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目的:探讨miRNA-34a对强直性脊柱炎(AS)滑膜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滑膜成纤维细胞分为正常组(来自创伤性骨折患者的细胞)、AS对照组(来自AS患者的细胞)、AS+NC组(转染阴性对照并给予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处理AS细胞)和AS+miRNA-34a寡核苷酸模拟物(miRNA-34a mimics)组(转染miRNA-34a mimics并给予TGF-β1和BMP-2处理AS细胞),采用实时-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NA-34a和成骨相关基因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 mRNA以及Notch信号通路的Notch1受体与其下游靶基因Hes1 mRNA的表达水平;将Notch信号通路激活剂rhNF-κB加入含miRNA-34a mimics的细胞中,观察ALP、OCN和Runx2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AS对照组和AS+NC组细胞中miRNA-34a表达降低,ALP、OCN、Runx2、Notch1和Hes1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AS+NC组相比,AS+miRNA-34a mimics组细胞中miRNA-34a表达升高,而ALP、OCN、Runx2、Notch1和Hes1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给予rhNF-κB作用后,miRNA-34a mimics对ALP、OCN和Runx2 mRNA的抑制作用减弱。结论:miRNA-34a可通过调控Notch信号通路抑制AS滑膜成纤维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与非(KOA)患者关节液中miR-146a和MMP-13的表达情况,并探讨miRNA家族链与该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NA-146a、MMP-13在KOA组(n=40)与非KOA组(n=40)关节液中的表达水平,并运用Spearman分析miRNA-146a与MMP-13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关节液中的目的基因均能检测到,扩增曲线良好,扩增率高;KOA组患者膝关节液中的miRNA-146a表达量显著低于非KOA组,MMP-13表达量明显高于非KO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KOA组关节液中miRNA-146a和MMP-13之间呈明显负相关性(r=-0.675,P0.05)。结论:miRNA-146a与MMP-13的负相关性表达与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有相关性,且呈现高MMP-13、低miRNA-146a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桂皮醛对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方法:关节镜术中取KOA患者验证滑膜组织用I型胶原酶消化后进行原代培养,取传代3~5代的滑膜成纤维细胞进行不同浓度桂皮醛药物干预。应用四唑盐(MTT)法检测KOA滑膜细胞的增殖水平。结果:中高浓度桂皮醛作用24、48和72h,能明显抑制人KOA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P0.05),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结论:中高浓度桂皮醛能明显抑制KOA炎性滑膜细胞的增殖活性而较低浓度桂皮醛能促进KOA炎性滑膜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温肾宣痹方对大鼠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的作用效果及机制。方法:建立前交叉韧带切断的大鼠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实验组给予温肾宣痹方灌胃8周,对照组、空白组给予纯净水灌胃8周。观察各组大鼠的国际骨关节炎研究协会(Osteoarthritis Research Society International, OARSI)评分以及软骨组织中MMP-1、MMP-13的基因的相对表达、滑膜组织中miR-146a的相对表达。结果:温肾宣痹方组的OARSI评分较对照组低、软骨组织中MMP-1、MMP-13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低、滑膜组织中miR-146a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灌胃温肾宣痹方水煎剂对大鼠骨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软骨保护效果,可延缓OA进程,机制与增加滑膜组织中miR-146a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温化蠲痹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微小 RNA-146a(miRNA-146a)、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 6(TRAF6)、白细胞介素-1 受体相关激酶 1(IRAK1)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 选用雌性 Wistar 大鼠 70 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10 只,生理盐水每天 1次)和造模组(60 只)。 造模组采用尾部皮内多点注射牛II型胶原乳剂的方法进行免疫,建立 CIA 模型。 造模成功后(40 只)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温化蠲痹方组(中药组,温化蠲痹方每天 22.9 g/kg,每天 1 次灌胃)、模型组(生理盐水 2 mL 每天 1 次灌胃)、甲氨蝶呤组(MTX 组,MTX 混悬液每周 0.78 mg/kg,每周 1 次灌胃)和温化蠲痹方加 MTX 组(中药加西药组,灌胃药物同中药组及 MTX 组),每组 10 只。 采用容积法(排水体积)和计分法分别评价足趾肿胀度和关节炎症程度。 治疗 30 天后处死大鼠,取各组膝关节滑膜,运用 HE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滑膜病理;采用 5 级评分法评定滑膜炎细胞浸润和滑膜细胞增生的程度;运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滑膜中 miRNA-146a、TRAF6、IRAK1 基因表达水平。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趾肿胀明显,滑膜炎性细胞浸润和增生程度明显(P<0.05);模型组 miRNA-146a、TRAF6、IRAK1 基因表达明显升高(P<0.01)。 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MTX 组、中药加西药组足趾肿胀明显减轻,关节滑膜炎性细胞浸润和增生程度显著减轻,miRNA-146a、TRAF6、IRAK1 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05)。 与 MTX 组比较,中药加西药组 miRNA-146a、TRAF6、IRAK1 基因表达更低(P<0.05)。 结论 中药温化蠲痹方可能通过抑制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miRNA-146a、TRAF6、IRAK1 基因表达从而抑制 CIA 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生,发挥其抗炎作用。 MTX 加用温化蠲痹方比单纯 MTX 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桂皮醛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及与其调节MDA-MB-435S细胞miR-27a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聚碳酸酯膜细胞培养小室(transwell小室)法检测桂皮醛对MDA-MB-435S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脂质体2000转染miR-27a 模拟物/抑制物联合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及transwell小室模型法探讨miR-27a表达在MDA-MB-435S细胞侵袭中的作用和桂皮醛对MDA-MB-435S细胞miR-27a表达的干预及其与影响细胞侵袭能力的关系。结果 桂皮醛作用MDA-MB-435S细胞12 h后,穿过transwell小室的细胞数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miR-27a 模拟物与miR-27a 抑制物转染后MDA-MB-435S细胞miR-27a的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962.07倍和40%,经miR-27a 抑制物转染后MDA-MB-435S细胞穿过transwell小室的细胞数量显著下降(P<0.05);桂皮醛作用MDA-MB-435S细胞12 h后可下调其miR-27a的表达量(2-ΔΔCt分别为0.56、0.18和0.18);先经miR-27a 模拟物转染预处理后经桂皮醛作用的MDA-MB-435S细胞穿过小室的数量均较未预处理的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 桂皮醛对人乳腺癌MDA-MB-435S细胞株的侵袭能力具有抑制作用;miR-27a的过表达在MDA-MB-435S细胞的侵袭能力中发挥重要作用;桂皮醛抑制MDA-MB-435S细胞的侵袭能力与下调其miR-27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牛膝总皂苷(TSA)对兔膝骨关节炎(OA)模型滑膜组织的影响。方法:将40只实验兔分为正常组8只、OA模型组32只,OA造模成功后将OA模型组分为OA模型阳性对照组、OA模型空白组、OA模型TSA低剂量组、OA模型TSA中剂量组、OA模型TSA高剂量组,各6只,分别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蒸馏水、TSA低剂量、TSA中剂量、TSA高剂量灌胃2个月后进行关节粘连改善度测定、滑膜组织病理HE染色、滑膜炎KRENN评分、β-catenin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及关节液TNF-1,IL-1β,MMP-3含量检测。结果:实验兔OA模型造模成功后灌胃2个月,与OA模型空白组关节粘改善度比较,OA模型阳性对照组和OA模型TSA低、中、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模型阳性对照组与OA模型TSA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滑膜HE染色和滑膜炎评分比较,OA模型空白组见大量滑膜组织炎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以及滑膜细胞增生、排列紊乱,滑膜组织周边可见较多毛细血管增生,呈重度滑膜炎表现,OA模型阳性对照组见中度滑膜组织炎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以及滑膜细胞增生、排列不规则,滑膜组织周边可见少量毛细血管增生,呈中度滑膜炎表现,OA模型TSA高剂量组见轻度滑膜组织炎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以及滑膜细胞增生、排列尚规则,滑膜组织周边可见微量毛细血管增生,呈轻度滑膜炎表现;β-catenin蛋白免疫组化比较,OA模型阳性对照组和OA模型TSA高剂量组与OA模型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A模型阳性对照组与OA模型TSA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与正常组比较TNF-1,IL-1β,MMP-3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模型TSA高剂量组与OA模型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与OA模型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牛膝总皂苷能有效抑制OA滑膜炎症,改善关节粘连度,降低滑膜组织β-catenin蛋白表达以及减少关节液TNF-1,IL-1β,MMP-3因子含量,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聚蛋白多糖酶-4(ADAMTS-4)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在骨关节炎(OA)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OA的发生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0例OA标本(关节软骨、关节滑膜、关节液)及40例正常软骨、关节滑膜及关节液标本。关节软骨、关节滑膜标本中的ADAMTS-4及MMP-3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关节液标本中的ADAMTS-4及MMP-3采用酶联吸附法(ELISA)测定。比较OA关节和正常关节的关节软骨、OA关节液和正常关节液中的ADAMTS-4及MMP-3的产物表达情况。比较ADAMTS-4及MMP-3在关节滑膜中的表达。结果:在正常软骨组织和OA软骨组织中,存在ADAMTS-4及MMP-3的表达。ADAMTS-4主要表达于软骨细胞胞浆内,可见大量棕黄色颗粒、细胞膜黄染的细胞,特别是固缩退变的软骨细胞更明显;MMP-3的表达主要在软骨细胞胞浆内,细胞内可见棕褐色颗粒。正常软骨中ADAMTS-4阳性表达量较少,且主要表达在表层,深层无表达;OA软骨中ADAMTS-4阳性表达量较正常软骨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表层表达量升高量更明显,其表达量随软骨深度的增加而降低(P0.05)。正常软骨除了表层少量表达MMP-3外,中层、深层均无表达;OA软骨中各层MMP-3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软骨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滑膜组织和OA滑膜组织中,均存在ADAMTS-4及MMP-3的表达,但分布无明显规律。ADAMTS-4在滑膜组织中呈浅黄色,多定位于细胞胞浆;MMP-3在滑膜组织中呈棕色,在OA患者滑膜组织中可见大量棕色颗粒分布在细胞胞浆。ADAMTS-4及MMP-3在滑膜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关节液的ADAMTS-4和MMP-3的产物ARGxx和FFGxx的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关节液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的OA中,ADAMTS-4,MMP-3在OA的发生和进展中均发挥作用。磨损的关节软骨均高表达ADAMTS-4和MMP-3,且随着磨损程度的加深,ADAMTS-4表达水平逐渐减少,而MMP-3表达水平逐渐增加。抑制ADAMTS-4及MMP-3的活性可能是OA防治的一个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肾强筋胶囊含药血清对骨关节炎滑膜细胞、软骨细胞PGE2、NGF、COX-2、MMP1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中取病变滑膜、软骨进行原代细胞培养,用IL-1β刺激复制骨关节炎细胞模型,用补肾强筋胶囊含药血清干预后,RT-qPCR检测PGE2、NGF、COX-2、MMP13基因表达。结果:滑膜细胞RT-qPCR检测,与OA组比较,正常组、含药血清组PGE2、NGF、COX-2、MMP-13基因表达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含药血清组PGE2、NGF、COX-2、MMP-13基因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骨细胞RT-qPCR检测,与OA组比较,含药血清组PGE2、COX-2、MMP-13基因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含药血清组PGE2、COX-2、MMP-13基因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NGF基因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强筋胶囊含药血清治疗骨关节炎能下调滑膜细胞PGE2、NGF、COX-2、MMP13基因表达,下调软骨细胞PGE2、COX-2、MMP13基因表达,但对软骨细胞NGF基因表达无明显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蓉  何婷  曾南  陈恬  苟玲  刘金伟 《中草药》2013,44(11):1460-1464
目的 考察桂枝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桂皮醛体外对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PR/8/34 (H1N1)的直接杀灭作用,探讨其抗流感病毒作用机制中Toll样受体7(TLR7)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 以流感病毒感染的狗肾传代细胞(MDCK)为载体,测定桂枝挥发油及桂皮醛体外抑制流感病毒增殖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治疗指数(TI); ELISA法检测MDCK细胞干扰素-β (IFN-β)的分泌;RT-PCR法考察MDCK细胞中Toll样受体3(TLR3)、TLR7、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3 (TRAF-3)、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IFN-β基因的表达.结果 桂枝挥发油及桂皮醛对流感病毒有明显的直接杀灭作用,IC50分别为1.85×10-7、5.77×10-7 g/mL,TI分别为27.04、9.51.与病毒组比较,桂枝挥发油和桂皮醛0.25×10-5 g/mL显著升高感染甲型流感病毒的MDCK细胞上清液中IFN-β的量(P<0.05),显著上调细胞中TLR7、IRAK-4、IFN-β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 桂枝挥发油及桂皮醛对流感病毒H1N1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激活TLR7信号通路、活化IRAK-4、诱导IFN-β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伤寒与温疫的证治特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篇章结构、张仲景与吴又可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医学对出血热与鼠疫的认识,梳理热病证治的发展历史与脉络。  相似文献   

12.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备的技术,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危机患儿的痛苦乃至生命,掌握这门过硬的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是儿科护士的天职,也是衡量合格护士的标准之一。本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已多年,现将这方面的体会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3.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近20年间,是新时期仲景学说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对《伤寒论》原著的注释和校正工作,揭开了新中国教材编写的序幕;对《伤寒论》中一些有代表性问题或关键性字词的考订,是一个特点;对《伤寒杂病论》方法论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点。此外,这一时期,对六经的研究逐渐深入;对方证的研究仍是热门话题;对伤寒方中用药规律的研究出现热潮;对张仲景治疗方法原理的研究开始活跃;比较性研究热度不减;专题性研究渐成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中药蛇床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涛  李慧梁 《中草药》2001,32(2):181-183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根据“穴位组学概念”的提出,针对针刺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针刺的生物学基础,阐明针刺的科学性,并对相关针刺处方进行优化,围绕临床针刺治疗手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实现针刺科学机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近百年来,公开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3万篇,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以下时代特点:①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空间不断扩大;④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7.
喘证的一般护理注意调整病室环境、体位与休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饮食护理、情志护理;根据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实施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保障治疗措施的实施,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8.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七情学说实验研究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近年来有关中医七情学说的实验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评述。指出实验研究对七情学说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着重对今后开展七情学说实验研究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七情学说实验研究所涉及的动物模型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这一中医经典著作,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活人无数,尤其是对外感热病的发展影响颇深.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述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为中心的医学学术群体,该学派学术璀璨,连绵千年.现就以古代此派的形成、发展、争鸣3个阶段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其形成于晋唐,发展于宋元,争鸣于明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