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疏肝消脂汤治疗CHB合并NAFL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CHB合并NASH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疏肝清脂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血清ALT、AST、Tbil,血清TC、血清TG,BMI、WHR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AST、Tbil水平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AST、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C、TG水平及BMI、WHR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BMI、WH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患者血清TC、TG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脂肪肝治愈率、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疏肝消脂汤可明显改善CHB合并NAFLD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疗效优于拉米夫定,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胃消胀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6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健胃消胀片治疗,对照组服用易善复胶囊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2周,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积分、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肝脏超声等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ALT、AS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2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TC、TG水平与主症积分、肝脏超声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2组TC、TG、肝脏超声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主症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胃消胀片治疗NAFLD在临床疗效及改善血脂代谢方面与易善复胶囊相当,而在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等方面有明确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疏肝消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和非诺贝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肝消脂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肝功能及血脂指标。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1.0%,治疗组有效率为90.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TC、TG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在降低TG,TC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消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清血消脂片对高脂血症患者的调脂作用、安全性及中医临床症状疗效.方法:将2 0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口服清血消脂片的治疗组和口服月见草油的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检查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丙转氨酶(AL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和中医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TC平均下降14.11%,TG平均下降38.08%,HDL-C平均上升26.92%,优于对照组(P<0.01);中医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ALT、BUN、Cr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清血消脂片可以有效调节血脂,改善临床症状,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退黄消脂方治疗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湿阻血瘀证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中药退黄消脂方加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疗程均为2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及肝脏超声影像学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均明显减轻(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退黄消脂方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效果显著,优于单独服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健脾消脂方治疗脾虚湿盛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脾虚湿盛型NAFLD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水飞蓟宾胶囊,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消脂方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谷氨酰转肽酶(GGT)]、糖生化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脂水平[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体质量指数(BMI)]。结果治疗后治疗组AST、ALT及GG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BG、FINS、HOMA-IR、TC、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消脂方治疗脾虚湿盛型NAFLD疗效确切,可改善肝功能各指标水平,调节血糖及血脂,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肝降脂方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的方法,将100例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清肝降脂方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4周,停用异甘草酸镁后维持中药治疗20周,对照组采用异甘草酸镁治疗4周,停用异甘草酸镁。两组均给予运动及饮食控制。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ALT、AST、TC和TG水平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肝降脂方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NAFLD能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血脂及中医症候,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养肝消脂汤联合易善复胶囊的临床病例观察,客观评价养肝消脂汤联合易善复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养肝消脂汤联合易善复胶囊,对照组给予易善复胶囊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血脂(TC、TG)、肝功能(ALT、AST)和B超下肝脏状态等的改变情况。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侯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2.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中医证候疗效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治疗后ALT、AST、TC和TG均有所降低(P0.01),说明两组治疗方案均能有效改善肝功能和血脂;而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组和对照组B超下均对轻、中度脂肪肝疗效较好,治疗组有32例脂肪肝转为正常,治疗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有21例脂肪肝转为正常,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养肝消脂汤联合易善复胶囊可明显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ALT、AST、GGT、TG、TC等血清生化指标和肝内脂肪的沉积程度,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血糖控制与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中药浴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临床证候积分变化及治疗前后FBG,PBG,Hb Alc、TC及TG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2.00%,显著小于观察组的96.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小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FBG,PBG,Hb Alc、TC及TG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存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张寅刚  许吟枫 《新中医》2020,52(13):118-121
目的:观察益气消瘤方联合化疗对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择期保肛根治术治疗的86例大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FOLFOX4)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益气消瘤方口服。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差异,并记录2组临床疗效及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主症及次症中医证侯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主症及次症中医证侯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CD4~+/CD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4~+/CD8~+水平则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泻、贫血、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消瘤方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中医证候,改善免疫功能,还能减轻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消脂方治疗湿热内蕴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治疗,观察组31例采用消脂方(泽兰10 g,荷叶30 g,赤芍15 g,白术20 g,郁金15 g,竹叶15 g,茯苓18 g)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79.3%(P0.05);两组治疗后TC、TG水平均有降低(P0.05),但观察组降幅更为显著(P0.05)。结论:消脂方治疗湿热内蕴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改善患者血脂状况,临床疗效满意且具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徐萱 《四川中医》2020,38(6):174-178
目的:观察消疕方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7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9例)和对照组(n=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消疕方+NB-UVB治疗,疗程为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91.84%vs 72.92%,P0.05);两组治疗后瘙痒、鳞屑、红斑、心烦易怒、口干口渴、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ASI评分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后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日常活动、生理状态、社交娱乐、心理状态和DLQI总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AT、SOD、GSH-PX水平均显著升高,MAD、IL-6、IL-8、TNF-α、VGEF水平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消庀方+NB-UVB治疗能够显著缓解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且用药安全,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其抑制机体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代茶饮干预湿热蕴结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湿热蕴结证NAFLD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进行饮食、运动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代茶饮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脂肪受控衰减参数(CA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并进行中医证候疗效评价,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9%(31/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9%(26/28)(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CAP、ALT、AST、TC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TG值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CAP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中药代茶饮可有效改善湿热蕴结证NAFLD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降低肝内脂肪含量及血脂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孙靖若  吴艾恩 《新中医》2017,49(7):55-57
目的:观察健脾祛湿方联合生活方式调整干预脾虚湿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脾虚湿阻型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运动和生活指导等生活方式调整,治疗组在生活方式调整基础上给予健脾祛湿方。2组均以3月为1疗程,3月后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指标和血脂指标、肝脏B超结果等变化。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6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胁痛、体倦乏力、脘闷腹胀、食少纳呆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以上4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TC、TG、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超声结果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超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健脾祛湿方联合生活方式调整干预脾虚湿阻型NAFLD患者能够缓解脂肪肝的各种症状,减轻脂肪肝的病变程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拟消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血滞通胶囊治疗,治疗组30例予消脂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进行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并观察比较2组患者ALT、AST、TC、TG、肝脏B超检测结果。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肝功能方面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降低血脂方面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健脾消脂汤对2型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1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健脾消脂汤,对照组加用辛伐他汀。疗程均为12周,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检测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血糖(P2h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1%,对照组为55.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治疗组积分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2组FPG、P2hBG、HbA1c、IRI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治疗组IRI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2组TG、HDL-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治疗组HDL-C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SOD、GSH-PX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健脾消脂汤能改善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并并显著改善整体证候。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丹七软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西药治疗进行比较。方法:将12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辛伐他汀治疗;治疗组口服丹七软胶囊。治疗8周后统计疗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蛋白胆固醇(LDL-C)等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6.7%,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为91.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调脂总有效率为88.3%,治疗组调脂总有效率为9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TC、TG、LDL-C和H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TC和LDL-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七软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且使用安全,可调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中药材》2016,(5)
目的:观察复方贞术调脂方对长期高脂饮食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小鼠的防治作用及肝脏内质网应激(ERS)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高脂纯化配方饲料喂养建立NAFLD小鼠模型,同时防治性给予复方贞术调脂方20 w,通过观察血浆、肝脏的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肝组织病理形态学以及脂质代谢和ERS相关基因的表达,考察复方贞术调脂方对NAFLD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浆及肝脏组织中TC、TG含量及肝组织PERK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复方贞术调脂方低剂量组血浆及肝组织中TC、TG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XBP-1、PERK、SREBP-1c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复方贞术调脂方能显著缓解长期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NAFLD形成,调节肝脏ERS可能是其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杞荷祛脂方联合甘草酸二铵胶囊对非酒精型脂肪肝(NAFLD)患者肝功能、血清TC及TG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法将7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基础生活方式干预及甘草酸二铵胶囊口服,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辽河使用杞荷祛脂方。对比患者实验前后临床疗效、血脂水平(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肝功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整体治疗效果强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AST、ALT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ST、ALT水平均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TG、TC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TC水平均下降,实验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在实验过程中胃肠道反应、乏力、皮肤瘙痒、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出现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杞荷祛脂方联合甘草酸胶囊治疗NAFLD的疗效明显,可调...  相似文献   

20.
邹薇  郑龙  谢文健  李玉婷  邹如政 《新中医》2023,55(7):120-124
目的:观察降酸消脂方治疗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性治疗,治疗组口服医院协定方降酸消脂方,对照组口服别嘌醇片,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尿酸、血脂、肝肾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9.58%,高于对照组72.92%(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尿酸、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尿酸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组TC、TG水平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尿酸、TC、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酸消脂方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