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跳动下的心内直视矫治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9年 11月~ 2 0 0 3年 1月采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路径 ,在心脏跳动下行 2 4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矫正术 1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 14例 ,女 2 6例 ,年龄 3~ 4 0岁。结果 手术顺利 ,所有患者随访 2~ 2 0月 ,均健在 ,无术后并发症。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体外循环 (32 5 0± 18 5 0 )min ,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 (2 0 0± 1 2 0 )h ;对照组患者体外循环 (6 8 5 0±17 5 0 )min ,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 (4 2 0± 1 10 )h。结论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跳动下矫治先天性心脏缺损的心内直视手术是可行、有效、安全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黄红珊 《右江医学》2002,30(1):78-79
体外循环灌注技术是心内直视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要使体外循环尽可能接近生理水平 ,并不断提高体外循环的质量 ,这不但要求灌注医师精通体外循环机理 ,而且还要灌注护士的密切配合( 1) 。我院自 1994年 3月~ 2 0 0 1年 4月行不停跳心脏直视手术 38例 ,现将体外循环灌注配合体会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16例 ,女性 2 2例 ;年龄 4~ 4 9岁 ;体重 15~ 6 7公斤。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7例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15例 ,房间隔缺损并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3例 ,二尖瓣置换术 6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置换…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右胸前外侧小切口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治疗结果及手术经验。方法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61例 ,男 3 8例 ,女 2 3例 ,年龄 2 .5~ 2 7岁 ,平均 ( 7.1± 4.8)岁 ,体质量 11~ 71kg ,平均 ( 2 2 .0± 11.6)kg。肺动脉压中度增高 10例。手术在浅低温深度血液稀释体外循环下施行 ,皮肤切口沿右侧第 5肋间长 5~ 8cm ,经第 3或第 4肋间入胸 ,距右膈神经前 2 .0cm纵向切开心包 ,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切开右心房 ,经三尖瓣显露和修补室间隔缺损。结果  6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皮肤切口长 ( 6.9± 0 .9)cm。体外循环时间 ( 5 7.4±2 1.8)min ,主动脉阻断时间 ( 3 6.2± 14 .8)min ,术后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时间 ( 8.5± 5 .8)h ,ICU时间 ( 3 3 .6± 16.9)h ,术后住院 ( 8.2± 1.9)d。术后胸腔引流量 ( 2 0 6.1± 15 0 .7)ml。 5 2例 ( 85 % )未输库血。术后随访 3个月至 4年 ,心功能较术前改善 ,残余分流 2例。结论 采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技术修补室间隔缺损 ,微创美观 ,安全可靠 ,手术操作简单 ,库血用量小 ,疗效满意。可经三尖瓣修补的室间隔缺损均可采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术式。  相似文献   

4.
我院 1998年 7月至 2 0 0 1年 7月完成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直视手术 76例 ,其中应用抑肽酶 5 0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76例患者均完成CPB下心脏直视手术 ,其中男 36例 ,女 4 0例。年龄 2~ 5 4岁 ,平均年龄 36岁。手术类型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2 0例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2 2例 ,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 6例 ,单心房矫治术 1例 ,马凡氏综合征行Robin Seck手术 1例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 1例 ,单纯二尖瓣膜置换术 8例 ,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 6例 ,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膜置换术 9例 ,三尖…  相似文献   

5.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西京医院 2 0 0 0 0 5 / 2 0 0 2 0 5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 12 1(男 5 3,女 6 8)例 ,年龄 3~ 4 2 (平均 15 .7)岁 ,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4 8例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6 7例 ,二尖瓣置换术3例 ,房室管畸形根治术 1例 ,房缺修补术 +二尖瓣成形术 1例 ,瓦氏窦瘤破裂修补术 1例 .1.2 方法1.2 .1 物品准备 包括胸腔镜影像系统 ,体外循环手术敷料包 ,电凝器 ,负压吸引器和手术器械包 .手术器械采用在小切口心脏手术器械基础上外加特殊研制的抓钳、打结器、心脏拉勾、动脉钳、钛环 .缝线有 :3/ 0无损伤缝线 ,4 / 0 ,6 …  相似文献   

6.
刘翠平 《现代实用医学》2002,14(5):266-266,267
我院于 1999年 10月~ 2 0 0 1年 5月实施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 6 5例 ,效果良好。现对体外循环管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本组病例男性 38例 ,女性 2 7例 ,年龄 3~ 5 7岁 ,体重 14~ 84kg。 6 5例心直视手术病种分类 :室间隔缺损修补 2 9例 ,法洛四联症矫治 11例 ,房间隔缺损修补 8例 ,双瓣置换、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置换各 4例 ,心房粘液瘤摘除 3例 ,心内膜垫缺损修补 2例。1.2 体外循环方法 使用鼓泡式氧合器 ,预充液采用林格液和血代 ,小儿加血浆或全血 ,转流期间维持红细胞压积 2 0 %~ 2 5 % ,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在手术…  相似文献   

7.
罗秀宁 《海南医学》2002,13(8):34-35
近年来我院实施体外循环 (CPB)心内直视手术共 5 6例。其中浅低温心不停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35例 ,现将麻醉和围术期的处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全组 35例 ,男 10例 ,女 2 5例 ;年龄最小 4岁 ,最大 5 4岁。体重 12~ 6 0公斤。手术种类包括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9例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5例 ,法乐氏三联症根冶术 1例、法乐氏四联症根冶术 1例 ,双腔右心室修补术 1例、房间隔缺损并氟氏窦瘤破裂修补术 1例 ,主动脉瓣置换 2例 ,二尖瓣置换 8例。心功能Ⅰ级 8例 ,Ⅱ级 2 0例 ,心功能Ⅲ级 5例 ,Ⅳ级 2例 ,心胸比值 0 .5 0…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 42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经验。方法 全组 42例 ,男性 2 4例 ,女性 18例 ;年龄 1~ 61岁 ,体重 9.5~ 84kg。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 ,房缺修补 9例 ,室缺修补 2 1例 ,法乐四联症 1例 ,瓣膜替换11例。 3例合并其他畸形 ,予以同期矫治。结果 体外循环时间在 43~ 15 0min ,主动脉阻断时间 14~ 97min ;术后 3 0日内死亡 3例 (7.1% ) ,并发症发生率 11.9%。 3 9例随访 1月~ 6年均恢复较好。结论 开展心脏直视手术 ,起初选择病例应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 ;加强体外循环管理 ,重视心肌保护 ,正确矫正心脏畸形 ,强调术后处理 ,防治术后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急性血液稀释式自体输血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非常普遍 ,具有节约血源、减少并发症等优点。但由于急性血液稀释引起血液流变学特性的改变 ,有可能对血小板的功能和结构发生影响 ,本文对此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我院 4 0例 ASA ~ 级择期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手术种类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法洛四联症纠治术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或 (和 )主动脉瓣置换术等。其中男 2 8例 ,女 12例 ;年龄 18~ 6 1岁 ,体重 4 3~ 71kg。血红蛋白 (Hb)均 >14 g,Hct>0 .4 0。随机…  相似文献   

10.
我院 2 0 0 1年 1— 6月共行微创心脏手术 5 6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 5 6例 ,男 32例 ,女 2 4例 ,年龄 2~ 6 0岁 ,平均 (2 3.2± 15 .8)岁 ,体重 12~ 81kg ,平均 (34.4± 12 .6 )kg。先天性心脏病 31例 ,心脏瓣膜病 10例 ,单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2例 ,并发瓣膜病 3例。术前心功能纽约心脏学会 (NYHA)分级Ⅰ级 33例 ,Ⅱ级 9例 ,Ⅲ级 14例。轻度肺动脉高压 10例 ,中度 31例 ,重度 15例。1.2手术方式 经胸骨下段部分劈开手术 2 5例 ,经右外侧小切口剖胸 31例。其中单纯室间隔缺损 (VSD)修补术 14…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胸腔镜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的管理,并对不同的体外循环建立策略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行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43例(2例中转)围术期资料,包括基本资料、手术相关资料、术后相关资料等.结果 共计实施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43例,2例中转(均为前外侧切口的病例,1例因升主动脉壁薄,出血难以控制;1例为上腔型房间隔缺损修补后肺出血,重新阻断后加宽上腔静脉),全组患者无死亡病例.颈静脉/股静脉置管组整体手术病例和单纯房间隔缺损病例的主动脉阻断时间明显短于股静脉双极管组(P<0.05),在转流时间、总手术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稳妥、可靠的周围体外循环,强化术中体外循环的管理,对于减少主动脉阻断、体外循环转流和手术时间,降低甚至预防各种相关潜在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 1 987年 1月至 1 996年 1 2月完成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 5 2 8例。其中 1 1例需再次手术开胸止血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再次开胸手术 1 1例 ,占同期心脏直视手术 5 2 8例的 2 .0 8%。男性 9例 ,女性 2例 ,年龄 1 1~ 62岁 ,其中风湿性心脏病 6例 ,室间隔缺损3例 ( 1例合并主动脉窦瘤破裂 ) ,左房粘液瘤 1例 ,法乐氏四联症 1例。 1 1例病例中 ,术前 2例有肝损害 ,2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1 .2 方法 :全部病例采用国产鼓泡型氧合器 ,升主动脉阻断时间 2 3~ 1 1 0分钟 ,体外循环时间 67~2 1 0分钟。第一次手术后所…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我院自 1 981年 3月至 2 0 0 2年 3月共手术修补室间隔缺损 (VSD) 2 5 3例。现总结报道如下。2 5 3例中男性 1 2 0例 ,女性 1 33例。体重 9~5 5kg ,年龄 1 5~ 2 8岁。麻醉方式 :全麻低温 2例 ,全麻低温停循环 4例 ,全麻低温体外循环 2 4 6例 ,全麻常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 1例。体外循环时间最长 1 5 0分钟 ,最短 2 7分钟 ,平均 5 9分钟。心肌阻断最长 1 1 0分钟 ,平均 35分钟。术中见各种VSD的分型 (朱晓东氏分法 ) [1 ] 是 :漏斗部缺损 74例 ,其中干下型 44例 ,嵴内型 30例 ;膜部缺损 1 76例 ,其中嵴下型 33例 ,单纯…  相似文献   

14.
张维  范珊红  薛卫斌 《医学争鸣》2000,21(12):1521-1521
0 引言 缺血缺氧性脑损害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是患者致死或致残的重要原因 . 1990 - 12 / 1997- 0 5 ,我科共发生心脏术后脑缺血缺氧性损害 16例 ,占同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 0 .8% .就其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16 (男 10 ,女 6 )例 .年龄 0 .5~ 5 9(平均2 6 )岁 .其中室间隔缺损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矫治术后 5例 ;房间隔缺损修补和法鲁四联症根治术后各 1例 ;二尖瓣置换及三尖瓣成形术后 3例 ;二尖瓣置换及 COX迷宫术后 1例 ;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术后 3例 ;二尖瓣成形及未闭动脉导管结扎术后…  相似文献   

15.
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0 引言 目前临床治疗心脏房间隔缺损主要经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缺损 ,或采用封堵器心导管封堵缺损两种方法 .外科手术效果好 ,但创伤大 ,恢复时间长 ;心导管封堵技术创伤小 ,但操作复杂 ,出现意外情况处理困难 .我们于 2 0 0 0 0 5 /2 0 0 2 0 4采用微创非体外循环封堵房间隔缺损的新术式治疗房间隔缺损 15 3例 ,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西京医院 2 0 0 0 0 5 / 2 0 0 2 0 4房间隔缺损患者 15 3(男 6 8,女 85 )例 ;年龄 2~ 6 4岁 ,体质量 12 .5~ 72 .0 (平均35 .6± 16 .2 )kg.房间隔缺损直径 5 .0~ 39.5mm ,其中下…  相似文献   

16.
1994年 10月至 1999年 10月我院共进行常温体外循环(CPB)心脏不停跳手术 2 2例 ,疗效良好 ,现将心肺转流管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2例 ,男 8例 ,女 14例 ,年龄 6~ 5 6岁。手术种类 :先天性心脏病 17例 (其中房间隔缺损 8例 ,室间隔缺损 8例 ,动脉导管未闭 1例 )。风湿性心瓣膜病 3例 ,左房黏液瘤 2例。心功能 级 18例 , 级 4例 ,心胸比率 >0 .6 5 5例 ,心电图显示左或右室肥厚 18例。心脏彩色多普勒均示心内病变部位。1.2 方法 :采用上海 型人工心肺机 ,Ac T监测凝血功能变化 ,中度血液稀释 ,血红蛋白 (Hb) 7…  相似文献   

17.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建平  陆炳德  黄国勇  黄燕娟 《广西医学》2003,25(11):2205-2207
我院自 1993年 3月~ 2 0 0 2年 3月共施行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2 14例 ,效果满意 ,现就体外循环管理方面进行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14例心脏手术病人 ,男 98例 ,女116例 ,ASA分级Ⅱ~Ⅳ级 ,心功能Ⅰ级 4 0例、Ⅱ级86例、Ⅲ级 79例、Ⅳ级 9例 ;年龄 4~ 6 2 (2 3 5±13 7)岁 ,体重 12~ 79(4 0 3± 14 1)kg ,心胸比 0 5 0~ 0 97(0 5 9± 0 0 7) ,病种和手术见表 1。麻醉用药主要为安定、芬太尼 (4 0~ 5 0 μg kg)、维库溴胺。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成功作人工通气 ,体外循环开始 ,阻断上下腔静脉后停人工呼吸 ,…  相似文献   

18.
在心脏外科手术中 ,作者应用异丙酚复合中小剂量芬太尼麻醉 ,并与大剂量芬太尼麻醉进行了比较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择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2 5例 ,分为快通道 (1 2例 )和对照组 (1 3例 ) ,其中房间隔缺损 8例 ,室间隔缺损 1 7例 ,男 1 5例 ,女 1 0例 ,年龄 5~ 1 4岁 ,体重 1 6~ 4 0kg。排除标准 :手术复杂不适合早期拔管者 ;肝、肺、肾功能异常 ;重症肺动脉高压 ;术中或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术后多巴胺用量大于 3μg/ (kg·min)而延长拔管时间者。 2组间年龄、性别构成及体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1…  相似文献   

19.
我院(海拔2148米)自2011年3月~2012年8月在体外循环下施行心内直视手术共12例,全部临床治愈。现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全组病例男3例,女9例,年龄26~48岁。其中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女,36岁),室间隔缺损修补+双腔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86年4月开始应用常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房间隔缺损修补术8例.手术基本方法:建立体外循环后不阻断主动脉,术中鼻温维持在34℃~38℃,心脏不停跳下进行手术.本组始终维持窦性心律,腔静脉平均阻断时间为21分~2分,心内操作结束后不需进行心脏复苏,不需复温,停止体外循环,结束手术.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