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梁嘉玲  倪诚 《天津中医药》2020,37(12):1334-1336
针对目前临床上对气郁体质与气郁证候关系的内涵界定不清、二者选药用方不分甚至等同等误区,先从气郁体质与气郁证的辨识内容、调治目的、主药配伍进行解析,继而从辨体用方用药角度,介绍气郁体质调体主药主方。通过探讨,对于提高气郁体质调体选药用方的精准性及防控相关疾病的有效性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厚芹  倪诚 《天津中医药》2021,38(2):157-159
阴虚体质与阴虚证冠名相似,在临床中因对两者界定不清而导致遣方用药不分的现象。因此,从辨识内容、调治目的、主药及配伍方面对阴虚体质与阴虚证进行辨析,并对阴虚体质调体主药龟板、熟地黄以及阴虚体质调体主方大补阴丸合六味地黄丸进行探究,以期为阴虚体质的调理及其相关疾病的预防提供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3.
以"辨体-辨病-辨证"模式为指导,结合临床具体案例,探讨王琦运用血府逐瘀汤的临床经验,从体质、疾病、证候多层次综合分析,来治疗血瘀体质患者或血瘀病证的失眠、郁证、脱发、黄褐斑、足部溃裂及阳痿等疾病,探讨其对于病机的认识以及遣方用药思路。  相似文献   

4.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治疗“胸不任物、胸任重物”等气滞血瘀所致的多种病状。胸闷变异性哮喘(chest tightness variant asthma,CTVA)是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以“胸闷”症状为主,肺功能提示气道激发试验阳性或可逆性气流受限。CTVA患者常因情志、过敏、外感等因素诱发或加重,胸部憋闷,情绪烦躁,抑郁不舒,舌质偏暗,可伴瘀点,舌下络脉迂曲青紫或偏暗。患者体质类型主要涉及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以气滞血瘀、枢机不利、宣降失司、出入失序为核心病机。血府逐瘀汤作为主方治疗CTVA,以理气活血,和调枢机,降逆平喘,终获良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调体中药方案对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乳腺增生病患者90例,中医体质分别属于气虚痰湿复合质、痰湿血瘀复合质、阴虚阳虚复合质各30例,每种体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前者给予体质健康教育,后者加用中药调理方案3个月。结果:试验组体质、证候评分及乳腺腺体厚径等均有所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调体结合健康教育对乳腺增生病疗效显著,可以作为中医防治乳腺增生等慢性病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傅杰英针灸调理体质临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调理体质的效果已得到肯定,但临床推广使用尚欠缺。傅杰英教授从医执教30余年,致力于针灸调体治病养生,其首观天地气候,次辨体质,结合分析性格心理,针药结合、针灸并用的体质调理临证经验非常丰富,颇有心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肝主疏泄的主要功能体现在调畅情志方面。肝是心理应激反应机制的核心,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情志起着重要的作用,究其根源是肝失疏泄。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若能从肝主疏泄的角度考虑,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尿频是泌尿科常见的一种症状,可见于泌尿生殖系疾病如慢性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泌尿系感染、逼尿肌无力等,有时迁延难愈,治疗棘手。王琦教授主张"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形成了主病主方的学术思想,并结合现代医学的诊断以及有关认识多元辨病,考虑现代医学理化诊断对中医临床的参考意义,指导临床思维且延伸中医临床思路,佐以对症治疗,以加强选方用药的针对性,对尿频患者的治疗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文章主要介绍王琦教授治疗尿频的经验,并附典型病案以明证。  相似文献   

9.
本次“王琦讲堂”围绕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难点和防治方法展开讨论。王琦老师提出论治复发性口腔溃疡,采取“三个步骤”、“二个阶段”、“一个主方”的防治方法。“三个步骤”是指先辨体、后辨病、再辨证;“二个阶段”是按发作、缓解分期论治,发作期辨体结合辨证论治,缓解期以辨体论治为主;“一个主方”是“调体消疮汤”。通过讨论,大家对调理湿热体质和阴虚体质防治复发性口腔溃疡有了系统的认识,学习领会了王琦老师论治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独特处方思路和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10.
肝主调节论     
何利宣 《山西中医》2012,28(8):61-62
肝位处中焦,以疏泄条达为顺,以藏血为本,疏藏协调,气机调畅,气血运行正常则五脏六腑功能正常,此称为调节功能。肝的调节功能失职则气机失调,气血运行失常,如不及时平衡则可变生五脏六腑多种疾病。简述了肝主调节的功能,强调临证要注重调理肝的功能,以恢复机体气机及各系统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综述近年来王清任五种逐瘀汤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情况。"五逐瘀汤"在月经失调、妊娠病、产后病、杂病中均有应用,其中血府逐瘀汤可治疗多种妇科气滞、瘀血病,通窍活血汤善治头部损伤致月经失调病症,少腹逐瘀汤善治寒凝血瘀型妇科病,膈下逐瘀汤善治气滞血瘀型痛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糖尿病伴冠心病疗效。[方法]62例分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于皮下注射胰岛素,静脉注射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分别26例,12例;有效6例,18例。[结论]糖尿病性冠心病属气滞血瘀型,服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心绞痛,其临床表现与中医心阳不振、气滞血瘀等引起的症状极为相似。因此中医把它归属于“胸痹”、“心痛”、“厥心痛”、“真心痛”等范畴。兹就该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分述如下。1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中老年脏腑功能渐衰,高粱厚味损伤脾胃,或七情内伤所致气滞、血瘀、痰浊内生,使脉络不通,不通则痛而发病〔1〕。《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认为:“胸痹”的主要表现为胸中气塞,心痛,短气,其病理关键为胸部的“阳气”极虚所致;故临床上往往表现出本虚标实之病证〔2〕。本虚以脏气亏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阻为多见…  相似文献   

14.
高冬  陈文元  吴立娅  郑良朴  林薇  宋军  陈可冀 《中医杂志》2011,22(21):1852-1855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促进内皮细胞参与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血府逐瘀汤组和空白对照血,每组6只。分别制备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和空白对照血清,采用1.25%、2.5%、5.0%不同浓度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和空白对照血清诱导内皮细胞48h,检测不同浓度血清对内皮细胞ECV304增殖、迁移和体外成血管的影响,并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浓度、胞内NO浓度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活性及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同血清含量比较,1.25%、2.5%药物浓度下细胞增殖明显增加(P<0.05),2.5%、5.0%药物浓度下迁移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各药物浓度下管腔个数均明显增加(P<0.01);各浓度药物均可显著提高内皮来源的胞内、胞外NO浓度及eNOS表达(P<0.05或P<0.01),1.25%、2.5%浓度药物还可显著提高eNOS的活性(P<0.05或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通过促进eNOS的表达和活性,提高胞内、外气体分子NO水平发挥促血管新生作用。  相似文献   

15.
赵毅  王以新 《吉林中医药》2014,(10):1053-1054
目的探讨升降散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消心痛(10 mg,3次/d,口服)治疗,治疗组50例给予升降散合血腑逐瘀汤(当归、生地黄、红花、僵蚕、蝉蜕、姜黄、柴胡等,1剂/d)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4例,好转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对照组治愈20例,好转1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68%。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降散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能活血祛瘀,畅通血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影响血管新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血府逐瘀汤高、中、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巨噬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内皮祖细胞动员因素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对血清VEGF、血府逐瘀汤中剂量组对血清SDF-1和GM-CSF,3个药物剂量组对血清NO的水平均有显著提高(P0.05或P0.01),但高、中剂量组均能降低血清G-CSF的含量(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可通过提高VEGF、SDF-1、GM-CSF和NO的水平动员骨髓内皮祖细胞参与血管新生,动员途径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古文献及现代临床和实验研究中探寻血府逐瘀汤及其制剂主治病证范围的发展情况,以进一步拓展其适应证范围。方法:分别检索血府逐瘀汤及相关制剂在古文献和现代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以及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实验研究,从古文献理论、现代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中探讨血府逐瘀汤及其相关制剂单独应用的适应证范围。结果:血府逐瘀汤及其相关制剂用于治疗头痛、胸疼、吐血等症状,也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下肢血管疾病。结论:血府逐瘀汤及其相关制剂从治"胸中血府血瘀"拓展到了各类心脑血管疾病和下肢血管疾病,但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需要更多的基础研究做支持。  相似文献   

18.
杨元庆  陈玲 《中医杂志》2011,52(1):39-41
目的探讨加味血府逐瘀汤合并西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剂量服用硝酸酯类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加味血府逐瘀汤,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观察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每搏输出量(SV)及左室射血分数(EF),并检测内皮素(ET)、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Ang)和心钠素(ANP),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容积、SV及EF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SV及EF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T和Ang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ALD和ANP水平无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ET和Ang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且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血府逐瘀汤合并西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并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9.
段富津教授应用血府逐瘀汤治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段富津教授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瘀血病证的经验,并附医案加以说明,揭示段富津教授对瘀血病证的辨证及用药特点,以启迪后学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电项针疗法治疗瘀血阻络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瘀血阻络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中药血府逐瘀汤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项针疗法治疗。结果:对照组临床治愈18例(39.13%),显效13例(28.26%),有效7例(15.22%),无效8例(17.39%),有效率为82.61%。治疗组临床治愈27例(58.70%),显效15例(32.61%),有效9例(19.57%),无效1例(2.17%),有效率为97.83%。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电项针疗法治疗瘀血阻络型失眠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