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颖 《中国医疗前沿》2010,5(19):11-12,57
目的研究额下入路(额下组)和单鼻孔经蝶入路(单鼻孔组)手术切除鞍内鞍上型垂体腺瘤的疗效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额下入路与38例单鼻孔经蝶入路手术切除鞍内鞍上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内分泌、影像学和临床表现。结果额下组肿瘤全切17例,次全切7例,部分切除3例;单鼻孔组全切28例,次全切8例,部分切除2例。视力视野障碍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者额下组19例,单鼻孔组33例。患者术后泌乳停止或减少额下组8例,单鼻孔组14例。额下组术后出现尿崩9例,术侧视力下降3例,嗅神经损伤12例。单鼻孔术后脑脊液鼻漏4例,尿崩11例。结论对于手术治疗鞍内鞍上型垂体腺瘤来讲,额下入路和单鼻孔经蝶入路均是两种有效的手术方式,单鼻孔入路在肿瘤切除后内分泌改善方面和残存垂体功能保护方面优点更明显,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张光润 《当代医学》2016,(35):57-58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探讨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肿瘤部分切除5例(5%),次全切除18例(18%),全切除77例(77%).1例出现下丘脑功能障碍,4例出现暂时性尿崩,3例出现脑脊液漏,并发症发生率为8%.术后随访6~20个月,有1例患者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神经内窥镜下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冰  田继辉  马辉  李宗正  孙涛  夏玉成 《宁夏医学杂志》2006,28(10):747-748,F0003
目的探讨神经内窥镜下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方法。方法25例垂体腺瘤患者,在神经内窥镜下经单鼻孔进入,不切除骨性鼻中隔,直接自蝶窦开口打开蝶窦前壁,进一步经鞍底切除垂体腺瘤。结果25例患者中,17例肿瘤全切除,8例肿瘤次全切除;术后随访1-19个月,16例有视力下降和(或)视野缺损者,术后均有改善,11例患者内分泌功能恢复正常,3例术后发生暂时性尿崩症。结论神经内窥镜单鼻孔经蝶切除垂体腺瘤入路与常规经蝶显微手术比较,入路途径较短,视野更广,安全简捷,显露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探索经鼻蝶垂体腺瘤手术入路的改进 ,将手术时间缩短 ,使手术创伤减小。方法 采用单鼻孔直接经蝶入路 ,为 7例不同类型垂体腺瘤患者进行显微手术。结果 肿瘤全切 4例 ,大部分切除 3例 ,术后 2例患者并发尿崩症 ,1例并发鼻中隔穿孔。结论 采用该入路可省时、省力、有效切除突向蝶窦、局限于鞍内的垂体腺瘤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治疗经验。方法总结11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结果全切除8例,大部分切除3例。1例出现一过性尿崩,1例出现脑脊液鼻漏,保守治疗治愈。平均随访16个月,全切肿瘤未见复发;大部分切除3例行放射治疗,随访见肿瘤缩小。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具有创伤小、安全、恢复快等优点。正确掌握显微镜使用的方法,术中鞍底准确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技术和手术显微镜结合单鼻孔经蝶微侵袭垂体瘤切除的效果。方法从2003年7月~2005年8月在神经内镜和手术显微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入路切除23例垂体瘤。结果在神经内镜和手术显微镜下全切肿瘤19例,近全切4例,术后21例内分泌化验恢复正常,10例视力好转,4例病人出现暂时性尿崩,2例病人出现脑脊液漏,均于1~2周后恢复。23例病人随访3~16个月,未见复发,无传统唇下入路常见的唇部麻木、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能达到微创的目的,能更好显示鞍上和鞍旁的肿瘤,神经内镜能清晰显示手术显微镜不能看清的部位,而手术显微镜能提供三维视野,在经鼻入路过程及切除鞍区肿瘤的主体等方面具有其优势,二者结合能更安全更完全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方法。方法对16例垂体腺瘤经单鼻孔经蝶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垂体腺瘤中,巨大腺瘤2例,大腺瘤8例,微腺瘤6例;手术全切14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无死亡。随访6个月~2年,肿瘤消失8例,残瘤静止2例,复发2例。结论采用经单鼻孔经蝶切除垂体腺瘤,肿瘤全切率高,手术并发症少,该术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4,(10):1314-1315
目的:探讨单鼻孔经蝶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28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无死亡。肿瘤全切除19例(67.9%),近全切除5例(17.9%),部分切除3例(10.7%),被迫终止手术1例(3.6%)。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9例(32.1%);术后出现尿崩症11例(39.3%)。术后随访624月,21例视力、视野好转,5例术后第2天即有视力明显好转,视力恶化1例,为单眼全盲。5例月经恢复正常。4例患者术后2年复查肿瘤复发,2例再次手术。结论:术前详细阅读头颅MRI、CT等影像学资料,术中精细显微技术操作,对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垂体腺瘤治疗的手术入路及疗效。方法将35例老年垂体腺瘤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手术入路选择、治疗效果和随访情况。结果肿瘤总体全切率82.86%(29/35),其中经单鼻孔-蝶窦入路组肿瘤全切率为80.95%(17/21),经颅入路组肿瘤全切率为85.71%(12/14)。随访6~24个月,3例经蝶入路患者肿瘤复发,再次行经颅入路手术后恢复良好。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治疗垂体腺瘤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肿瘤位于鞍内、鞍上或向蝶窦生长的大部分老年患者。经双额底入路肿瘤全切率高,适用于肿瘤主要向鞍上及鞍旁生长的大型侵袭性肿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 总结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手术技巧及并发症预防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97年1月~2007年9月经单鼻孔-鼻中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529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入路、手术切除程度、术后视力和内分泌的变化以及并发症等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除术后瘤腔再出血2例,术后并发心肌梗死死亡患者1例外,其余患者均治愈.肿瘤全切率约为81.2%,93.5%视力下降患者术后较术前有改善,内分泌症状改善率达到85.9%.结论 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疗效满意,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肿瘤全切率高、并发症少、术后康复时间短、手术死亡率极低、垂体功能保存率高等优点,可作为绝大多数垂体腺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蝶入路治疗垂体腺瘤临床意义。方法2000年9月-2008年9月共收治垂体腺瘤患者63例。术前均进行垂体冠状CT重建、MRI动态增强扫描,内分泌学检查。所有患者均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肿瘤切除。随访3—36个月。结果肿瘤全切51例,次全切8例,部分切除4例。术后症状及内分泌检查改善60例,5例出现并发症,包括鼻黏膜感染,一过性脑脊液鼻漏,垂体功能低下。4例1年后复发。结论经蝶手术治疗垂体腺瘤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肿瘤切除完全,住院时间短,费用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0月—2017年2月对74例垂体腺瘤患者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例患者中,无功能型腺瘤40例,泌乳素型腺瘤26例,生长激素型腺瘤7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型腺瘤1例。肿瘤全切除54例(73.0%),近全切除11例(14.9%),大部分切除9例(12.2%)。术后视力、视野改善29例(82.9%, 29/35)。术后泌乳素下降至正常范围34例(89.4%, 34/38),生长激素下降至正常范围6例(85.7%, 6/7)。术后出现尿崩25例(33.8%),脑脊液鼻漏6例(8.1%),嗅觉丧失2例(2.7%),鼻窦炎2例(2.7%)。48例获得2个月~3年的随访。20例肿瘤残留的患者中,3例发生肿瘤复发给予放射治疗,17例密切随诊。垂体功能低下8例。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全切除率高,手术并发症少,并有效改善垂体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3.
胡火军  黄益玲  王雄伟  汪雷 《重庆医学》2011,40(20):2026-2028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经验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治疗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肿瘤全切除37例(82.2%),次全切除6例(13.3%),部分切除2例(4.4%).术后并发症包括暂时性尿崩症9例,脑脊液鼻漏3例,术后鼻腔出血...  相似文献   

14.
谢军  刘云诗 《四川医学》2013,(9):1363-1364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在切除垂体腺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德国Rudolf公司生产的直径为4mm的0°观察镜,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内镜下切除垂体腺瘤26例,其中泌乳素腺瘤16例,无功能腺瘤8例,生长激素腺瘤2例。结果内镜下全切肿瘤21例,次全切肿瘤5例,术后出现3例一过性脑脊液鼻漏,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1例复发。结论神经内镜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创伤小,暴露好,并发症少,恢复快,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在切除垂体腺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德国Rudolf公司生产的直径为4mm的0°观察镜,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内镜下切除垂体腺瘤26例,其中泌乳素腺瘤16例,无功能腺瘤8例,生长激素腺瘤2例.结果 内镜下全切肿瘤21例,次全切肿瘤5例,术后出现3例一过性脑脊液鼻漏,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1例复发.结论 神经内镜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创伤小,暴露好,并发症少,恢复快,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郭海波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0):1279-1280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尤其是巨大垂体腺瘤的可行性。方法:分析神经外科在1999年1月至2006年1月间经单鼻孔鼻蝶入路显微镜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的诊断、手术操作及治疗的结果和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47例,大部切除3例,均为肿瘤侵入海绵窦的患者。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肿瘤无复发。结论:显微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是一种微创外科技术,完全适用于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但对于肿瘤巨大及侵入海绵窦的腺瘤治疗仍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112例术后并发症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辉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9):1149-1150,1166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手术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对112例垂体瘤患者行经单鼻孔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并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肿瘤全切除97例(占86.6%),次全切除15例(占13.4%)。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29例(占25.9%);其中出现尿崩症状12例(占10.7%);垂体功能低下5例(占4.5%);脑脊液鼻漏4例(占3.6%);视力减退2例(占1.8%);中枢性高热2例(占1.8%);外展神经麻痹1例;2例患者术后出现鼻腔内出血,1例继发颅内感染死亡。结论: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以尿崩症、垂体功能低下较常见,术中规范、轻柔的手术操作,围手术期的处理等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徐文俊  王荣  黄勇  何晓飞  胡国汉 《重庆医学》2013,42(20):2366-2368
目的探讨单鼻孔经蝶入路显微手术(简称:蝶术)切除垂体瘤后脑脊液鼻漏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单鼻孔经蝶术切除垂体瘤1 641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侵袭性垂体瘤、生长激素腺瘤、垂体瘤全切及术后复发再次经蝶术术后脑脊液鼻漏发生率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侵袭性垂体瘤经蝶术后脑脊液鼻漏发生率(17.8%)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瘤(2.99%);生长激素腺瘤经蝶术后脑脊液鼻漏发生率(7.1%)显著高于其他类激素腺瘤(3.5%);垂体瘤经蝶术全切后脑脊液鼻漏发生率(5.6%)显著高于非全切(1.8%);垂体瘤术后复发再次经蝶术脑脊液鼻漏的发生率(24.1%)显著高于首次经蝶术后(3.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肿瘤侵袭性生长、再次手术、术中肿瘤全切与脑脊液鼻漏的发生相关(P<0.01),术前生长激素(HGH)的浓度与术后脑脊液鼻漏的发生相关(P<0.05)。结论单鼻孔经蝶术后脑脊液鼻漏的发生与垂体瘤的侵袭性、激素类型、切除程度及肿瘤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等因素相关,术前对患者全面了解,术中掌握手术操作要点,早期发现及时处理脑脊液鼻漏是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技巧和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了近4年来收治的21例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加以分析。结果全切除16例,大部切除5例,无感染死亡病例,13例患者辅以放疗或药物治疗,随访半年至1年,患者症状均改善,大部切除的5例患者中有2例肿瘤消失,3例明显缩小。结论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路径短,麻醉及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侵袭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7例采用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肿瘤术中出血量平均75ml,手术时间平均80分种。术后一过性尿崩11例,脑脊液漏9例,无死亡病例;随访6个月,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8例,部分切除1例,后改经额入路切除。结论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安全、有效、微创、并发症少,可作为首选方法,但不宜于质地硬的腺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