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与常规西药治疗本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我院皮肤科门诊和病房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针刺放血组和药物组。针刺放血组在以疱疹局部阿是穴为中心,取一次性针灸针针尖对准病灶,针体沿浅筋膜浅刺皮部,以局部围刺为主,一周5次,于疼痛区皮肤针扣刺放血并拔罐,一周2次;药物组采用汉防己甲素片口服40mg,每日3次。四周后观察评定疗效。[结果]针刺放血组治愈8例,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0例,显愈率75%;药物组治愈2例,显效10例,有效20例,无效8例,显愈率30%,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所降低,但针刺放血组降低明显。针刺放血组VAS和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分别由治疗前的(8.12±1.05)、(21.07±1.2)降低至治疗后的(1.80±0.74)、(3.42±1.05),药物组VAS和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分别由治疗前的(7.92±1.35)、(20.46±1.21)降低至治疗后的(4.02±1.12)、(6.25±1.4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放血疗法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截根疗法配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截根疗法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完成研究的60例患者,治疗组痊愈率为76.6%(23/30)、显效率16.6%(5/30);对照组痊愈率为53.3%(16/30)、显效率23.3%(7/30),两组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截根疗法配合辨证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显著,与西药疗法相比能够明显加速疱疹结痂,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火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火针+刺络拔罐组(治疗组)及刺络拔罐组(对照组)各34例。在入选时对两组患者的疼痛度(视觉模拟评分,VAS)作评估,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强度(VAS)积分、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疼痛强度的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综合疗效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火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显著,优于刺络拔罐,是一种较理想的综合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采用针刺配合拔罐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4%、96%;对照组分别为60%、68%。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性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及刺血拔罐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病毒、止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针刺及刺血拔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及PHN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及刺血拔罐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有助于减轻神经痛,并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放血拔罐加针刺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85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采用局部放血拔罐加针刺夹脊穴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46例,好转1例;对照组患者治愈28例,好转9例,无效1例,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放血拔罐加针刺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较好,疗程短,且经济方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梅花针叩刺放血及拔罐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1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治疗组36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阿昔洛韦片、醋酸泼尼松片、甲钴胺片、普瑞巴林胶囊、维生素B1)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梅花针叩刺放血及拔罐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疱疹平均结痂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疱疹平均结痂时间为(3.5±1.0) d,治疗组为(2.0±0.5) 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8%(26/35),治疗组为94.45%(34/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梅花针叩刺放血及拔罐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显著,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促进疱疹结痂。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针刺加拔罐配合内服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加拔罐配合内服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抗感染治疗,7d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7%和88%,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纽(p<0.05).结论 针刺加拔罐配合内服治疗急性乳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温针灸配合拔罐疗法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风寒湿型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温针灸配合拔罐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采用常规的针刺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疼痛(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一疗程后,治疗组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拔罐疗法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具有较好疗效,可缓解疼痛与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络刮疗配合针刺治疗对腰痛患者VAS及M-JOA评分的影响。方法 60例腰痛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刮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平卧5 min配合常规针刺治疗,刮疗组采用经络刮疗配合常规针刺治疗,疗程1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觉疼痛量表评分(VAS评分)及下腰痛评分(M-JOA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第1天治疗后刮疗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第7天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M-JOA评分明显升高(P<0.01),且刮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络刮疗结合针刺疗法可以改善腰痛,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生大黄粉配合刺络拔罐放血对带状疱疹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卫生院10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药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组,针药组给予生大黄粉外敷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及疼痛、皮损、睡眠症状评分比较。结果针药组治愈45例,显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治愈18例,显效1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5.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皮损、睡眠症状评分比较,针药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大黄粉外敷配合刺络拔罐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辨证取穴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干预。方法:将83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采用辨证取穴及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41例,口服阿昔洛韦片及外用阿昔洛韦乳膏。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0.9%,对照组为41.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取穴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配合正确的中医护理,其止痛快,疗程短,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刺血加温针法为主辨证分型治疗亨特面瘫的疗效。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刺血加温针法辨证分型针刺,并结合常规西药和理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药和理疗。在治疗后8周,对2组总有效率、痊愈率、疼痛消失及面瘫恢复时间进行比较;同时对治疗组内各证型间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痊愈率63.07%,优于对照组的95.08%和44.26%(P0.05);治疗组疼痛消失和面瘫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证型之间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刺血加温针法为主辨证分型治疗亨特面瘫,止痛时间及面瘫恢复时间较快,并适宜各种证型。  相似文献   

14.
刘勤 《中国现代医生》2014,(27):138-14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月收治的64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常规予更昔洛韦静滴,甲钴胺片口服,聚肌胞肌注;对于疱疹处的处理,治疗组予皮肤针叩刺后拔罐以阿昔洛韦乳膏外涂,对照组仅予阿昔洛韦乳膏外涂。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疱疹的消退、结痂、疼痛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疱疹的消退、结痂及疼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起效快,可以很大程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提高生活质量,而且简便易操作,经济实惠,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片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3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1、甲钻胺、芬必得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血府逐瘀片6片,2次,天,并辅以刺络拔罐治疗。2组均10d为1个疗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35%,对照组总有效率48.52%,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疼痛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片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无明显不良反应,适宜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6.
吴玉霞 《中国热带医学》2006,6(9):1656-1656,1696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配合神灯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配合神灯照射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用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80%,对照组痊愈率为66.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3%,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配合神灯照射治疗带状疤疹疗效显著,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7.
蔡颖 《当代医学》2021,27(6):100-102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乳膏涂抹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针灸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药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外用中药药浴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刺络拔罐。两组均以10 d为疗程。结果经过2疗程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加中药药浴再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湿疹疗效明显,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关于针刺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将5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将治疗结果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有效率82.1%,两比较有显差异,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状改善快,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