予白蛋白攻击注射的同时给予0.5 mg GPs。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水平以评价肝功能,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清中透明质酸(HA)、Ⅲ型胶原(PCⅢ)和层粘蛋白(LN)含量以评价肝纤维化程度,并以大鼠肝组织切片病理变化验证。结果:白蛋白攻击注射可显著升高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ALT、TBIL、TBA水平和HA、PCⅢ、LN水平(P<0.01,P<0.05)。GPs治疗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 ALT、TBIL、TBA水平和HA、PCⅢ和LN水平(P<0.01,P<0.05)。GPs还可显著减少白蛋白攻击所致的胶原纤维生成,并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病理损伤。结论:GPs可保护大鼠肝功能,抑制大鼠肝纤维化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三七丹参(Sanqidanshen)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利用猪血清腹腔注射12周的方法,复制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第7周开始,同时给予1g/kg的三七丹参或秋水仙碱0.1mg/kg灌胃治疗6周。12周末处死动物,分离血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和总胆红素(TB),ELISA检测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和层黏连蛋白(LN)。取肝组织做病理检查,进行肝纤维化程度分期。结果:三七丹参能降低血清ALT、AST,减轻肝纤维化程度,降低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HA、LN、PC-Ⅲ及C-Ⅳ水平。结论:三七丹参具有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肝结散抗肝纤维化治疗中PCⅢ、HA、LN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肝结散对纤维化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匀浆中Ⅲ型前胶原 (procollagentype Ⅲ ,PCⅢ )、透明质酸 (hyaluronicacid ,HA)及层粘连蛋白 (laminin ,LN)等三种ECM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肝结散、秋水仙碱抗肝纤维化治疗四氯化碳 (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小鼠 ,并分别在治疗开始后的第 4、8、12周 ,以常规方法观察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程度的变化 ,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清和肝脏组织匀浆中PCⅢ、HA、LN等三种ECM成分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小鼠上述指标的含量在第 4周开始升高 ,且在整个观察期内随肝功能损害加重和肝纤维化程度加深而逐渐增加。以肝结散治疗后 ,小鼠肝功能损害减轻 ,纤维化程度降低 ,上述指标在血清和肝组织匀浆中的含量减少 (P <0 0 1)。结论 肝结散对以PCⅢ、HA、LN为代表的肝细胞外基质 (ECM)的沉积与分解代谢可能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三七总皂甙对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进一步观察三七总皂甙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用牛血清白蛋白等复合因素致大鼠肝纤维化,同时给予三七总皂甙60mg/kg和30mg/kg皮下注射治疗,共6周。分离血清,检测肝功能;分离肝组织,作病理学纤维化程度分级和免疫组化观察Ⅰ、Ⅲ型胶原及TGF—B,的合成表达。结果 三七总皂甙能降低血清转氨酶,增加肝脏白蛋白的合成,减轻肝纤维化程度,抑制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Ⅰ、Ⅲ型胶原及TGF—β1的合成表达。结论三七总皂甙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黄(庶虫)虫丸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黄(庶虫)虫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大黄(庶虫)虫丸配合保肝、抗病毒等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28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透明酸(HA),Ⅳ型胶原纤维(C Ⅳ)、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 Ⅲ p)的变化,观察3个月,并同时检测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和B超情况.结果: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CIV、LN、p Ⅲ p)水平下降,其中尤以HA和p Ⅲ p下降明显,肝功能各项指标有不同程度好转,或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肝功能各项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多数患者的B超指标有改善.结论:大黄(庶虫)虫丸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大黄虫丸配合保肝、抗病毒等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28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透明酸(HA),Ⅳ型胶原纤维(CⅣ)、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p)的变化,观察3个月,并同时检测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和B超情况。结果: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CIV、LN、pⅢp)水平下降,其中尤以HA和pⅢp下降明显,肝功能各项指标有不同程度好转,或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肝功能各项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多数患者的B超指标有改善。结论:大黄虫丸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复方肝康颗粒对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大鼠肝组织Ⅲ型前胶原(Precollagen TypeⅢ)层粘连蛋白(Laminin)表达以及血清PCⅢ、LN含量的影响,探讨肝康颗粒抗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和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植物油溶液和自由饮用酒精的方法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检测大鼠血清Ⅲ型前胶原、层粘连蛋白的含量;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的变性程度及肝纤维化程度;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组织PCⅢ、LN的表达。结果:肝康颗粒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的血清PCⅢ、LN含量,减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PCⅢ的检测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理模型组肝组织中Ⅲ型胶原明显增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病理模型组比较,肝康颗粒大剂量、肝康颗粒中剂量、大黄蛰虫丸三个治疗组肝组织中Ⅲ型胶原含量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LN的检测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大鼠肝组织LN含量很低;病理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层粘连蛋白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多,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康颗粒大剂量、中剂量、大黄蛰虫丸三个治疗组与病理模型组比较,肝组织中LN含量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康颗粒可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及血清中PCⅢ、LN的含量,有效减轻大鼠肝组织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楼皂苷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以及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重楼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复方鳖甲软肝片组、秋水仙碱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CCl4致肝纤维化造模。第7周后,正常组灌胃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灌胃相应药物,1次/d。末次给药后,禁食8 h,处死动物取血,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ALT、AST、肝纤四项指标(CⅣ、PCⅢ、LN、HA)含量以及肝组织HYP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重楼皂苷各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和肝纤四项指标含量、肝组织HYP含量降低(P0.05,P0.01)。ALT、AST含量与CⅣ、PCⅢ、LN、HA含量具有相关性(P0.05,P0.01)。结论:重楼皂苷具有一定的保肝降酶作用,能减轻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1+1〈2     
两个水性不佳的年轻人在河边练习游泳,突然,他们同时听到河中心有孩子落水呼救。其中一个毫不犹豫地朝河心游去,另一个大喊“我帮你”!紧随其后奋臂追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纤溶成分中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与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在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动脉硬化病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与图像分析方法检测19例慢性肾衰竭MHD患者与11例对照组髂内动脉的血管壁病理改变与钙化程度,检测PAI-1,t-PA和ET-1在血管壁的表达情况;其中病例组按年龄分为40岁以上组(11人)和40岁以下组(8人),对照组均为40岁以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血液透析时间、血压、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等。结果:MH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髂内动脉血管壁中膜厚度增加,中膜厚度/内径、中膜面积/内腔面积值均增大(P<0.05),钙化程度增加(P<0.05);在MHD患者不同年龄组间比较,40岁以上组比40岁以下组动脉血管壁中膜厚度增加,中膜厚度/内径值、中膜面积/内腔面积值均增大(P<0.05));血管壁中膜厚度与年龄、血压呈正相关(P<0.01);PAI-1,t-PA,ET-1在MHD患者髂内动脉管壁中较正常对照组的表达上调(P<0.05);PAI-1和ET-1在40岁以上组较40岁以下组的表达上调(P<0.05),t-PA在两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I-1或ET-1的表达与年龄或血压呈正相关;t-PA的表达与年龄、血压无相关性(P>0.05)。PAI-1或ET-1的表达与中膜厚度或钙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或P<0.01)。血液透析时间与血管壁中膜厚度、中膜厚度/内径、中膜面积/内腔面积值、钙化程度、PAI-1、t-PA以及ET-1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1)MHD患者存在动脉硬化;40岁以上的MHD患者动脉硬化程度较40岁以下者更为严重;且随着血压的增高,动脉硬化程度加重。2)PAI-1和ET-1的异常表达在MHD患者动脉硬化进程中起重要作用, t-PA在MHD患者动脉硬化进程中作用不明显。3)PAI-1或ET-1的表达与中膜厚度或钙化程度呈正相关,提示二者可能有助于临床上对MHD患者动脉硬化程度的判断。4)血液透析治疗时间可能不是加速动脉硬化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印度人群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SOD2)基因TaqI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 在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2例健康人群中观察了SOD2基因多态性的分布。  相似文献   

14.
Wiwanitkit V  Tutuncu EE 《Saudi medical journal》2010,31(12):1380; author reply 1380
  相似文献   

15.
1     
目的 研究鼻咽癌中浸润的淋巴类细胞与癌细胞凋亡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中山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相似文献   

16.
临床输液反应诸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莲英 《华夏医学》1999,12(5):2mmol-53cm
输液反应是临床护士在治疗操作中常遇到的问题,我院内科病区在1998年共发生输液反应17例。现将引起输液反应的一些因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内科病区1998年共发生输液反应17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8例。给药途径:12例经手背、足背静脉用一次性头皮针...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