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中成药肤尔舒止痒酊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回收率为98.3%,变异系数为1.4%,本法简便、快速,适用于测定苦参及含苦参制剂中的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痢必灵胶囊中苦参的鉴别与苦参碱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痢必灵胶囊中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制订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苦参,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苦参碱的含量。结果:苦参碱的线性范围为3.66~15.25μg,r=0.9960,平均回收率为98.80%。结论:采用薄层色谱法可以鉴别痢必灵胶囊中的苦参,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苦参碱的含量及制定成品含量限度,可作为该品的初步质控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3.
薄层扫描法测定苦参中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定苦参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方法:薄层扫描法。结果:苦参碱的含量为2.118mg/g.S=0057.RSD=2.69%;氧化苦参碱的含量为3.894mg/g,S=0.044,RBD=1.13%、结论:苦参碱的含量比氧化苦参碱的含量低:薄层扫描法结果准确性好、重现性好,所选显色剂使斑点稳定持久。  相似文献   

4.
薄层扫描法测定苦参中苦参碱的含量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苦参中苦参碱及总生物碱的含量;比较薄层扫描及酸碱滴定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方法:薄层扫描法及酸碱滴定法。结果:苦参碱含量为0.0776%~0.2011%;总生物碱含量为2.47%~2.96%。结论:异地苦参中苦参碱含量相差较大;而总生物碱含量差异不大;薄层扫描法结果准确性好、重现性好,所选显色剂使斑点稳定持久。  相似文献   

5.
芪参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桂霞  倪艳  苏强  刘振权  李先荣 《中草药》2001,32(12):1083-1085
目的;研究芪参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黄芪,人参,水蛭,赤芍和川芎进行定性鉴别;同时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黄芪甲苷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0.14%,RSD为1.9%。结论:该方法灵敏,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抗妇炎片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LC法鉴别制剂中苦参、黄柏、连翘、当归,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苦参碱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苦参、黄柏、连翘、当归;苦参碱在0.2~1.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35%,RSD为1.60%。结论:所建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抗妇炎片的质量标准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升抗敏颗粒制剂的质量标准。方法:利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抗敏颗粒中苦参、地肤子、甘草、赤芍4种组分进行定性鉴别,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制剂中苦参碱的含量。色谱条件:Agilent NH2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条件: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80:10:10),利用220 nm波长进行检测,流速1.0 mL/min,柱温25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建立的苦参、地肤子、甘草、赤芍的TLC鉴别中,成分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且阴性对照样品无干扰。苦参碱质量浓度在11.31~180.96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88%,RSD为2.31%(n=9)。结论:该方法准确易行,精密度、稳定、重复性均较好,可用作抗敏颗粒制剂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复方苦参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该制剂中当归、苦参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该制剂中阿魏酸的含量,并用TLC法测定该制剂中苦参碱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阿魏酸在1.95~9.76ug.mg^-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80,平均回收率为96.8%,RSD=0.3%。苦参碱斑点在2.16~7.56ug.之间与其吸收度积分值呈线性关系,r=0.  相似文献   

9.
黄绳武  吴智慧  胡锡波  李君 《中成药》2007,29(2):217-221
目的:制定安心康滴丸(苦参、黄芪等)质量标准。方法:用TLC法进行定性鉴别,以RP-HPLC测定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采用C18柱,流动相为乙腈-甲醇-磷酸混合液(3:7:90),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TLC可以很好地鉴别滴丸中的主要成分,苦参碱的线性范围在0.05—0.50μg,平均回收率为97.3%,氧化苦参碱的线性范围为0.1,1.0μg,平均回收率为97.6%。结论: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安心康滴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益气宁心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益气宁心颗粒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制荆所含甘草、黄芪、麦冬、当归、紫草进行鉴别,以HPLC法对组方药物赤芍所含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甘草等5味组方药物被鉴识,在HPLC法中,芍药苷在0.655μg~5.24μg间,呈线性关系,γ=0.9992,加样回收率为98.71%,RSD=2.12%.两批样品含芍药苷分别为0.132%、0.111%,平均含量0.1215%;结论:用薄层色谱法对益气宁心颗粒中甘草、黄芪、麦冬、当归、紫苹的鉴别及HPLC法对芍药苷的含量测定,可作为该制剂的质控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男康片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男康片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的主要药味。结果:方中鹿衔草、紫花地丁、黄柏、黄芪、赤芍、白花蛇舌草等6味药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结论:薄层色谱鉴别可作为男康片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2.
川百止痒洗剂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增荣  张小茜 《中成药》2004,26(11):878-881
目的:制定川百止痒洗剂(苦参、西河柳、蛇床子等)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苦参、蛇床子、艾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蛇床子素的含量.结果:薄层斑点清晰,含量测定重现性好,平均回收率为97.62%,RSD=1.04%.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供本品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苦参不同炮制品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海燕  陈勇  张辉 《中成药》2001,23(3):185-187
目的:探讨炮制对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苦参不同炮制品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苦参不同炮制品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与生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炮制温度、辅料、酒和米醋使苦参炮制前后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三白草洗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三白草、苦参和黄柏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苦参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法可鉴别出三白草、苦参和黄柏,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且阴性对照无干扰;苦参碱在0.109~1.09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2%,RSD=0.8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三白草洗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欣  李斌  李福伦  周敏  顾荻青  李建伟  王洁  李峰  徐蓉 《中医杂志》2012,53(10):843-847
目的 运用经典统计学方法和联系数学集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与方药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纳入患者1238例,包括清热凉血中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相关文献15篇986例、课题组前期临床数据资料160例以及前瞻性临床研究92例,运用单因素相关系数法分析相关性并剔除无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变量分别进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和联系数学集对分析.结果 单因素相关系数分析显示,苦参、金银花、重楼、蛇莓、土茯苓、赤芍、白鲜皮、荆芥、牡丹皮、生地黄、水牛角(片)、白芍、蜈蚣、全蝎、凌霄花等中药是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临床疗效的正相关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甘草、磁石、牡蛎、赭石、赤芍、菝葜、知母、生地黄、山豆根、全蝎、蜈蚣、重楼为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联系数学集对分析显示,荆芥、白芍、白鲜皮、蜈蚣、全蝎、苦参、金银花、土茯苓、蛇莓、牡丹皮、生地黄、蚤休、赤芍、地肤子用于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均为强同势.结论 荆芥、赤芍、生地黄、重楼、苦参、白鲜皮、金银花、土茯苓、蛇莓、牡丹皮、知母、山豆根、水牛角片、菝葜、地肤子、磁石、全蝎、蜈蚣、牡蛎、赭石、白芍、甘草等22种中药是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的相关因素,临床应用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芪蛭皱肺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TLC方法对制剂中黄芪、水蛭、赤芍、丹参、枳实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对制剂主药黄芪中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采用Hypersil ODS-C18(4.6 mm×250 mm, 5 μm),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1.0 mL ·min-1,柱温40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75 ℃,载气流速2.1 L ·min-1。结果: 黄芪、水蛭、赤芍、丹参、枳实的定性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黄芪甲苷加样回收率(n=6)97.97%,RSD 2.21%;黄芪甲苷进样量在0.28~1.68 μg与峰面积自然对数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 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复方石韦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复方石韦胶囊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苦参、黄芪,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碱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中检出苦参、黄芪,苦参碱在0.141~1.41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13%~99.18%,RSD为0.788%~0.946%。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清肝化瘀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黄芩、苦参、半枝莲、莪术等组成药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君药黄芩、苦参的主要成分黄芩苷及苦参碱的含量。结果:确立了颗粒中黄芩、苦参、莪术、半枝莲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在选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下,建立了本颗粒中黄芩苷、苦参碱的测定方法,其方法学均符合药典要求。结论:本实验建立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本颗粒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补阳还五丹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鉴别补阳还五丹中的大黄、川芎、黄芪、赤芍。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结果:建立了四味中药简便、灵敏、可靠的TLC鉴别法。结论:方法可用于补阳还五丹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妇康宁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显微鉴定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 利用显微鉴别可鉴别出妇康宁片中白芍、三七、香附、艾叶、当归 ;利用薄层色谱鉴别可检测出其中党参、益母草、麦冬。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便、重现性好 ,可作为妇康宁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