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延军  李磊 《安徽医学》2008,29(4):410-410
阑尾包块临床上常见,通常主张保守治疗,但病程长,复发率高,给病人造成精神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我们于1995~2007年对66例阑尾包块进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慢性盆腔炎、特别是盆腔炎症包块形成后会使病情反复,治疗更困难。而临床上,由于对盆腔包块的性质判断不准确,常常将所有有慢性盆腔炎病史的病人出现的盆腔包块者笼统地称为“盆腔炎症包块”,以致治疗上出现误差。腹腔镜是在直视的情况下观察盆腔包块,了解包块的情况查找病因,对其性质作出准确的判断并作出相应的治疗手段。所以,腹腔镜在妇科领域的逐步推广,大大提高了妇科疑难疾病的诊治率。1 资料与方法 我院自1998年6月~2000年4月选择诊治为盆腔炎症包块的病人共73例进行腹腔镜检及镜下手术治疗。病人年龄在24~53岁之间,已婚或未婚而有性生活史,选择的条件如下。①心肺肝肾功能、造血功能正常;②非盆腔急性炎症期;③存在盆腔包块,临床诊断为“盆腔炎症包块”,但各项检查未能最终明确包块的性质;④愿意接受腹腔镜检查及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附件包块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诊治的附件包块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9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过程中未出现1例严重并发症,但手术时间与包块直径呈正相关关系( P<0.05),术中出血量与包块直径和有无腹腔镜手术史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附件包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是附件包块的首选诊治方式,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经过治疗,约五分之一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病人会遗留有非感染性坏死性包块或胰腺假性囊肿,早期手术治疗可使得很多本来可以不发生感染,而能自行吸收的坏死性包块发生了严重感染,虽然早期非手术治疗组遗留非感染性坏死性包块的机会大于早期手术组,但多数可自行消失而不需要手术治疗。随着病程时间的延长,坏死组织清除手术会更加安全。AHNP所形成的假性囊肿82%可以自行吸收。  相似文献   

5.
咽旁颞下区巨大肿瘤的外科治疗较复杂,本病例手术成功,现报告如下。 一、病情 病人李某、女、22岁、左侧上颈部包块5年,近期生长迅速。入院时检查见一包块上达颞下颅底,下至锁骨上6厘米处;腮颈部明显隆起,皮肤正常,包块呈结节状,不活动。口内见左腭部、咽侧及口底  相似文献   

6.
会阴侧切所致子宫内膜异位症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例病人年龄分别为 2 3、2 9和 3 5岁 ,病程分别为 3个月、1年 2个月和 3年 5个月。 3例病人均出现与月经有关的周期性疼痛 ,查体发现切口瘢痕处有包块 ,质硬 ,活动欠佳 ,压痛明显 ,经期包块明显增大 ,约 1.5cm× 1.5cm ,疼痛加剧 ,月经后则包块明显缩小 ,疼痛减轻。 3例病人均未发现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于局部病变处取活组织做病理检查 ,镜检均发现子宫内膜腺体与间质。 3例均给予手术治疗 ,手术选在月经干净后 2~ 3d ,楔形彻底切除病灶 ,一般手术切除范围距离病灶区 0 .5~ 1.0cm以上。对于疼痛症状比较明显 ,需暂缓手术治疗的病人 ,可…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 探讨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②方法 对1968~1998 年收治的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22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 68.2% 的病人发现胰腺包块,B超和CT检查包块定位准确率分别为80.0% 和87.5% .肿瘤钙化率和强化率分别为43.8% 和83.3% .术前超声引导包块穿刺活检9 例,8 例能定性诊断。22例中良性11 例,可疑恶性5例,恶性6 例。20例采用手术治疗。④结论 B超、CT和术前超声引导包块穿刺活检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8.
我院五官科于2006年2月18日收治1例因被钢针扎伤右面部至出血肿胀未到医院诊治,自行用土法处理至形成巨大包块13年的病人。是年3月1日作手术切除下颌骨巨大包块,切取左髂骨,去除皮质骨,成形下颌骨再造植入术、面部整形术,术后即送ICU病房重症监护,每日口腔冲洗、局部换药,并多次行植骨部转瓣缝合治疗,同时给与抗感染对症治疗,历时58d,  相似文献   

9.
重症乳腺囊性增生症非手术治疗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曲安奈德乳腺增生包块内注射,结合口服他莫昔芬、乳块消颗粒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探讨重症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选择药物治疗1年以上无效,经穿刺细胞学检查和钼钯摄片确诊为重症乳腺增生,而又拒绝手术治疗的病人50例,计71处病灶。用利多卡因、曲安奈德作病灶内注射。包块消散不全者2个月后予他莫昔芬、乳块消颗粒维持治疗。所有病人置于穿刺细胞学严密观察之中。结果1次注射包块消失31处占43.7%(31/71)。缩小1/2以上12处,口服他莫昔芬及乳块消颗粒2~6个月后完全消散9处,占12.7%(9/71)。注射后包块缩小<1/2者13例,口服他莫昔芬及乳块消颗粒2~6个月后完全消散7处,占9.9%(7/71)。总有效率达66.2%(47/71)。结论曲安奈德乳腺增生包块内注射,结合口服他莫昔芬、乳块消颗粒的综合治疗方法能使增生形成的包块缩小、变软甚至消失,为重症乳腺增生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盆腔炎症性包块是妇科常见疾病,多由盆腔内各种炎症瘀血治疗不及时迁延日久,形成慢性包块。治疗亦颇棘手。自2002年3月~2005年3月对来自门诊的83例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83例病人,均为女性,年龄23~45岁,病程3个月~3年。少腹一侧或两侧疼痛,痛有定处或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患有腹部包块伴随腹痛的儿童的治疗方法。方法:我院2012年4月收治了1名患有腹部包块伴随腹痛的儿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采用腹式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病人出院后我们通过随访并没有发现有并发症以及肿块的复发。结论:采用腹式手术的方法可以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盆腔炎性包块是妇科常见疾病,形成包块的基础是盆腔炎,盆腔炎性包块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形成慢性炎性包块,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育机能。经阴道超声检查对盆腔炎性包块的诊断效果较好,本文就我院近2年来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盆腔炎性包块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例1、男性,52岁。因右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3年,于1989年9月15日诊断为右腹股沟直疝手术治疗。术中切开疝囊有多量淡黄色液体流出,自认为是腹水,行疝修补术。术后7天内可见肉眼血尿。继后病人发现膀胱充盈时耻骨右上方可见乒乓球大囊状包块,排尿后包块消失。六月后疑疝术后复发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良性附件包块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年5月~2006年11月术前诊断为良性附件包块149例腹腔镜手术治疗情况,从手术的并发症方面评价腹腔镜在附件包块手术中的安全性,从附件包块大小、下腹部手术史两个方面来评价腹腔镜附件手术适应证的拓宽指征。结果:所有附件包块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术中及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包块直径<5cm与5~8cm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8cm患者(q分别为5.54、7.14,P<0.05),不同直径包块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下腹部手术史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附件包块手术安全、可靠,可作为术前诊断为良性附件包块的首选方式。随着腹腔镜器械的发展及手术技巧的提高,对于附件良性肿瘤直径≥8cm及下腹部手术史患者的适应证可适当拓宽。  相似文献   

15.
005年10月~2006年10月,我科采用Mammotome微创治疗乳腺疾病病人48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8例病人均为女性,年龄18~62岁.36例病人包块直径0.9~3.0 cm,其中7例病人为多发性包块;12例隐匿性乳腺病灶病人体检中无法触及包块,钼钯X线片显示为边缘清晰的非钙化性实性包块,直径0.3~0.8 cm.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超对低位粪块型肠梗阻的诊断意义.方法:分析10例低位粪块型肠梗阻的声像图表现.结果;9例病人给予清洁灌肠及口服液体石蜡后均症状缓解,B超探查包块均已消失.1例病人经手术后证实为粪块阻塞,无机械性肠梗阻.结论:对低位粪块型肠梗阻B超可以早期发现,予以诊断,避免了手术,在治疗上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女,48岁,因右侧乳房包块4年,进行性增大半年,于2005年7月人重庆市大渡口区第一人民医院。人院前4年无意发现右侧乳房外上象限出现一约蚕豆般大小包块,无红肿、疼痛及其他不适,未重视及正规诊治。入院前半年,感右侧乳房包块进行性增大明显,但仍无疼痛及其他不适,曾到外院就诊,诊断考虑右乳房肿瘤,建议手术治疗。因对手术有畏惧感,一直服用中药及针疗,但包块增大明显,有沉重下坠感,遂来院就诊。  相似文献   

18.
病人,男,45岁。因反复发作上腹部疼痛3个月入院。病人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烧灼感,疼痛,进食后缓解,与体位无关,胃镜检查提示胃癌。查体:腹平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移动性浊音阴性。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包块位于胃体偏小弯侧,直径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94年1月至2007年1月共施行阑尾切除术1087例,其中对45例阑尾包块或阑尾周围脓肿,施行了期阑尾切除或脓肿引流术,为探讨阑尾包块早期手术的可行性,现结合本组资料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为15~75岁,平均为47岁,腹痛距手术时间为16~120h,平均45h。术前诊断为阑尾包块或脓肿19例(占42%),其中6例伴有弥漫性腹膜炎,另有3例手术麻醉后扪及包块。2手术情况及治疗经过术中见阑尾坏疽穿孔后大网膜及周围组织包裹形成脓肿29例(占64%),其中5例为多发脓肿,6例为脓肿伴弥漫性腹膜炎,脓液5~1100ml;16例(占36%)为化脓性阑尾炎,大网膜及周围组织包裹阑尾形成炎性包块或伴有小脓肿形成。本组32例行阑尾切除术,13例行单纯脓肿引流术;30例放置腹腔引流,15例未放引流;平均手术时间64min,所有病人术中、术后均未见大出血,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庆大霉素、先锋V或头孢呱酮+甲硝唑),平均用药1周。3结果本组全部治愈,切口期愈合36例(占80%),切口感染9例(占20%),3例术后盆腔有少量积液,经抗生素治疗后吸收,无肠瘘等并发症发生。放置引流30例,...  相似文献   

20.
急性乳腺炎是妇女常见疾病,多发生在哺乳期,其原因为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如不及时治疗,患乳可由炎性包块,发展成为一至数个脓腔,严重者可导致脓毒症。急性乳腺炎形成脓腔后,普外采用手术切开引流是唯一的办法治疗,不但疗程长,痛苦大,一但形成乳瘘需停止哺乳。自2003年至今,笔者采用置管灌洗法治愈38例重症病人,疗效佳,不仅及时排除病人的病痛,使病人转危为安,又避免了回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