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2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8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181篇
内科学   87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414篇
预防医学   144篇
眼科学   55篇
药学   107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 BR)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5例抗GABA BR脑炎病例,分析其临床资料、辅助检查、治疗经过,随访3.5~23.0个月并评估预后。结果:5例抗GABA BR脑炎患者(19~81岁)均急性起病,以难治性癫痫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4例颅脑磁共振成像显示颞叶及海马为主的T 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高信号。脑电图均提示慢波或癫痫样放电。4例肺部发现占位,病理均确诊为小细胞肺癌。5例接受一线免疫抑制治疗(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或血浆置换)效果均欠佳,3例接受了二线免疫治疗(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其中2例合并肿瘤者同时接受了肿瘤治疗,接受二线治疗及肿瘤治疗的患者疗效明显好于单纯一线治疗者。结论:抗GABA BR脑炎主要表现为以难治性癫痫为特征的边缘性脑炎综合征。一线治疗效果欠佳的抗GABA BR脑炎尽快启动二线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替牙期安氏Ⅲ类错患者30例,据正中关系位X线头颅测位片的ANB角将其分为两个治疗组:0°相似文献   
4.
助攻型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压低上切牙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压低上切牙、改善前牙深覆及龈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一例因上齿槽发育过度导致前牙深覆及龈笑的青年女性患者,将两枚微型助攻钛钉种植体分别植入患者上颌两侧中切牙和侧切牙根尖上方的牙槽骨内,以链状橡皮连接种植钉与上颌弓丝使上切牙压低,每侧50克力,每月复诊一次,疗程为4个月,治疗前后均拍摄X线投影测量片进行分析。结果:U1-PP距减小,前牙深覆从Ⅱ。减少到Ⅰ。;龈笑改善。结论:微钛钉种植体可以作为有效的正畸支抗压低上切牙。  相似文献   
5.
E—cadheri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E—cadherin(E—CD)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对石蜡包埋的4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标本进行分析,探讨E—CD基因的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表明:E—CD阴性表达和弱阳性表达共16例,占40%,细胞膜和细胞浆均见表达。E—CD基因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临床分期均无明显关系。而E—CD基因表达减弱或阴性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比阳性者分化低,浸润深.易见淋巴结转移。提示E—CD表达对判断口腔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有重要作用,是临床判断其恶性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头电针结合强制性运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常规康复组、头电针组、强制运动组(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及综合干预组(头电针+CIMT),常规康复组采用神经发育疗法(Bobath技术为主,Brunnstrom技术为辅)强化患侧上肢训练;头电针组采用焦氏头针结合电刺激疗法;强制运动组限制健侧上肢,强化患肢训练;综合干预组采用头电针联合强制运动法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4、12周观察患者偏瘫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腕关节活动度及手功能分级。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各组患者偏瘫上肢FMA评分明显升高,腕关节活动度及手功能分级均明显改善(P0.05,P0.01);但除综合干预组偏瘫腕关节活动度在腕关节背伸及桡偏两个活动方向上较常规康复组明显改善(P0.05)外,其他各组间FMA评分及手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与常规康复组比较,综合干预组FMA评分升高,偏瘫腕关节活动度及手功能分级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常规康复、头电针及强制性运动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均有较好的康复效果,但头电针联合CIMT训练作用最为明显,且显效最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训练对老年卒中恢复期的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卒中后老年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生物反馈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评估其焦虑程度,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程度,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AMA评分、HAMD评分、PSQI评分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月观察组的HAMA评分、HAMD评分和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75,-3.408,-7.464;P0.001),观察组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6.667,P0.001),治疗6个月观察组的HAMA评分、HAMD评分和PSQI评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t=-7.877,-9.481,-8.689;P0.001),观察组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4.288,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物反馈训练可以促进卒中后老年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的缓解,提高睡眠质量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检测和FISH技术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自愿参与NIPT检测孕妇4807例,对NIPT检测结果高风险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和FISH分析对NIPT结果进行验证,对NIPT检测结果低风险者进行常规随访。结果 4787例孕妇共检出65例(1.34%)染色体数目异常高风险胎儿,包括1例13-三体、8例18-三体、18例21-三体,38例性染色体异常。59例孕妇接受进一步的羊膜腔穿刺术及产前诊断,穿刺率为1.23%(60/4787)。介入性产前诊断确诊1例13-三体、6例18-三体、16例21-三体和13例性染色体异常胎儿,阳性预测值分别是:100%、85.7%、88.9%和39.4%。NIPT检测结果提示2例21-三体嵌合体和1例18-三体嵌合体,利用FISH技术检测均证实为低比例嵌合体。其中345例唐氏筛查高风险孕妇,NIPT检测出6例高风险孕妇经产前诊断确诊,其余为低风险孕妇通过常规随访得到验证。结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检测中具有很高的灵敏度、特异性,联合FISH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确诊染色体非整倍体,值得临床应用推广,降低先天性缺陷儿出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盂成形术联合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合并肾脏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8例UPJO合并肾脏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发肾盂结石2例,单发下盏结石4例,多发结石12例(结石均位于肾盂与肾下盏);最大单枚结石2.6 cm,平均结石负荷(3.1±0.9)cm(1.0~4.8 cm)。3例患者曾行ESWL失败,18例患者术前均未接受其他UPJO手术治疗。结果:1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大出血、周围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95~190 min,平均(110±23)min,软镜取石时间8~30 min,平均(18.4±6.0)min。18例患者软镜均能完整检视肾盂,无盲区,术后复查KUB,结石取净率100%。拔除双J管后复查肾脏积水,13例明显缩小,3例无明显积水,手术成功率88.9%。结论:腹腔镜肾盂成形术联合输尿管软镜手术安全、有效,是UPJO合并结石的理想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Marshall[1]于1964年首次报道输尿管软镜的临床应用以来,软镜及相关辅助设备的制造技术有了飞速进展,尤其是光纤技术的引入、主动弯曲功能的设计和工作通道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输尿管软镜的使用价值.目前,输尿管软镜手术已成为通过人体泌尿系自然腔道逆行进入肾盂、肾盏并配合以激光治疗肾脏结石,以及通过镜检和组织活检对其他上尿路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术方式,因具备微创、安全和有效的特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泌尿外科医生关注和使用.本文就输尿管软镜在泌尿外科的临床应用情况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