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基于结直肠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发现的易感位点,联合传统风险因素建立中国南方汉族人群结直肠癌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对1 066例结直肠癌患者和3 880例健康对照的21个GWAS候选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易感性之间的关联。通过遗传风险评分(GRS)和加权遗传风险评分(wGRS)计算显著候选位点的联合效应。以不同方式组合遗传风险评分和传统风险因素,构建结直肠癌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优劣性。结果 7个候选位点与结直肠癌易感性显著相关。随着风险评分的升高,人群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也随之升高(GRS:P=0.002 6,wGRS:P<0.000 1),相比于四分位分组中最低一组,GRS和wGRS最高的一组OR值分别为1.33(95%CI:1.12~1.58,P=0.001 0)和1.76(95%CI:1.45~2.14,P<0.000 1)。联合传统风险因素和wGRS的模型为最优模型,其曲线下面积为0.593(95%CI:0.573~0.613)。结论 结直肠癌易感位点间存在显著的联合作用。相比于传统风险因素模型,传统风险因素结合加权遗传风险评分模型能更好预测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Framingham冠心病预测模型(Framingham模型)与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国人模型)在预测上海市中年男性缺血性心血管病20年发病中的准确性,及预测模型引入新危险因素后的潜在附加值。方法 在1992年参加"中国11省市队列人群心血管病发病前瞻性研究(CMCS) "基线时无冠心病与脑卒中的840例上海市男性作为随访队列(CMCS上海队列),每年随访一次,记录本年度发生的心血管病事件和死亡。2007年复查基线危险因素,并增加测量新的危险因素。采用C-statistic与Hosmer-Lemeshow χ2检验比较Framingham模型及国人模型的预测能力,并以国人模型为基本预测模型,将新危险因素依次独立添加至基本模型。通过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重新分类净改善(NRI)指数和综合判别改善(IDI)指数评价新危险因素的预测能力。结果 截止2014年12月,CMCS上海队列平均随访22.3年,在可供分析的17 617人年中,共发生冠心病事件(心肌梗死或/和冠心病死亡)24例和缺血性脑卒中45例。国人模型预测上海市中年男性2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表现良好, 其中Framingham模型:AUC=0.657 6(95%CI:0.594 2~0.724 0),国人模型:AUC=0.726 5(95%CI:0.664 3~0.788 7),国人模型优于Framingham模型,AUC增量为0.068 9(95%CI:0.019 6~0.117 1),P=0.006。以国人模型为基本模型,未发现新危险因素可显著改善模型的再分类能力。"高敏C反应蛋白"是唯一导致NRI显著增加的危险因素。2007年风险评分可显著改善IDI,但净变化很小。结论 国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上海市中年男性2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能力,增加"高敏C反应蛋白"因素可小幅度改进风险预测,但对改变临床风险的重新分类或鉴别策略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3.
饮酒与男性肺癌发病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我国男性饮酒与肺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方法 对开滦集团队列(2006-2015年)男性人群每两年随访一次,收集饮酒相关信息及肺癌发病资料;此外,检索开滦附属医院医疗信息系统、开滦集团社保系统、唐山市医疗保险系统,补充收集随访过程中可能遗漏的肺癌新发病例。以不饮酒人群为参比组,利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别分析饮酒频率、饮酒类型与男性肺癌发病风险的关联,计算发病风险比(HR)及其95% CI。按照吸烟状况对研究人群分层,分别分析从不吸烟与既往吸烟/现在吸烟人群中饮酒与肺癌发病的关联。结果 共纳入101 751名男性,总随访808 146.56人年,中位随访时间8.88年,共收集肺癌新发病例913名。调整年龄、吸烟状态、吸烟量、文化程度、粉尘暴露、BMI等潜在的混杂因素后,既往饮酒、现在饮酒频率<1次/d、现在饮酒频率≥1次/d人群肺癌发病风险HR值(95% CI)分别为1.30(0.90~1.88)、0.80(0.64~1.01)和1.04(0.85~1.27)。饮用啤酒/红酒(HR=0.91,95% CI:0.69~1.20)和饮用白酒(HR=0.99,95% CI:0.83~1.19)与肺癌发病无统计学关联。依据吸烟状况分层分析,所得结果类似。结论 本研究结果尚不支持饮酒与男性肺癌发病风险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汉族居民烟草、酒精使用情况及其分布特征,为民族地区改善戒烟、限酒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系统抽样法,抽取宁夏地区≥18岁居民6 476人进行入户调查。烟草和酒精使用障碍根据国际疾病分类-10(ICD-10)标准采用复合型国际诊断交谈表3.0(CIDI 3.0)中文版评估。结果 共有5 811名受访者完成全部调查,目前吸烟率为19.15%,其中男性吸烟率高于女性(44.73% vs. 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693.25,P< 0.001);男性中回族吸烟率低于汉族(33.19% vs. 5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99,P< 0.001)。男性烟草依赖患病率为1.75%,回、汉族男性烟草依赖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958)。目前饮酒率为5.78%,其中男性饮酒率高于女性(12.48% vs. 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9.94,P< 0.001);男性中回族饮酒率低于汉族(4.71% vs. 1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03,P< 0.001);男性酒精使用障碍患病率为6.03%,男性回族酒精使用障碍患病率低于汉族(3.50% vs. 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8,P< 0.001)。结论 宁夏地区回族成年人烟草和酒精使用率低于同地区汉族,当地的回族文化对减少人群烟草、酒精使用可能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群MS与慢性肾脏病(CKD)的关系及其性别差异。方法 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采用两阶段整群随机抽样, 对北京市万寿路地区≥60岁老年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MS诊断采用2009年国际统一标准定义;CKD诊断采用2012年国际肾脏病组织的标准定义。结果 共纳入2 102名(其中男性848名, 女性1 254名)社区老年人, 年龄60~95(67.9±5.8)岁。MS患病率为59.1%, CKD患病率为12.6%。随着MS组分数目的增加, CKD的患病率从2.9%增加至18.3%(趋势χ2检验P<0.001)。肾功能下降(2.0%增至8.6%)和白蛋白尿(1.9%增至12.1%)同样呈现增加的趋势(趋势χ2检验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社区老年人群MS患者患肾功能下降、白蛋白尿、CKD风险是非MS患者的2.13(95%CI:1.39~2.26)倍、1.99(95%CI:1.41~2.82)倍和2.03(95%CI:1.52~2.71)倍。且随着MS组分数目的增加, 患病风险逐渐增加。不同性别比较, 女性人群中MS对肾功能下降(OR:3.30 vs. 1.27)、CKD(OR:2.19 vs. 1.89)患病的影响高于男性, 而对白蛋白尿的影响低于男性(OR:1.22 vs. 2.13)。结论 北京城区的社区老年人群MS与CKD患病风险相关, 且性别对于老年人群MS与CKD的关系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吸烟和健康饮食评分在文化程度与肺癌发病风险关联中的中介效应。方法 基于英国生物银行(UKB)前瞻性队列研究数据,剔除文化程度信息缺失及基线患有癌症的个体后,最终纳入446 772名研究对象。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估计文化程度与肺癌发病风险的关联以及吸烟和健康饮食评分与肺癌发病的关联,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吸烟和健康饮食评分在文化程度和肺癌风险关联中的中介效应。结果 在7.13年的中位随访时间内,新发肺癌1 994例。受教育年数每增加一个标准差(5年),肺癌风险降低12%(HR=0.88,95%CI:0.84~0.92)。根据UKB自我报告的最高学历转换为国际教育代码分类标准(ISCED)中对应的1~5级,级数越大代表文化程度越高。与ISCED-1者相比,ISCED-2、ISCED-3、ISCED-4和ISCED-5人群的肺癌发病HR值(95%CI)依次为0.83(0.72~0.94)、0.67(0.53~0.85)、0.76(0.65~0.89)和0.72(0.64~0.80)。文化程度与吸烟呈负相关(β=-0.079,95%CI:-0.081~-0.077),与健康饮食评分呈正相关(β=0.042,95%CI:0.039~0.045)。中介效应分析显示,吸烟与健康饮食评分在文化程度与肺癌的关联中存在中介效应,中介比例分别为38.952%(95%CI:31.802%~51.659%)和1.784%(95%CI:0.405%~3.713%)。结论 吸烟和健康饮食评分可能介导文化程度对肺癌发病的影响,这表明提高文化程度可能通过改变吸烟和饮食等生活方式降低肺癌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蒙古族与汉族男生身体形态发育指标的差异。方法 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中选取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和汉族男生身体测量数据,整理身高、体重、胸围、坐高、上臂部皮褶厚度(TST)、肩胛部皮褶厚度(SST)、腹部皮褶厚度(AST)、城乡及“是否遗精”指标,按“是否遗精”分层且调整城乡因素分析蒙古族与汉族男生身体形态发育指标的差异。结果 11、12、14岁蒙古族男生“已遗精”比例低于汉族男生(0 vs. 8.1%,3.2% vs. 15.3%,62.5% vs. 76.0%,均P<0.05);“未遗精”(11~14岁)汉族男生身高高于蒙古族(1.4 cm,P<0.01)、坐高、胸围、体重、TST、SST、AST、BMI与蒙古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已遗精”(12~17岁)汉族男生身高、坐高、胸围、体重、SST、BMI高于蒙古族(1.8 cm、0.6 cm、3.1 cm、3.1 kg、1.7 mm、0.7 kg/m2,均P<0.05),TST、AST与蒙古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汉族男生身高指标可能优于蒙古族男生,汉族“已遗精”男生坐高、胸围、体重、SST、BMI指标优于蒙古族,遗精前后两民族男生身体形态发育指标差异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贵州地区汉族居民空腹血糖水平,分析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80岁汉族居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比较城乡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空腹血糖水平和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2 967人,城镇居民空腹血糖平均值高于农村(5.21 mmol/L vs. 5.03 mmol/L,P< 0.001),男性高于女性(5.23 mmol/L vs. 5.09 mmol/L,P=0.003),血糖水平有随年龄增长的趋势(P< 0.001)。城镇居民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6.01%(粗率7.45%),其中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 0.001),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升高。农村居民标化患病率为3.47%(粗率3.77%),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升高。相同年龄性别下,≥40岁城镇居民患病率高于农村居民。糖尿病患者中知晓率为56.59%,治疗率为84.47%,控制率为41.38%。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发病风险高于女性、年龄≥40岁发病风险升高、有糖尿病家族史、经常进行身体锻炼、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者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结论 贵州汉族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较高,城乡患病率差异大,半数以上糖尿病患者治疗后血糖未达到控制水平,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蒙古族人群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和吸烟的联合作用与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 2002-2003年在完成2589名蒙古族研究对象基线调查的基础上,进行10年随访观察,将缺血性脑卒中作为终点事件。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与吸烟状况将2589名研究对象分为无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不吸烟、无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不吸烟、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四组。以Kaplan-Meier(K-M)方法描述4个组研究对象的缺血性脑卒中累积发病率。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估计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比(HR)及其95%CI结果 K-M分析结果显示,上述4个组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17%(15/1278)、3.83%(37/967)、5.70%(9/158)、8.33%(15/180)。经Cox模型分析,在调整年龄、男性、饮酒情况、SBP、DBP、BMI、FPG、TC、TG、LDL-C后,与无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不吸烟组相比,无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组、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组的HR值分别为2.26(95%CI:1.19~4.28)和2.45(95%CI:1.13~5.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组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最高。结论 具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吸烟人群可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描述和分析中国10个地区成年男性Y染色体嵌合缺失(mLOY)携带者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并探究mLOY与肺癌的前瞻性关联。方法 数据来源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基线调查(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体格指标等)、遗传分型及随访监测(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健康结局),采用嵌合染色体变异工作流检测识别mLOY携带者,分年龄、地区、基线生活方式及疾病特征描述其流行病学分布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LOY的影响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究mLOY和肺癌的前瞻性关联,在不同年龄段及不同吸烟状况人群中进行分层研究,并采用乘积分布法分析mLOY在吸烟与肺癌关联间潜在的中介作用。结果 研究纳入42 859名成年男性,共检出2 458名mLOY携带者(检出率为5.7%),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5),城市地区检出率(7.3%±0.2%)高于农村地区(4.7%±0.1%),吸烟可能是mLOY检出的危险因素(OR=1.49,95%CI:1.36~1.64)。经过平均11.1年随访,共累计观察到1 041名肺癌新发病例,mLOY携带者新发肺癌的风险增加了24%(HR=1.24,95%CI:1.01~1.52),扩增性mLOY携带者(携带mLOY细胞分数≥10%)肺癌发生风险增加了50%(HR=1.50,95%CI:1.13~2.00),未发现年龄或吸烟状况的修饰效应作用(交互作用P>0.05)。mLOY在吸烟和肺癌关联中的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的点估计值(95%CI)为0.09(0.01~0.17)。结论 我国10个地区成年男性mLOY检出率存在明显的社会人口经济学及生活方式分布差异,携带mLOY尤其是扩增性mLOY会显著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且mLOY可能在吸烟与肺癌的关联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如何利用遗传风险评分,制订个体化的肺癌筛查方案。方法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队列10个地区100615例具有全基因组基因分型信息的样本,根据前期课题组发表的19个遗传变异构建肺癌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PRS-19。以55岁且吸烟剂量30包/年人群的5年绝对发病风险为参考届值,在吸烟者和非吸烟者中分别计算不同遗传风险人群5年肺癌绝对发病风险随年龄和吸烟剂量的变化趋势,并绘制5年绝对发病风险分布图,从而判断不同遗传风险人群达到参考界值时的理论年龄或吸烟剂量。根据上述结果给出不同遗传风险人群参加肺癌筛查起始年龄的具体建议。结果CKB队列中55岁吸烟者,当吸烟量为30包/年时,5年内发生肺癌的绝对风险为0.67%。在吸烟者中,随着遗传风险增加,其5年绝对发病风险呈不断上升趋势,对于高遗传风险人群应降低筛查起始年龄,遗传风险最高的1%人群建议从50岁开始进行筛查;若保持筛查起始年龄55岁不变,则应在高遗传风险人群中降低吸烟剂量标准;不管累积吸烟剂量为多少,遗传风险最高的1%人群都应纳入肺癌筛查。在非吸烟者中,高遗传风险人群同样具备筛查价值,建议遗传风险最高的1%人群从62岁起进行肺癌筛查,而对于遗传风险最低的5%人群,当年龄达到74岁时才可达到参考届值。结论对于不同遗传风险的个体,可采用个体化的肺癌筛查方案,对于高遗传风险的吸烟者可减小肺癌筛查起始年龄或吸烟剂量,而我国高遗传风险的非吸烟者同样具备筛查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国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肺癌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国内外1995年1月至2014年11月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采用Meta分析方法计算中国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合并OR值及其95% CI,辅以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检测。结果 共纳入文献24篇,累计病例11 946例,对照12 596例。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合并OR值及其95% CI分别为:总肺部疾病史1.89(1.57~2.27)、肺结核病史1.86(1.53~2.27)、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51(1.04~2.19)、肿瘤家族史2.02(1.67~2.44)、肺癌家族史2.45(1.80~3.34)、成年期被动吸入香烟烟雾[工作场所1.47(1.28~1.69)、家庭环境1.22(1.09~1.36)]、终生被动吸入香烟烟雾1.52(1.29~1.79)、烹饪烟雾量2.21(1.27~2.96)、厨房位置1.76(1.48~2.09)、每周油炸频次2.24(1.61~3.12)。结论 中国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肺部疾病史、肿瘤家族史、被动吸烟(香烟烟雾、烹饪烟雾),其中肺癌家族史和烹饪烟雾量的合并OR值具有更为强烈的关联效应,提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肺癌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控型数量性状位点(regQTL)理论可以帮助研究者从三维角度评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对重要生物信号的调控作用。本研究拟探讨regQTL-SNPs对肺癌易感性的影响。方法 基于regQTL理论,利用已知的肺癌regQTL-SNPs数据库,筛选出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报道的肺癌易感区域中发挥regQTL功能的SNPs。并通过两阶段病例-对照研究(初筛阶段:2 331例肺癌病例和3 077例健康对照;验证阶段:626例肺癌病例和667例健康对照),进一步明确上述regQTL-SNPs与肺癌易感性的关联。结果 在肺癌GWAS已报道的易感区域中,共筛选出8个regQTL-SNPs。人群易感性分析的初筛阶段,研究结果显示3个regQTL-SNPs与肺癌的发病风险存在统计学关联(P<0.05),验证阶段结果显示,位于ADRA1A基因上的rs6998591突变等位基因T可以显著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相加模型:OR=1.33,95%CI:1.01~1.74,P=0.040),而位于ACTA2基因上的rs11202916突变等位基因G可以明显降低肺癌的发病风险(隐性模型:OR=0.71,95%CI:0.52~0.96,P=0.026)。分层分析结果显示,rs6998591的突变等位基因T显著增加肺鳞癌的发病风险(相加模型:OR=1.53,95%CI:1.01~2.32,P=0.043),而rs11202916的突变等位基因G显著降低肺腺癌的发病风险(相加模型:OR=0.83,95%CI:0.69~0.98,P=0.031)。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显示携带rs6998591突变等位基因T且吸烟的个体与不携带rs6998591突变等位基因T且不吸烟的个体相比,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235%(OR=3.35,95%CI:2.10~5.34,P<0.001)。结论 肺癌GWAS已报道的易感区域中存在2个发挥regQTL功能的SNPs,并且可以显著影响肺癌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宁夏回族自治区肝癌患病危险因素与发病年龄的关联性,为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采集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银川市来自自治区各地2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肝癌家族史、肝硬化、HBV感染、吃鱼生史等因素与肝癌发病年龄的相关性,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肝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有肝癌家族史、HBV感染、肝硬化、吸烟、吃鱼生史构成肝癌早发危险因素(分别为t=4.150,P<0.05;t=3.752,P<0.05;t=5.676,P<0.05;t=9.731,P<0.05;t=15.824,P<0.001;t=5.724,P<0.05;t=11.662,P<0.01;t=4.472,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吸烟、HBV感染是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OR=3.211(95%CI:1.134~4.642), OR=7.31(95%CI:4.312~21.072)。结论 肝癌发病年龄的危险因素存在一定地域性差异,饮食习惯、饮酒因素未体现出与肝癌发病年龄的相关性;吸烟、HBV感染与肝癌早发表现出高度的相关性,二者均构成肝癌早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强化HBV感染、吸烟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儿童肥胖的测量学指标BMI相关基因序列变异与发生缺血性心脏病(IHD)、急性冠心病事件(MCE)的关联。方法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中6.9万余名具有全基因组遗传数据的样本, 剔除基线时患有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的个体, 最终纳入64 454人。采用既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显著性遗传位点构建儿童BMI遗传风险评分, 并根据其五分位数进行分组, 最低五分位组为低遗传风险组, 最高五分位组为高遗传风险组。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儿童BMI的遗传风险评分与IHD、MCE发生风险的关联。结果研究对象平均随访10.7年, 期间新发IHD 7 073例, MCE 1 845例。调整了性别、年龄、地区及前10个遗传主成分后, 与低遗传风险组相比, 高遗传风险组发生IHD、MCE的HRs值(95%CIs)分别为1.10(1.02~1.18)、1.10(0.95~1.27)。遗传风险评分每增加一个标准差, IHD的发病风险增加4%(2%~6%)(线性趋势P=0.001)。进一步调整基线BMI后, 高遗传风险组与低遗传风险组的效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遗传风险评分与IHD发病风险间仍具有线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描述苏州队列人群胃癌发病状况,探索苏州市胃癌发病的环境危险因素,为预防胃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苏州队列,2004-2008年开展基线调查,随后进行长期随访至2013年12月31日,剔除自报既往诊断消化性溃疡、恶性肿瘤以及入组半年内罹患胃癌者,共纳入50 136名研究对象。采用Cox...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利用遗传与环境危险因素构建的结直肠肿瘤风险评分的人群高危分层效果及其在分级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一项全国多中心结直肠癌筛查随机对照研究, 纳入2 160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研究对象。采用MassARRAY技术检测20个结直肠癌相关的遗传易感位点并构建遗传风险评分。个体环境风险评分采用亚太结直肠筛查评分系统计算。使用logistic回归分别评估遗传风险单独和遗传联合环境风险与结直肠肿瘤之间的关联。构建基于遗传和/或环境风险评分的分级筛查方案(即高风险者接受单次结肠镜筛查, 低风险者接受每年一次的定量粪便免疫化学检测, 其结果阳性者接受结肠镜检查), 并与全部接受结肠镜方案进行效果比较。结果与低遗传风险评分组相比, 高遗传风险评分组发生结直肠肿瘤的风险增加了26%(OR=1.26, 95%CI:1.03~1.54, P=0.026)。遗传和环境风险评分均最高的研究对象患进展期肿瘤(包括结直肠癌、进展期腺瘤和进展期锯齿状息肉)的风险是两评分均最低研究对象的3.03倍(95%CI:1.87~4.90, P<0.001)。多轮筛查效果评价方面, 当进行到第3轮筛查时, 基于遗传联...  相似文献   

18.
It is unclear to what extent the incremental predictive performance of a novel biomarker is impacted by the method used to control for standard predictors.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adding a biomarker to a model with a published risk score overestimates its incremental performance as compared to adding it to a multivariable model with individual predictors (or a composite risk score estimated from the sample of interest) and to a null model. We used 1000 simulated datasets (with a range of risk factor distributions and event rates) to compare these methods, using the continuous net reclassification index (NRI), the integrated discrimination index (IDI), and change in the C‐statistic as discrimination metrics. The new biomarker was added to the following: null model, model including a published risk score, model including a composite risk score estimated from the sample of interest, and multivariable model with individual predictors. We observed a gradient in the incremental performance of the biomarker, with the null model resulting in the highest predictive performance of the biomarker and the model using individual predictors resulting in the lowest (mean increases in C‐statistic between models without and with the biomarker: 0.261, 0.085, 0.030, and 0.031; NRI: 0.767, 0.621, 0.513, and 0.530; IDI: 0.153, 0.093, 0.053 and 0.057, respectively). These findings were supported by the Framingham Study data predicting atrial fibrillation using novel biomarkers. We recommend that authors report the effect of a new biomarker after controlling for standard predictors modeled as individual variables.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