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血液灌流抢救急性中毒抗凝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革  路蕾  陈孟华 《宁夏医学杂志》2003,25(12):749-750
目的 比较低分子肝素 (LMWH)与普通肝素 (SH)在血液灌流 (HP)中的安全性。方法  5 0例急性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进行LMWH和SH抗凝HP各 80次和 78次 ,治疗中观察患者出血和体外循环凝血情况 ,测定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并与正常值对照。结果 两组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低 ,且无明显差别 ,但透析 4小时LMWH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仅轻度延长 ,SH组均明显延长 (P <0 .0 0 1)。结论 使用LMWH后APTT、TT无明显延长 ,引起出血危险性低 ,是HP理想抗凝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在血液灌流(HP)救治急性中毒中应用普通肝素(SH)和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比较两者作为血液灌流抗凝剂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HP治疗中毒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前及结束后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血小板计数(PLT),观察患者出血、灌流器和管路凝血情况。结果:灌流器及血管通路凝血发生率:SH组10%,LMWH组1.67%;出血发生率:SH组11.67%,LMWH组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组治疗后APTT、TT较治疗前明显延长,有明显差异;LMWH组治疗前及后APTT、TT无明显差异;两组HP治疗后SH组较LMWH组APTT、TT明显延长,有明显差异;两组PLT治疗前及治疗后组内、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低分子肝素较普通肝素作为HP治疗急性中毒的抗凝剂,具有抗凝效果好、出血并发症少、使用安全、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黎刚  易素兰  陈浩 《四川医学》2004,25(9):1019-1020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LMWH)在高危出血患者血液透析(HD)中的应用。方法 对24例伴有出血倾向的肾衰患者在每次透析前静脉注射LMWH40mg,共做HD108次,与普通肝素(SH)组24例作对照。观察两组间透析前后凝血酶活化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的变化及穿刺点压迫时间。结果 低分子肝素组透析病例未发现原有出血加重或出现新的出血灶,透析前后APTT和PT无明显变化,与普通肝素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低分子肝素组穿刺点压迫时间较普通肝素明显缩短。结论 LMWH能有效的阻止血液在体外循环中凝固,对机体凝血系统的影响较小,出血并发症少,较普通肝素组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普通肝素 (SH)是血液透析中最常用的抗凝剂 ,但它出血发生率高。 1 985年 Ljungborg等成功地把低分子肝素 (LMWH)用于血液透析 ,它具有良好的抗凝作用 ,又减少出血倾向。在国外 LMWH在血液透析中应用较普遍 ,国内也逐渐认识和使用。我们观察了 40例出血倾向患者血液透析中应用小剂量SH、LMWH的抗凝治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出血倾向患者 40例 ,男 2 4例 ,女 1 6例 ,年龄 2 2~ 74岁。透析时间 2~ 62个月 ,平均 1 7.8个月。其中消化道出血、大便潜血 ( ~ ) 1 2例。出血后至首次透析时间为 2 0~ 42 h,平均 3 0 .8h;眼底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在急性中毒患者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中的抗凝效果。方法72例急性中毒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患者中应用普通肝素(SH)42例,应用LMWH 3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灌流器、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及临床出血现象。结果 PT、APTT及TT等指标在两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异,经过治疗后,HS组PT、APTT及TT较LMWH组明显延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在凝血及出血发生率方面,LMWH组均明显低于HS组(<0.05)。结论急性中毒患者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中,LMWH较SH更为安全、可靠,更利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低分子肝素用于肾衰伴出血患者血液透析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萍 《右江医学》2005,33(2):139-139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在高危出血病人血液透析(HD)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4例因肾功能衰竭行HD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1例为高危出血者,予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对照组 13例为无出血者,予普通肝素抗凝。比较两组透析器及管路的凝血情况、患者透析中及透析后有否出血加重及透析结束时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血液透析,透析器及管道凝血情况均为0级,透析中及透析后无出血加重或新的出血发生,透析结束时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 高危出血病人HD中用LMWH抗凝可达到防止透析器及管道凝血的目的,减少出血危险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低分子量肝素与普通肝素在血透抗凝中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对比低分子量肝素(LMWH,克赛)和普通肝素(SH)在血液透析(HD)中抗凝的疗效.方法23例伴有出血或出血倾向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HD患者为LMWH组,应克赛抗凝,在HD前静脉端一次性注射40mg;10例无出血倾向者为SH对照组,采用常规普通肝素抗凝.观察体外循环凝血情况、临床有关征象及HD疗效.结果两组体外循环凝血情况、透析器Curea和Ccr无显著差异(P>0.05);LMWH组对KPTT的影响较SH组小(P<0.01).结论LMWH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伴出血患者HD中应用安全、有效,优于SH.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血液透析前注射单剂量低分子量肝素 (LMWH )与普通肝素 (SH)对体外循环的抗凝疗效。方法  11例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 (CHD)患者作自身随机交叉对照研究 ,观察第 1,4次透析器凝血情况 ,透析 2h尿素氮、肌酐清除率及部分凝血活酶活化时间 (APTT)、静脉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的变化。结果 与SH相比 ,LMWH对APTT影响小 ,对尿素氮、肌酐的清除效力高 ,而静脉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缩短。结论 LMW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凝剂 ,可代替SH在血液透析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普通肝素(SH)是目前血液透析(HD)临床中常用的抗凝剂,然而SH的抗凝作用有增加出血的危险性,长期应用可导致骨质疏松和高脂血症[1].低分子肝素(LMWH)是从肝素中分离或降解而来的,与SH相比,具有半衰期长,抗凝作用强,对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影响小的特点[2].目前国外LMWH在HD中应用较普遍,国内近几年也逐步在一些大中型医院中使用。现将我院1997~1998年在HD过程中应用LMWH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吸附法无肝素与普通肝素在常规血液透析抗凝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61例高危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分别用吸附法无肝素和普通肝素抗凝进行自身前后对照,观察透析器和透析管道的凝血状态,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透析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结果两组患者均能顺利完成4h的透析,透析器和透析管道凝血程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APTT在吸附法无肝素组透析前和透析后没有变化,而普通肝素组透析后比透析前明显延长(P〈0.001)SUN、SCr两组透析后比透析前明显降低,而两组间的变化。结论吸附法无肝素透析在高危出血倾向患者中能安全,有效的进行。  相似文献   

11.
血液灌流抗凝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合理的抗凝方法。方法:68例急性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普通肝素(SH)和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观察出血及体外循环凝血情况,测定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两组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均较低,无明显差别。灌流2小时后LMWH组PT、KPTT稍延长,SH组则明显延长(P<0.05)。结论:HP过程中应用LMWH抗凝PT、KPTT无明显延长,不易出血,是理想的抗凝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无肝素和低分子肝素(LMWH)在流行性出血热(EHF)肾衰患者血液透析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8例EHF肾衰患者进行交叉设计,分别接受无肝素和低分子肝素血液透析,观察出血,透析0、2、4h部分凝血活酶活化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凝血情况以及透析效果.结果无肝素组无1例加重出血,透析0、2、4小时APTT、PT、PLT无明显变化.但凝血发生率45%,30%需更换透析器.LMWH组无1例发生凝血,仅1例出血加重(1.5%),透析2hAPTT,PT较透前明显延长(P<0.05),透析4h基本恢复到治疗前水平(P>0.05).透析0、2、4h PLT无明显变化.LMWH组透析效果优于无肝素组(P<0.05).结论LMWH安全、透析效果佳,可广泛用于EHF急性肾衰血液透析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0例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2组,透析过程中分别注射单剂量国产和进口低分子肝素。透析时取血检测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因子Xa活性;透析结束后观察透析器及管道凝血情况、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结果两组病人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低且无显著差异,患者均无出血倾向。两组患者在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血浆因子Xa水平及aPTT、TT、PT的变化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国产与进口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基本相同,国产低分子肝素可替代进口低分子肝素。  相似文献   

14.
低分子量肝素抗凝血液透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在血液透析(HD)过程中,合理使用抗凝剂是保证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透析质量的关键。在常规血液透析中,使用普通肝素(UFH)作为抗凝剂在防止血栓形成、保证血液透析疗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有出血危险,长期血液透析可引起胃肠道和其它部位的潜在出血。高危出血患者UFH抗凝血液透析中,出血并发症发生率高;低分子量肝素(LMWH)同UFH相比,其主要是选择性抑制凝血因子Xa而发挥抗凝血作用,其对凝血酶(Ⅱa)的作用较弱,故其具有较强抗血栓形成作用,同时有减少出血危险的潜在性,不增加出血倾向。LMWH疗效安全性优于UFH,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不同抗凝方法在血液透析中的效果。方法 :用低分子肝素和无肝素进行HD治疗急慢性肾功衰竭伴出血倾向患者分别为 42和 3 5例 ,并用普通肝素 (SH)进行HD的 45例作对照。结果 :①SH组血透后引起APTT、PT较LMWH组明显延长 ,无肝素组血透前后APTT、PT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与SH、LMWH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3组之间差值比较差异显著(P <0 .0 5 ) ;② 3组BUN、Scr透后较透前均明显下降 ,但 3组之间方差分析无变化 (P >0 .0 5 )。③透析器可以复用平均次数 :SH组最多 ,无肝素组最少。结论 :急慢性肾功衰竭伴出血倾向患者的血透最好不用SH ,而无肝素血透有时因血流量不足 ,可造成体外凝血 ,且透析器不能复用 ,LMWH在血透抗凝中是有效的 ,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低分子量肝素 (LMWH)与普通肝素 (UFH)在血液透析中的抗凝作用。方法 :30例慢性维持性血透患者 (CHD)通过自身对照 ,按不同顺序给予 LMWH和 UFH各 4次作为血透抗凝剂 ,观察透析器凝血 ,透析前后及进行中临床出血征象 ,穿刺点压迫时间 ,血小板计数 ,透析 0 .2和 4小时部分凝血活酶活化时间(APTT) ,凝血酶原时间 (PT) ,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 ,并监测抗 Xa活性。结果 :L MWH可顺利完成 4小时透析 ,透析过程中未发现临床上出血征象加重 ;透析结束后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缩短 ,L MWH明显优于 UFH;透析 2小时的APTT、PT、B…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CASI)后早期抗凝的作用。方法:将64例PTCA和支架植入术后患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LMWH)组与普通肝素组(SH)组,观察两组7天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LMWH组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及急性心血管事件,SH组4例牙龈出血,2例于12小时内出现血尿。2例导管穿刺部位出现血肿、渗血。两组比较出血并发症有显性差异(P<0.05),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显差异(P>0.05)。结论:LMWH与SH一样具有较强抗凝作用,能预防PTCA术后急性血栓形成,且出血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对血透患者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与普通肝素(UFH)抗凝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病情稳定,血液透析半年以上的尿毒症患者36例,分成UFH组(18例)和LMWH组(18例)。UFH组按个体化使用普通肝素抗凝;LMWH组使用低分子肝素于血透前动脉端1次注入LMWH。两组分别于实验前、实验6个月后检测血浆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UFH组患者透析半年后TG、TC、LDL-C明显升高,HDL-C降低;LMWF组患者透析半年后TG、TC、LDL-C水平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结论:长期使用肝素可引起脂质代谢异常,低分子肝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高脂血症和改善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19.
李钊伦  王瑜  梁璇  薛武军  田普训 《医学争鸣》2006,27(21):1985-1987
目的:比较小剂量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在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优劣. 方法:比较76例高危出血倾向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前用小剂量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处理后动静脉瘘穿刺点压迫所需时间、透析后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 并比较透析前后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变化. 结果:低分子肝素组与小剂量肝素组相比,透析后穿刺点平均所需压迫时间、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以及皮肤黏膜出血停止时间无差异,但潜血转阴时间较小剂量肝素组短(P<0.05). 两组透析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透析后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下降、TT和APTT较透析前延长(P<0.05),其中小剂量肝素组的APTT延长比较明显(P<0.01). 低分子肝素组较小剂量肝素组TT,APTT时间缩短(P<0.05),但血小板计数无差异. 结论:低分子肝素较小剂量肝素用于有出血倾向患者的血液透析更具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肝素透析与低分子肝素在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血液透析中抗凝作用的对比。方法选取我院40例高危出血倾向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分为低分子肝素组与无肝素组,每组各20例,观察两组患者动静脉瘘穿刺点压迫所需时间、透析后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程度、超滤量、血流量、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TT)以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变化。结果透析后两组均无出血加重现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肝素组对于APTT、PT无影响,低分子肝素组透析后APTT、PT较之前有所延长,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无肝素透析与低分子肝素对体内外血栓及动静脉血栓形成均有着较强的抑制作用,出血倾向少,抗凝作用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