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腰椎CT扫描及三维重建图像模拟置入皮质骨轨迹螺钉并进行形态学测量, 探讨经皮皮质骨轨迹螺钉置入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00例成人腰椎病变患者的CT数据, 利用Mimics 17.0软件进行CT三维重建, 以腰椎椎弓根最小冠状断面的内缘与下缘交界处在椎板上的投影点为进钉点, 测量头倾角、外倾角、最大螺钉长度、最大螺钉直径、轨迹与棘突的距离、上终板比率等参数, 同时利用三维重建图像观察该轨迹与棘突的关系。结果 L1~L5的外倾角分别为9.3°(8.9°, 9.8°)、9.6°(8.9°, 9.8°)、10.4°(9.5°, 11.3°)、11.81°±1.24°和13.6°(12.5°, 14.5°), 头倾角分别为26.6°(26.0°, 27.0°)、26.2°(25.7°, 26.5°)、26.9°(26.5°, 27.4°)、25.94°±0.92°和24.3°(22.7°, 25.4°), 头倾角、外倾角各节段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1~L5的最大螺钉直径分别为(5.65±0.49) mm、(6.38±0.60) mm、(6.91±0.67) mm、(7.42±0.76) ...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60例尿毒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前后QT间期离散度(QTd)的变化,初步探讨MHD患者QT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60例MHD患者分别于透析前及透析后记录12导联同步心电图,计算QTd值,并进行临床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存在室性心律失常的MHD患透析前QTd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患者(50.84±13.56比39.57±14.72,P<0.01);透析后QTd较透析前明显增大(59.73±20.11比44.23 ±13.26,P<0.01);回归分析表明,透析后QTd的增幅与K +浓度的变化及HCO3-的变化幅度呈正相关 (分别为r=0.67,P<0.01;r=0.79,P<0.01).结论 MHD患者QT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透析后QTd进一步增大;QTd增大的机制与K +浓度的快速变化及酸中毒的快速纠正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扩大“蛋壳”结合闭合-张开技术治疗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的手术疗效.方法:2009年12月~2012年2月采用扩大“蛋壳”结合闭合-张开技术治疗13例胸椎及胸腰段角状后凸畸形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15~47岁,平均33.5岁;完全分节后方半脊椎畸形3例,陈旧性胸椎及腰椎骨折后凸畸形6例,陈旧性脊柱结核后凸畸形4例(其中1例为T3~T5畸形愈合).后凸顶椎部位:T3~T5 1例,T7/8 1例,T8/9 1例,T11/121例,T12 4例,L1 5例.10例病变节段位于T11~L1水平者均存在严重腰背部疼痛,VAS评分8~10分,平均8.7±1.1分;3例胸段后凸畸形者均合并神经功能障碍,Frankel C级2例,D级1例.术前局部后凸角度62.0°~75.0°,平均67.3°.采用扩大“蛋壳”结合闭合-张开技术矫正后凸畸形,观察术后症状改善及畸形矫正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0±60min,术中失血为960±120ml.术中无节段血管、神经损伤,无硬膜撕裂、胸膜破裂和/或血气胸等并发症.术后局部后凸角矫正至18.0°~24.5°,平均20.3°±2.5°,平均矫正率为68.7%.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9.6个月,末次随访时后凸角为19.0°~24.2°,平均21.0°±3.3°,与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矢状面失平衡者.术前胸背部疼痛患者VAS评分改善至2.1±1.9分,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2例Frankel C级患者1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1例D级患者恢复至E级.随访期间无内固定器械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植骨均融合.结论:扩大“蛋壳”结合闭合-张开技术治疗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手术相对安全,矫正率较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4.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包括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即经典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血管性肾硬化、肾乳头坏死、乃至继发的慢性肾盂肾炎等。DN是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类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DN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首要因素[1]。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延缓DN进展的方法包括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棘突劈开、单侧进入双侧减压与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研究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手术治疗56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或椎管狭窄合并间盘突出患者资料.术前随机将患者分为棘突劈开、单侧进入双侧减压组(简称棘突劈开组)及传统腰椎椎板切除、椎管减压组(简称椎板切除组).棘突劈开组共2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49~71岁,平均59.4岁.椎板切除组29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52~69岁,平均61.1岁.术后第3天行血肌酸激酶测定.应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痛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作为手术前后主、客观评分标准.术后6个月CT扫描评价棘突愈合情况.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多裂肌MR面积.结果 棘突劈开组21例、椎板切除组24例获得2年以上有效随访.棘突劈开组术前腰痛及下肢痛VAS、JOA评分、多裂肌MR面积分别为:(5.6±1.7)分、(7.1±0.4)分、(11.6±2.6)分、(5.8±1.8)cm2;椎板切除组分别为(6.2±1.2)分、(7.9±1.3)分、(10.9±1.0)分、(6.1±2.0) cm2.棘突劈开组术后第3天血肌酸激酶测定值明显小于椎板切除组.棘突劈开组术后6个月随访时劈开棘突均完全愈合.末次随访时棘突劈开组下肢痛VAS、JOA评分及改善率分别与椎板切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棘突劈开组腰痛VAS评分、多裂肌萎缩比分别为(1.0±0.5)分、6.4%±1.2%;椎板切除组分别为(2.6±0.7)分、l5.7%±3.0%,棘突劈开组均优于椎板切除组.两组动力位X线片均未见继发性腰椎不稳.结论 棘突劈开、单侧进入双侧减压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及术后腰痛发生率,保护双侧多裂肌棘突止点及对侧多裂肌在椎板的附着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分析临床确诊为AMI的54例青年组(<45岁)及108例老年组患者(≥60岁)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等,并进行比较。结果诱发因素:青年组76%(41/54),老年组22.2%(24/108),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青年组中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史、家庭史及高血脂症;冠状动脉造影显示:青年组以单支病变为主,很少累及左主干,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戒烟、降低血脂、规范青年人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有助于预防青年人AMI的过早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诊断技术用于骨关节创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骨关节创伤患者85例,分别采用X线与CT影像诊断技术进行检查.结果 CT影像扫描方法下骨折检出111处,明显多于X线平片检查方法下的90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诊断技术可以更为准确的显示骨折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并有利于检查术后骨折对位、骨折复位和手术内固定物的安置情况,起到了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中药治疗H型高血压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 Fang Data)、维普中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和The Cochrane Library,纳入中药治疗H型高血压病的随机对照研究,使用Revman 5.3软件对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治疗后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中医证候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治疗H型高血压病时,联合中药能更有效地降低收缩压水平及舒张压水平,针对同型半胱氨酸,使用中药比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更佳,对照组和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治疗H型高血压病相较单纯西药治疗相对有效而安全。  相似文献   
9.
刘新宇  吴芳 《中国药业》2000,9(7):57-58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老年化人口增加,同时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改变,尤其饮食习惯向高热能、高脂化发展,脑梗塞、冠心病、高血压等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成为威胁生命的第一大杀手。血脂水平升高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AS)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因而降脂药物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当今医疗、保健不可缺少的药物。本文就我院1999年度降脂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对照深圳市制定的医疗保险用药目录作一用药分析,以提供用药信息,井对制定修改我院基本药物中的降脂药物部分提供依据。l资料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山莨菪碱联用对脂肪栓塞综合征(FES)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雄性健康SD大鼠10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4组,每组25只.丹参注射液组给予丹参注射液0.4 mL/kg;山莨菪碱组给予山莨菪碱2 mg/kg;联用组给予丹参注射液0.2 mL/kg加山莨菪碱1 mg/kg加油酸(OA) 0.2 mL/kg;模型组给予OA 0.2 mL/kg,比较4组用药前及用药后1、2、3、4 h大鼠行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等结果.结果 模型组、丹参注射液组、山莨菪碱组与联用组的PaO2、TNF-α、FFA同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与山莨菪碱联合应用预防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效果优于两种药物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