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芍药甘草汤镇痛作用及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福尔马林致痛法研究芍药甘草汤镇痛作用 ,并测定冰醋酸致痛小鼠血清和脊髓中一氧化氮 (NO ,催化光度法 )、前列腺素E2 (PGE2 )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紫外分光光度法 )的活性 ,以分析其镇痛作用机理。结果显示 :(1)福尔马林法致痛实验中 ,Ⅰ相和Ⅱ相反应结果 ,揭示芍药甘草汤既能抑制外周神经末梢引起的疼痛又能抑制继发的炎性反应所致的疼痛 ;(2 )芍药甘草汤能明显降低造模小鼠血清和脊髓中NO、PGE2 含量 ,增强SOD活力。结论 :(1)芍药甘草汤对中枢和外周神经末梢均有镇痛作用 ;(2 )芍药甘草汤镇痛作用与NO、PGE2 和SOD均有关。  相似文献   

2.
PGE2/cAMP信号通路对芍药甘草汤镇痛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福尔马林致痛法观察Ⅰ相和Ⅱ相疼痛反应;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冰醋酸致痛小鼠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和环磷酸腺苷(cAMP)的浓度。结果:较大剂量芍药甘草汤对福尔马林致痛模型动物Ⅰ相和Ⅱ相疼痛反应均呈现抑制作用;并明显降低冰醋酸致痛模型小鼠血清中PGE2和cAMP浓度。结论:PGE2/cAMP信号通路参与了芍药甘草汤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附子汤与芍药甘草汤合用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扭体法、热板法和二甲苯致炎法分别检测附子汤、芍药甘草汤及二者合用对小鼠的镇痛率、对痛域提高的百分率和肿胀抑制率。结果 :附子汤与芍约甘草汤合用有镇痛、抗炎作用 ,且强于二方单用。结论 :附子汤与芍药甘草汤合用可使其镇痛、抗炎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的镇痛作用机理。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芍药甘草汤对甲醛致痛模型大鼠脊髓后角环氧化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和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的影响。结果:较大剂量芍药甘草汤对甲醛致痛模型大鼠的脊髓后角COX2有抑制作用,能降低血清中PGE2和cAMP浓度。结论:COX2-PGE2-cAMP信号通路参与了芍药甘草汤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
细辛的镇痛作用部位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溶剂细辛提取物的镇痛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系统溶剂法提取分离得到四个部位,通过冰乙酸化学致痛和热刺激复制小鼠疼痛模型,对细辛的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及水提取物进行镇痛部位的筛选,同时检测乙酸致痛小鼠脑组织和血清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E2(PGE2)、丙二醛(MDA)含量以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乙酸乙酯提取物是细辛镇痛的最有效成分;细辛乙酸乙酯提取物能使乙酸致痛小鼠脑组织和血清中NO、PGE2、MDA含量及NOS活性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增强.结论 细辛镇痛的主要成分存在于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NO、PGE2、MDA含量及NOS活性,提高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配伍比例的芍药甘草汤治疗原发性痛经镇痛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催产素所致大鼠子宫剧烈收缩作为痛经症模型,以阿司匹林作对照,分别测定子宫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芍药甘草汤不同配伍比例能明显抑制催产素诱发大鼠扭体反应次数(P<0.01),具有镇痛作用;模型组大鼠子宫NO的含量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经芍药甘草汤不同配伍比例治疗后,子宫组织ET-1含量降低,而NO含量有所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芍药甘草汤不同配伍比例治疗中,3:1组与1:1、2:1、阿司匹林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提示芍药甘草汤能对抗催产素所致的大鼠扭体反应,其临床治疗痛经症的作用可能与调节子宫组织中ET-1、NO活性有关,且芍药与甘草比例为3:1时镇痛作用可能较佳.  相似文献   

7.
芍药甘草汤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保肝作用。方法:0.1?l4、50mg/kg硫代乙酰胺、350mg/kg扑热息痛分别腹腔注射以及用40度白酒灌胃,造成急性肝损伤模型。结果:芍药甘草汤20、10、5g(生药)/kg灌胃给药,对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升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降低四氯化碳中毒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对扑热息痛和硫代乙酰胺所致的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对酒精所致的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和AST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同时降低肝组织中MDA含量,提高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氧化酶(GSH-PX)活性。结论:芍药甘草汤对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附子汤、桂枝附子汤、芍药甘草汤镇痛抗炎作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附子汤、桂枝附子汤、芍药甘草汤镇痛抗炎作用比较研究邱明义,曹远礼,俞良栋,李波(湖北中医学院武汉430061)附子汤、桂枝附子汤、芍药甘草汤均为《伤寒论》之方,三方均有止痛之功。为了验证三方的镇痛作用,特作如下有关实验。1实验材料1.1药物附子汤(附...  相似文献   

9.
芍药甘草附子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附子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多甙组、芍药甘草附子汤组。除空白组外,各组大鼠复制类风湿关节炎模型,连续灌胃给药21天,采血测定白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取左踝关节组织观察病理改变。结果:芍药甘草附子汤组血清中IL-1β.PGE2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关节病理损害明显改善。结论:芍药甘草附子汤能够降低IL-1β、PGE2含量从而减轻其对关节的侵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P物质(SP)、前列腺素E 2(PGE2)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于本院肛肠科行混合痔手术的78例术后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据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9例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39例在此基础上予以加味芍药甘草汤。比较2组患者的血清SP、PGE 2水平,VAS疼痛评分,治疗总有效率。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SP、PGE2含量有一定的下降,观察组血清SP与PGE 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VAS评分呈不断降低的态势,观察组每个时间段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为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疼痛,对血清PS、PGE2水平产生有利的影响,缩短术后的康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一定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颈腰痛消汤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炎症和蛋清致大鼠足跖炎症方法,观察颈腰痛消汤的抗炎作用;采用醋酸致痛及热致痛模型,观察颈腰痛消汤的镇痛作用。结果:颈腰痛消汤可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炎症反应的肿胀度,减轻蛋清所致大鼠足趾肿胀度,显著减少醋酸致痛时小鼠扭体反应数,明显提高热致痛小鼠的痛阈值。结论:颈腰痛消汤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酸枣仁汤对小鼠试验性急性肝衰竭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酸枣仁汤对小鼠试验性急性肝衰竭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小鼠,给予D-半乳糖胺(D-Gal-N)和脂多糖(LPS)同时腹腔注射,制备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并于造模前2 h,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正常、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比较各组小鼠的24 h存活率,血清转氨酶水平,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的水平,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还原酶(GR)、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包括总一氧化氮(T-NOS)和诱生型一氧化氮(iNOS)]的水平。结果:D-Gal-N/LPS可以导致小鼠急性肝衰竭;酸枣仁汤可以提高小鼠存活率,减轻肝脏病变程度,降低血清转氨酶活性及TNF-α,IL-1β的浓度,增加肝脏组织中SOD,GR的活性,降低NOS的活性及MDA,NO的浓度。结论:酸枣仁汤可减轻D-Gal-N/LPS所致的急性肝衰竭,提高小鼠的存活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它影响睡眠从而影响炎性细胞因子(如TNF-α,IL-1)的释放和机体氧化能力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茉莉根醇浸膏对大鼠福尔马林致痛实验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70%乙醇室温浸泡制备茉莉根醇浸膏;采用福尔马林实验观察大鼠Ⅰ相与Ⅱ相的疼痛反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福尔马林实验大鼠血清中PGE,含量;Elisa法测定皮层、丘脑和海马中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来研究药物的可能镇痛机制。结果:茉莉根醇浸膏能明显减轻福尔马林致痛大鼠Ⅰ相与Ⅱ相的疼痛反应;茉莉根醇浸膏不能降低福尔马林实验大鼠血清中PGE2的含量,但能明显升高大鼠皮层和丘脑中5-HT含量,也能明显升高皮层、丘脑和海马中DA和NE的含量;结论:茉莉根醇浸膏对大鼠福尔马林致痛实验具有镇痛作用,其镇痛机制与外周炎性致痛因子PGE2无关,与升高皮层和丘脑中5-HT含量,以及升高皮层、丘脑与海马中DA和NE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松潘乌头总碱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松潘乌头总碱(TAS)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和大鼠甩尾法测定动物的痛阈,同时检测乙酸致痛小鼠脑组织NO、MDA含量及SOD活性。结果:icv TAS0.025mg/kg能明显提高小鼠、大鼠的痛阈;TAS能使乙酸致痛小鼠脑组织NO、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增强;CaCl2能拮抗TAS的镇痛作用,Ver则使之增强。结论:TAS的镇痛作用部位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Ca2 内流和减少NO、MDA含量,提高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康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及脑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康脑液干预组。康脑液干预组每日以康脑液灌胃,假手术组以生理盐水灌胃,连续15 d后,用颈动脉引流法复制脑缺血模型,分别测定各组血清、脑组织匀浆中SOD、MDA及NO的含量。结果康脑液能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MDA及NO的含量,提高SOD的活性。结论康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预防和保护作用,机制与抗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等有关。  相似文献   

16.
陆奕宇  敖宗华  成成  吴春  郑宇 《中成药》2007,29(12):1742-1745
目的:研究鸡枞菌粉提取物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醋酸扭体实验,甲醛致痛模型,二甲苯致耳肿胀模型及角叉菜胶致足肿胀模型观察鸡枞菌粉及其提取物镇痛抗炎作用。同时对小鼠炎症渗出液中PGE2,SOD,MDA,NO和NOS进行测定。结果:鸡枞菌粉提取物均能降低小鼠醋酸引起的扭体次数,减少甲醛致痛实验中小鼠舔足时间;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角叉菜胶引起的小鼠足肿胀。对炎症介质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结论:鸡枞菌粉提取物具有明显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正/反向效应评价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探讨香附四物汤中主要药对的作用特点及对整方的贡献。方法:采用昆明种小鼠作为实验动物,香附-延胡索药对水提取物组、全方除去香附-延胡索药对水提取物组、全方水提取物组、香附-当归药对水提取物组、全方除去香附-当归药对水提取物组按1.17,3.71,5.46,1.75,3.70 g.kg-1剂量ig给药,空白对照ig生理盐水。以小鼠热板法、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小鼠原发性痛经模型和小鼠血虚模型,评价各给药组对不同模型小鼠的影响。结果:在3种疼痛模型中,香附-延胡索药对表现出很强的镇痛效果,当其在香附四物汤组方中被剔除后作用明显减弱或消失,而香附-当归药对的镇痛效果相对较弱,当其在香附四物汤组方中被剔除后作用没有明显减弱,有的甚至有所提高。小鼠血虚实验中,各给药组白细胞数、胸脾腺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数指标变化发现,香附-当归药对具有很强的补血效应,而香附四物汤以及当其在香附四物汤组方中被剔除后,其均未表现出明显的补血作用。同时,香附四物汤能非常显著地升高痛经模型小鼠子宫组织中NO的含量,提高SOD活力,并降低Ca2+水平。结论:在香附四物汤中,香附-当归的补血作用减弱,而香附-延胡索的镇痛作用依然显著,并且香附四物汤抑制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子宫组织中NO,Ca2+水平及提高SOD活力有关;同时通过实验发现采用正/反向效应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是研究方剂配伍效应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二黄活血汤防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MAP)的机制。[方法]腹腔注射四氧嘧啶配合高热量饮食建立模型,中药治疗16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BG)、血浆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尿微量白蛋白(UAE)等指标。[结果]糖尿病大鼠FBG、ET和UAE明显升高,NO水平及NO/ET降低,治疗后FBG、ET、UAE明显降低,NO含量及NO/ET明显升高(P<0.01)。[结论]二黄活血汤可降低血糖,调节血管内皮功能,维持血管舒缩平衡,能有效地防治DMA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