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自由基代谢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和利拉鲁肽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2只,后4组应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2 h后再灌注模型,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对其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灶大小,取脑组织制备成10%匀浆检测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qPCR)检测大鼠脑组织VEGF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组脑组织SOD活性降低(95.49±8.16)Mu/L,MDA含量增加(8.15±1.14)μmol/L(P0.05),脑组织VEGF蛋白表达量增加(0.64±0.18、6.69±0.54)(均P0.05);与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利拉鲁肽可改善24 h后神经功能缺损(14.45±1.88、12.52±1.49、10.6±1.35)分及减少脑梗死体积(128.1±12.6、105.8±11.7、92.6±10.3)mm~3(均P0.05),脑组织SOD活性增加(104.89±8.38、112.17±9.35、120.2±10.2)Mu/L,MDA含量减少(7.66±1.23、7.04±1.08、6.49±0.97)μmol/L(均P0.05),脑组织VEGF蛋白表达量增加[(0.74±0.15、0.84±0.23、0.96±0.24)(8.15±1.56、8.94±1.61、9.89±1.78)](均P0.05),且与剂量呈正相关性。结论利拉鲁肽能减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细胞的氧自由基浓度及上调VEGF表达改善脑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香芹酚对大鼠颅脑损伤(TB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香芹酚(10 mg/kg)组、中剂量香芹酚(20 mg/kg)组、高剂量香芹酚(40 mg/kg)组,每组10只。Feeney氏自由落体法制备TBI模型,造模后1、3、7 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评分(mNSS)评估神经功能,干湿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ELISA法检测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以及化学定量法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 香芹酚能显著改善大鼠TBI后神经功能,显著减轻TBI后脑水肿,显著降低损伤脑组织MDA、NO和NOS含量,显著增加损伤脑组织SOD、CAT和GSH含量。结论 香芹酚可通过减轻大鼠TBI后脑水肿、抑制氧化应激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后处理(I-PostC)诱导的远隔器官I-PostC(RPostC)对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空腹腹腔注射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线栓法闭塞大脑中动脉(MCAO)制作局灶性I/R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40只雄性SD大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I/R组,RPostC组,每组10只。I/R6h后取脑组织行HE染色观察,测定线粒体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ATP酶、Ca2+-ATP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I/R组线粒体MDA含量[(4.99±1.25)nmol/mgprot]较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升高(均P<0.01),SOD[(72.52±13.07)U/mg]、Na+/K+-ATP酶[(3.17±0.34)μmolPi/(mg.h)]、Ca2+-ATP酶[(1.56±0.23)μmolPi/(mg.h)]和GSH-Px活性[(22.66±5.29)U/mg)]明显降低(均P<0.01);与I/R组比较,RPostC组MDA含量[(3.58±0.9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C)对大鼠发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中白介素-6(IL-6)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PC高剂量组、PC低剂量组4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其中PC高、低剂量组大鼠术前0.5h和缺血2h时给予PC溶液150mg/kg、75mg/kg,而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分别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再灌注结束后,采用ELISA法测定脑组织中IL-6、ET-1水平。结果 PC高、低剂量组IL-6、ET-1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PC高、低剂量组脑组织中IL-6、ET-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能够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这可能与其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托吡酯(TPM)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TPM组及假手术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TPM组动物分别于插线和再灌注时腹腔注射TPM混悬液(8mg/ml,80mg/kg);各组术后24h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后处死动物。采用羟胺氧化法测定血清SOD活性及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清MDA含量。结果血清SOD活性及MDA含量缺血再灌注组分别为(157.72±19.04)U/ml及(7.45±0.84)nmol/ml,TPM组分别为(171.25±15.72)U/ml及(6.10±0.98)nmol/ml,假手术组分别为(179.74±7.95)U/ml及(5.90±0.72)nmol/ml;与TPM组及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血清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均P<0.05)。TPM组及假手术组间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差异无显著性。TPM组神经功能评分较缺血再灌注组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TPM能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抗氧化酶的消耗,有效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及其毒性,具有减轻脑缺血神经功能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亚血红素多肽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对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及脑梗死面积的影响。结果:亚血红素多肽(1 mg/kg、0.3mg/kg、0.1mg/kg)组可明显升高脑组织中SOD活性(P<0.01,P<0.05),降低MDA、NO含量(P<0. 01,P<0.05),亚血红素多肽(1mg/kg、0.3mg/kg)组能显著减少脑梗死面积(P<0. 01,P<0.05)。结论:亚血红素多肽能清除氧自由基,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对脑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早期保护作用。方法线栓法复制大鼠急性脑缺血模型。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模型、尼莫地平3组。模型组采取缺血2h再灌注2h。尼莫地平组大鼠在缺血0时刻起每小时腹腔注射给药一次,剂量为5mg/kg。各组大鼠在手术4h后实验结束后,行腹主动脉采血,同时取完整脑组织。脑组织切片进行TTC染色,并比较各组脑组织梗死面积。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脑组织匀浆中SOD、MDA、NO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尼莫地平组大鼠脑组织梗死面积显著减少。血清生化指标显示,模型组SOD含量显著低于假手术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后,SOD含量增加明显。模型组MDA、NO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尼莫地平组明显降低血清中MDA、NO。结论尼莫地平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与NO和氧化应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人白介素-10(IL-10)基因转染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GSH-Px)的影响,探讨其缺血脑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正常对照组、缺血对照组、人IL-10基因转染组和空质粒组,采用Longa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采用立体定向脑室内注射的方式进行转染,然后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其转染效果,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Longa 5分制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同时按照试剂盒说明分别检测脑组织中NO、SOD、MDA、GSH-Px的含量。结果(1)人IL-10基因能有效整合到大鼠脑组织中并能高效分泌人IL-10,同时人IL-10基因转染能减少脑梗死体积和降低神经行为学评分;(2)正常对照组、缺血对照组、空质粒组和人IL-10基因转染组SOD的含量分别为214.28±13.73、170.69±12.26、175.20±13.76和195.77±13.20U/mgprot。GSH-Px的含量分别为25.73±1.72、19.91±1.81、19.32±1.37和22.70±2.22U/mgprot。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血对照组、空质粒组和人IL-10基因转染组SOD和GSH-Px的含量明显下降(P(0.01)。人IL-10基因转染组SOD和GSH-Px的含量则较缺血对照组、空质粒组明显升高(P(0.01)。缺血对照组和空质粒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正常对照组、缺血对照组、空质粒组和人IL-10基因转染组MDA的含量分别为6.29±0.33、8.75±0.44、8.66±0.51和7.70±0.31nmol/mgprot。NO的含量分别为1.07±0.11、1.87±0.18、1.93±0.33和1.44±0.10μmol/gprot。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血对照组、空质粒组和人IL-10基因转染组MDA和NO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人IL-10基因转染组MDA和NO的含量则较缺血对照组、空质粒组显著下降(P(0.01)。缺血对照组和空质粒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人IL-10基因转染能降低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中MDA和NO的含量,同时能提升SOD和GSH-Px的含量,可能是其发挥缺血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法舒地尔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法舒地尔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法舒地尔组(高剂量组);每组15只。通过注射自体脑内动脉血制作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只暴露硬脑膜,不注射动脉血。低剂量组腹腔注射1 mg/(kg·d)法舒地尔,高剂剂量组腹腔注射10 mg/(kg·d)法舒地尔。模型组和假手术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药物干预4周后,使用Y-迷宫法评价大鼠学习记忆功能,记录大鼠错误反应次数;使用Longa法评价大鼠神经功能。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使用硝酸溶解法测定Na+、K+含量,TUNEL染色分析神经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法分析凋亡相关蛋白表达(Bax、Bcl-2和Caspase-3)。结果 相比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逃离错误次数、Longa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Na+离子水平、神经细胞凋亡率、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脑组织K+离子水平、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相比模型组,法舒地尔模型逆转大鼠脑出血后上述变化(P<0.01),而且高剂量法舒地尔明显优于低剂量法舒地尔(P<0.01)。结论 大鼠脑出血后,法舒地尔可以调节神经细胞Na+、K+离子平衡并减少脑组织水肿、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保护大鼠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和缺血预处理组,每组10只。使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Longa-Bederson(LB)评分法评估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的影响,采用TTC染色方法分析大鼠海马区梗死面积,采用TUNEL染色法分析大鼠海马区细胞凋亡,使用气相色谱方法分析缺血预处理后大鼠海马区域丙酮酸含量。结果 缺血预处理组大鼠LB评分[(1.67±0.21)分}明显优于缺血组[(3.17±0.31)分;P<0.05]。缺血预处理组大鼠海马区梗死面积[(154±8.1)mm2]明显少于缺血组[(221.20±5.86)mm2;P<0.05]。缺血预处理组大鼠海马区域丙酮酸含量[(3.70±0.20)μmol/g]明显高于缺血组[(2.58±0.17)μmol/g;P<0.05]。结论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具有显著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明显减少大鼠脑组织梗死、增加海马丙酮酸含量、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梗死早期血清铁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将642例急性脑死患者分为进展性脑梗死(PS)组(94例)和非PS(NPS)组(548例),检测两组患者发病24 h内血清铁蛋白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PS组血清铁蛋白水平[(325.67±98.34)μg/L]显著高于NPS组[(236.19±84.12)μg/L](P<0.01);此两组亦显著高于对照组[(150.99±65.42)μg/L](均P<0.01)。结论脑梗死早期血清铁蛋白水平显著升高的患者可能为P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尿酸(uric acid,U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双相情感障碍患者126例(躁狂发作77例,抑郁发作4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9例和正常对照126名,测定其血清UA水平,并采用杨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a rating scale,YMR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scale,HAMD)评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症状。结果双相情感障碍组血清UA水平[(349.34±107.21)μmol/L]高于精神分裂症组[(319.71±84.48)μmol/L]和对照组[(280.94±71.9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躁狂发作患者UA水平高于抑郁发作患者[(366.45±104.01)μmol/L vs.(322.45±107.69)μmol/L],且二者均高于对照组(P0.01);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是否使用精神科药物的亚组间U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UA水平与YMRS、HAMD分数线性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UA水平升高,血清UA水平升高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一个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R)、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缺血性卒中诊断、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一科收治的20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病例组),以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1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PLR、Lp-PLA2及HCY水平。病例组患者入院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治疗3周后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病例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组。分别比较病例组轻、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以及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血清PLR、Lp-PLA2、HCY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评价预后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患者血清PLR、Lp-PLA2及HCY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为(168.73±62.12)比(116.87±31.87),(245.64±81.30)μg/L比(165.17±38.13)μg/L,(18.45±6.81)μmol/L比(11.14±3.04)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843、11.377、13.161,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LR、Lp-PLA2、HCY为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子(OR值分别为1.017、1.005、1.072,95%CI分别为1.009~1.026、1.000~1.010、1.009~1.139;均P<0.01)。轻、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中血清PLR、Lp-PLA2及HCY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出院3周后随访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中血清PLR、Lp-PLA2、HCY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分别为(204.75±65.08)比(140.43±41.97),(282.99±77.49)μg/L比(216.29±71.89)μg/L,(21.76±7.02)μmol/L比(15.86±5.40)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048、6.293、6.716,均P<0.05)。血清PLR、Lp-PLA2、HCY及三者联合诊断缺血性卒中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8、0.823、0.855、0.879(均P<0.01)。血清PLR、Lp-PLA2、HCY预测病例组短期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3、0.796、0.788。结论血清PLR、Lp-PLA2及HCY水平在缺血性卒中患者升高显著,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较好的临床预后评估价值,可成为早期预测缺血性卒中发生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D预处理对谷氨酸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将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谷氨酸损伤组和人参皂甙RD预处理组。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谷氨酸损伤组细胞置于含10 mmon/L谷氨酸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24 h;人参皂甙RD预处理组细胞经50μmol/L人参皂甙RD预处理30 min后,再加谷氨酸继续培养24 h。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按试剂盒检测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流式细胞仪检测胞内活性氧(ROS)水平;按试剂盒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人参皂甙RD预处理最佳浓度为50μmol/L。与谷氨酸损伤组相比,人参皂甙RD预处理PC12细胞活力明显增高(P〈0.05),培养液LDH释放量明显降低(P〈0.05),胞内ROS含量明显降低(P〈0.05),胞内SOD含量明显增高(P〈0.05)。结论人参皂甙RD预处理可减轻谷氨酸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Irbesartan,Irb)对由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 choline,LPC)所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损害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UVECs,分为(1)正常对照组;(2)低浓度LPC组(10μg/L);(3)中浓度LPC组(20μg/L);(4)高浓度LPC组(40μg/L);(5)Irb对照组(含LPC20μg/L);(6)低浓度Irb组(10-7μmol/L+LPC20μg/L);(7)中浓度Irb组(10-6μmol/L+LPC20μg/L);(8)高浓度Irb组(10-5μmol/L+LPC20μg/L)。采用放免及RT-PCR法分别观测LPC对HUVECs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TII)蛋白及AT1型受体(Angontensin II 1 receptor,AT1R)、AT2型受体(Angontensin II2 receptor,AT2R)mRNA(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的表达的影响;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观测使用Irb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C使HUVECs ATII蛋白及AT1R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使NO含量、NOS及SOD活性显著下降;经Ibr干预后显著增加了HUVECs NO含量、NOS及SOD的活性。结论 Irb可以对LPC所致的内皮细胞损害发挥部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患者血清补体C3(complement component 3,C3)、C4(complement component 4,C4)、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和尿酸(uric acid,UA)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44例SZ患者为SZ组,并根据4周内有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分为治疗组(77例)和停药组(67例),另选择同期来湘雅二医院的健康体检者147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尿酸氧化酶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清补体C3、C4、hs-CRP和UA浓度,并比较分析。结果 SZ组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低于对照组[(0.99±0.17)g/L vs.(1.03±0.17)g/L、(0.21±0.05)g/L vs.(0.23±0.05)g/L],UA水平高于对照组[(351.61±95.90)μmol/L vs.(300.28±39.5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P0.05,P0.001)。治疗组患者血清补体C3、C4、hs-CRP和UA水平较停药组均升高[(1.04±0.19)g/L vs.(0.95±0.15)g/L、(0.22±0.06)g/L vs.(0.20±0.05)g/L、1.08(0.33,5.04)mg/L vs.0.47(0.28,1.29)mg/L、(374.54±108.33)μmol/L vs.(331.61±79.03)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血清hs-CRP和UA浓度较对照组均升高[1.08(0.33,5.04)mg/L vs.0.61(0.33,1.26)mg/L、(374.54±108.33)μmol/L vs.(300.28±39.5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SZ患者血清C3、C4、hs-CRP和UA的水平变化对SZ临床诊断和抗精神病药物疗效评估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精氨酸加压素(AVP)的功能变化在抑郁症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法测定83例抑郁症患者、57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VP和皮质醇(Cor)浓度水平. 结果:抑郁症组血浆ACTH浓度(48±30) ng/L、Cor浓度( 188±59) μg/L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18 ±7) ng/L、( 165±5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22,P<0.01;t =2.453,P<0.05);抑郁症组血浆AVP浓度(6.0±5.7) ng/L与对照组(4.5±2.6) 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49,P<0.05).ACTH异常的(ACTH≥50ng/L)抑郁症患者AVP、Cor浓度[(8.0±7.0)ng/L,(211±55) μg/L]高于ACTH正常的(ACTH< 50 ng/L)抑郁症患者[(3.5±3.2) ng/ml,( 174±5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8,t =3.027,P均<0.01).抑郁症患者的AVP与ACTH存在正相关(r=0.286,P=0.027),ACTH与Cor存在正相关(r=0.455,P=0.000). 结论:ACTH水平增高的抑郁症患者AVP异常,AVP调节功能可能是影响抑郁症疾病过程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氟西汀对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影响.方法 以氟西汀干预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检测不同浓度氟西汀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GDNF浓度及Real-time PCR法检测GDNFmRNA的表达.结果 (1)氟西汀浓度超过35 μmol/L浓度时,可降低细胞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10 μmol/L氟西汀干预星形胶质细胞不同时间后,48 h组细胞培养液GDNF浓度[(68±13)fg/L]高于0 h组[(32±11)fg/L]、6 h组[(34±12)fg/L]、12 h组[(41±17)fg/L]、24 h组[(45±13)f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不同浓度氟西汀作用星形胶质细胞48 h后,10 μmol/L浓度组的细胞培养液GDNF浓度[(64±17)fg/L]高于0 μmol/L[(39±15)fg/L]和1 μmoVL浓度组[(39±18)f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氟西汀作用星形胶质细胞48 h后,撤离氟西汀24 h后星形胶质细胞仍明显分泌GDN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5)不同浓度氟西汀作用星形胶质细胞24 h后,10 μmol/L和20 μmol/L浓度组细胞GDNFmRNA表达量[分别为(0.008 1±0.001 1)和(0.006 3±0.000 3)]高于0 μmol/L、1 μmol/L及5 μmol/L浓度组[分别为(0.003 1±0.000 7)、(0.003 9±0.000 3)和(0.004 1±0.000 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氟西汀可能通过促进星形胶质细胞GDNF的分泌来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加用阿立哌唑对利培酮所致的首次发病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使用利培酮治疗4周后催乳素水平≥60 μg/L的患者,在维持原有治疗不变的基础上,研究组加用阿立哌唑5 mg/d,对照组加用安慰剂治疗,总疗程12周,研究周期8周(第4~12周末).于治疗第0,4,8,12周末检测血清催乳素含量,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治疗中需要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组治疗第12周末血清催乳素[(25±7)μg/L]较第4周末[(76±17)μg/L]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7;P<0.01).对照组治疗第12周末催乳素[(79±13)μg/L]与第4周末[(78±15)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P>0.05);治疗第12周末催乳素下降率为(66 ±11)%、正常率为67.6%,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18)%、6.5%](P均<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PANSS评分总分及分量表分均明显下降(P均<0.01);在治疗第12周未两组之间各项评分比较,筹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0,0.76,0.22,0.88;P均>0.05).治疗第12周未研究组TESS评分(4.8±4.3)与对照组(4.5±3.9)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利培酮所致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高催乳素血症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PC)在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大脑、心脏组织中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取健康6月龄Wistar大鼠50只,雌雄各半,分性别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维生素E(VE)组、PC 120 mg/kg和60 mg/kg 2个剂量组等5组(各10只),分别给予相应的处理.测定各组大鼠大脑、心脏组织中的超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