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仿真教学在眼科见习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研制眼科见习仿真教学软件。将参加眼科见习的162名医学本科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见习采用传统的病例示教方式授课,实验组采用病例示教,病例不足时运用见习教学软件进行仿真化教学。比较两组示教的病种数、学生的考试成绩、听课的难易度及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在平均学时内见习的病种多于对照组,考试成绩及听课的难易度、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仿真教学能够对传统的见习教学模式进行有益的补充,可有效地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利于眼科见习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学习(PBL)教学模式在中医眼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考核成绩了解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认可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组学生考核成绩试验组优良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0.0%),2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调查问卷显示PBL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对中医眼科学的学习兴趣(P0.01)。学生普遍认为PBL教学法在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查阅资料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作能力及加强师生间的交流等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的实践教学(P0.01)。结论 PBL教学可全面提高中医眼科学临床见习的教学质量,对其教学方式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口腔修复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利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日益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之中 ,并对现有的教学模式产生巨大的影响。 1999年 5月至 2 0 0 4年 5月我们《口腔修复学》教研室将 CAI融入口腔本科及大专的教学之中。主讲老师以全国统编教材为依据 ,自己动手制作了各章节的多媒体课件 ,通过 5年的教学实践并逐年对课件进行充实、修改 ,摸索出一些经验 ,现就多媒体课件在《口腔修复学》教学中运用的利与弊谈谈作者的看法。1 《口腔修复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 ,同时也十分抽象的医学临床课程  其主要内容包括牙体缺损的嵌体与冠修复、牙列缺损的固定义齿、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等等。说是医学临床课 ,但内容与其它医学临床课又缺乏有机的联系。其涉及医学基础、口腔医学基础、口腔临床医学及应用材料、牙科制作工艺、材料力学、生物力学、工程技术学以及美学等诸多科学领域。以往教师单纯以传统的教学手段即板书、挂图、幻灯片等授课 ,学生在初学阶段大都感觉抽象难理解。自从使用多媒体课件后弥补了前述不足 ,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1.1 多媒体课件能将形态学方面的知识立体、形象地展现出来。《口腔修复学》中《绪论》是各论的“纲”,将教科书中通...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理论—实践—创新”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以解决在中医妇科学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多,培养兴趣少;理论教学多,实践环节少;讲课学时多,动手机会少的问题。方法:随机选择我校2004级医学心理和中医本科生2个班,分别设为改革组和对照组,改革组采用“理论—实践—创新”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以往的教学模式。结果:改革组满意度调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改革组的学生在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此次中医妇科学教学方法的改革,解决了“三多三少”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研究式教学+ LBL双轨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八年制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将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临床实习的八年制医学生60人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研究式教学+ LBL教学体系(A组)、研究式教学法(B组)和LBL教学方法(C组),通过出科考核及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提示双轨教学组在考试的总分和基础理论知识的得分、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度上均高于单独教学组。该双轨教学模式值得在八年制医学教育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结合案例教学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I),研制中等职业卫生学校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课程案例式多媒体课件,评价其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四川省自贡卫生学校2007级医学检验专业两个班59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案例式多媒体课件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方法,以评价案例式多媒体课件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平时测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学生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方面的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案例式多媒体课件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在中等职业卫生教育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近 10年来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育,对教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的推广使教学手段有了重大突破,使课堂教学一改传统式的单调乏味而变得充满情趣、机智和美感,而对于临床课教师来说,利用 CAI课件教学更是“如虎添翼”。 1 CAI课件的特点 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课件的开发占重要的地位。课件在课堂的集中使用可以模拟、演示课堂教学内容,使抽象不可见的概念、原理变得直观、具体,节省教师课堂板书、绘图的时间,且其直观的图像、逼真的动态模拟,加上美观、华丽的界面和声音、文字的协调配合,充分实现了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8.
案例教学法联合CAI课件在精神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案例教学法联合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I)课件进行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精神病症状学教学的效果.方法 将101名2010级和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随机分为观察组(52人)和对照组(49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观察组采用以案例教学法联合CAI课件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方法 ,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与技能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和对授课的兴趣度.结果 观察组学生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对授课的兴趣度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案例教学法联合CAI课件应用于临床医学本科生精神病症状学教学,提升了教学效果,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信息技术已在医学教学中广泛应用,利用医学CAI课件教学已成为医学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机补充,也是现代医学教学的一种手段。所以高效率、高质量开发医学CAI课件对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课件质量的特点1.1课件质量定义[2]具体到计算机应用领域内我们设计课件一方面是为一线教师使用,另一方面就课件的内容而言面向的对象是学生,所以课件质量要求必须满足下述3方面的条件:(1)教师易用,即设计规格必须符合教师的要求;(2)学生易懂,即设计的内容必须体现学生易于理解医学知识的要求;(3)程序要按设计的规格及内容正确运行。1.2医学CAI课件质量的主要特性指标(1)课件的功能性:课件所实现的功能达到教师需求的设计规格级学生需求的设计内容。(2)课件的可靠性: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应用环境中,医学CAI课件能正常运行的能力。(3)课件运行时的效率:即在规定的条件下,医学CAI课件在实现某一功能所需计算资源及时间。(4)课件的易使用性:即医学CAI课件界面操作方便。(5)课件的易维护性:即医学CAI课件运行环境改变或医学CAI课件运行发现故障时很容易恢复正常以及随着知识的更新而更新的能力。(6)课件的可扩充性...  相似文献   

10.
《中医临床医技课》CAI课件设计思路及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作一项基于校园局域网的教学互动平台CAI课件,以满足临床医技学教学、远程教育和临床医生继续教育的需求,搞好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方法收集《临床医技学》课程教学范围内各种病例材料,分门别类进行科学系统地整理;应用Word2003,Photoshop7.0,Cool editer11,Flash MX和Adobe Premiere6.0等对文字、图像、音频、动画和视频素材进行合理、规范化处理,应用Dreamweaver创建网站,并投入教学中使用。结果该课件能突破传统教育模式,集教学、练习、测试系统于一体;教学内容全面、教学方式灵活、教学效果良好。结论基于Web上的临床医技学互动平台CAI能提供互动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及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传统教学与新型教学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劣,论证了新教学模式的优越性。新型组在临床诊断学基本技能训练中采用全新的内容、形式、手段和评估方法,传统组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科学客观的评估标准,对教学质量进行量化比较。结果显示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1),新型组优于传统组,小型案例、抽签考核成绩增幅尤其明显。新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适用于实习教学,有利于医学生临床诊断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周少博  李辉  谭娟 《西北医学教育》2014,(2):235-236,260
目的探索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理念下的临床医学课程改革的效果。方法以眼科学课程改革为试点,通过整体部署和目标设置,改革教学大纲和评价方法,将现有本科3年级230位学生分成两组,分别采用新的全科医学理念的教学模式(32人)和传统教学模式(198人)进行教学,学期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两种教学模式没有差异;新的全科医学理念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均强于传统教学模式。结论全科医学教育理念下的临床医学课程改革对培养新型实用型人才更有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一套保证临床见习教学工作顺利、高效地进行,使学生不因特殊情况(受非典———SARS流行影响而进入医院见习)而降低学习质量的教学方法。方法将学生分为2组,一组为受SARS影响不能到医院见习的学生,采取的教学方法:①病例讨论;②利用多媒体教学;③对于某些重要传染病,放映教学录像;④结合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和当时对SARS的认识开设专题讲座。另一组为同年级未受SARS影响,到医院正常见习的学生,采用常规临床见习教学方法,包括跟带教教师查房、病例示教、教授查房等。结果受SARS影响不能到医院见习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率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没有明显差异(P>0.05),见习考试成绩优于同年级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学生(P<0.0001)。结论这套特殊时期教学方法切实可行,效果显著。其中部分教学方法有助于改进传统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也同样适用于正常时期的  相似文献   

14.
PBL在研究生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研究生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将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贯穿于研究生药理学教案设计、课件制作、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考核等整个教学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语言表达和沟通协作的能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新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5.
陈清  范谦  李婧 《中国病案》2012,(12):41-42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临床实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临床思维决策能力,改善现有的临床教学模式。方法本研究的对象是首都医学大学06-09年在朝阳医院轮转实习的五年制、七年制临床实习生199人,分次随机分配A、B两组,A组采取传统的方式,B组采取的是学生分组去向患者采集病史、查体后集中汇报。每次记录学生出席情况、参与表现及回答问题正确与否等问题。结果经过对A、B两组学生的调查结果采用SPSS卡方检验进行统计数据学分析得出:B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明显比A组要高,课堂效果明显优于A组;从主动回答问题和课后反馈信息来看,采用B组形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实际综合能力的培养更有效。结论采取B组形式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利用动态演绎分析典型病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思维决策能力,便于把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带教方式对医学本科生急诊科实习效果的影响。方法:90名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固定医生带教,B组医生轮流带教,C组医护复合带教。每周考核并比较各组急诊理论知识、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医护合作及沟通能力。结果:第1周,医护合作能力C组优于A、B组(P=0.043);第2周,操作能力B、C组均明显优于A组,而医护合作能力C组仍优于A、B组(P〈0.05);第3周,操作能力、医护合作及沟通能力C组最优(P〈0.05)。结论:医护复合带教有助于快速提高实习生急诊临床技能。  相似文献   

17.
出于教学改革的目的,在药理学教学中探索试用案例版教材,教师备课不仅温习旧讲稿,且添加新案例,补充新鲜成分,更新教案,优化备课模式,推进教师对本学科理论的拓展和深化,锻炼教师教学组织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case—basedteaching,CBT),采用讲授和讨论两种案例使用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学生感触近年和未来职业的鲜活场景,避免所学知识条块分割,使其呈现系统化,提高学生学习主动参与度,提升教学效果。该探索是对传统教材编写和教学法的积极改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路径的教学方法在血液科临床带教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在血液科实习的本科生按照来科实习顺序非随机分组,实验组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临床路径作为教学工具,对照组以内科学第七版本科教材为基础进行教学,每组学生实习2周后出科时进行口头考试,并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结果本研究中接受ITP临床路径培训的实验组共纳入32名实习医生,以内科学第七版教材为基础的对照组共纳入38名实习医生.2组间实习同学对ITP“病史询问要点、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的把握、实验室检查项目的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得分优于对照组;2组间关于“首选治疗方案问题”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于“首选激素治疗2周内血小板计数仍低于20×109/L的患者下一步治疗”方面,对照组得分优于实验组(P=0.0003).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临床路径组实习学生对于ITP临床教学方法的接纳程度为93.8%,开放式问题调查显示临床路径教学更为直观简洁,有利于实现标准化教学.结论将临床路径作为血液科实习医生的教学工具之一有利于学生更为清楚地理解该病种的诊治,具有可操作性,但需要结合教材进行深入讲解.  相似文献   

19.
周焕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10):1432-1435
目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卫生事业管理学》线上教学与非疫情下传统教学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将蚌埠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2017级58人和2016级56人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采用网络直播课为主的线上教学,对照组在非疫情时期采用以面对面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法。通过对学生进行访谈、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和课程考核成绩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对课程的兴趣、学习自主性、教师投入度、教学方法评价等方面高于对照组,在课堂氛围、教师答疑速度、理论与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效果评价和教学满意度等方面低于对照组(P < 0.01)。线上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需要更多的课外学习时间。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的课程成绩(84.21±7.81)分优于观察组线上教学的课程成绩(69.92±6.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2,P < 0.01)。结论线上教学在技术支撑、运行体系、评价模式等方面尚有待进一步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应抓住应对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挑战的契机,积极做好线上教学技术支撑手段创新和教学设计的探索,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风险预测系统(sino-system for coronary operative risk evaluation, SinoSCORE)对患者术前危险分层的临床价值。方法54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根据SinoSCORE积分分为A组(低危)183例、B组(中危)223例和C组(高危)139例,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3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A组年龄(60.70±5.64)岁最低,C组年龄(73.85±5.65)岁最大,左室射血分数A组最高(64.36%±4.20%),而C组最低(59.80%±8.39%)。术中移植血管数A组(3.96±1.09)最多,而C组(3.15±0.89)最少。术中输注红细胞和血小板量A组(1.49±1.63)U和(0.13±1.05)U最少,而C组(2.51±2.13)U和(2.37±4.38)U最多。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病房(ICU)滞留时间A组(909.43±691.47) min和(1741.91±1441.89)min少于B组(1310.00±2145.21)min和(2634.73±2241.27)min以及C组(965.06±279.34)min和(3122.27±4120.19)min。结论 SinoSCORE术前危险分层预测能力较好,对围手术期治疗决策有指导作用,有利于医患沟通和医疗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