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评价液质联用(HPLC-MS/MS)测定人血浆中来曲唑浓度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方法:对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来曲唑浓度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用A类评定程序评价分析过程中随机效应引起的不确定度,用B类评定程序评价其他因素引起的不确定度,量化各个不确定度分量,最后根据各分量计算出合成标准测量不确定度,并给出扩展测量不确定度报告结果:置信概率P为95%时,血浆高(79.28 ng·ml-1)、中(8.378 ng·ml-1)、低(0.099 97 ng·ml-1)三个浓度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3 99,0.417,0.035 32 ng·ml-1。结论:本方法不确定度主要来自标准曲线的拟合过程,其适用于HPLC-MS/MS法测定血浆来曲唑的不确定度评定,为用HPLC-MS/MS法测定血浆浓度的不确定度评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定用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UPLC-MS/MS)法测定比格犬中血浆6-巯基嘌呤(6-MP)的不确定度。方法 分析用UPLC-MS/MS测定比格犬血浆6-MP浓度中不确定度的来源并进行合成。结果 比格犬血浆中6-MP低浓度(15 ng·mL-1)和高浓度(375 ng·mL-1)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1.04 ng·mL-1和30.14 ng·mL-1(P=95%,k=2)。结论 UPLC-MS/MS法测定比格犬血浆中6-MP浓度的不确定度,在低浓度时主要由曲线拟合、回收率及基质效应引入,高浓度时主要来源于回收率、曲线拟合和生物样本配置。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定液-质联用法(LC-MS/MS)测定人血浆中卡马西平(CBZ)浓度的不确定度。方法:分析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CBZ浓度的整个过程,确定不确定度的来源和大小,最后进行合成并扩展。结果:人血浆中低浓度(14.8 ng·mL-1)和高浓度(717 ng·mL-1)CBZ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92 ng·mL-1和38.8 ng· mL-1(P=95%,k=2)。结论: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CBZ浓度的不确定度在低浓度时主要由重复性、生物样品配制、基质效应和回收率引入,在高浓度时主要由生物样品配制、基质效应和回收率引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清中利培酮和帕利哌酮浓度的不确定度。方法 通过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清中利培酮和帕利哌酮的浓度,分析可能会引入不确定度的步骤,如标准品称量、仪器允差、工作液配制、测量重复性、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以及标准曲线拟合等,计算各步骤引入的不确定度,并评估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清中利培酮和帕利哌酮定量下限(1.2 ng·mL-1)、低(3.60 ng·mL-1)、中(36.00 ng·mL-1)、高(90.00 ng·mL-1)浓度质控样品合成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结果分别为uc利(LLOQ)=0.04,uc利(L)=0.10,uc利(M)=1.19,uc利(H)=2.65;uc帕(LLOQ)=0.04,uc帕(L)=0.11,uc帕(M)=1.20,uc...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定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布康唑浓度的不确定度。方法:分析测定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包括对照品的称量、仪器误差、标准溶液的配制、含药血浆样品的配制、血浆样品的处理、标准曲线的拟合、基质效应、重复性等,评定各来源分量的不确定度,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人血浆中低(60.0 pg·mL-1)、中(600.0 pg·mL-1)、高(6 400.0 pg·mL-1)浓度布康唑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5.62,63.90,626.26 pg·mL-1k=2,P=95%)。结论: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布康唑浓度的不确定度主要由基质效应、血浆样品的处理(提取回收率),仪器误差、重复性(精密度)引入。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人血浆中己烯雌酚浓度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对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己烯雌酚浓度的全过程进行分析,确定不确定度来源,最后根据各分量计算出合成不确定度并进行了扩展。结果:置信概率为95%时,血浆低(0.20ng.mL-1)、中(1.96ng.mL-1)、高(50.41ng.mL-1)质量浓度己烯雌酚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16、0.18、2.48ng.mL-1。结论:本法适用于评价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己烯雌酚浓度的不确定度研究,对于血药浓度的测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尿液中甲卡西酮及其代谢物卡西酮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方法:用含内标双苯戊二氨酯(SKF525A)的乙腈提取含有甲卡西酮及卡西酮的尿液,经0.22μm微孔有机滤膜过滤,HPLC-MS/MS检测。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50 mm×4.6 mm, 1.8μm),以0.2%甲酸乙腈液和0.2%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23℃,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结果:甲卡西酮质量浓度在0.2~3 0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0.000 688X+0.000 51(r~2=0.999 1),检测限为0.1 ng·mL-1,定量限为0.2 ng·mL-1;卡西酮质量浓度在0.5~3 0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0.000 687X+0.000 175(r~2=0.99...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MS)法同时检测人血清中维奈托克、伏立康唑、阿糖胞苷的药物浓度,拟应用于人体药代动力学试验生物样本的测定。方法 用蛋白沉淀法进行血浆样本前处理,Kinetex C18液相色谱柱(2.1 mm×50.0 mm, 2.6μm),A相为3 mmol·L-1甲酸铵+0.1%甲酸水溶液,B相为0.1%甲酸的甲醇溶液,流速0.3 mL·min-1,梯度洗脱;在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模式扫描监测维奈托克m/z 868.3→636.2和navitoclax m/z 974.4→742.4、伏立康唑m/z 350.2→281.1和氟康唑m/z 307.1→238.3、阿糖胞苷m/z 244.1→112.1和阿昔洛韦m/z 226.1→152.0。结果 该方法中维奈托克、阿糖胞苷、伏立康唑分别在2~5 000 ng·mL-1、2~2 000 ng·mL-1、5~2 000 ng·mL-1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分别为2 ng·mL-1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建立测定人血清中奋乃静浓度的方法。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lient XDB-C18(4.6 mm×50 mm,1.8μm);流动相为甲醇-水(90∶10,V/V,2 mmol·L-1甲酸铵);流速为0.7 m L·min-1;柱温35℃;进样量10μL。采用乙腈蛋白沉淀法前处理血清样本,定量离子对分别为m/z 404.15→m/z 171.15(奋乃静)和m/z 412.15→m/z 179.15(奋乃静-d8)。采用该方法对52例233份精神分裂症患者多次口服奋乃静后稳态药物浓度进行监测。结果奋乃静标准曲线方程为Y=2.014X-0.012 8(R2=0.998 6),线性范围为0.10~10.00 ng·mL-1。定量下限(0.10 ng·mL-1),低(0.30 ng·mL-1),中(3.00 ng·mL-1),高(7.50 ng·mL-1) 4个浓度的质控样品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RSD<15%,提取回收率分别为101.11%,95.37%,96.52%,101.32%。结论使用HPLC-MS/MS法检测奋乃静的血药浓度具有灵敏度高、可操作性强、结果准确度高等优点,可用于临床上奋乃静的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人血清中奥氮平的不确定度。方法:通过分析LC-MS/MS法测定人血清奥氮平浓度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包括测量重复性、天平称量、溶液配制、基质效应、血清样本预处理和标准曲线拟合等,评价测定过程中各因素引起的不确定度,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人血清中低(6 ng·mL-1),中(60 ng·mL-1)和高(150 ng·mL-1)浓度奥氮平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418,3.851,10.108 ng·mL-1P=95%,k=2)。结论:LC-MS/MS法测定人血清中奥氮平的不确定度主要由基质效应和标准曲线拟合引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质谱(HP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替格瑞洛、AR-C124910XX、阿司匹林和水杨酸的浓度.方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150.0mm×4.6mm,3.5μm),流动相:乙腈(B)-0.2%甲酸水溶液(A),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柱温:35℃;进样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药利拉鲁肽浓度与其不良反应相关性,确定最佳利拉鲁肽血药浓度。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巴中市中心医院接受利拉鲁肽药物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用药过程中检测利拉鲁肽血药浓度;治疗时间1年,根据血糖临床控制疗效标准确定显效、有效及无效组。分别统计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不良反应及相关因子指标;ROC曲线分析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最佳血药利拉鲁肽的浓度。结果:HPLC检测利拉鲁肽血药浓度色谱图基线平稳,回归方程线性良好;显效患者42例,有效患者25例,无效患者13例,3组患者中位利拉鲁肽谷浓度分别为116.40,102.58,82.33 ng·mL-1,显效组中位利拉鲁肽谷浓度最高,有效组次之,无效组最后,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肽分成A组(<100 ng·mL-1)、B组(100~120 ng·mL-1)、C组(120~140 ng·mL-1)及D组(>140 ng·mL-1)4个浓度区间;当高于120 ng·mL-1时,易发生低血糖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肽血药浓度对FPG、PBG、HbA1c、TC、TG、LDL-C、ALT、Cr、AIP、IMT厚度、sICAM-1、sVCAM-1及颈动脉粥样硬化面积影响性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利拉鲁肽最佳浓度为108.44 ng·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度调整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液中利拉鲁肽浓度可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阐明奥氮平不同给药次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获得奥氮平不同给药次数的有效浓度范围及警戒浓度值。方法: 纳入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采用奥氮平治疗14 d以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年龄、性别、奥氮平日给药剂量、浓度、给药天数、给药次数/日、合并用药、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分析奥氮平给药次数与收集指标的关系,确定奥氮平不同给药次数的有效浓度范围,结合不良反应发生率确定奥氮平警戒浓度值。结果: 奥氮平的给药次数与日给药剂量(β1)、浓度(β2)、减分率(β3)具有相关性(r=0.381、0.102、-0.082,均P<0.01),多元回归方程为y=0.882+0.041β1 -0.002β2-0.002β3;根据检出率值最大原则,奥氮平浓度qd和bid给药分别对应的10,90 ng·mL-1和15,110 ng·mL-1的界值,检出率数值均大于总病例的上限界值2.02;当奥氮平浓度≥130 ng·mL-1界值时,不良反应发生率≥70%。结论: 当奥氮平剂量相同时,给药次数增加,峰浓度降低,有效浓度范围更宽,对于奥氮平大剂量使用时更安全。奥氮平qd和bid给药有效浓度范围分别是10~90 ng·mL-1和15~110 ng·mL-1,最佳疗效浓度范围为15~45 ng·mL-1,安全使用警戒浓度值应小于130 ng·mL-1。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在健康受试者的人体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78例受试者分别空腹和餐后口服75 mg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奥司他韦和奥司他韦酸的全血浓度,用WinNonlin 8.2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评价两制剂生物等效性。结果:空腹试验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奥司他韦Cmax、AUC0-t、AUC0-∞分别为(52.07±23.44)和(50.54±16.09)ng·mL-1、(150.8±32.0)和(153.6±29.3)h·ng·mL-1、(154.2±32.2)和(157.8±30.9)h·ng·mL-1;奥司他韦羧酸盐Cmax、AUC0-t、AUC0-∞分别为(259.66±42.65)和(267.10±44.06)ng·mL-1、(3 235.1±549.9)和(3 321.6±567.5)h·...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2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和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单次给药、随机、开放、两周期、双交叉的试验设计,健康受试者分别在空腹和餐后条件下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各40 mg,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计算相关药动学参数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结果:(1)空腹试验中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Cmax分别为(546.52±102.32),(521.71±85.80)ng·mL-1,AUC0-t分别为(7 398.89±1 298.56),(7 278.29±1 173.38)ng·h·mL-1,AUC0-∞分别为(7 488.82±1 311.38),(7 372.49±1 172.09)ng·h·mL-1。(2)餐后试验中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Cmax分别为(529.41±82.52),(502.21±65.15)ng·mL-1,AUC0-t分别为(7 305.10±1 320.74),(7 066.12±1 136.99)ng·h·mL-1,AUC0-∞分别为(7 393.21±1 317.32),(7 160.22±1 140.11)ng·h·mL-1。(3)空腹和餐后试验中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Cmax、AUC0-t和AUC0-∞几何均数的90%CI均在80.00%~125.00%范围内,表明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中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艳山姜挥发油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内皮间质转分化(EndMT)的干预作用及信号机制。方法:以10 ng·mL-1 TGF-β1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建立EndMT模型。实验共分为两个部分:(1)分组:正常组,模型组(10 ng·mL-1 TGF-β1),EOFAZ低剂量组(10 ng·mL-1 TGF-β1+1 μg·L-1 EOFAZ),EOFAZ高剂量组(10 ng·mL-1 TGF-β1+4 μg·L-1 EOFAZ)。EOFAZ干预作用2 h后加入TGF-β1共同孵育72 h。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波形蛋白(Vimentin)和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CD31)以及Notch-1的蛋白表达情况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2)分组:正常组,模型组(10 ng·mL-1 TGF-β1),γ-分泌酶抑制剂组(10 ng·mL-1 TGF-β1+15 μmol·L-1 DAPT),EOFAZ高剂量组(10 ng·mL-1 TGF-β1+4 μg·L-1 EOFAZ)。DAPT及EOFAZ干预作用2 h后加入TGF-β1共同孵育72 h。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Notch-1,Snail和Slug的表达。结果:内皮细胞经TGF-β1处理72 h后,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0.01),CD3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Vimentin,Notch-1,Snail和Slug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1,P<0.05),给予EOFAZ作用后能逆转上述改变。同时在给予DAPT阻断Notch信号后,Notch-1,Snail和Slug蛋白水平下降(P<0.05)。结论:EOFAZ干预TGF-β1诱导EndMT的作用与Notch信号相关,其可以进一步调控Snail和Slug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群体药动学模型仿真为基础,探索氨磺必利有效浓度范围,解决临床实际应用中血药浓度超过治疗参考范围的问题。方法:回顾性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2019至2020年接受氨磺必利治疗的精神科患者的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数据及相关病历资料,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对氨磺必利血药浓度数据进行拟合分析,通过协变量筛选评估获得最终模型,模拟仿真各种剂量下氨磺必利血药浓度分布范围。结果:121名患者的330个血药浓度数据的68%可信区间血药浓度范围是185.59~650.94ng·mL-1,采用建立的一室模型[最终模型:CL/F=61.1×(AGE/32)-0.624,L·h-1],模拟仿真发现当给药剂量在200~400mg·d-1时,氨磺必利的平均血药浓度范围在《神经精神科治疗药物监测共识指南(2017版)》推荐有效浓度范围(100~320ng·mL-1)内,在给药剂量400~800mg·d-1时,平均血药浓度为300~600ng·mL-1结论:可根据临床治疗情况,将氨磺必利有效浓度范围暂定100~600ng·mL-1,对应的推荐给药剂量为200~800mg·d-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