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探讨针刺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脑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纳入的1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行针刺治疗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价患者精神功能缺损程度,并用局部一致性方法分析数据,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磁共振扫描结果,分析其与MMSE量表评价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患者局部一致性(ReHo)增高的脑区有左侧顶下小叶、右侧顶下小叶、右侧顶上小叶、右侧中央后回、右侧中央前回、右侧楔叶/楔前叶、右侧辅助运动区,ReHo值减低的脑区为左侧尾状核/丘脑/苍白球;左侧顶下小叶、右侧顶下小叶、右侧顶上小叶ReHo值与MMSE得分呈正相关。结论:针刺的神经作用靶点主要位于视空间注意网络和感觉运动功能网络、顶叶-前运动区神经环路和基底节-丘脑神经环路,主要功能是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近距离空间运动功能,改善注意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种子点相关分析方法,比较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与健康志愿者中枢存在的脑区功能连接改变的差异,并探讨调神健脾针法对IBS-D的可能中枢调控机制。方法:选取25例IBS-D患者作为针刺组,另以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针刺组予调神健脾针法治疗,30 min/次,3次/周,共治疗18次。分别于针刺治疗前后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检查及IBS症状严重度量表(IBS-SSS)、焦虑量表(HAMA)评价其临床综合疗效。健康志愿者不予任何处理,入组当天行rs-fMRI检查。以双侧海马区为感兴趣区,观察IBS-D患者与健康志愿者存在的脑区功能连接差异以及针刺前后IBS-D患者大脑静息态功能连接网络变化。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针刺组IBS-D患者治疗后的IBS-SSS评分、HAMA评分均降低(P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针刺组患者左侧海马与右侧颞下回、左侧梭状回、左侧顶上回等区域功能连接减弱,而与左侧颞上回功能连接增强;右侧海马与右侧梭状回、左侧颞下回、左侧枕下回、左侧回直肌、左侧脑岛、左侧楔前叶、右侧角回、左侧枕中回、右侧楔前叶、左侧顶上回功能连接均减弱。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针刺组IBS-D患者左侧海马与右侧颞下回、左侧梭状回、双侧舌回、左侧杏仁核、右侧枕下回、右侧脑岛、右侧额中回、左侧额中回、左侧枕中回功能连接增强,而与左侧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右侧中央后回功能连接减弱;右侧海马与小脑后下叶、左侧颞下回、左侧枕下回、右侧梭状回、左侧脑岛、右侧眶部额下回、左侧颞上回、左侧枕中回、右侧额中回、左侧补充运动区、右侧补充运动区功能连接增强。结论:调神健脾针法能明显改善IBS-D患者腹痛腹胀等症状和情绪状态,其机制可能为改变海马区与情绪、内脏感觉相关脑区的功能连接。基于rs-fMRI技术的种子点方法可为探索调神健脾针法治疗IBS的中枢机制提供可视化神经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认知训练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个性化认知训练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取百会、神门穴进行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静息态核磁共振扫描(rs-fMRI)检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量表)、Fugl-Meyer评估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观察组双侧海马区功能连接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降低,MMSE、MoCA、FMA、MBI评分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fMRI表现为左侧海马与右侧额下回、右侧额中回,右侧海马与左侧额中回、左侧额下回、左侧额上回及左侧顶叶的功能连接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认知训练可有效改善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神经认知损伤,并能提高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海马脑区与额叶、顶叶之间的功能连接有关。  相似文献   

4.
钟治平  刘波  吴珊珊  叶泳松 《新中医》2014,46(4):174-177
目的:应用静息态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局部一致性探讨足三里穴的中枢神经网络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2名青年健康志愿者,于针刺足三里前及针刺足三里拔针后25 min分别进行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应用脑功能成像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方法处理功能磁共振(fMRI)成像数据。结果:针刺拔针后25 min后右侧额中回、左侧额上回、右侧颞上回、后扣带回、右侧中央旁小叶、右侧苍白球、右侧枕中回、左侧额内侧回等脑区的ReHo值较针刺前增高;双侧中央后回、左侧枕中回、左侧颞中回、左侧颞下回、左侧梭状回、左侧中央旁小叶、右侧额内侧回等脑区的ReHo值较针刺前减低(P0.05,K值≥10)。结论:针刺足三里后额叶、颞叶、枕叶、扣带回相关脑区局部一致性发生改变,提示足三里的认知影响、镇痛及胃肠功能调节的中枢神经网络作用机制存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技术探寻针刺然谷穴引起脑部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信号改变的意义。方法:使用3.0T磁共振采集14名健康志愿者针刺右侧足少阴肾经然谷穴Bold信号数据,应用统计学参数计算软件包spm12(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进行图像数据分析。结果:针刺然谷穴引起脑部正激活的区域包括左侧小脑后叶、右侧颞叶、脑干、中脑、左侧岛叶、左侧中央后回、缘上回(Ba40)、右侧额下回、左侧顶下小叶、左侧额上回;引起脑部负激活的区域包括左侧颞下回、梭状回(Ba20)、右侧边缘叶、海马回、胼胝体、右侧额叶、中央前回、左侧顶下小叶、角回、右侧额中回。结论:激活脑区与针刺然谷穴产生的临床疗效关系密切;相同脑区Bold信号在针刺起始阶段与针刺持续阶段的组块内出现不同激活。  相似文献   

6.
针刺足三里对磁共振脑功能成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采用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技术观察针刺足三里穴时的中枢反应,初步探讨针灸效应的机制。方法:利用fMRI技术实时观察针刺11例健康志愿者足三里时脑血流的变化,用SPM2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在右侧顶下小叶、右侧中央前回、右侧扣带回、半球间结构(A处)、左额叶皮层下结构和左侧岛叶出现脑功能活动的增加,在半球间结构(B处)、右侧侧脑室区、左侧前扣带回处出现脑功能活动的降低。结论:fMRI可显示针刺穴位时相关脑区的功能改变情况,对揭示针灸效应的机理和应用价值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手太阴肺经腧穴引起的大脑自发神经活动低频振荡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s,ALFF)变化,初步探索手太阴肺经的脑功能网络。方法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对16名健康志愿者进行纯静息态扫描(Rest1,R1)和针刺左侧手太阴肺经全经腧穴后留针状态扫描(acupuncture,AP)。对采集的fMRI数据均进行个体ALFF图像计算。结果R1状态下,右侧楔前叶、左侧顶下小叶、双侧额中回、双侧颞上回、左侧额下回、左侧额上回、左侧额内侧回等脑区表现出显著的ALFF增强。AP状态下,ALFF显著增强的脑区出现在右侧楔前叶、双侧额上回、小脑、双侧额中回、右侧额内侧回等。与R1状态比较,针刺手太阴肺经使ALFF在右侧胼胝体下回、右侧额下回显著增强,而在右侧中央后回、左楔叶、左侧颞上回、左侧颞中回等脑区则显著降低。结论针刺肺经腧穴会显著改变大脑皮层固有活动状态,尤其是右侧半球的胼胝体下回、额下回等区域ALFF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blood oxygen level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观察针刺右侧足太阳膀胱经京骨穴及非穴引起脑激活区的分布情况,探讨针刺京骨穴治疗背肌筋膜炎症状改善的机制以及穴位的相对特异性。方法:使用Philips Achieva 3.0T双源磁共振扫描仪,采集17例健康被试者针刺右侧足太阳膀胱经京骨穴及非穴时fMRI数据,利用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SPM12)软件包对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针刺京骨穴引起正激活脑区包括:左侧小脑后叶、额内侧回,右侧中央前回(Ba4)、额叶运动前区;负激活脑区包括:左侧边缘叶、梭状回(Ba37)、尾状核,右侧额内侧叶、边缘叶、前扣带回(Ba32)。针刺京骨穴非穴引起的正激活脑区包括:左侧岛叶、垂体、中央后回(Ba40)、额叶、边缘叶、扣带回(Ba26),右侧颞上回(Ba38)、额叶、顶叶;负激活脑区包括:左侧颞上回、顶叶(Ba32),右侧枕中回。结论:与非穴比较针刺京骨穴激活脑区具有相对特异性,激活的功能脑区可能与背肌筋膜炎症状的缓解和改善相关,符合腧穴远治作用的中医学理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技术探讨疏肝健脾针刺法治疗抑郁障碍的脑神经调控基础。方法:纳入15例符合要求的抑郁症患者,接受疏肝健脾针刺法8周,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f MRI)扫描检测。采用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分析方法对治疗前后患者脑功能成像数据与15名健康人做配对t检验。将治疗前后数据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治疗前抑郁患者与健康人比较,ALFF值显著升高的脑区有:双侧颞叶的颞下回、梭状回、海马旁回、钩回、边缘叶;右侧颞叶的颞中回部分区域;左额叶眶部额上回(P<0.001);ALFF值显著减低的脑区有:双侧丘脑(背内侧核、腹外侧核);右后扣带回;右侧顶叶楔前叶等区域;双侧对称的小脑后叶、小脑扁桃体(右侧比左侧脑区体积大);右侧颞极颞中回、颞下回(P<0.001);(2)针刺后抑郁患者与健康人比较,ALFF值显著升高的脑区有:双侧颞叶的颞下回、梭状回、海马旁回、钩回、边缘叶(P<0.001);左额叶眶部额上回;ALFF值显著减低的脑区有:双侧顶叶楔前叶等区域(P<0.001)。结论:经过疏肝健脾法针刺8周后,功能磁共振图像数据发生了明显变化。推测针刺对丘脑-扣带回-海马旁回-额叶神经通路的调节可能是针刺治疗抑郁的脑内神经信息调控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针刺疗法镇痛在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局部一致性的变化及针刺镇痛机制的异同性。方法:选取本院腰椎间盘突出患者30例(男14例、女16例)分为传统体针组16例和平衡针组14例。传统体针组针对大肠俞、天应穴,配穴关元俞穴直刺停留,平衡针组对腰痛穴短暂针刺不停留。治疗结束30 min后通过f MRI扫描,并使用SPM5软件处理得Re Ho图像。结果:两组Re Ho值相同(P0.03)的脑区,包括双侧小脑半球等12个脑区。平衡针组Re Ho值显著上升(P0.03)的脑区主要有右侧下顶叶等5个脑区,显著下降(P0.03)的脑区主要有左侧中央后回等5个脑区。结论:传统体针与平衡针两种针刺疗法均通过镇痛中枢调节患者痛觉,本实验对两种疗法选穴和针法的差异造成了二者信息传入机制及镇痛效果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腹针"补肾填髓"法静息状态脑功能成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Zhong ZP  Wu SS  Chen ZG  Bo L 《中国针灸》2011,31(2):139-143
目的:利用静息状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腹针的中枢神经作用机制.方法:对12例老年健康志愿者进行标准化腹针"补肾填髓"法操作,穴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气穴、商曲、滑肉门,于针刺前和针刺起针后行磁共振静息状态脑功能成像扫描,采用双侧海马为种子点对全脑皮层进行功能连接分析.结果:①针刺前,双侧额中回、双侧颞上回、双侧颞中回、双侧丘脑、双侧海马旁回、双侧岛叶、右侧小脑顶、右侧小脑坡、左侧额上回、左侧尾状核头、左侧后扣带回、左侧顶下小叶与双侧海马存在功能连接(均P<0.05).②针刺后.双侧额上回、双侧颞上回、双侧颞中回、双侧丘脑、双侧岛叶、双侧海马旁回、双侧顶下小叶、双侧中央后回、双侧扣带回、右侧尾状核头、右侧枕中回、右侧后扣带回与双侧海马存在功能连接(均P<0.05).③针刺后与针刺前比较,双侧额上回、双侧额中回、双侧颞上回、双侧顶上小叶、右侧额下回、右侧前扣带回、右侧梭状回、右侧楔前叶、右中央后回与双侧海马的功能连接增强;左侧颞中回、右侧舌回、左侧楔叶、左侧楔前叶、左侧项下小叶与双侧海马的功能连接减弱.结论:老年健康志愿者腹针"补肾填髓法"针刺后与认知、记忆及情感、感觉有关的皮层结构与双侧海马的功能连接增强,提示腹针可改善中枢神经系统认知网络的整体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fMRI技术观察针刺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右侧太溪穴和非穴时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比较针刺太溪穴与非穴的不同。方法:将24例MCI患者,随机分为太溪穴组和非穴组,分别给予针刺右侧太溪穴和非穴;实验采用单组块设计,分为针刺前静息态、捻针状态及出针后3个模块。扫描后图像使用SPM2进行后处理。结果:针刺太溪穴激活右侧扣带回BA24、双侧额内侧回BA6、左侧中央后回BA3。针刺非穴激活左侧中央后回BA2、左侧顶下小叶BA40、左小脑。结论:与针刺非穴比较,针刺太溪穴靶向性激活了MCI患者病变脑区,且对相关脑区具有整体性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太冲穴及其不同配穴对人脑功能成像的影响,探讨穴位配伍效应的相关机制。方法40例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右太冲组、双太冲组、右太冲配右内关组、右太冲配右光明组4组,每组10例。在手法捻针刺激相应穴位基础上,两组均按照组块设计方案刺激与静留针交替进行,同时针刺过程中fMRI扫描两组静息态脑功能图像,所获得数据通过Matlab软件SPM12模块分析效应脑区。结果右太冲组针刺后主要为对侧脑区耗氧量增高,激活左侧腹内前额叶(内侧前额叶/前扣带回)、左侧颞中回、右侧颞下回、左侧额中回、左侧脑干。双太冲组主要激活了左侧小脑、右侧丘脑、后扣带回、左侧枕叶梭状回、左侧楔叶。右太冲配右光明组主要激活了右侧小脑、右侧枕叶梭状回、右侧舌回、右侧额中回。右太冲配右内关组激活了右侧枕中回、右侧楔叶。右太冲组及双太冲组未见到脑功能活动显著抑制的区域;右太冲配右光明组脑功能活动被抑制的主要区域为双侧颞下回;右太冲配右内关组脑功能活动被抑制的脑区在左侧小脑、右侧缘上回、左侧额下回、左侧枕叶梭状回。结论针刺太冲单穴及其不同配穴的脑功能效应有显著差异,太冲配穴会广泛影响与视觉有关的枕叶,另外小脑可能参与了针刺信号在大脑中的整合作用,并且与配穴的规律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脑功能成像技术,观察针刺脑梗死患者外关穴脑内葡萄糖代谢变化,探讨针刺穴位对脑梗死患者脑内葡萄糖代谢的影响及针刺效应的机制。方法 21例脑梗死患者,病灶位于左侧基底节区。全部患者随机分为穴位针刺组(A组)、非经穴针刺组(B组)及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7例。A组予针刺右侧外关穴,B组予针刺非经非穴位点(右侧外关穴旁10 mm点),C组为空白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PET/CT头部显像。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及SPM8软件分析。结果 与C组比较,A组脑内葡萄糖代谢增加的区域:双侧颞叶颞上回(BA38),右侧额叶额上回(BA9),左侧扣带回(BA24),左侧小脑前叶山顶,左侧小脑后叶蚓锥,右侧小脑后叶扁桃体;B组脑内葡萄糖代谢增加的区域:双侧额叶额上回(BA6、BA9、BA10)、额中回(BA6、BA10),左侧额叶中央前回(BA4),双侧海马钩回(BA36、BA38),左侧扣带回(BA24、BA31),左侧后扣带回(BA30),左侧楔前叶(BA7),左侧顶下小叶(BA40),左侧枕叶舌回(BA18)。与B组比较,A组脑内葡萄糖代谢增加的区域:双侧颞叶颞上回(BA22、BA38),右侧额叶额下回(BA47),左侧小脑前叶山顶,左侧小脑后叶扁桃体。针刺外关穴双侧半球激活的脑区集中在健侧,双侧颞叶颞上回及右侧额叶额下回;小脑激活的区域集中在左侧小脑半球,左侧小脑前叶山顶及双侧小脑后叶扁桃体。结论 针刺脑梗死患者外关穴导致脑内局部区域葡萄糖代谢增加,PET/CT脑功能成像能够直观显示针刺穴位脑内葡萄糖代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激活似然估计法(ALE)元分析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探究针刺神门穴对急性睡眠剥夺(SD)后工作记忆相关脑网络内功能连接的影响。方法:纳入23例健康被试者,进行24 h SD,随后接受针刺双侧神门穴或旁开假穴。同时筛选已发表的急性SD后工作记忆任务态脑影像学文献,应用ALE元分析提取种子点构建工作记忆相关脑网络。采用DPABINet软件计算每个被试SD后、针刺真穴和针刺假穴状态下种子点间的功能连接。结果:与SD后比较,真穴针刺可增强左侧楔前叶与右侧楔前叶、右侧顶下小叶与左侧楔叶等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经FDR校正,P<0.05),而假穴针刺后未发现工作记忆相关脑网络内明显变化的功能连接(经FDR校正,P>0.05)。与假穴针刺比较,真穴针刺可增强左侧枕中回与右侧后扣带回、右侧楔前叶与左侧梭状回等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经FDR校正,P<0.05)。结论:针刺神门穴可以调节急性SD后工作记忆相关脑网络内的功能连接,这可能是针刺改善急性SD后工作记忆损伤的潜在中枢效应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探讨针刺治疗乳腺癌化疗相关认知障碍(CRCI)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5名乳腺癌CRCI患者,以调和气血、补心益智治法进行针刺治疗,选穴为足三里(双侧)、血海(双侧)、膻中、中脘、气海、百会、风府(双侧)、心俞(双侧)、通里(双侧)、照海(双侧)、(双侧),每周针刺2次,每次间隔2~3天,疗程8周。比较针刺前后蒙特利尔评分量表(MoCA)、简易智力量表(MMSE)、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问卷(EORTC QLQ-C30)量表评分,并进行MoCA量表疗效评价;治疗前后接受rs-fMRI检查,采用低频振荡振幅、功能连接(FC)分析方法,提取双侧前扣带回、双侧海马、双侧杏仁核、双侧颞极颞中回、双侧颞极颞上回等感兴趣区的zALFF平均值进行比较,并以治疗前后zALFF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为种子点进行基于种子点的FC分析。对影像学指标与临床量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4名乳腺癌CRCI患者完成治疗及随访。治疗后患者rs-fMRI检查左侧海马、左侧杏仁核、左侧颞极颞中回的zALFF值降低(P<0.05或P<0.01),左侧颞...  相似文献   

17.
嗅三针治疗老年性痴呆患者嗜睡状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索嗅三针对于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嗜睡状态治疗效果。方法:6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测组用嗅三针刺激法,对照组用常规针刺疗法。同时,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结果:治疗前后两组HDS、MMS改变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两组HDS、MMSE差值之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嗅三针对于老年性痴呆患者嗜睡状态治疗效果是确切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fMRI脑功能成像,比较不同强度电针刺激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异同。方法 12名健康志愿者分别接受不同强度电针刺激上巨虚的fMRI实验,采用block模式扫描,并记录电针时的针感。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针感和磁共振数据。结果不同强度电针的针感比较,跳动感有显著差异,酸、麻、胀、重、疼痛感无显著差异。低强度电针激活左侧岛叶和右侧中央前回,高强度电针激活双侧颞叶,右侧岛叶,右侧顶下小叶,负激活了双侧内侧前额叶皮层,右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后回,左侧顶叶,右侧颞下回。结论不同强度电针刺激导致的脑功能活动不完全相同,高强度电针刺激比低强度电针刺激影响的脑区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腧穴特异性-脑相关"假说的指导下,开展外关穴特异性的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进一步探讨外关穴功效主治与脑区激活之间的联系。方法针刺6名健康志愿者右侧外关穴,采用Block设计,针刺得气后捻转30 s后停止捻针30 s,重复6次,同时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 BOLD)技术进行全脑扫描,利用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 parametricmapping,SPM2)软件包处理图像。结果针刺右侧外关穴捻针状态,左右脑半球、左右小脑均有不同程度的激活,其中,左脑激活的区域相对集中在额下回、颞下回、顶下小叶和小脑,右脑激活的区域相对集中在额下回、颞上回、颞中回、顶下小叶、岛叶、边缘叶、脑干和小脑。结论运用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观察到,针刺外关穴捻针状态下,不同功能脑区有着相对特异的激活,这些脑区与针刺外关穴的功效密切相关,初步表明针刺外关穴的信号在脑区有着相对特异的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针刺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情绪调控区域的脑功能连接的影响。方法:受试者32例,其中1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为观察组,16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予针刺天柱、颈百劳、肩中俞、阿是穴治疗,留针30 min。观察组患者在针刺治疗前后采集静息态fMRI数据;对照组不进行治疗,仅需采集一次静息态fMRI数据。记录观察组针刺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针刺前疼痛灾难化量表(PCS)评分。比较观察组针刺前与对照组、观察组针刺前后静息态脑功能成像特点。基于种子点区域的脑功能连接分析针刺对颈痛患者情绪调节脑区中脑岛(insula)及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功能连接的影响,并分析其功能连接改变与观察组患者VAS、PC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针刺后VAS评分为(1.94±1.12)分,低于针刺前的(5.62±1.20)分(P0.05)。观察组患者针刺前PCS评分为(19.18±8.42)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针刺前与insula功能连接增高的区域有双侧背外侧前额叶和右侧中扣带回,与VTA功能连接增高的区域有右侧中央后回和右侧insula。观察组患者左侧insula和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的连接系数(r=0.438,P0.05)、右侧insula和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的连接系数(r=0.483,P0.05)与VAS评分呈正相关;观察组患者右侧insula和右侧中扣带回的连接系数(r=–0.560,P0.05)、右侧VTA和右侧insula的连接系数(r=–0.525,P0.05)与PCS评分呈负关联。针刺后,与insula功能连接降低的区域有双侧中央后回、右侧中央前回、中扣带回、左侧胼胝体,双侧枕下回和左侧小脑与右侧insula功能连接增高;与VTA功能连接降低的区域有双侧背内侧前额叶、左侧前扣带回、右侧颞中回、左侧前扣带回。观察组患者针刺后左侧VTA-左侧背内侧前额叶、左侧前扣带回脑功能连接(r=–0.548,P0.05)和右侧VTA-双侧背内侧前额叶、左侧前扣带回脑功能连接(r=–0.547,P0.05)与PCS评分呈负相关。结论:疼痛涉及"痛觉-情绪-认知"的形成和表达。针刺能系统性调节颈型颈椎病患者大脑背侧前额叶和前扣带回等认知区域与insula、VTA等情感区域的脑功能连接,提示针刺对疼痛具有多维度的全面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