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探讨针刺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脑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纳入的1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行针刺治疗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价患者精神功能缺损程度,并用局部一致性方法分析数据,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磁共振扫描结果,分析其与MMSE量表评价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患者局部一致性(ReHo)增高的脑区有左侧顶下小叶、右侧顶下小叶、右侧顶上小叶、右侧中央后回、右侧中央前回、右侧楔叶/楔前叶、右侧辅助运动区,ReHo值减低的脑区为左侧尾状核/丘脑/苍白球;左侧顶下小叶、右侧顶下小叶、右侧顶上小叶ReHo值与MMSE得分呈正相关。结论:针刺的神经作用靶点主要位于视空间注意网络和感觉运动功能网络、顶叶-前运动区神经环路和基底节-丘脑神经环路,主要功能是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近距离空间运动功能,改善注意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嗅三针与常规针刺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a D)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MRI, rs-fMRI)的变化,为临床治疗Va D提供客观的神经影像学依据。方法:将60例Va D患者随机分为嗅三针组和常规针刺组各30例,对所有受试者rs-fMRI结果及临床量表进行比较,分析嗅三针疗法治疗Va D前后的rs-fMRI及临床量表差异,及其与常规针刺疗法的差异。结果:治疗后嗅三针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状态量表(MoCA)得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右侧海马、左侧Broca区、左侧腹内侧前额叶Re Ho值与MMSE量表呈正相关。治疗后常规针刺组患者MMSE量表及MoCA量表得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左侧顶下小叶、右侧顶下小叶、右侧顶上小叶Re Ho值与MMSE量表呈正相关。fMRI结果显示嗅三针治疗后Re Ho减低的脑区包括右侧颞中回/梭状回、右侧角回/缘上回,Re Ho增高的脑区有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眶额叶、左侧腹内侧前额叶、左侧Broca区、左侧辅助运动区、右侧辅助运动区、右侧海马、左侧海马/海马旁回、左侧扣带回/丘脑、左侧颞极颞上回。常规针刺后Re Ho值减低的脑区为左侧尾状核/丘脑/苍白球,Re Ho增高的脑区有左侧顶下小叶、右侧顶下小叶、右侧顶上小叶、右侧中央后回、右侧中央前回、右侧楔叶/楔前叶、右侧辅助运动区。结论:Va D患者经过嗅三针与常规针刺治疗后,认知功能均有显著改善,fMRI显示大脑关键脑区局部一致性具有明显改变。嗅三针疗法引起Re Ho改变的脑区主要分布在中央执行网络和默认网络,这两种脑网络均属于高级认知网络;而常规针刺疗法引起Re Ho改变的脑区主要分布在视空间注意网络和感觉运动网络,这两种脑网络均属于初级感知网络。提示针刺治疗Va D有效,且嗅三针疗法取穴更少,操作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联合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技术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探究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静息状态下脑灰质体积、脑神经元活动强度及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强度改变,综合分析KOA相关异常脑网络。  方法  前瞻性收集30例KOA患者(KOA组)及30例健康人(HC组)的3D高分辨率T1WI像和rs-fMRI图像,采用VBM、低频振幅、功能连接3种方法分析两组间脑灰质结构和功能数据差异。  结果  与HC组相比,KOA组双侧梭状回、右侧颞中回低频振幅值增高,右侧楔前叶、右侧内侧前额叶皮质、左侧额中回低频振幅值减低(体素水平P<0.005,团块水平P<0.05);右侧楔前叶、右侧顶下小叶、右侧初级视觉皮层、左侧颞中回、左侧中央后回灰质体积减小(体素水平P<0.002,团块水平P<0.05);以右侧楔前叶为种子点,与右侧颞中回的功能连接增强,与左侧前扣带回、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的功能连接降低(体素水平P<0.005,团块水平P<0.05)。  结论  KOA患者感知皮层系统及联合皮层系统阵营均存在血氧水平依赖信号及灰质微结构的改变且有重叠,主要涉及视觉网络、感觉运动网络、默认状态网络、执行控制网络内及默认状态网络、执行控制网络、突显网络的部分脑区间,这可能提示KOA患者不仅处于慢性疼痛的病理状态,还伴有信息整合、注意力控制、情绪反应、情感解读等功能活动的异常。   相似文献   
4.
CD147是广泛存在于细胞膜表面的一种跨膜糖蛋白分子,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一员.正常情况下,CD147分子广泛表达于身体各部分的组织,但其表达程度一般较低.经过长期大量的临床资料研究发现,在包括肝癌、肺癌、乳腺癌、结肠癌、膀胱癌等多种常见肿瘤当中,CD147分子常常会被激活并重新表达.而且CD147通过多种机制可以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在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主要综述了CD147在肝细胞癌、乳腺癌及宫颈病变中的作用及其发生机制,并对CD147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