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9篇
预防医学   66篇
药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将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后备毒株适应于Vero细胞 ,观察病变情况 ,并对其抗原性和繁殖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将新分离的汉坦病毒ZJ2、ZJ4、ZJ7株和汉城病毒ZJ5株在Vero细胞上进行连续传代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反向被动血凝试验 (RPHA) ,研究传代后毒株的病毒滴度、抗原量以及细胞的病变情况 ,同时将传代后的病毒接种敏感动物 ,观察动物的发病情况和毒株的繁殖特性。〔结果〕经过 5次连续传代 ,四株病毒在Vero细胞上均显示出良好的适应性 ,从第二代开始病毒滴度稳定在 6.0 0LgTCID5 0 ml以上 ,第五代时最高达 7.5 0LgTCID5 0 ml ,第三代毒株抗原量均已达到 1:12 8,ZJ7株抗原量最高时达 1:768,四株毒株感染Vero细胞 ,连续观察 12d不见细胞产生病变 ,第五代细胞病毒液接种敏感动物 ,9d后动物发病甚至死亡。〔结论〕四株病毒已适应于Vero细胞 ,且具有病毒滴度高、毒力强和抗原性良好的特性 ,是Vero细胞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良好的后备筛选毒株。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在昆虫细胞中表达汉坦病毒(HV)S基因,表达产物作为诊断抗原,用于检测血清中抗HV特异性抗体IgG。方法 PCR扩增HV-Z10株N蛋白(NP)编码基因,基因工程方法构建NP编码基因昆虫表达系统 rBAC-Z10S-TN。间接荧光法了解重组NP(rNP)表达及与特异性免疫反应情况,SDS-PAGE观察重组蛋白表达情况。建立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清样品,并与常规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比较。结果 rBAC-Z10S-TN高效表达rNP,SDS-PAGE显示rNP的蛋白表达带,此抗原仅与HFRS患者血清起反应。经双盲试验,两法检测血清143份,HFRS阳性符合率为97.67%。结论 成功构建了HV-Z10株NP编码基因高效真核表达系统。所建立的免疫印迹法可作为HFRS简便、安全、敏感、特异的血清学诊断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后备毒株的分离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区阳性鼠肺中分离汉坦病毒(HV),并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型别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为HFRS疫苗后备毒种库的建立打下基础。方法疫区阳性鼠肺研磨液接种长爪沙鼠分离病毒,并将分离到的HV经乳沙鼠脑内连续传代,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查毒株的型别,研究传代后毒株的繁殖特性、病毒滴度和抗原滴度。结果从疫区32份阳性鼠肺中分离到9株HV,经单克隆直接荧光血清检查6株为汉滩病毒株,3株为汉城病毒株,经乳沙鼠脑内连续传代,其中4株毒株的病毒滴度和抗原滴度较高,汉滩和汉城毒株的病毒和抗原滴度最高分别达106.50、106.00和1∶5120、1∶5120。结论4株毒株的病毒滴度和抗原滴度均较高,可作为HFRS疫苗后备毒种的筛选毒株。  相似文献   
4.
人用H5N1禽流感疫苗毒种检定及毒种库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制人用H5N1禽流感疫苗,按照《中国药典》三部“生物制品生产和检定用菌毒种管理规程”中的要求,建立用于生产禽流感疫苗的毒种库。方法从国外引进2株H5N1禽流感疫苗的毒种(R1194和R1203),进行全面检定,建立三级种子库,即原代、主代和工作代,用于疫苗生产。结果引进的R1194和R12032个毒株能在胚蛋中大量增殖并稳定传代;与普通流感A1,A3,B作交叉血凝抑制试验和交叉单向免疫扩散试验表明,符合H5N1禽流感病毒的特征;经对血凝素序列测定,证实了引进的2毒株为H5N1禽流感病毒;测得的序列与原始株序列比较可知,2毒株均已去除有毒基因,属弱毒株;确定2毒株的P2为原代,P4为主代,P5为工作代。结论引进的R1194和R1203毒种为H5N1禽流感减毒株,可用于禽流感疫苗的生产。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1997至200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通过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分析,掌握全省HFRS的流行规律,控制其暴发流行,进一步降低该病的发病率,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FAT)法,检测鼠肺HV抗原,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FAT)法检测HFRS病人,健康人血清及鼠血中HV抗体,结果:1997-2000年全省共发病9041例,年均发病率为5.08/10万,死亡48人,病死率为0.53%,病例仍主要分布在沿钱塘江两岸的浙东和浙西丘陵区,浙南山区次之,浙北平原区和海岛区病例较少,全省11个地市均有发病,以浙东和浙西丘陵区的绍兴,宁波,台洲,衢州,杭州和金华6市发病最多。宿主动物野外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80.79%,室内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80.91%,结论:需要进一步加大监测力度,同时接种HFRS疫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浙江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病学特征及脑膜炎奈瑟菌菌群分布及变迁趋势,为流脑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2006 — 2017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资料、流脑监测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和2010 — 2016年浙江省流脑监测获取的健康人群带菌率资料,采用Excel 2010软件处理数据,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AS 9.2软件进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 结果 2006 — 2017年浙江省累计报告流脑病例212例,死亡28例,病死率为13.21%,年均发病率为0.034 8/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04 6/1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着年份的增长而下降( Z=–13.420、–6.090,均P<0.001)。流脑冬春季高发,占全年病例总数的91.98%。发病数累计前3位的年龄组分别为0 ~ 4岁(32.08%)、10 ~ 14岁(16.04%)和15 ~ 19岁组(13.21%)。≥15岁年龄组的流脑病例所占比例从2006 — 2011年间的42.13%上升至2012 — 2017年间的50%。2006 — 2017年浙江省共分离到病例菌株71株,包括A群、B群、C群、X群和W135群,分别有31、12、22、1和5株。2010年以来未再检出A群流脑菌,C群流脑病例构成比在20%左右上下浮动,而B群和W135群呈逐年上升趋势。A群、B群、C群和W135群均对青霉素、头孢类药物、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敏感。 结论 浙江省流脑疫情维持在较低水平,优势流行菌群由以A群、B群、C群为主向B群、C群和W135群转变,流脑防控呈现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目的阐明浙江省猪链球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分型,分析其与国内外其他猪链球菌Ⅱ型(SS2)菌株 cps2J、ef、mrp毒力基因的差异。方法参照GenBank上已发表的cps2J、ef、mrp毒力基因序列,设计引物 ,对6株浙江省猪链球菌分离株进行cps2J、ef、mrp全基因克隆及序列测定,并与国内外其他分离株的基 因序列进行比较。结果cps2J、ef、mrp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分别为999bp、2532bp、3771bp,各 自编码333、843、1256个氨基酸。经对cps2J、ef、mrp毒力基因的序列比较与系统进化分析,6株浙江分 离株均分布在SS2发生群中,与国内外其他SS2菌株cps2J、ef、mrp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均较高,分别为 98.39%~100.0%、99.6%~100.0%和99.4%~100.0%,分离的年代和地区对基因的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支影 响不大。结论6株浙江省猪链球菌分离株为2型菌株,cps2J、ef、mrp基因序列非常保守,与GenBank上国 内及欧洲SS2菌株中相应序列有很高的同源性,可能有着相同的起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克隆并表达汉坦病毒(HV)Z10株(HV—Z10)N蛋白(NP)编码基因,建立基于辣根过氧化酶(HRP)标记重组NP(rNP)的rNP—IgM直接捕捉ELISA,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清并评价其检测效果。方法PCR扩增HV—Z10株NP编码基因,基因工程方法构建NP编码基因原核表达系统pET28a—Z10N—E.coli BL21DE3。SDS-PAGE了解rNP表达情况,离子交换法和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rNP。Western blot检测rNP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性。建立HRP标记rNP—IgM直接捕捉ELISA检测HFRS患者血清样品,并与常规HV—IgM间接捕捉ELISA进行比较。结果pET28a—Z10N—E.coli BL21DE3高效表达rNP。提纯rNPSDS-PAGE显示单一蛋白条带,HV-IgG能有效识别rNP并与之结合。94.73%(90/95)HFRS患者血清样品rNP—IgM直接捕捉ELISA检测结果阳性,HV—IgM间接捕捉ELISA阳性率为92.63%(88/95)。两种IgM捕捉ELISAs检测的HFRS患者血清样品A450值分布及对多份不同稀释度血清检测的A450,均值变化均相似。结论成功构建了HV—Z10株NP编码基因高效原核表达系统。所建立的rNP—IgM直接捕捉ELISA可作为HFRS简便、安全、敏感、特异的血清学诊断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HFRS病毒和疫苗的研究工作中,常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IFA)技术和直接荧光抗体(FA)技术。利用高效价兔抗HFRS病毒免疫血清制备的荧光血清在检测HFRS病毒抗原:亡作中,具有特异、快速的优点忙,而荧光血清的质量与免疫血清的效价有直接关系,不同生物学特性的HFRS毒株免疫敏感动物家兔后,其免疫血清的效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能产生高效价免疫血清的毒株筛选是制备高质量荧光血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获得II型登革热病毒NS1基因并在昆虫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研发登革热血清学检测试剂盒提供抗原。方法RT-PCR扩增II型登革热病毒NS1基因并测序列,并定向克隆入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HTA,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NS1。并将pFastBac-NS1转化到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筛选到重组转座子rBacmid-NS1。在脂质体介导下将rBacmid-NS1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V-NS1。rBV-NS1感染Sf9细胞后,通过SDS-PAG和Western blot检测NS1重组蛋白。结果成功克隆II型登革病毒NS1基因,SDS-PAGE、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NS1基因在昆虫细胞得到表达,能与登革患者血清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具有免疫原性。结论II型登革病毒非结构蛋白NS1在昆虫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NS1的生物学特性和血清学检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