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尹思能  王征夏  索运生 《四川医学》2008,29(12):1656-1657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Mirizzi综合征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1月~2007年12月98例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方式进行总结。结果按Csendes分型,Ⅰ型62例,Ⅱ型25例,Ⅲ型8例,Ⅳ型3例。所有患者均作了胆囊切除、瘘口修补或胆囊大部切除、胆管修复、T管引流术。术中胆管损伤1例,术后漏胆1例。结论在腹腔镜下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和耐心细致的操作可顺利处理Mirizzi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联合术中超声在Mirizzi综合征患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3月行腹腔镜手术联合术中超声治疗Mirizzi综合征患者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35例患者中,csendes i型18例,ii型4例,iii型5例,iV型8例。31例患者经腹腔镜完成手术,4例iV型Ms患者中转开腹手术,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6个月至2年,恢复良好,无腹痛及黄疸症状,未发现胆管狭窄等。结论腹腔镜联合术中超声治疗可明确Mirizzi综合征诊断及分型,术中明确胆管走行,指导手术决策,避免胆管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安全、可靠、可行的临床意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联合超声可以作为一种常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手术治疗Mirizzi综合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Mirizzi综合征(Ms)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治疗的14例Mirizzi综合征的手术方法和疗效。结果14例全部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胆囊切除术7例,胆囊大部分切除术3例,胆囊切除或胆囊部分切除直接修补瘘口放置T管4例。腹腔镜术后1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3年,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Mirizzi综合征的术前和术中诊断及分型直接关系到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方法的选择。在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的前提下腹腔镜治疗Mirizzi综合征的Ⅰ型和Ⅱ型是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克  韩威  李建设  张忠涛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8):1655-1657
目的 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分型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确诊的11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主要临床表现、分型及诊治方法 进行总结.结果 11例患者均经开腹手术治疗.术前确诊3例.McSherry Ⅰ型5例:行胆囊切除术,或胆囊切除 T管引流术;McSherry Ⅱ型6例:行胆囊切除 瘘口修补 T管引流术.术中无胆管损伤发生.术后患者均临床痊愈.结论 Mirizzi综合征术前诊断较困难.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是 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及术中胆管损伤的关键.各种辅助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但不可过分依赖检查报告.根据不同的分型合理选择术式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22例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型10例,行单纯胆囊切除;Ⅱ型6例和Ⅲ型2例,行胆囊切除胆管修补T管引流;Ⅳ型4例,2例行胆囊切除术,2例行胆囊切除,肝总管一空肠Roux-y吻合术.22例中8例行腹腔镜手术,6例术中解剖困难、出血、中转开腹,2例术中损伤胆总管,术后发现再次手术,行Roux-y吻合术,分别于术后4年、6年死于胆汁性肝硬化.择期手术19例,3例行急诊手术.随访时间平均5.6年.结论 Mirizzi综合症术前诊断困难.治疗应根据不同类型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22例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型10例,行单纯胆囊切除;Ⅱ型6例和Ⅲ型2例,行胆囊切除胆管修补T管引流;Ⅳ型4例,2例行胆囊切除术,2例行胆囊切除,肝总管一空肠Roux-y吻合术。22例中8例行腹腔镜手术,6例术中解剖困难、出血、中转开腹,2例术中损伤胆总管,术后发现再次手术,行Roux-y吻合术,分别于术后4年、6年死于胆汁性肝硬化。择期手术19例,3例行急诊手术。随访时间平均5.6年。结论:Mirizzi综合症术前诊断困难。治疗应根据不同类型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探讨其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胆管损伤。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0年3月~2010年3月经手术证实的57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I型31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Ⅱ型16例,行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T管引流;Ⅲ型10例,行胆囊切除+胆道探查+肝圆韧带瘘口修补+T管引流术。57例患者中15例行腹腔镜手术,3例术中解剖困难及出血而中转开腹,2例术中损伤胆道而中转开腹。术后随访时间为3个月~6年,平均3.5年,仅1例胆漏、1例出血而再次手术止血,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Mirizzi综合征术前确诊较困难,治疗应根据病理损害程度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董云生  佟强  赵刚 《现代医学》2013,(2):126-12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Mirrizzi综合征的处理。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诊断Mirrizzi综合征患者12例,术前明确诊断者4例,其余均在术中发现。SherryⅠ型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Ⅱ型患者采用胆囊切除胆管修补成型术和胆肠吻合术,术中全部采用刮吸解剖技术分离处理胆囊三角。结果:Sherry分型Ⅰ型8例采用胆囊切除术;Ⅱ型4例中2例采用胆囊切除胆管修补成型术,2例采用胆囊切除胆肠吻合术。全部病例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Mirrizzi综合征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现,术中应根据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术式。应用刮吸解剖技术分离处理胆囊三角可提高本病的发现率并减轻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9.
陈太德  朱玮冰 《广东医学》2005,26(7):963-964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病理特点及合理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胆囊切除、胆囊大部分切除、胆囊切除加胆囊管作补片修补瘘口加T管引流和胆肠Roux-Y吻合术。术后无胆管狭窄、胆瘘等并发症。结论Mirizzi综合征是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并发症,B超能为诊断提供线索。术前确诊比较困难,手术是确诊的主要手段。Mirizzi综合征治疗原则是及时手术治疗,切除病变胆囊,取净结石,解除胆道受压所致的梗阻,修复胆管缺损及通畅胆汁引流,术中应避免胆道损伤。根据不同的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Mirizzi综合征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王安  黄海燕  韩鑫  任静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5):771-773
目的探讨Ⅰ型Mirizzi综合征的腹腔镜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Ⅰ型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对Ⅰ型Mirizzi综合征患者在成熟的腔镜技术基础上,通过术中仔细操作解剖及一定技巧,在腹腔镜下完成胆囊切除。结果 39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获得成功,包括胆囊切除及胆囊大部分切除。结论在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的前提下,腹腔镜治疗Ⅰ型Mirizzi综合征是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微创技术对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4月期间证实为Mirizzi综合征的2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8例中Ⅰ型12例(42.9%),Ⅱ型8例(28.6%),Ⅲ型6例(21.4%),Ⅳ型2例(7.1%)。所有病人术前常规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必要时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结果:28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中,其中11例Ⅰ型患者均成功采用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Ⅱ型8例中5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例中转开腹。Ⅲ型和Ⅳ型共10例中7例行开腹手术,2例行三镜联合手术,1例因高龄、体质差,仅行内镜下支架引流术。结论:胆道外科进入微创时代,对部分Mirrizi综合征患者,通过多种微创技术的联合应用,可以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3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2%(9/13)的患者其临床表现为右上腹疼痛伴有寒战发热、有黄疸病史。76.9%(10/13)的患者术前B超提示胆囊管或胆囊颈部存在结石嵌顿,其中6例行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提示胆囊结石、胆总管上段梗阻伴肝内胆管扩张。采用Csendes分型:Ⅰ型2例,行保留胆囊颈部的胆囊大部切除术;Ⅱ型4例,行胆囊大部切除术,瘘口直接缝合修补、T管引流;2例Ⅲ型患者,行胆囊部分切除术,残留的胆囊壁修补瘘口、T管引流;4例Ⅲ型患者和1例Ⅳ型患者,行胆囊大部切除术后,作胆肠Roux-en-Y吻合。结论: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右上腹疼痛多伴有寒战发热、有黄疸病史。术前B超提示胆囊管或胆囊颈部存在结石嵌顿、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内无明显结石的患者,应加行MRCP以提高术前诊断率。目前手术仍是确诊的主要手段,术中应根据病理分型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Mirzzi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6—2002年收治的27例Mrizzi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式采用胆囊部分切除、胆囊切除、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或胆肠内引流术。随访18例.治愈15例(83.3%)。结论 Mrizzi综合征术前诊断困难。对不同病理类型的病例应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总结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6例经手术证实的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结果:术前确诊仅3例(11.5%),其中2例经ERCP确诊,1例经MRCP确诊。26例分别施行了胆囊切除术,胆囊大部切除术,胆囊瓣瘘口修补加"T"管引流术以及胆肠Rouxen-Y吻合术。25例术后一期愈合,1例并发胆漏再次手术。结论:Mirizzi综合征术前诊断困难,术中极易损伤胆管,手术探查应认真仔细,治疗应根据不同类型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病因、病理特点及临床表现,总结新的合理的诊断与治疗Mirizzi综合征的方法。方法对经手术治疗证实的15例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分别采用胆囊切除术、胆囊部分切除术、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或肝总管探查术、胆道重建术或胆肠内引流术。结论Mirizzi综合征病理分型不一,术前诊断困难,需借助实验室化验检查及多种影像学检查枝术。对不同病理类型的患者应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并发Mirizzi综合征诊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8年5月共收治16例Mirizzi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前诊断8例,逆行胆囊切除9例,胆囊部分切除7例,瘘口直接修补+T管引流3例,胆囊颈瓣修补+T管引流3例。术中胆道损伤2例,行端端吻合+T管引流1例,行肝胆管修补+T管引流1例。术后并发胆漏1例,经腹腔引流10 d痊愈;胆总管结石1例经胆道镜取石;胆管炎1例经抗感染痊愈;无胆道狭窄。结论:提高对Mirizzi综合征的认识,是有效预防胆道损伤的关键;根据病理类型采用正确的手术方法可取的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湛斌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1):80-81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与外科手术选择。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38例Mirizzi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14例,38例均经手术治疗,单纯胆囊切除24例,胆囊切除 T管引流13例,胆肠吻合1例。结论Mirizzi综合征术前确诊困难,ERCP、MRCP检查可提高Mirizzi综合征的术前诊断率,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取决于局部病理损伤程度和解剖变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症的诊断治疗特点,以提高其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36例经手术证实为Mirizzi综合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Mirizzi综合症患者中仅4例(11.1%)术前确诊。按Csendes分型,Ⅰ型7例,Ⅱ型18例,Ⅲ型9例,Ⅳ型2例。5例行胆囊切除术,2例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胆囊切除、瘘口修补10例,13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瘘口修补、T管引流术;胆囊切除、胆肠吻合术5例。术后恢复好,随访无严重并发症。结论:Mirizzi综合症术前确诊困难,B超结合MRCP/ERCP检查可以提高Mirizzi综合症的术前确诊率,手术容易损伤胆管,手术方式应据病理损伤程度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证实的Mirizzi综合征患者,结果 22例经手术证实的患者中,术前明确诊断者5例(22.7%),可疑6例(27.3%),其余均经手术而确诊,其中同时伴胃瘘、十二指肠瘘各1例。22例均经手术治愈,无死亡,其中胆囊切除9例,胆囊大部切除5例,胆囊(部分)切除、胆管瘘修补、T管支撑引流4例,胆囊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3例,1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端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术。全组胆管损伤2例,占9.1%。结论 对Mirizzi综合征提高术前诊断率尤为重要,影像学方法对该病有较大帮助,如术前术中证实该病,术中要仔细操作,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术式,避免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