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185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94例)和对照组(91例),干预组术后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培训,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结果此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干预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心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减少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不当并发症.方法 将14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患者,按入院先后时间将前60例设为对照组,后8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由责任护士负责健康指导,强调患者家属参与,护理组长阶段性评估与补充,出院后随访等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抗凝治疗不当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抗凝知识掌握和治疗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系统科学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药物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减少抗凝不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柳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模式对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期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感、健康状态、遵医行为、抗凝治疗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出院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自我效能感得分、健康状态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自我效能感得分、健康状态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自我效能感得分、健康状态得分均高于出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减少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对瓣膜置换术后病人抗凝治疗的影响。[方法]将88例需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自我管理及自我管理效能水平及对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参照凝血酶原时间(PT)需重新调整药量的频率少于对照组;定期复查PT遵医行为的病人多于对照组;出院后抗凝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进行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可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韦靖  何静  梁芳 《全科护理》2020,18(18):2295-2297
[目的]探讨微信互动式延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3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及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微信互动式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后1个月、3个月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后1个月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出院后3个月自我管理能力中药物管理、心理和社会管理、症状管理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互动式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赋权激励健康教育模式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9月我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试验组采用赋权激励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出院前、出院后1个月抗凝药物知识掌握程度及出院后1个月抗凝治疗依从性。结果 试验组出院前及出院后1个月抗凝药物知识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出院后1个月抗凝药物依从性评分(除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按要求适量运动外)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赋权激励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药物的依从性及健康管理意识,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应用"患者自我管理本"在抗凝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9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行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患者12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记录和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患者自我管理本";两组患者出院前1 d填写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知识问卷,出院6个月复诊时,采用修订版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测量服药依从性;出院1周后至出院1年后复诊,统计期间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抗凝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口服华法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INR值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应用"患者自我管理本",有利于掌握抗凝知识,提高口服华法林依从性,控制INR值在正常范围;有助于医护人员掌握患者抗凝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信教育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知识教育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82例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围术期及出院后给予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试验组在此基础增加微信互动平台护理服务,出院后1,3个月调查两组患者抗凝相关知识及服用抗凝药物的依从性。结果:试验组患者出院后1,3个月抗凝知识掌握程度及抗凝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使抗凝治疗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自我管理教育在心脏移植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30例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采用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和简明健康状况量表对患者在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6个月进行测评。结果 :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分和生活质量得分在出院后3个月、6个月时明显提高,出院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得分接近正常人群。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有助于提高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媒体影像抗凝教育对边疆地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218例接受抗凝药物治疗的住院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采用集体授课、鼓励看书自学的方式,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教育培训。结果患者在教育培训前后的抗凝知识掌据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接受教育后,患者的抗凝知识及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患者对服用抗凝药物的认识和接受抗凝药物治疗的态度有明显改善。32例未能电话随访的患者中有2例发生血栓形成。结论边疆地区的患者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故患者对以图像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能较好接受,对文字教育的接受程度较低。教育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李梅  陈佳丽  白阳静 《华西医学》2012,(11):1688-1690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出院指导的综合方法,评价其效果。方法将2010年9月-2011年1月242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综合出院指导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方法,在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评价综合指导方案的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并发症,对照组有1例出院后未遵医嘱服药及定期复查,死于血管栓塞;有2例出现血管栓塞,2例牙龈出血,经及时治疗后好转。结论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出院时,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及定期随访指导的综合出院指导方案,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认知水平和满意度,帮助患者提高依从性,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自我管理教育在军队肺结核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在军队肺结核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对60例军队肺结核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并对患者入院当日、出院前1 d、出院后1个月采用疾病知识问卷及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通过自我管理教育,出院后1个月患者对疾病康复知识已掌握,心理健康水平除躯体化、偏执和精神性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路径化健康教育对机械性心脏瓣膜置换(MHVR)术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6例MHVR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路径组和常规组,分别给予路径化健康教育和常规健康教育,并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价两组病人在手术后入病房时(干预前)、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的自我护理能力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路径化组病人出院时和3个月后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自理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3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径化健康教育对MHVR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效果优于常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明确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40例接受永久性结肠造口术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并于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及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ESCA)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施自我管理教育提高了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知、信、行水平,有效改善了结肠造口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和自我护理能力。患者各时段ESCA总分、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存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我管理教育的干预护理模式能提高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阶段性康复训练及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70例,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治疗、监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康复指导,实验组采用术后阶段性康复训练法。分别在患者脱离呼吸机后2h及出院时,采用生活质量测评表( WHOQOL-BREF)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测评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在生理领域及心理领域。结论阶段性康复训练及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中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心功能恢复,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抗凝治疗是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的巩固治疗,必须适量、终生抗凝,因此抗凝治疗的健康教育较为重要。笔报道对216例病人及家属实施术前、术后、出院前的宣教,内容包括抗凝时机、方法,抗凝药物副作用、饮食等,结果无1例病人因服药不当引起栓塞和出血,提高了抗凝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机械心脏瓣膜术后患者行为的自我管理。方法将168例机械心脏瓣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86例和对照组82例。干预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有针对性的自我管理教育,而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则行常规健康教育,分别于治疗护理1年后采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定,评估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并应用中文版SF-36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QOL)。结果治疗护理1年后,干预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及SF-36量表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我管理教育可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模式,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康复,达到提高机械心脏瓣膜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基于知信行评价的再循环教育在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抗凝治疗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90例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试验两组各计45例,对照组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用药常规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基于知信行评价的再循环教育,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例干预后抗凝知识掌握度评分与抗凝用药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抗凝用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基于知信行评价的再循环教育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病人实施干预,可显著提高其抗凝知识掌握度与抗凝用药依从性,提高抗凝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死亡案例的法医病理学特点,探讨有关瓣膜置换术后死亡案例的法医病理学鉴定思路及原则.方法 从手术方式、术前心脏状况及术中所见、法医病理检验所见、死亡时间、死亡原因等方面,对2008年1月-2010年2月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死亡案例进行综合研究分析.结果 4例均患有风湿性心脏病,且术前心功能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