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免疫效果评价和免疫策略研究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1993~1994年对中国试生产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沙鼠肾细胞Ⅰ型灭活疫苗(上海生研所和天元公司),乳鼠脑纯化Ⅰ型灭活疫苗(兰州生研所)和地鼠肾细胞Ⅱ型灭活疫苗(长春生研所),在疫区现场进行了人群接种、安全性观察和血清学、流行病学近期效果考核。结果:3种疫苗安全性皆较好,上海沙鼠苗、天元沙鼠苗、鼠脑苗和地鼠苗中强反应率分别为0.56%、0.03%、3.26%、1.57%。3种疫苗3针全程免疫后14天,中和抗体阳转率地鼠苗为78.78%,上海沙鼠苗为58.64%,天元沙鼠苗为70.00%,鼠脑苗为51.09%;荧光抗体阳转率地鼠苗为82.64%,上海沙鼠苗为93.69%,天元沙鼠苗为83.33%,鼠脑苗为84.27%。3种疫苗近期流行病学防病效果均较好,保护率地鼠苗为97.63%,上海沙鼠苗为94.07%,天元沙鼠苗为100.00%,鼠脑苗为96.00%。  相似文献   

2.
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近期流行病学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中国1993~1994年试生产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沙鼠肾细胞Ⅰ型灭活疫苗(上海生研所和天元公司)、乳鼠脑纯化Ⅰ型灭活疫苗(兰州生研所)和地鼠肾细胞Ⅱ型灭活疫苗(长春生研所)在疫区现场进行了人群接种,并对其安全性、血清学和流行病学近期效果进行了考核.结果表明,三种疫苗安全性皆较好.上海沙鼠苗、天元沙鼠苗、鼠脑苗和地鼠苗中强反应率分别为0.56%、0.03%、3.26%、1.57%.三种疫苗三针全程免疫后14天,其中和抗体和荧光抗体阳转率分别为地鼠苗81.66%、72.94%;上海沙鼠苗58.64%、93.69%;天元沙鼠苗70.00%、83.33%;鼠脑苗51.08%、84.26%.三种疫苗近期流行病学防病效果均较好,其保护率:地鼠苗为97.63%、上海沙鼠苗94.07%、天元沙鼠苗100.00%、鼠脑苗96.00%.  相似文献   

3.
选择HFRS姬鼠型疫区盘锦大洼县、家鼠型疫区葫芦岛市,每个疫区选一试区与对照区,于每一试区分别接种HFRS长爪沙鼠肾细胞(Ⅰ型)和地鼠肾细胞(Ⅱ型)灭活疫苗各5000人份。经过一个流行周年观察,显示两种疫苗安全,近期效果明显。沙鼠苗的中强反应率为2.13%(51/356),荧光抗体阳转率免前为6.2%(隐性感染),3针基础免疫后为100%,一年后为54.76%,加强针后为100%;抗体GMT滴度分别为:31.7、798、16、557;中和抗体4次阳转率分别为0,70.37%、0、73.33%,抗体GMT滴度分别为0、10.7、0、14.6。地鼠苗的中强反应率为3.97%(51/1284),荧光抗体4次阳转率分别为9.88%(隐性感染)、100%、36.36%、100%;抗体GMT滴度分别为33.6、232、25、387;中和抗体4次阳转率分别为0、50%、17.65%、100%,抗体GMT滴度分别为0、9.3、20、15。但疫苗免疫针次、抗体持续时间、疫苗的远期流行病学效果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沙鼠苗和地鼠苗进行免疫学效果观察。采用IFAT和MCPENT法检测荧光抗体和中和抗体。通过6次采血(即免前、基免后两周,加强免疫前,加强免疫后两周,基免后第三年,基免后第四年)检测抗体,大洼地区沙鼠苗IFA抗体阳转率分别为62%(隐性感染)、100%、549%、100%、774%、720%;中和抗体阳转率分别为0、704%、0、730%、323%、320%。葫芦岛地区地鼠苗IF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9%(隐性感染)、100%、364%、100%、771%、800%;中和抗体阳转率分别为0、50%、18%、100%、514%、44%。结果表明,两型疫苗具有良好的保护性和抗体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5.
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效果免疫(感染)增强和免疫策略研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目的:观察我国1993~1994年试生产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沙鼠肾细胞Ⅰ型灭活疫苗(上海生研所和杭州天元公司生产)、乳鼠脑纯化Ⅰ型灭活疫苗(兰州生研所生产)、地鼠肾细胞Ⅱ型灭活疫苗(长春生研所生产)的安全性,考核血清学、近期和中期流行病学效果。方法:采用IFAT法检测特异性IgG抗体,用MCPENT法检测中和抗体滴度。结果:3种疫苗安全性皆较好,上海沙鼠苗、天元沙鼠苗、鼠脑苗和地鼠苗中强反应率分别为0.56%、0.03%、3.26%、1.57%。3种疫苗3针全程免疫后14天、加强前、加强后14天和1年,中和抗体阳转率平均为:地鼠苗78.36%、12.33%、80.56%和54.46%,上海沙鼠苗57.81%、10.79%、70.71%和35.58%,天元沙鼠苗70.00%、50.00%、91.18%和未到期,鼠脑苗51.09%、10.48%、61.90%和45.00%;荧光抗体阳转率地鼠苗为65.73%、33.90%、85.00%和49.44%,上海沙鼠苗93.69%、17.76%、89.04%和51.61%,天元沙鼠苗83.33%、12.90%、64.52%和未到期,鼠脑苗84.27%、12.50%、81.25%和0%。3种疫苗近期(基础免疫后1年)和中期(基础免疫后2年)流行病学防病效果均较好,其平均保护率:地鼠苗分别为97.81%、88.73%,上海沙鼠苗94.08%、92.17%,天元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HFRS Ⅰ、Ⅱ型灭活疫苗人体接种后的抗体持续性。方法:采用IFAT、MCPENT法检测荧光抗体及中和抗体。结果:大洼县用上海产沙鼠苗(I型)加强免疫后1年,中和抗体阳性率为32.3%,荧光抗体阳性率为77.4%;葫芦岛市用地鼠苗(Ⅱ型)加强免疫后1年,中和抗体及荧光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1.4%、77.1%。结论:两型疫苗免疫后抗体均有较好的保护性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随机对照设计,在以肾综合征出血热野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考核肾综合征出血热沙鼠肾细胞灭活疫苗(Ⅰ型)的现场效果。全程接种7866人,接种反应轻微。接种后两周血清中和抗体阳转率为48.0%,滴度为5.95;血清ELISA抗体阳转率为81.3%,1年后降为24.0%,加强接种后两周回升为87.0%。接种后1年,全程接种组无一病例发生,而全程对照组有9例病例,疫苗保护率为100%(60.5%~100%)。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核HFRS地鼠肾细胞Ⅱ型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免疫法及其流行病学效果。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微量细胞变性中和试验(MCPENT),检测接种者血中荧光抗体及中和抗体水平;调查接种组与对照组发病情况。结果:以怀宁、广德两县18个村为疫苗观察现场,接种组7499人,对照组7261人,中强反应率为224%(5/223)。3针全程免疫后中和抗体阳转率为63.33%(19/30),荧光抗体阳转率为38.58%(27/70);接种后1年内接种组无发病,对照组发病3例。结论:该疫苗的安全性较好;有一定水平的免疫应答,但防病效果应进一步观察确证。  相似文献   

9.
采用IFAT法检测特异IgG荧光抗体,用MCPENT法检测中和抗体滴度,追踪流行病学防病效果。结果表明,该疫苗的安全性较好,总反应率为319%,中强反应182%,反应以局部一过性疼痛多见,无异常反应。疫苗3针全程免疫后2周、加强前、加强后2周、1年和2年,3年中和抗体阳转率分别为3140%、933%、8750%、5385%、3810%和3500%。荧光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491%、2250%、8500%、1579%、1020%和905%。疫苗的流行病学防病效果好,3针全程免疫后(19954)至今(1999.3)接种者无人发病,对照组发病8例,保护率为10000%,观察到试区疫情较四周非试区低,疫苗复盖率达50%以上,似可有效控制疫情。发现有1例接种者在经过一个流行高峰期后荧光抗体较前呈4周以上增高,但无临床表现。未发现接种人群中有免疫(感染)增强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接种反应程度观察疫苗的安全性;以血清抗体连续检测观察疫苗的血清学效果;以现场保护率观察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以对比法观察疫苗免疫(感染)增强。结果表明疫苗接种反应率089%,其中中强反应率003%;疫苗基础免疫完成后2周、加强前、加强后2周、加强后1年、加强后2年,血清中和抗体阳转率分别为7000%、5000%、9118%、5897%和3889%,荧光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333%、1290%、6452%、4103%和1389%;1995年10月至1998年9月,试区接种人群疫苗保护率9499%;目前尚未发现接种人群有免疫(感染)增强问题。表明杭州天元生物药业公司生产的HFRS沙鼠肾细胞Ⅰ型灭活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近期(3年)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沙鼠苗和地鼠苗的人群抗体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FAT和MCPENT法检测荧光抗体和中和抗体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沙鼠苗和地鼠苗进行免疫学效果观察。经过六次采血(即免前,基免后两周,加强免疫前,加强免疫后两周,基免后第三年,基免后第四年)检测抗体,大洼地区沙鼠苗IFA抗体阳转率分别为6.2%(隐性感染)、100%、54.9%、100%、77.4%、72.0%;中和抗体阳转变分别为0、70.4%、0、73.0%、32.3%、32.0%。葫芦岛地区地鼠苗IF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9%(隐性感染)、100%、36.4%、100%、77.1%、80.0%;中和抗体阳转率分别为0、50%、18%、100%、51.4%、44%。表明两型疫苗均具有良好的保护性和抗体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2.
对1988年经过HNT型疫苗初免3针,并于1989年加强1针的7名志愿者,于1997年加强1针双价疫苗后14天采血,测定对HNT型和SEO型HFRS病毒的中和抗体。结果经加强双价疫苗的7名志愿者血清中,均检出HNT型和SEO型病毒的中和抗体,其中对HNT病毒的中和抗体较高,对SEO型病毒的中和抗体也能达到规定的要求,表明双价HFRS灭活疫苗可用于过去接种HNT型疫苗人群的加强,加强接种一针可达到预防两型病毒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出血热疫苗接种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桦南县3个乡(镇)10个自然村16~60岁常住人口进行出血热疫苗接种现状及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点人群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288人,男女性别比1.13:1;平均年龄(45.25±9.13)岁;职业以农民为主;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现住地、平时关注自身健康程度对知晓疫苗接种有统计学意义(χ^2=7.345,P=0.025;χ^2=8.155,P=0.004;χ^2=10.526,P=0.015)。性别、文化程度、是否知晓HFRS疫苗免费接种和近3年是否接种过其他疫苗对HFRS疫苗接种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出血热疫苗接种率较低,职业、性别、文化程度、对HFRS及疫苗免费接种的知晓和接种过其他疫苗是成人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免疫效果和免疫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现场验证HFRS-I型鼠脑纯化疫苗的安全性、血清免疫学与防病效果。方法 按随机整群分接种组,全程接种9012人和对照组16203人。采用0、7、28d及免后1年加强一针的免疫程序;分别采集免前、全程接种后2周,加强前、加强后两周、加强后1、2、3、4、5年的部分接种全血和微量耳血,分别测定中和抗体和IFA抗体。结果经1995年8月-2000年12月的5年间现场验证表明:HFRS-1型鼠脑灭活纯化疫苗除了因疫苗中残留蔗糖导致较重,较普遍的局部反应外,未发现其他严重的副反应,证明该疫苗有较好安全性,从血清免疫效果看。86例全程接种后两周的免疫血清,IFA抗体阳转率达100%,中和抗体阳转率为44.44%,1年后,IFA抗体和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下降到28.57%和14.80%。但加强后两周的血清IFA抗体和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反弹至83.33%和55.56%,其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也随之回升,但不十分明显,此外,在加强后2年IFA和中和抗体阳性率再次下降到较低水平,分别为22.5%和26.0%,到加强后4年,其中和抗体几乎全部转阴,但IFA抗体仍保持较高的阳性率。在接种组人群中除1例因接种2针,1例虽接种3针,未按规定程序接种而发病外,至今未发生其他病例,而对照组人群中已发病26例,其5例平均保护率达94.01%。结论 现场观察结果证明该疫苗具有安全性好,血清免疫学效果维持时间较长,现场防病效果可靠,对疫苗接种人群至少可保护5年以上,该疫苗值得在广大疫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沙鼠肾灭活疫苗的免疫持久性。方法:采用空斑减少中和试验检测静脉血中和抗体。结果:初免3针后中和抗体阳转率达90%左右,但持续时间不长,一年后降至30%加强1针免疫后则持续时间较长,6年后仍为50%左右。结论:此疫苗近期免疫效果较好,加强免疫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观察两种HFRS灭活疫苗在陕西省高发病区接种后第2年的免疫效果。方法:于加强免疫前及免疫后14天、1年采集接种者静脉血,应用微量细胞病变法和荧光法检测中和抗体、IgG抗体,并观察流行病学防病效果。结果:鼠脑纯化灭活疫苗(Ⅰ型)加强免疫1年后,中和抗体阳性率为45%,GMT5.41,接种组无发病者,而对照组发病率为79.10/10万,保护率100%;沙鼠肾灭活疫苗(Ⅰ型)中和抗体阳性率40%,GMT50,接种组发病率6.02/10万,对照组发病率108.41/10万,保护率94.45%。两种疫苗均末发现免疫增强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适合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区重点人群HFRS疫苗接种的管理模式。方法:1998—2001年在临沂市河东区进行了以“政府领导、部门配合、扩大宣传、普及HFRS防治知识、调动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强化接种技术队伍建设,规范免疫程序和工作程序,建立检查、考核、评比制度”为主要内容的HFRS疫苗接种的管理模式。结果:实施后的第1年即1998年,重点人群HFRS疫苗接种率由实施前的3.49%提高到14.70%,1999、2000和2001年又分别提高到15.15%、15.21%和15.28%,4年累计接种率已达60.34%,重点人群HFRS疫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4.34%,且具有较好的防病效果。结论:本管理模式易于操作,收效显著,是适合我国HFRS疫区重点人群HFRS疫苗接种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人群接种反应与免疫学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观察HFRS沙鼠肾细胞灭活疫苗对非疫区人群的接种反应与免疫学效果。方法:进行荧光抗体及中和抗体检测。结果:疫苗接种1~3针后,轻度体温反应率分别为2.50%、0.63%、1.25%;轻度红肿反应率分别为0.00%、1.88%、1.25%;648名接种者均无严重反应和异常反应。全程接种后2周,荧光抗体阳转率为100%(83/83);中和抗体总阳转率亦为100%(53/53),其中Ⅰ型为86.8%(46/53),Ⅱ型为962%(51/53)。结论:(1)该疫苗副反应轻,副反应率低,安全性好;(2)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