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直肠癌辅助放疗的基础和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根治性切除的增多、晚期病人的减少和术后死亡率的降低,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有所提高。早期直肠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效果较好,中晚期患者常因盆腔局部复发和肝、肺转移预后欠佳。直肠系膜全切除(TME)术后,局部复发率仍在10%以上。因此,直肠癌治疗仍要坚持以手术为主,综合应用放、化疗等辅助治疗的原则,以降低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直肠癌放疗主要作用是:降低局部复发率;缩小病灶便于切除进展性直肠癌;使病灶收缩或“降期”后行保留括约肌的手术;对无法手术的原发和局部复发病灶行姑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前,结直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肝脏是结直肠癌最易发生转移的靶器官之一,手术是惟一有效的治愈手段。结直肠癌肝转移(CLM)的治疗正在由"手术切除-术后化疗"向"新辅助治疗-手术切除-靶器官局部治疗-术后化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MST)模式转变。该模式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创造条件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及预防术后复发。切缘阴性的病理性根治(R0)切除联合提高肿瘤局控率的肝脏靶器官局部治疗,是控制肿瘤复发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过去22年中我院收治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48例,占同期直肠癌住院病例的7.10%。术后复发原因:①癌肿已外侵;②侧路淋巴结未切除;③下切端癌肿残留;④血行转移。诊断依靠体检、B超、胸片、CT等。局部复发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术后合并化疗、放疗。如不能切除,采用放疗加化疗。血行转移除孤立性肺、肝转移采用手术切除外,其余采用化疗加中草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结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手术是局部晚期结直肠癌的最重要的根治性手段,但其复发率仍然很高。近年来,新辅助化疗作为综合治疗的一种方法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辅助化疗是指在施行手术或放疗之前应用的全身性化疗,其目的是使原发肿瘤或转移病灶缩小,降低肿瘤分期,使不能切除的肿瘤变成可以切除,提高治愈性手术切除率,降低复发率;控制术前存在的微小癌及亚临床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可切除性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5例结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情况分别行手术治疗+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或靶向治疗.结果5例患者均行手术+术后辅助治疗.3例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可切除者,1例先行新辅助化疗,肝转移灶明显缩小后一期手术切除原发灶和肝转移灶,术后6个月MRI检查发现肝内复发;1例未行新辅助化疗,术后9个月CT检查发现肺内多发转移灶;1例因原发灶穿孔腹腔感染,先切除原发灶,术后化疗+靶向治疗,二期切除肝内转移灶,术后12个月CT检查发现肺内单发转移灶.其余2例因肝内多发性转移灶无法手术切除,仅切除原发灶,1例术后13个月死于骨转移;另1例行辅助化疗+靶向治疗,CT检查示肝内转移灶曾一度进行性缩小,但术后11个月开始肝内转移灶渐增多、增大.5例患者术后均行k-ras基因检测,除病例2的Condon 12位点为野生型、Condon 13位点为突变型外,其余患者均为野生型.结论新辅助化疗或新辅助化疗+靶向治疗的效果个体差异大,消灭体内微转移灶作用有限,首选一期手术切除原发灶和同时性肝转移灶有可能使患者获益最大.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率非常高,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但大部分患者术后易发生复发和转移,因此,术后辅助化疗作为减少复发和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主要综合治疗手段之一日益受到重视。选择适当的患者,应用足够剂量药物进行化疗和保持患者良好的耐受性,是成功辅助化疗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手术前后辅助化疗的价值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以年均 4.2 %的速度上升 [1] ,是严重威胁生命的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外科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手段 ,但根治切除术后总的 5年生存率仅为 5 0 %左右。可见单纯靠手术切除达到治愈结直肠癌的目的是难以实现的。提高结直肠癌疗效的办法除了尽早发现、诊断和根治手术切除外 ,手术前、后的综合治疗仍然是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有效方法 ,特别是对于一些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 ,综合治疗措施尚可起到提高手术切除率和保肛手术成功率以及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的作用。结直肠癌手术前后辅助化疗是综合治疗之中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远处侵犯器官.手术切除仍是目前唯一有治愈希望的治疗手段.术后患者可以获得25%~39%的5年生存率.但仅有10%~25%的患者确诊时适合手术切除.新疗法如消融术、肝动脉介入化疗、新辅助化疗、靶向治疗等,给不宜手术的患者带来了希望.本文以外科治疗为主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A.  S.  Epstein  黄伟 《肝胆外科杂志》2010,(4):319-319
背景局限性胰腺癌的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约60%的术后患者接受辅助治疗。美国的辅助疗法标准是辅助化疗(CT)+放疗(RT),而欧洲则为辅助化疗(ADJ CT)。我们协会的标准为新辅助疗法CT+RT(NeoAdj RT+CT),因为它可早期治疗微小转移灶,消除手术切除患者肿瘤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和改善手术切缘阴性率。  相似文献   

10.
全程新辅助治疗(TNT)是将术后的辅助治疗提前至术前,早期进行全身有效治疗以消除肿瘤微转移灶,同时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与新辅助治疗相比,TNT可能使病人具有更好的生存效益。目前,TNT主要有诱导化疗和巩固化疗两种模式,各具优势。对于远处转移风险高、试图避免放疗损伤和早期还纳造口的病人,可尝试选择诱导化疗模式;对于保肛意愿强烈,或拟行“观察等待”策略,以及直肠癌盆腔症状严重的病人,巩固化疗可能使病人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11.
结直肠癌局部复发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外科手术依然是可治愈结直肠癌的惟一手段。虽然外科治疗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但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仍无显著提高。手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是导致结直肠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尽管近年来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提高了直肠癌根治率,但术后复发在临床上仍很常见。就结直肠癌术后的局部复发来看,结肠癌的局部复发率为3.1%~25.6%;直肠癌局部复发率为4%~40%。  相似文献   

12.
新辅助化疗(NACT)是指针对潜在可根治切除的肿瘤患者,以消除微转移、降低肿瘤分期和手术难度、改善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等为目的,在肿瘤手术切除或放疗之前,先予以全身化疗,待手术或放疗之后继续完成全程化疗的综合方案。结肠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肿瘤根治性切除联合术后辅助化疗是临床潜在可根治切除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方式。虽然这种治疗模式较前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仍是患者最主要的致死因素。近年来NACT方案开始被引入局部进展期结肠癌和原发灶可切除的肝转移患者等潜在可根治切除结肠癌患者的治疗。然而,结肠癌患者是否适合NACT及其方案的选择还存在较大的争议。笔者就局部进展期结肠癌、可切除结肠癌肝转移等在NACT中的进展与争议,以及影像学检查对NACT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直肠癌放疗主要有4个适应证:降低局部复发率;缩小病灶便于进展性直肠癌成功切除:使病灶收缩或“降级”后行保留括约肌的手术;对无法手术的原发和局部复发病灶行姑息治疗。放疗能减少直肠癌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已无可争议,目前仍有异议的是放疗与手术的先后关系,放疗的具体计划,同时性化疗是否有益。  相似文献   

14.
直肠癌放疗主要有4个适应证:降低局部复发率;缩小病灶便于进展性直肠癌成功切除:使病灶收缩或“降级”后行保留括约肌的手术;对无法手术的原发和局部复发病灶行姑息治疗。放疗能减少直肠癌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已无可争议,目前仍有异议的是放疗与手术的先后关系,放疗的具体计划,同时性化疗是否有益。  相似文献   

15.
结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是提高CRC根治性切除率、减少局部复发和增加保肛机会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新辅助治疗包括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新辅助放疗(neoadjuvant radiotherapy,NR)和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在CRC肝转移和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治疗中。新辅助治疗尤为重要。现就CRC肝转移和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进展情况简述管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加辅助化疗加二期内镜下治疗结直肠癌合并根治术切除范围外结直肠腺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1月-2010年6月对54例进展期结直肠癌合并根治术切除范围外结直肠腺瘤(〉1.0cm)的患者(研究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加辅助化疗(FOLFOX4方案)加二期内镜下腺瘤切除的综合治疗,对同期396例单发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对照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加辅助化疗(FOLFOX4方案)。通过并发症发生率、长期随访等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1、3和5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研究组辅助化疗后对合并腺瘤进行内镜下切除治疗,4例出血经保守治疗后成功止血,未发生穿孔、狭窄等严重并发症;3例患者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为腺瘤癌变,其中2例癌变局限于腺瘤中,1例癌细胞侵犯达黏膜下层,该例患者再次行腹腔镜下切除,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联合辅助化疗及内镜为合并结直肠癌根治术切除范围外腺瘤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厂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新辅助治疗联合盆腔脏器切除术治疗复发直肠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群  刘权焰 《消化外科》2006,5(5):311-314
目的 探讨新辅助治疗联合盆腔脏器切除术对复发直肠癌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对35例复发直肠癌患者,采用新辅助治疗方案。常规分次放疗,放疗总剂量(DT)46Gy,每周5次,每次2Gy。全身化疗2个疗程,每次予以奥沙利铂130mg/m^2,第1天静脉点滴;甲酰四氢叶酸钙(CF)200mg/m^2,第1~3天静脉点滴;氟脲嘧啶(5-Fu)500mg/m^2,第1~3天静脉点滴。治疗结束后4~6周进行盆腔脏器切除手术。结果 经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6例,肿瘤平均缩小38.4%,65.7%的病例T期下降。全组无手术死亡,R0切除率为88.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3.3%。本组总的3年生存率为82.8%;5年生存率为48.5%;其中获得R。切除的患者,3年生存率为90.3%,5年生存率为54.6%。结论 新辅助治疗联合盆腔脏器切除术是治疗复发直肠癌的有效方法。通过降低肿瘤病期,提高手术切除率,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CapeOX方案新辅助化疗结合手术治疗对不可切除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 方法:对51例符合标准的不可切除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应用CapeOX方案新辅助化疗, 每2个周期评估1次疗效, 如可行治愈性切除则考虑手术, 术后继续CapeOX方案化疗, 记录化疗缓解及手术切除情况, 手术并发症、术后复发及生存状态, 原发病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情况。 结果:51例患者术前接受1~8周化疗(中位数4周), 化疗后缓解22例, 缓解率为43.1%(22/51), 15例行治愈性切除(29.4%), 化疗无效者19例(37.2%), 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化疗后缓解或稳定但未接受肝切除的17例, 中位生存期为19个月;15例治愈性手术切除者有5例出现并发症, 无手术死亡, 随访中位时间21个月, 仅6例复发, 其中4例死亡, 其他均存活。EGFR的表达与病情进展有关。 结论:CapeOX方案术前化疗可使不可切除的肝转移患者转为可手术切除, 结合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 可患者的生存期延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保留膀胱的局部切除联合髂内动脉插管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33例不能或不愿接受膀胱全切手术的T2-T4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8例术前给予新辅助介入化疗1-3个疗程后给予局部切除,15例在经尿道切除术后,给予辅助介入化疗3次。化疗方案为顺铂80mg、表柔吡星50mg以及5氟尿嘧啶1g(或羟基喜树碱40mg)。结果:术前新辅助化疗组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完全恢复1例,部分恢复16例,无效1例,平均随访31.6月,1例术后因肿瘤转移死亡,局部复发7例,远处转移2例;术后辅助化疗组,平均随访27个月,术后复发5例,远处转移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联合应用髂内动脉插管化疗结合保留膀胱的局部切除,足治疗浸润性膀胱肿瘤的可选择有效手段,术前确诊的浸润性肿瘤,应选择新辅助介入化疗。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逊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0):703-705
迄今为止,外科治疗仍然是食管癌治疗的标准方法,被认为是惟一有可能延长患者生命,其中少数患者可以得到治愈的方法。放射治疗(放疗)与化学治疗(化疗)相结合被认为是治疗食管癌的重要方法,但是临床实践证明术后化疗与单纯手术相比不能明显提高远期生存率。在2002年英国胃肠学会制定的“食管癌与胃癌治疗指引”中明确指出,除非为了临床研究,否则食管癌术后不宜行化疗。为了探索新的综合治疗方法,将化疗和放疗放在食管癌切除手术之前进行,即由辅助治疗变为新辅助治疗,以期提高食管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